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000000002

第2章 特定穴位的层次结构与操作(1)

一、腧募配穴

1.肺之俞募

肺俞足太阳膀胱之穴,肺之俞穴。

【位置】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伏位,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两侧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咳嗽,肺炎,盗汗,月经不调等。

中府手太阴肺经之穴,肺之募穴。

【位置】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甲乙》)。

【取法】位于胸壁前之外上部,第一肋间隙外侧距胸骨正中线旁开6寸。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薄。

②中层:三角肌前缘、胸大肌、胸小肌。

③深层: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

【刺灸法】向外上方斜刺0.5~1寸。

【主治】乳痈,咳嗽,气喘,肩背痛等。

2.大肠之俞募

大肠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大肠之俞穴。

【位置】在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椎管。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腹胀痛,呕吐,便秘,痢疾等。

天枢足阳明胃经之穴,大肠之募穴。

【位置】去肓俞一寸五分,侠脐两旁各二寸陷者中(《甲乙》)。

【取法】神阙穴旁开2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以及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腹膜进入腹膜腔而刺中小肠故不宜深刺。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注意:①针刺体位:以仰卧位为宜。使患者能放松腹肌,且利于长时间保持体位,术者亦便于施术,并掌握针刺深度和感应。

②针刺深度:不可针刺过深,应限制在腹膜壁层以上的各层组织中。如针感不强或无针感,也只可在腹壁各层间缓慢提插捻转,或停针候气之后再行操作;如果进针过程中有突然的落空感,提示针尖已进入腹腔,则应立即退至腹壁层。

③针刺手法:刺激量宜小,速度宜慢,手法一般要轻,切忌深刺与反复大幅度地提插捻转。

【主治】痛经,腹胀痛,呕吐,呃逆,月经不调等。

3.胃之俞募

胃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胃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再深刺极有可能刺中肝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呕吐,胃脘痛,腹胀,便秘等。

中脘任脉经之穴,八会穴之腑会。

【位置】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甲乙》)。

【取法】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0.8寸,亦可向四周斜刺,患者会有上腹部胀闷感或胃部收缩感。

注意:再深入极易刺中胃,如加以提插、捻转更可能将胃内容物带入腹膜腔,引起腹膜炎,胃充盈时严禁针刺。若针尖向上深刺,可刺伤肝前缘,引起肝出血,遇肝脾肿大者尤不宜刺深。

【主治】呕吐,胃脘痛,腹胀,便秘等。

4.脾之俞募

脾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脾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深刺可刺中肝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呕吐,胃脘痛,腹胀,便秘,黄疸等。

章门足厥阴肝经之穴,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位置】在大横外,直脐季胁端(《甲乙》)。

【取法】腋中线,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缘取之,或患者取侧卧位,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处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肋。

③深层:膈肌、腹膜,再深入可刺伤肝或者脾。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右侧章门穴可刺中肝右叶前缘,左侧章门穴可刺中脾脏的下端,故不宜深刺,以免产生严重后果。慎之!

【主治】胁痛,少腹胀痛,呕吐,呃逆,月经不调等。

5.心之俞募

心俞足太阳膀胱之穴,心之俞穴。

【位置】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癫痫,失眠,胁痛,咳嗽,健忘等。

巨阙任脉经之穴,心之募穴。

【位置】鸠尾下一寸(《甲乙》)。

【取法】在脐上6寸,腹中线上,仰卧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黄疸,呕吐,癫痫,失眠,胁痛,咳嗽,健忘等。

6.小肠之俞募

小肠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小肠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八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骶髂肌起始部,以及竖棘肌。

③深层:骶管。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主治】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关元任脉经之穴,小肠之募穴。

【位置】在脐下三寸(《灵枢·寒热病》)。

【取法】位于腹中线上,脐下3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下斜刺1.5~2寸,局部酸麻胀,临床多用灸法壮阳。

【主治】中风脱证,痢疾,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7.膀胱之俞募

膀胱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膀胱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骶髂肌起始部,以及臀大肌的起始部等。

③深层:髂骨。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主治】腹痛泄泻,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中极任脉经之穴,膀胱之募穴。

【位置】在脐下四寸(《甲乙》)。

【取法】腹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下斜刺1.5~2寸,局部酸麻胀,临床多用灸法壮阳。

注意:针刺该穴位时,嘱患者排空小便,以免刺中膀胱;孕妇不宜刺!

【主治】阳痿,早泄,水肿,痢疾,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8.肾之俞募

肾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肾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再深刺极有可能刺中肾下缘。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肾脏边缘,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月经不调,耳鸣等。

京门足少阳胆经之穴,肾之募穴。

【位置】在监骨下腰中侠脊,季胁下一寸八分(《甲乙》)。

【取法】侧卧,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该穴处较稀疏)、肋间外肌、肋间内肋,以及腹横肌的起始部位。

③深层:肋胸膜、肋膈窦以及膈肌;深层有重要脏器,如肝脏、胃等。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

【主治】腰胁痛,腹胀,肠鸣,黄疸等。

9.心包之俞募

厥阴俞足太阳膀胱之穴,心包之俞穴。

【位置】在第四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铜人》)。

【取法】俯伏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心痛,咳嗽,呕吐等。

膻中任脉经之穴,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位置】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难经·三十一难》)。

【取法】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之中间,女子可在第五胸肋关节连线上定位。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薄。

②中层:胸大肌腱膜。

③深层:胸骨体。

【刺灸法】针法以平刺为主,针尖向上或向乳房两侧,0.3~0.5寸。

【主治】乳痈,咳嗽,气喘,产妇少乳等。

10.三焦之俞募

三焦俞足太阳膀胱之穴,三焦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一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再深刺极有可能刺中肾。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腹胀,呕吐,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等。

石门任脉经之穴,三焦之募穴。

【位置】在脐下二寸(《甲乙》)。

【取法】腹正中线上,脐下2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下斜刺1.5~2寸,局部酸麻胀,临床多用灸法壮阳。

注意:针刺该穴位时,嘱患者排空小便,以免刺中膀胱。孕妇不宜刺!

【主治】阳痿,早泄,水肿,痢疾,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11.胆之俞募

胆俞足太阳膀胱之穴,胆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十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呕吐,胁痛,胆囊炎,月经不调,黄疸等。

日月足少阳胆经之穴,胆之募穴。

【位置】在期门下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在乳头下方(锁骨中线)平第七肋间隙。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该穴处较稀疏)、肋间外肌、肋间内肋,以及腹横肌的起始部位。

③深层:肋胸膜、肋膈窦,以及膈肌。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

注意:从该穴部位的层次结构看,其深层有重要脏器如肝脏、胃等,故不宜直刺、或刺太深。斜刺时,针与皮肤的夹角以不大于25度较为安全,否则针可穿透胸壁进入胸腔,此时可感觉阻力突然消失,有空松突入感,患者可无不适感,但医者遇此情况应退针。如继续进针,右侧可刺穿膈肌进入肝脏,左侧则可进入胃,如同时提插捻转可造成肝胃损伤,慎之!

【主治】胁痛,呕吐,呃逆,黄疸等。

12.肝之俞募

肝俞足太阳膀胱之穴,肝之俞穴。

【位置】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月经不调等。

期门足厥阴肝经之穴,肝之募穴。

【位置】在第二肋端,不容旁一寸五分,上直两乳(《甲乙》)。

【取法】仰卧,在锁骨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肋。

③深层:膈肌、腹膜,再深入可刺伤肝或者横结肠、胃。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右侧期门穴的深层为肝,而左侧期门穴的深层为横结肠或胃,所以针刺该穴位时,尤其是右侧期门穴,若深刺过膈肌再加以提插,捻转,极易损伤肝,引起肝出血等严重后果,慎之!

【主治】胁痛,少腹胀痛,呕吐,呃逆,月经不调等。

二、八会及八脉交会穴

章门八会穴之脏会,见脾之募穴。

中脘八会穴之腑会,见胃之募穴。

膻中任脉经之穴,八会穴之气会,见心包之募穴。

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位置】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七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胃脘痛,呕吐,咳嗽,胁痛,胆囊炎,月经不调等。

阳陵泉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位置】在膝下一寸,胻外廉陷者中(《甲乙》)。

【取法】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厚薄度适中。

②中层:腓骨长肌、趾长伸肌,位于腓骨长肌的内侧。

③深层:胫腓关节,若水平直刺,碰到的硬性阻力物即为胫腓关节。此时针尖应改变方向朝下,才有可能穿过小腿骨间膜,向内透刺阴陵泉。

【刺灸法】①直刺: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3寸。

②水平刺:沿胫骨后缘水平刺入,透阴陵泉,深达3寸。

③斜刺:向后下方,1~2寸。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麻木,黄疸。

太渊手太阴肺经之原(输)穴,八会穴之脉会。

【位置】在掌后陷者中(《甲乙》)。

【取法】腕横纹上,桡侧腕屈肌腱桡侧。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而敏感。

②中层: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通过。

③深层:腕骨。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咳血,乳痈,无脉症等。

大杼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八会穴之骨会。

【位置】在项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陷者中(《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伤风咳嗽,颈项强直,发热头痛等。

悬钟(绝骨)足少阳胆经之穴,八会穴之髓会。

【位置】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甲乙》)。

【取法】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厚薄适中。

②中层:趾长伸肌。

③深层:小腿骨间膜。

【刺灸法】针0.5~0.8寸;可灸。

【主治】失眠,咽喉肿痛,下肢痿痹等。

公孙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

【位置】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甲乙》)。

【取法】在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而敏感。

②中层:短屈肌腱。

③深层:第一跖趾关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主治】胃痛,呕吐,头痛目眩,牙疼,便秘。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

【位置】在掌后去腕二寸(《甲乙》)。

【取法】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之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薄而有皱褶。

②中层: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肌腱之间、指浅屈肌。

③深层: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甚至到前臂骨间膜(透外关穴时涉及)。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同类推荐
  • 老年护理技术

    老年护理技术

    护理专业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体现护理专业工作过程,具有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教学改革特点的《老年护理技术》教材,使教材风格从学科型的《老年护理学》教材转向实用型的《老年护理技术》教材,填补国内同类同层次教材建设领域的空白。《老年护理技术》整体设计的创新,以国际上通用的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十一个方面,划分、归类护理诊断,体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
  •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男女之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延续着新的生命,一代又一代的延绵不息。生命是个奇特的个体,它有着最为原始的魅力令人痴迷;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奥秘激发人们去不断的认识它。如何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怎样加强疾病的自我预防?碰到伤及生命的意外情况怎么处理?如何正确的识别运用药品?……《我是医学知识大王》,以通俗讲解的形式、精炼有趣的语言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以使广大少年读者了解身体结构,增强防病保健能力,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本图谱收录了临床上常用的俞募穴、交会穴、原络穴、合穴等特定穴位和人体头面、躯干等部位的一些重要穴位以及经外奇穴共100个穴位的实体标本照片。
  • 科学国药:用药指南

    科学国药:用药指南

    《科学国药》旨在总结佛慈制药80年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挖掘并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合理应用中医药,从而让基层群众在医疗、预防等方面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良好服务。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热门推荐
  • 青春校园情之花痴少女心

    青春校园情之花痴少女心

    每个开头的故事,不一定会有好的结尾,也许,我们保持最初的梦想努力着,到结局时我们还是最好的姐妹!缘分让我们同寝;缘分让我们结为姐妹不言弃!当,那出那张我们共同爱的那个耀星,就注定我们将成为一体。当,我们六人托着沉重的行李箱,相聚同一寝室;当,我们埋头在书本后偷偷私语被老师发现,我们一起受罚还不忘继续讨论我们心中共同爱的他‘于波’。因为你我们成为好姐妹,我们一起发花痴一起守护,我们还一起为梦想相互鼓励支持,一起走向未来!因为有你存在我们心中,才让我们青春不枯燥!因为有你在我们少女时光里,才有美好的回忆!当我们在毕业那天,相约在海边,我们站成一排望着‘海阔天空’一起高声呼喊“于波!我们来了!”
  • EXO之当我的泪再也流不下来时

    EXO之当我的泪再也流不下来时

    我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是为了什么?全部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啊!我为的就是回到你们的身边;可是,你们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我!我对你们是又爱又恨啊!而现在的我再也不是那个为你们付出的那个她,!我!冲破封印!我!魔界的魔妖!你们只是我的过路人!从此,我对你们的爱再也没有了!我对你们只是恨!你们狠心!我便恨!
  • 冷妖太子妃

    冷妖太子妃

    前世的豪门千金在家却从小就被当做杀手一般培养,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一个陌生人告诉她她的磁场越来越弱,将要死亡。果然,在第二天她发现她的身体开始越来越透明了,最后,她华丽丽的穿越了......她穿越在了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但名字却没变,她变成了凤王府的嫡女,却因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常年在外,导致这副身体的原主人被侧房欺负抢去了自己心爱的人后上吊自杀,而她便穿越了过来,她发誓要让欺负过她的人全部尝试一遍被欺负的感觉。不然她就不叫凤凌熙。
  • 卫门师

    卫门师

    自幼拥有特殊视力的莫言卫在一次意外之下遇上了特殊职业——卫门师,然后便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加入了卫门师总部。殊不知,他的命运将会从这一刻开始出现变化,而他本人也即将迎来毁灭或拯救的测验,更会决定世界最终走向。P.S:简介无能、标签随意、请勿跟着
  • 不良校草,请滚开

    不良校草,请滚开

    【宠文,甜文】初次见面,她胆大包天的骂了他。再次见面他拉扯住了她的内衣,接着被她甩了一巴掌。“收拾东西马上给我滚。”滚就滚,她也没打算在上官家继续住下去。“对了,不仅仅滚出我家,还得滚出皇英学院。”什么?让她滚出皇英学院?他凭什么让她滚出学校?“上官慕野,我可以滚出上官家,但绝对不会滚出学校,你别以为你这么嚣张我就怕你了,我安小晨绝不可能离开学校。”
  • 黑境战纪

    黑境战纪

    当那片黑幕落下的时候,C市人的命运便就此改写。从恐怖中现身的怪物,危境中人们基因的特异变化……腾飞的热血,挥洒的汗水,默默拭去的眼泪……朋友,伙伴,爱人,亲人的羁绊……那微弱的曙光能否冲破黑幕?被困在黑暗之境的人们,又该如何生存下去?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
  • 那年鲜花盛开在半夏

    那年鲜花盛开在半夏

    那年,他在校园门前看到了她。那年,她在教室窗外看见了他。那年,他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那个聪明漂亮的她。那年,她喜欢上了他,喜欢上了那个阳光帅气的他。那年,鲜花盛开在他与她的半夏。那年,那年……感谢上帝,让她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了最好的他。感谢她,在他最爱她的时候也爱上了他。(PS:此文为校园文,不仅仅是爱情,友情,亲情,生活,现实更为主线。当然毕竟是小说,不可能处处现实的。so不喜勿喷,不喜勿看。谢谢合作)
  • 再见了我的吸血鬼伯爵

    再见了我的吸血鬼伯爵

    那一夜,他无法控制自己内心强烈的欲望,他的狼牙深深地吻住了她粉嫩的脖子。她感觉体内似乎有一团火焰在燃烧着。吸出他注入她体内的毒液,消除了她关于那一夜所有的记忆,只为了让夜一族可以继续存活。可是,她那一夜的记忆却奇怪地逐渐地恢复了……
  • 尔来语去

    尔来语去

    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光芒,爱你,却无法伸出双手,触摸你。黑暗中的我,只能默默望着光亮中的你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安絮语你总说我们不在同一个世界,不肯接受我。可你知否,那是因为,你的世界从未向我打开过。你总是低着头站在我的背影下,可你知否,我一直回头看着你。——何尔希我就一直在你身后,等待你转过身扑向我怀里的那一天。没关系,我愿意,毕竟,我喜欢你啊。——柳堔光鲜艳丽的我,只为你笑,只为你抚琴,只为你歌唱。你看看我,可好?——柳璃姐姐,我终于,让你的心里有我了。你以后,会想我吗?——安染妃安絮语,我不欠你......对不起。——欧知渝
  • 鬼才弃女:恶魔少女的复仇之路

    鬼才弃女:恶魔少女的复仇之路

    在她刚出生时,便与母亲一起被赶出了初心家。只因她是不详的存在。在她五岁时,母亲被初心家找来的人活活打死。她虽然没有死,容颜却被毁。在母亲的身躯重重倒下的时候,她便下定决心,要初心家的人血债血偿。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当上了叱咤黑道的泣血佣兵团的五位团主之一。并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可就在她快要成功的时候,却遇见了他。她仿佛听见了内心的坚冰破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