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32500000129

第129章 战端

“辽东大战,长安驻军被调到辽东抵抗左部。战后,为了防备左部再次入侵,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偏远的辽东地区的控制,那支五万余人的精锐大军被放在辽东。我们周氏最后一支强兵外调,邓氏残余军队被调到长安北面后,长安周边就没有大军驻守了,长安城的三万禁军守城有余,但是也就仅限于守城了,在边军不能轻易调动的情况下,一旦大周有风尘之警,朝廷连一支可以依仗的作战力量都没有,这是非常危险的。有时候朕回头想想,在辽东战后到平北之战中间这五六年的时间里,大周竟然没有发生什么叛乱,也真是罕见,如果那个时候国内发生内乱,朝廷将会非常的麻烦!”

“朕从辽东回来后就像朝廷递了奏疏,希望能够再建立一支新军,来应付一些突发情况,但是这个事情被拿到朝堂上讨论后就立刻变成了另一番模样。首先是我们周氏、长孙氏、邓氏三家之间难以协调,毕竟建国时三家虽然未形成书面约定,但实际上各自的实力大小,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尤其是对于长孙氏而言,新建一支新军显然是对控制北方的我们周氏和邓氏有利,对于实力在南方的长孙氏而言,则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所以长孙氏反对。邓氏赞成,主要是邓家常年驻防边塞,了解边塞的情形,但是邓家对于新军建立后由哪一家掌控的问题颇为关心,为了保证力量平衡,邓氏希望如果建新军,新军尽量不能由一家掌控。至于我们周氏自然是希望由周氏来掌握这一支军队的,毕竟我们的主要力量都被放在边关了,邓家已经获得了对于边军足够的节制权,也就是说长久下去,辽东的五万守军会慢慢地烙上邓氏的印记,那么对于我们周氏而言,重建一支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实在是一个十分合理的要求。”

“但是在那个时候嘛,大家一听要建新军都十分兴奋,都希望在这里面分一杯羹,除了我们掌军的三大家族外,别的一些文官家族也希望拥有统兵的权力,于是朝堂上吵吵嚷嚷怎么也拿不出一个方案来,这就尴尬了。后来那几年又刚好水旱灾害轮着来,今年这地儿,明年那地儿,没个消停,百姓过的也都很苦,收成不好,所以这事就被大家扔一边了。你们皇祖父有好多次要提,但是一想到这个事简直就是个烂泥坑,外加上那几年情况确实不好,也就算了。这一拖就拖了整整六年,在这六年里,为了解决京师周边无大军驻守的问题,大家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每年征发一些农人来执役,轮着来,维持大约十万人的样子,当然也就是个样子罢了。”

“再后来就是平北之战了,那一战,事起仓促,大家都没有想到我们的防线会被突破,仓促之间连打都不知如何打,因为大家都知道让驻守在长安周边的那些农人去正面扛上胡人的骑兵是在开玩笑,于是一下子都慌了手脚。仓促之间,想出的第一个注意就是迁都。大周建国到这时不过三十年,根基还不是很稳,迁都就是在找死,但是打又实在没底,能打的部队一时半会又赶不过来,于是最终形成了折中方案,天子东巡暂避风头,但是京师也是要守的,边境也是要增援的,当时太祖尚存诸子中朕最长,于是就授朕平北将军之职率军北上阻拦胡虏南下,任用邓晨为长安留守,镇守关中。”

“说起来,胡虏能够突破边关防线也颇为偶然。当时驻守长安北面防线的镇将是李定,自从昭武九年太傅北征之后,我朝对于北面的胡族就处于防御态势,平日里小打小闹颇多,虽说双方几乎可以说是世仇,胡人每年都要来边境上打秋风,但是毕竟底下的百姓都是要生存的,在每年胡人打秋风的时间之外,百姓也会在边境上开个黑市进行交易,拿中原的茶盐布帛换些兽皮牛马之类的,也有些年份胡人会偶尔不打秋风,发展到后来胡人也只是在一些年份固定的十来日到边境逛逛,抢掠的东西也不多,也不杀人,于是大家的心也都有些松懈。就我们大周而言,建国初年百废待兴,尤其是底层百姓生存颇为贫苦,官府也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理睬,但是黑市往往是没有规则的,有了利益,人就会变得疯狂,什么都***如兵器。朝廷密探在边关黑市查到有铁器流通后,太祖皇帝大怒,命令李定严查,并且对黑市进行了整顿,为此朝堂上颇有几家受到处分,在这之后李定的边军加强了对边境的控制,对于黑市,李定也并没有取缔,只是派出军队进行了管理整顿,但也没有压制,就这样直到胡人的上一任可汗伊都继位。伊都继位是在昭武二十八年,继位之后位置不稳,大抵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继位当年对我朝边境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抄掠,李定自然大怒,但是对于这种小股骑兵的抄掠又无法派出大军进行搜剿,于是只得派出小股军队驻守一些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作为一种防御手段。为了保证安全,他往往是以校为单位派出,三万大军,他整整派出了一半,剩下的一万五千军士他没有再派出,随即向朝廷上奏,准备对边关的周人聚居处进行整顿,对于黑市也进行整顿,甚至要求撤销黑市,由官府主导对胡人的贸易。在上奏中解释自己的提议时说他的理由主要在于,边关的私下发展已经有些无序,一旦胡人来抄掠,麻烦就会很大,如果不救,边民会损失极大,身为镇将就是失职;如果救,军力分散,大军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奏疏上到朝廷后,太傅极力主张立刻整顿,太祖则有些狐疑,朝中大臣颇多反对,原因就在于边关的黑市参与者颇多,利益攸关之下,大家都有些不愿意,李定连上数封奏疏,太祖意识到问题可能不简单,毕竟李定算是太祖麾下老将了,太祖下定决心后,准备强行推动此事,但是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牵扯颇大,吵嚷中给李定的命令是先在边关建几座城池,然后将边民迁入进行管理,其实这是一个好办法,只不过那个时候形势的紧张已经超出了朝中大臣的预料,战争即将到来之际,建城哪里来得及,况且命令下达之时已是冬季,当年已经无法实施,只能等到来年。朝中诸人自然是想借着建城的时机再捞一把,太祖皇帝虽然意识到了问题全力推动但是也没有意识到危机就在眼前。昭武二十九年,开始在边关建城。当年秋,胡人大肆抄掠边境,李定派出军队分散守卫,最后大军守护的主要关口只剩下了一万五千军队,本来以为胡人会在抄掠之后返回草原的,哪知道,这次抄掠只是幌子,抄掠的同时他们悄悄调动了主力大军五万精骑强行破关,李定的边军与胡骑主力在边关大战,虽然传令召集派出的大军,但是派出的军队无论如何也赶不回来,那毕竟是抄掠的季节,胡骑横行,派出的边军在回程中受到了小部落激烈的阻拦,最后沈文秀眼看形势不对,联络上其他各支被派出的部队,约定时间集合了起来,他们集合了一万多军士,随后大队回援,但是已经迟了,边关被击破,李定在大战中阵亡,留守的军队大部被歼灭,逃出来的不过一千来人罢了,沈文秀眼看情况不对,压制住军中与胡人拼命的想法,脱离了战场,在边境上游荡骚扰。”

“李定率军拒战之时,向朝廷发了紧急军报,在军报中暗示太祖皇帝做好在长安大战的准备,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太祖接到军报后,立刻招来了太傅、朕和长孙道生去议事,那时长孙嵩已经过世,长孙道生资历不够,所以决定实际上都是太祖和太傅做下。大家商量过后,觉得事态严重,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好是能够立刻出兵救援李定,但是京师无可战之兵!西部边军、东部边军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他们还要防备左部和右部。于是商议立刻组建军队,但是组建军队自然不是仅仅征发些农民就行的,于是三家最后做出决定,征召当年卸甲的军队,卸甲归田迄今为止已经二十年余年,当年的旧部能征召多少,谁也不知道,但是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办法了。决定做下之后,太祖立刻派朕去征召三家旧部,生死攸关之际,谁也没有阻拦。征召旧部组建军队的事情传到朝堂,朝堂上立刻哗声一片,大家像五年前一样不停地争吵,只是这一次,三家都保持了沉默,并且撇开了朝堂,坚持推动了下去。”

在朝堂上争吵的不可开交之际,边关的消息传来,李定大败,身死沙场,胡虏南下的通道已被打开,这个消息就像是一声巨雷,登时把朝堂上的所有杂音压了下去。

同类推荐
  • 卫明

    卫明

    ”天下风云东北起,亡明西北米脂李。乾坤扭转伶仃变,将坐江宁兴帝京。“且看一代枭雄杨卫明如何平定天下风云,醉卧美人膝。
  • 史记(第三卷)

    史记(第三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剑与火的大宋

    剑与火的大宋

    我读过很多关于穿越军事之类的小说,其中不乏很多大红大紫的书,但是在我看来很多书写的并不真实,就比如说写杀鞑子,这群马背上长大的武士要么被写的像是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要么就像大熊猫一样金贵,死一个士兵主帅都要心疼好几天,在我看来这都不真实;再比如说打仗最重要的粮草问题小说家们为了简单往往都是一略而过的,所以我想打造一本自己喜欢的历史,这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战胜一支军队的超级勇士,也没有主角长枪一挑敌人就被吓得两股战战的意淫,我在尽量的去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战斗场面。
  • 历代宦官(上)

    历代宦官(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我要扬洪朝

    我要扬洪朝

    本书讲述一个位横漂因为某场意外穿越到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洪朝当皇帝的一生的故事,看他如何改变历史,造就不一样的封建皇帝制度,本书历史事情相当于清朝后期。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天定宸雪

    穿越之天定宸雪

    妙龄少女宸雪在一次宴会中穿越到古代,莫名其妙地连人带马车掉到王爷的选妃大典上。知道选妃内幕的她,凭着一身跆拳道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了定天府……慕宸雪这一惊人的举动引起了王爷的注意,因而两人结下羁绊,但她逃出了定天府又会遇到什么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强取娇妻,总裁狠霸道

    强取娇妻,总裁狠霸道

    新文求收!!!质量保证!!!http://www.xxsy.net/info/805713.html谢谢哒七年来,她受尽了姐姐的陷害,七年后,她以姐姐身份嫁给了邢斯翼,她,因为七年前看到了姐姐和自己的男友在一起,被姐姐打晕,吃了健忘药丸,三个月以外的事情,她统统不记得。他七年前被那个女人玩弄了感情,七年后,他是人人口中的冷血总裁,七年的努力,只为了验证当年的诺言:“秦诗宜,我一定要报复你的!我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可他不知道,他娶到的并不是秦诗宜,而是同为受害者的她的妹妹,秦诗涵......当温柔的小白兔遇到冷血总裁,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呐?这里这里点收藏的都是好孩子
  • 都市灵异道体

    都市灵异道体

    道法为尊,一尊分两重,一重分千道,一道一世界。大道三品,每品九重天。一重一境界。与时间和生命的宿命角逐。最终造化何处?灵异道体是福是祸?纸醉金迷的都市······一切从这里开始。
  • 三界盛宠:安阳奴

    三界盛宠:安阳奴

    那一日,你无意而归,感受你的细腻,体会你的弥漫。纯白的思念和淡白的未来,奢华憧憬,一触即散。无依,无寻。
  • 快穿成人任务

    快穿成人任务

    晓狸是生活在深山里的狐狸,很是羡慕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了能够融入到人类生活中,和神秘雾气签约,需要到各种任务世界里完成逆袭,并成功给任务人物幸福,方可成为人,体验人类的生活。从此,晓狸过上了体验各种不同世界的快穿之旅。
  • 逆天:嗜血摄政王

    逆天:嗜血摄政王

    鬼幽飘在混沌空间打量着,上下漂浮的玄,此时,玄开始接受脑中大量的原主信息,过了一片刻头上的痛楚减轻慢慢睁开双眼。鬼幽看着眼前的少女,原本那单纯的双眸,顿时变得杀气四溢,玄冰魄身下继承法阵起。鬼幽吃惊的看向她身下的法阵,他揉揉眼睛不敢相信。
  • 千流一笑鬼面花:初相遇

    千流一笑鬼面花:初相遇

    她,是使得一手天下至毒的易容高手,绝艳倾城,笑颜浅然,名,白若颜,人称,鬼面花。他,是身形飘渺,舞极致剑术的剑客,英挺优雅,淡漠出尘,名,千亦流。八年前那段惨痛的回忆时常会出现在他梦里,他不知道,她还好不好;他不知道,她失忆了。,初相遇,武林大会惊鸿一瞥,他惊愕,她在这里。她成了无夜教教主,一位擅毒的易容师,忘却了和他的一切,。他想,一定要追回她。然,艰难险阻之多,他无法想象。遍体鳞伤时,他方悟,呵,原来她早已忘了他。那日她冷冷地道:“还请你,不要再来纠缠我。”之后,她杳无音信,茫茫人海,他怎么也寻不到她了。这条路,他该如何走下去?
  • 虚空剑墓

    虚空剑墓

    银月皇朝天鉴司监天官许栋坐在地坛中,遥望高大的浩天仪,仪器为铜,占地百丈,高低不平,可监天下。突然,浩天仪一阵轻微的震动,最边角一处坠落一颗铜珠,落地四分五裂。“着人去极西小祭云梦勘察。”许栋双目微瞌,下了一道令。三个月后,人回返,许栋纸墨上书:“极西云梦山泽崩塌,天灾!”故事就从这个时候开始···虚空剑墓、云梦崩塌,一个铸剑世家的嫡子偶然获得剑墓传承。从此,陨灭于数千年前的三百剑奴复活随行,活死人梦、铸脉神兵、行走天下,游走于诸多皇朝势力之间,得名利,得权势,得奇遇机缘!本书修为境界划分:后天、先天、灵血、灵仙!
  • 醉泠沙

    醉泠沙

    在历史的洪流里,每个人都不曾是主角。机关算尽,到头来,不过指尖流沙。这天下,终究还是天下人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