登陆注册
3104300000022

第22章 年轻的风景(1)

我家的老房子

木青

从我懂事起,家里就没住过好房子,不是窄小得可怜,就是破烂得千疮百孔。

不过,我却没听家人说过半句怨言,好像日子就该这么过。

土改那年,家里分得一间挺不错的草房,就是那种鱼脊背形房子,上边苫着苇草。老辈人说这样房子冬暖夏凉。按说这回南北大炕全家人总该宽绰些了吧?

不然,妈妈把北炕租给了一户逃婚的达斡尔族小夫妻。我奇怪,好不容易盼来的大房子,干么还要租出去?妈当时说的话,虽然我还听不大明白,但后来品味,却是深刻的:爸爸是八路军,不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租出去房子,是为接济一点生活……晚上睡觉,南北炕都拉上幔帐。记得那年剿匪,俺家后墙关了好些子弹头儿,第二天我们孩子跑出去看那像筛子眼儿般的厚泥墙,伸手往眼儿里一抠就是一个大子弹头,足有中号胡萝卜大小,据说这是机关炮弹头。我和全家都为这每年一抹的厚厚泥墙叫好,说是它,挡住了枪林弹雨,也是它,保住了俺全家人的性命。在这草房里,冬天不在乎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夏天也不在乎零上三十多度的燥热。妈常说,这草房是咱穷苦人的贴心房。

随着革命的胜利,我们全家随父亲进了城,住在齐齐哈尔市南郊一趟日本鬼子逃跑时扔掉的连门窗都被人拆掉了的破砖房里。寒冬腊月,四处透风透亮,全家人挤在一个背风的旮旯里,白天只要来个卖豆腐的,也要认真审视一番,以防被敌特胡子暗算。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了将近两个月,才被部队首长强令搬至城里原属日本鬼子佣人住的“博役工厂”院儿(“博役”二字即日语干粗活的下等人之意),那房虽是砖结构,却仍住不下六口之家,总共十平方米左右。妈说,再小也挤一块儿,不许谁出去找宿住。在这“博役工厂”院儿,我倒接触了关里逃难下来的穷苦人,他(她)们大都靠编苇席生活,男人白天到很远的大苇塘割苇子,黑龙江的苇子又粗又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将苇子一劈三半儿,再用石磙碾压过,撒水阴湿着,妇女们用这种苇条编席,往往一两天就编一张。然后拿到市场上卖,换回吃穿用的。住在这个院子里,我真正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父亲在八路军被服厂当干部,有时捡回破布条条,让我母亲派上用场。母亲把这布条条连缀上,给我做成书包,或者衣服啥的。在我念三年级时,终因家穷念不起了。

妈无可奈何地领我去学编席,邻居大妈先教我劈苇,并反来复去提醒我,小心,孩子,容易拉破手……要是有皮手套戴上最好,可那时上哪儿找这种贵重东西。

不出邻居大婶所料,没过三天,我手被拉出三四条深深的翻翻着皮肉的口子。妈见势,心疼得不行,但又不好让我停下手里活儿,因为任何手艺都是不会轻易学到的,人家能干咱咋就不能干?要是因为拉了口子就歇工,那还不叫人家笑咱娇嫩?我理解妈的心思,硬是挺着,没停工。不过意想不到的一天来了,小学校长和班主任老师一起走进家门,张嘴第一句就问我妈:“你儿咋不上学了?”我妈眼圈红着说:“孩儿他爸一人养活全家六口,他(指我)又是大孩子,得帮帮他爸呀……”校长说:“再穷也不能让孩子退学呀,革命需要有学问的人,你不让孩子上学,就等于断送了他的前程。”妈哭了,哽噎着说:“我知道……可我搁什么送他上学呀……”不等妈把话说完,校长就从拎包里拿出一摞书来,说:“学校经研究决定,给你儿发放助学金,以后不仅不交学费,连中午饭也在学校里吃了。”我妈听了高兴得让我跪下给老师磕头。就这样,我开始享受助学金待遇,直到上大学。

在我念到小学六年级时,“博役工厂”院儿要改建广播电台和报社,原住户都要出去。这样,我们家又告别相处如亲的编席邻居,来到位于南市场北名叫永裕街实则全市最穷的穷街,我们家,就住在一破烂院儿的临街土坯西厢平房,看上去就像随时都会倾倒似的,门窗全都走了向,屋地是土的,由于年久往外扫土,这屋地都深陷得快成井了,一进屋黑洞洞的,就像进地下室似的,一半儿在地底下,一半在地上头。这院儿住着七八户人家,大都是拉脚扛活的纯粹劳动群众。

要说“地位”,当时我爸职务已相当高了,上级决定分给我家一套像样的小洋房,并派人派汽车来搬。父亲得知,赶回家,好言劝说那来帮助搬家的同志们:“咱是干部,怎能先享受呢,这不是把事情弄反了吗?我早已经发誓,这条穷街只要还有一户人家还住在破烂趴趴房里,我就不搬开……”果然,父亲直到仙逝,也没搬离这间有如地窨子一样的十平方米土坯厢房里。不过,他故去那天清早,满窗台的鲜花,却顿然全部死亡了。有人说:鲜花也有情,这是陪好人一块儿到天国去了。我家最后离开这间差不多全市最破旧、雨雪天经常出现险情的老房子,是在粉粹“四人帮”后的几年里。而这时,我那可怜的侍候完老的又侍候小的老母亲,最后终于挺不住贫穷和重压而撒手人世了……当时几乎整条街的人都为她送行了,说这是一位吃尽人间苦的慈善母亲。转年,弟弟妹妹单位都分给了房子。据说临搬出那“地窨子”时,弟妹们都放声大哭起来。当时作为长子的我,远在沈阳,且刚被“解放”不久,虽说我自1956年拿工资起就每月必给母亲寄钱,但此时,当母亲离世时,弟妹搬开旧房时,却依然免不了感慨万端,愧疚难忍,因为离家过早的我,几乎没在母亲膝下侍奉过呀……记得“四人帮”垮台后,我去黑龙江讷河地区深入生活,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修改长篇《不许收获的秋天》,曾去看那土改时分给我家的大草房,不料还住着人,而且,房顶依然苫着苇草后墙依然抹得厚厚的泥土……只是太老了,毕竟四五十年了呀。我在此后出版的长篇《不许收获的秋天》后记中,曾写下这样的话:土改那年,我虽是孩子,却跟祖辈受穷的翻身农民一起共过欢乐,睁大惊奇的眼睛,看大人们扑在分得的土地上打滚,捧着湿润的泥土流泪,嘴上不时地说:“这回可好了,这回可好了……”然而三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翻身农民却依旧穷得不行,依然住着那破旧的大草房……记得当时写这后记时,我想到了赤诚为革命,坚决不搬出破房子的已故父亲,我哭了,泪流不止。有人劝我别写得这样惨,免得犯忌。我说,豁上了,写,哪怕再让我去干校改造八年。

现如今,我用自己积攒四十年的血汉钱,终于买上了漂亮的大房子,这得感谢邓小平,他让知识受到尊重,他让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他还让人们奔小康……

可我仍然叮嘱弟弟妹妹,记住咱爸,记住咱妈,记住咱家住过的老房子。

夏天的窗口

林凡

长长的夏日里,蛙和蝉把这个季节响亮的主题曲传唱不歇,从很远很远的池塘那边飘出,然后,随风落进洞开的窗里,小虫一般轻咬着你的耳膜,躲也躲不开。

窗台上的一片太阳花黄黄白白的,谢了又开,一天比一天明艳。窗的周围也很快被蓊蓊郁郁的长青藤严严守护起来,阳光和月亮只能从这茵绿丛中艰难地爬过来,爬进窗来。而每到黄昏时分,当夕阳从窗口牵走最后一缕金线,窗外的天空是一片渐暗的蓝,像苍茫秋水的颜色。于是,雪山一般的堆积云融化了,洗出晶莹的月亮,使得这渗入窗来的月光夜夜凉如水。有风的晚上,如果你愿意在窗下悄悄地等,那么有一个梦会与你悄悄相遇……

从临街的窗口望出去,街上的女孩宛如竞相开放的荷,朵朵可爱。她们的裙,蔚成城市的风;而有心让清秀的发髻伴浅色草帽和阳伞,早已不经意地在高楼与高楼之间,徐徐离合成云。

唯有当闷雷隐隐滚过屋宇的时候,上上下下的窗户才会忙不迭关紧。然后,一双双焦渴的眼睛,贪婪而痛快地看风雨扑打窗棂,窗里窗外,开心的喝彩连成一片。好雨,好雨哇!雨未来得及停,窗户又被打开。瞧,这一扇扇窗在闭开之际,碰撞出的是这个季节最奇妙的韵律。

夏天的窗口是不设防的,跟着风儿溜进窗的,往往是令人讨厌的蚊虫,更糟糕的是吵闹也无意中从窗里传出来,成为邻人今夜纳凉的话题。不过,即使如此,依然有无数的窗坦然相对,从容地倾诉烦恼、欢喜!

在这灿烂的季节里,阳光一直呼唤着什么,只有在一些黯淡而秘密的角落,还有一些窗依然紧锁,沉重而锈蚀。在那些窗口,夏天,消失了。只有那些打开窗子的人们,才会最早迎来新世纪的第一缕春风。

童年不做梦

大齐

童年不做梦。那条脏兮兮的胡同和那群脏兮兮的孩子,是我长大了以后才做的梦。

先天不足而生得一副丑陋的形象,并不影响我童心看世界。上帝公平,丑小鸭与小天鹅有对等相应的欢乐。那时随外祖父沿街叫卖,也随老人家走街串巷,拾着别人扔掉的、还能换点钱的弃物。

闲时,外祖父教我学国粹中的昆曲京剧。“二黄”中的“四平调”被我用还不知愁滋味的心,故意唱得凄凄惨惨。演毛丫头,也演大家闺秀。外祖父是我京腔京味的启蒙。也是我忠实的听众和观众。他拍着我头,轻轻的,夸我唱得极好,却又实在不愿意我唱得这么好。他说过去唱得好的只能做“戏子”,而“戏子”则是最下贱的行当。

童年似乎和下贱的行当有缘,唱得有板有眼。后来因父亲的历史问题而未被戏校录用时竟怨恨父亲,甚而一生都不肯原谅他。

拾来的菜叶和只愿花极少的钱,去买一大堆破的、烂的青菜,都使我在童年的艰辛中而不知道什么是艰辛。我和着外祖父的叫卖声,还有与人讨价还价的神态,时时在我心里荡起童年时的欢乐;也荡起成人后的晦涩。

外祖父宠爱我。那只大手牵着我迎来朝阳迎来黄昏,迎来蛐蛐鸣叫的深夜。在他的身边始终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会讲“瞎话”的安徒生。可是,外祖父却在有意和无意中,制造了许多“童话”,为我。

与外祖父坐在街口的小货摊旁,老的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面的黄饼子,小的却吃老的花了手中的一笔巨款买来的一只小麻花。一老一小,吃得连空气都香了起来。

那山上、荒野地的黄花、紫花,还有一蹦一跳的蜢蚱,像似现代的一部彩色影片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在我心里交替采撷。跳进不知名的河里,做伸展运动。没有海鸥,也不见帆船,只有我的笑声随着河流,流进我不知道的外面的世界。把头扎进河里的感觉,成了现在的一首朦胧诗。

小河边,我会自编自演。演砸了,外祖父也不断地喝彩。童年时,不认识自己的生身父母,不认识妹妹们的红纱裙,更不认识那涂着红色油漆地板的自己的家……

童年不做梦,那段金灿灿的日子,是长大以后才做的梦。

年轻的风景

纪丽

许多年,许多年以前,我就珍藏着一张飞鸟的画片。这个小小的画片曾经给我带来许多纯真的回忆。无论时间或者岁月的轮回,都无法抹去我心灵深处那份最美的感觉。在我心灵深处总有一个缩小的海与那个像海一样的孩子。那张具有很深意义的画片;是他为我而画的。他说我应该是那画上的小鸟,在阳光和自由的天空中无忧无虑的飞翔。他叫郭宁,十年前他才七岁,是我去锦州参加笔会,旅途中结识的小男孩。在那个年代的某一天,当我孤独寂寞的走向海滩时,当我真正感觉痛苦是什么的时候,他走向了我,并与我牵手在海边迎着海风与浪涛的呼唤,站成年轻的风景。

那年夏天,我正在书画大学上课,学习宋宜春先生的花鸟画。传达室的王师傅找到我,递给我一封信,说是从锦州邮来的。起初我感到很意外,不知是谁写给我的。后来,看到信封的字迹我想起来了,而且心情很激动。确认就是那个海边的小男孩写给我的。我急忙打开信封,跃入我眼帘的是一封信,还有一个上面用铅笔和水彩涂过的飞鸟的书签。上写:“想念的梦谣阿姨您好,我非常非常的想念您;您现在快乐吗?如果您不快乐了,您就看看这个飞鸟的书,签,您就会看到我了;愿我的飞鸟能带给您快乐的天空……”我闭上了眼睛,思绪又回到那一天在海边的情景。这个小男孩非常善解人意,惹人喜欢。以至于当我真正孤独寂寞时他给予我心灵的安慰。让我在那次最痛苦的一天,成为我旅途中的一次最快乐的一天。因为这一天,这个美丽的小男孩陪伴我,将我的孤独吹散,令寂寞不再留恋我。

这次去海滨,我实属去散心去了。那几天恰好过完母亲的祭日,心情很不好。又赶上姨妈刚刚去逝。而且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不能整天靠着当家庭护士、卖画、挣些稿费度日生计;人生终究得有个事业和奋斗目标才对。家呢!也不是那么尽人意的,自从母亲去逝后,父亲为我们娶了继母。我很少回家,因为在家里,我体会不到爱的温暖和亲情,感觉到的只有父辈们的吵闹和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姊妹之间的冷落和家事的萧条。我一直都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的独身宿舍里,学习或者读书。那里,就是我的家。说实在的,这些年来,我非常感谢矿务局总医院工会的领导,对我的照顾。特别是工会主席张显全等几位老前辈。在那里,我就像一个孤儿无依无靠。在那里我生活了三年光景。本来在矿务局医院,我是因为照顾我姨妈才同她一起住宿的。姨妈当时是这个医院的职工,得病以后住院没有一个亲人能够照顾她,院领导考虑她的身体状况,所以医院同意让我照料她。直到姨妈去逝后,医院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而没有让我马上搬走。由于我学的是护士专业,实习自然也就留在这所医院了。并得到那里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我的心里很是感激。所以,这次去海边,我就在想,将来我是否能够留在矿务局医院工作呢?那时,我的思想负担很重。因为我要是留下来,就得从事护士专业,与我的理想中的职业很不接近。可我那时没有办法,在学业的选择上,我只好报那个专业。可是,我现在竟然爱上了写作,并且喜欢国画创作。所以对于工作的选择上,我也是费了许多头脑。再说矿务局医院,姨妈活着时,我还有个亲人,可她没有了,我留在那里工作,只能给我带来无尽的伤感和创伤。也会触景生情的。再说那时,我的心里还有一个矛盾的事情没有解决。那就是在爱情和婚姻的选择上。选择我爱,还是选择爱我的人呢!这几年来,不是没有男朋友追求我,而是我的心中始终装不下除了我初恋的情人以外的任何男人。追求我、爱慕我的男友都很英俊潇洒,而且都有其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可是我不爱,我觉得没有感情的婚姻即使结合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幸福。可我青梅竹马的羽却家境贫寒,一无所有。我的心中确实好矛盾啊!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我很痛苦而且很失落。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本书包括获奖理由、名人小记、内容梗概、精彩赏析、名家点评五个栏目。对1936-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评论。
  • 红牡丹

    红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

    本书对中国现代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进行研究,作者对徐訏、无名氏两位作为浪漫派的代表、置身于其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之外的两位作家的创作、作品进行解析。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生活情趣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生活情趣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热门推荐
  •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家道中落,她被养父所卖,成为霸道总裁前女友的替身。自从住进别墅,风波不断,让她受尽苦楚。受苦她聂小柔没有怨言,谁让她爱上了叶枫呢?可为什么她的付出永远换不来他的真心。他说:“我不会承认这个孩子,劝你还是别用这个孩子来牵制我。”她反驳:“叶枫,你不是人,我从没想过要牵制你,只希望能保住孩子。”他愤怒:“我不介意亲手杀了这个孩子。”她心灰意冷,带着孩子逃跑。
  • 续龙魂

    续龙魂

    作者来到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把那里的经历,成长和见闻书写了下来。
  • 谌木笔记

    谌木笔记

    我狠了狠心,“好吧,那我以后不缠着你,我缠着别人去了。”“别,我喜欢你缠着我。”我握着手机的手抖了抖,实在辨别不清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发了三个问号回去。他说,“傻姑娘,早点睡觉,晚安。”我壮着胆子地打了一行字,“我不要你那句话的后面三个字。”他就回,“傻姑娘,早点睡”我,不止要哭了,也要疯了。
  • 斗战神王

    斗战神王

    主角王鸿寂进入到异界大陆斗战世界,神秘的斗魄,还有无穷的法力,王鸿寂成为一名强大的魄师,逐渐,斗战世界尘封亿年的力量慢慢出现······求收藏,投个推荐票吧,谢谢了。斗战神王:官方粉丝群426923960
  •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策划36法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策划36法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介绍了策划的6大思路、策划人的6大能力、策划的6大步骤、策划的7大误区等内容,以案例和图表分析为辅,将三十六计的策划思想和方法充分应用到实战策划中。
  • 灵魔纪

    灵魔纪

    这是一个魔法与科技的纪元,留下无数已探索的星域。万千种族的相互交流,文明的巅峰时代。贫民区里的云天,一天,偶然碰见了一个会说话的人偶,一切,从这里开始!
  • 没钱也任性

    没钱也任性

    “我”,是朵奇葩,出身豪门,却成为了孤儿,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和荒蛮沙漠大海的惊涛骇浪中自由穿行。纵横全球,穿梭古今,思维天马行空,知识博古通今。你如果认为这是小说就大错特错了,那么是什么呢?好值得期待啊。其实就是一部小说。
  • 情路漫漫,失心前妻不好追

    情路漫漫,失心前妻不好追

    从小最牵挂的人,重逢却形同陌路。为了医治白梦妮的白血病,傅延笙不惜连续两次让苏晴暖进行骨髓移植。一场契约婚姻,争吵,误会,爱恨交织。分离几年之后的再遇,这次傅延笙是否做好觉悟将曾经伤心欲绝的妻子的爱重新追回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源,我跟你走

    王源,我跟你走

    “你说,你跟我走还是我跟你走”王源“王源,那我跟你走”沫羽心经过多少次反反复复,他们两个终究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