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02800000022

第22章 鲁国那些事

(春秋时期的鲁国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自从曹刿论战击败齐桓公后,鲁国在春秋历史上更多是个被其他诸侯欺负的角色,尤其是来自邻居齐国的骚扰。同时鲁国内部也是矛盾不断,其国君也在春秋诸侯之中属于没有权利和地位的。这种奇特的现象在鲁国是如何形成的,鲁国国君又做过何等努力?至圣先师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前又有哪些故事和经历,儒家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孔老夫子和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忽悠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再加上明清八股取士时就知道看四书五经,搞的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些如果你做不到仁义礼智孝就不是人一样的感觉,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被家长们教育什么“父母在,不远行”云云。其实孔夫子也不容易,因为后世有着太多太多强行扣在他头上的帽子,什么以德报怨,言必信行必果等都不是人家孔夫子说的,甚至是孔子反对的。后世很多人还经常因为一些不是人家孔夫子说的话而把孔子骂的一文不值,甚至连人家祖坟都刨了。

好吧,平心而论,我也是从小在“孔孟之乡”长大,受到了很多不知道是对是错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以至于我对孔圣人没啥好感。但是我们谈春秋,不说孔子确实说不过去,那么咱们就从他的国家鲁国说起。

个人感觉,春秋时期的鲁国故事,可说可不说。因为鲁国撑死算个二流国家,不但在国力上被齐秦晋楚四大强国甩出十几条街,论对于历史的贡献连郑国这种墙头草都比不上,更不要说以后会提到的吴越等新霸主。如果根据历史记载总结鲁国历史,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晋国快来帮忙呀,齐国人又来欺负我了!其他的都是什么内乱,参加会盟(谁组织的会盟都去,出勤率极高),对国际事务品头论足等等。但是为啥要说他们呢,两个原因,第一是出了个孔圣人,第二是出了个左丘明。俩人都有一个共同职业:作家,还写了两本著名的书《春秋》和《左传》,更要命的是其他诸侯国的人不热衷于记载历史。因此后世研究春秋历史,包括太史公司马迁,很多时候都要从这俩鲁国人的书里找当时的记录,而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书,很多事情都是口口相传,自然身边的事情知道的多一些。所以鲁国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情写的巨多巨详细,你不可能把鲁国历史视而不见。所以,还是简单说几句吧。

前面提到过,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而且掌管礼数,本事不大地位不小,还拥有泰山之利。所以春秋初期,鲁国还是被人高看一眼,郑庄公找的第一个朋友就是鲁隐公,而且那时候鲁国跟齐国关系还不错,三家还小小的称霸中原了几年。然而后面的鲁桓公就没这么牛了,自己来路不清不楚,最后死得不明不白,篡权当政,却被齐襄公抢了媳妇,还窝囊的死在了齐国。到他儿子鲁庄公时代,鲁国就有点撑不住了。但是他们运气不错,先是乡巴佬曹刿帮他一鼓作气摆平了齐桓公,然后贴身侍卫曹沫提刀子逼着齐桓公还了土地。加上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不好意思拿鲁国出气,因此鲁庄公也算是个鲁国的太平国君吧,鲁国从而消停了几十年。

鲁庄公去世之后,鲁国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历任鲁国国君开始了内忧外患的生活。先看看外患,从齐桓公的儿子齐孝公开始,齐国的国君就没几个在家好好过日子的。咱先不说那热爱武力的齐庄公齐景公兄弟俩,就连个敢公然笑话晋国大臣的齐顷公,也会在哪天不高兴的时候发兵把鲁国揍一顿,还引发了那场“鞍之战”。鲁国地处齐国南部,晋国东部,楚国北部,这三个国家鲁国谁也惹不起,所以基本上他们称霸会盟的时候,鲁国国君都要在场。就迟到了两次:一次是彭衙之战后鲁文公没有及时拜访晋襄公,另一次是鲁宣公在赵盾的最后一次会盟中没有按时到达,结果两次都被晋国人直接从盟会上轰了出来,别人在屋里开会,鲁国国君在门口蹲着写检查,就这地位。后来鲁国终于找到一个靠谱的大腿,就是轰他们出来两次的晋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齐国。后来各国弭兵不打了,晋大腿也慢慢开始变细了,鲁国难得硬气了一把,在公元前532年把邻居小国莒国打了一顿。没想到晋国正好想找个机会树立一下威风,晋昭公在六卿的唆使之下,拉上齐景公和许多中原诸侯们针对鲁国搞了一个“平丘之盟”,来声讨鲁国不热爱和平的错误举动。虽然鲁国心里不服,晋国也没那么可怕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齐景公也不是好惹的,于是鲁国选择了沉默。

再说说内忧,鲁庄公去世后,交代了自己的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和季友好好辅佐新君从而复兴鲁国。没想到聪明的季友为了更好的稳固新君位子,错误的杀死了叔牙,后来庆父又发生叛乱,幸好季友还是成功解决了鲁国内乱。但是从那时候起,鲁国的政权就渐渐落入了庆父,叔牙和季友的后人手中,分别称为孟氏,叔孙氏,季氏。由于这三个人都是鲁桓公的儿子,人们将他们三家成为“三桓”。从某种程度上说,鲁国早早的进入了类似晋国晚期的“六卿执政”模式。三桓子孙轮流坐庄,鲁国国君就是个行政代表,没啥权利。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国国君在三桓势力的阴影下生活了一百多年,终于受不了这口恶气,在鲁昭公时期爆发了。这鲁昭公就是敢得罪晋国出兵伐莒,结果被当成反面典型在平丘会盟上批判的那位。在外面受气已经够了憋屈,鲁昭公回到国内也不爽。当时的掌权大臣是季氏的季孙意如,从来不把鲁昭王放在眼里,跋扈不臣,还把国内的大臣们都得罪光了,尤其是跟叔孙氏矛盾很深。不但如此,季孙意如竟然在一次季氏的祭祀活动中,把鲁国的国家舞蹈队搬到自己家里,用了“八佾(yi)”之礼。按照当时的规矩,只有周天子和掌管礼数的鲁国国君祭祀时可以用“八佾”,其他诸侯国只能“六佾”,士大夫祭祀只能用“四佾”。所以,当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既然季氏变成了全民公敌,那么公室代表鲁昭公就有了替天行道的想法。公元前517年,他在大臣们的建议下,突然发兵攻打季孙意如的府邸。季孙意如权倾朝野几十年,手下也是兵强马壮,但是人家鲁昭公毕竟是你上司,加上这次鲁昭公带来的人还不少,就想认个怂道个歉完了,以后自己低调点,各退一步尽弃前嫌。可是鲁昭公却在大臣的鼓动下非要致季孙意如于死地,还派人去找季氏的老对头叔孙氏来帮忙。当时叔孙氏掌门叔孙婼(ruo)不在家,他的家臣们还是挺清醒的,他们知道,三桓之间虽然有矛盾,但在国君面前却是唇齿相依,万一鲁昭公灭了季氏,下一个就是叔孙氏和孟氏了。于是叔孙氏不但没有帮助鲁昭公,反而帮助季孙意如对抗鲁昭公。鲁昭公一看大势已去,不得不逃出去避难了。

鲁昭公的逃难地点是齐国,因为临淄距离鲁国比较近,而且这也不是讲究过去恩怨的时候。齐景公倒是很给面子,二话没说就出兵帮他出气,很快就打下了郓城,让鲁昭公起码在鲁国有个住处,并且表示要亲自送鲁昭公回国。季孙意如迅速采取行动,买通了齐景公的手下,使他放弃了亲自护送鲁昭公回鲁国都城的念头。这样一来,鲁昭公的回家之路就变的一波三折,最终也没回成。看着鲁昭公太可怜了,晋国也想插一手,当然,他们也是在变相的跟齐国掰腕子。季孙意如再次用金钱解决问题,买通了当时晋国掌权的士鞅,使得晋国也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稳住了两个大国,季孙意如一不做二不休,出兵郓城又把鲁昭公赶到了齐国。鲁昭公在齐国过的不开心啊,因为齐景公越来越不拿他当回事(这是多正常的事,逃难的国王赖人家这里不走,哪还指望好脸色),还曾经酒后羞辱过他。鲁昭王不爽,搬家去了晋国,却连晋国国君的面都没见着。没办法,鲁昭公只好又搬回了齐国,齐景公倒不是不欢迎,但是直接给他降了一级称呼,鲁昭公又折腾回了晋国……反正最终也没能再回鲁国。直到公元前510年,折腾了一辈子的鲁昭公终于折腾不动了,客死他乡,结束了他勇敢而又窝囊的一生。

下一个站出来跟三桓作对的,不再是国君,而是家臣。季孙意如去世后,季氏家臣阳虎篡夺季氏权利,软禁季氏继承人季孙斯,掌握了鲁国的执政大权。阳虎还联合晋国,公然与齐国作对,使得齐鲁之间战端再起。与此同时,阳虎为了巩固自己对鲁国的统治,准备出手干掉三桓势力。但是季孙斯和孟氏家族联起手来共同努力,挫败了阳虎的阴谋,最终阳虎不得不出逃晋国,成为了赵鞅的手下。阳虎在鲁国执政期间,由于来路不正,加上他引发的连年征战,鲁国人民都不怎么喜欢他。但是,有个人却没有经受住他的质问和诱惑,不但帮他出主意,还为他做了官,这位有个性的老先生,就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

孔夫子的故事很多很多,当然很多也是传说,至今没搞明白的也有不少。比如,孔子是怎么出生的?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这个好日子正在挑战着今天的教师节),他爹叔梁纥在六十六岁高龄与一位颜氏小姑娘“野合”后怀上了孔子。我们在佩服叔梁纥老先生的战斗力和繁殖能力的同时,也对这个野合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往好处说吧,两个人起码不是符合礼数的生活在一起。别管怎么合吧,反正俩人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生了一个脑袋有点畸形(有点凹进去),但是长大了有一米九大个子在当时还算帅哥的一个圣人。

圣人一般会成熟的早一点,孔子也不例外。他十几岁就开始参加工作,同时也痴迷于研究礼数,顺便点评一下当时的国计民生,慢慢的在当时鲁国的评论界和思想界混出了一点名声。后来鲁昭公讨伐季孙意如失败,自己跑到齐国去避难,孔子因为骂了人家季孙意如“是可忍,孰不可忍”,自然没法在他们的统治下生活,于是也跑去了齐国。孔子在齐国的地位可比鲁昭公高多了,齐景公将其奉为上宾,还拉上晏婴一起请教孔子治国之策。孔子为他献出了那条流传千古的治国方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各自干好各自的活,有各自的样子,天下就太平了。齐景公一听,原来还有这么好的主意,于是没事就喜欢找孔子拉拉家常,谈谈治国。晏婴不太喜欢孔子,告诉齐景公这都是些务虚的东西,听听可以,别拿着当回事。齐景公还是更加信赖晏婴,对孔子也就没那么热情了。孔子很受伤啊,待在齐国也没啥意思了,于是就回老家鲁国了。

回去以后,孔子开始办两件事。一是写书,后世著名的六经《诗经》《春秋》等大作都从那时候开始的。二是带徒弟,那些著名的七十八贤弟子,什么颜回,子贡,冉求,卜商等都开始陆陆续续投奔孔夫子门下。其他的弟子咱们就不再说了,光是语文课本里的“子曰:某某如何,某某如何……”就提到很多次,只是这个卜商后面还会提到,因为他的存在,中原出现了一个新的霸主。

孔子这时候可没有看破红尘,像鬼谷子,张三丰等人一样隐居,不问世事。他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尤其是他那颗想为社会做贡献的热心可从没停止过,否则他老人家也不会主张“学而优则仕”。于是,那个人见人骂的阳虎给了他机会,请他出来做官。开始孔子还装清高,说自己不与阳虎之流为伍,没想到阳虎给他家送了几块肉,孔子知道后就不再矜持了,于是出仕做官。后来阳虎倒台,孔子的仕途却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在其五十六岁的时候,到达了其仕途的最高峰,被鲁定公任命为鲁国的国相。令人意外的是,给人印象一直很和蔼的孔子,一当上国相就杀了一位经常说他坏话的士大夫少正卯,说他妖言惑众,这件事也为孔子留下了很多的争议。但是总体而言,孔子在国相的岗位上还是做了一些贡献的,然而他的工作却引起了齐景公的不安,他担心孔子会让鲁国强大,从而对齐国造成威胁。于是齐国送了一个庞大的美女歌舞团,给到鲁国三桓之首,实际掌权者季孙斯,让他天天沉迷在歌舞美女中。孔子一看统治者不务正业,于是心灰意冷,辞职不干了,从而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生活。

孔子的周游列国,确实是在信念和坚持的支撑下实现的,其难度远大于当年重耳的流浪史。当时中原各国之间还是有一些相互的摩擦和侵扰,而且儒家思想毕竟不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尽管有一些国君,例如楚昭王等,还是热情接纳了孔子,但孔子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用儒家思想治国。公元前479年,至圣先师孔子离开人世。当他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说出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相信,无论后世如何评价,赞扬和批判孔子,我们都不能否定他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尤其是他对于“礼”和“仁”的诠释,体现出他对外界秩序和内心修为的见解,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

孔子去世后,春秋时代也就进入了晚期。春秋的历史,基本上就是晋楚两个大国争霸的历史。弭兵之后,晋国衰弱,甚至发生内乱,齐国虽然中兴,但是也只是齐景公统治下的昙花一现。那么,弭兵之后的楚国,又在做什么?

同类推荐
  • 大唐神建筑师

    大唐神建筑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建房子,修修路,是为建筑师。治治国家,教教人,是为神建筑师。这是一个啥都懂那么点的小建筑师在大唐的发迹史。。。
  • 悠悠菊魂

    悠悠菊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百多年来,文天祥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一腔爱国热忱连同他的经典诗句与日月同辉。男主胡远山鬼使神差般地来到前生的终了之所——小榄,此地因举办六十年一届的菊花大会享有菊城之美誉。在菊城,远生受到后人胡修平的优待,并从他的口中知晓了自己前生的故事。远山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前生竟与菊山后人郑思肖、“宋末三杰”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潮州抗元名将马发等闪亮的人物有过交集,还参加了悲壮的“崖山海战”。乱世出英豪,没落的王朝涌现出一群灵魂高贵的人物,他们在与贾似道、留梦焱等奸臣的斗争中彰显了自己的忠与善,与悠悠菊魂长留在人们的心间。菊魂就其实质乃赤胆忠心、拳拳爱国之心!
  • 命运之楚汉轮回

    命运之楚汉轮回

    越王有四宝,四宝皆绝世,分为屈卢之劲矛,干将之雄戟,步光之利剑,兰陵之精甲,此四宝皆有奇效,然而宝物不祥。不论是怎样的一个朋友,当他从地狱回来的时候都会被遗忘,不止被别人遗忘,就连他自己都不会记得他自己了。命运,可以改变!
  •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主要介绍了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弱势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经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在尊崇原著体例,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对原著中的篇目进行了适当地删减,力图将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突出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史实,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能从中学到做人处事的无穷智慧和高深谋略。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心动在这个仲夏之tfboys

    心动在这个仲夏之tfboys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介绍这部小说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嘛!如果愿意来看的,就来吧!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没有什么经验,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所以写的不是很好,请读者大大见谅哦!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来哦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 最实用的交通百科

    最实用的交通百科

    本书共分三章:分别是交通工具、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内容从慢悠悠的牛车到现代化的汽车,从简单的独木舟到豪华游轮,从无动力的滑翔机到探索宇宙的航天飞机。
  • 我的23岁美女总裁未婚妻

    我的23岁美女总裁未婚妻

    青梅竹马的师姐竟然是石女,为了征服这一块儿石头,沈义开始了艰难的都市寻宝旅程。哥才华无双,却偏要靠脸吃饭。纵横花都,以帅服人!
  • 曾几何时的英雄们

    曾几何时的英雄们

    菲特无奈的扶额:“克格莫,给我停下,桌子不能吃。”一只牛一般大小的古怪生物点点头放下了桌子,盯着凳子又流出了口水。。。
  • 宠妻荣华

    宠妻荣华

    荣华郡主沈明秀一生都没有弄明白的三件事。一:四皇子安王初见自己第一面,哭了;二:四皇子安王倾心护她助她,无怨无悔;三:四皇子安王,为何独宠了她一生?安王慕容宁重生一回,只有三件淳朴的愿望。一:再也不敢与太子作对了;二:娶了他家王妃,关门过美滋滋的小日子;三:赶紧生个儿子,叫两辈子的情敌滚蛋!
  • 上古世纪——新纪元

    上古世纪——新纪元

    这是一个关于疯子与正常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故事。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别人的故事,也可以找到你的故事。如果你曾是一个热血的疯子。如果你还想成为一个热血的疯子。如果你已不可能成为一个热血的疯子。来,让我来给你讲这个故事。
  • 未来qq群

    未来qq群

    秦天语,一个万年吊车尾。因为偶然一次机会加入了一个名叫梦想成真的QQ群。它的出现,让秦天语的生活充满了惊悚刺激。这个QQ群会不定时的发布任务,完成任务,能拥有各种神奇的东西!完不成任务,结果只有一个——死!面对诡异神秘的任务,无法抗拒的奖励,掌握一切的幕后黑手,秦天语将何去何从?谜底正在揭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超能机械族

    超能机械族

    华夏国排名第六的梦家族的长子梦天玩《创世·毁灭》获得神秘种族,神圣职业,在游戏中呼风唤雨!可是……现实却隐瞒了一个宇宙秘密,一个跟游戏有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