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3200000003

第3章 李自成

当穿越为崇祯皇帝的小葛,被各种美色环绕,军政要事包围的时候,他已经把远在陕西的李自成抛在脑后。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攻破北京)

此刻的李自成正从银川驿站出发,赶往陕西各地送信。

他骑马沿着河边观察了一番,然后把马往前驱了驱。马蹄子重重踏在河边的冰层上。

他骑马在河边跺了跺,满意的点点头。心里暗想“这才九,十月的光景,河里头已经完全封冻了。现在的天,一年可比一年的冷。”

他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米脂,要到十月中或下旬,河水才会封冻。

他抬头望了望河对岸,东边的太阳在地平线刚巧升起。由西边往东边,天空由黑色渐渐的变成蓝色,天边一片金黄色,金黄色的阳光射过来,十分耀眼。

李自成不禁手搭了个凉棚,往河中心看去,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微弱的混沌的白光。

他于是确定河水已经完全结冰。

土黄色的官道两边,荒草稀疏,两边的田地已被收割,土黄色的大地到处皲裂。突然一阵风过来,立刻烟土沙尘飞舞,眼前即将一片模糊。此刻如果谁敢开口说话,一定会吃点泥土。

远远的“哒哒哒”不紧不慢的马蹄声传来,马上骑着一个浓眉大眼,面色焦黄至黑,两面颊还被冻得有点红红的大汉,穿戴着常见的土黄的园布帽子军服,袖口紧收,腰束锦帛,挎着腰刀,斜背这布囊,里边便是一些信件。此人正是李自成。

他放缓了马速,向着路边的老汉拱拱手道“老伯,可否去你家喝口水?”

老汉正蜷缩在田间晒太阳,附近还有三五顽童在地上玩耍。

看到李自成跟他讨水,于是咧着瘪瘪的,不剩下几颗牙齿的嘴巴笑道“好说好说,跟我来吧!”

说罢起身,掸掸身上的土,扛起一捆稻草,弓着腰,缓步向数百米的村庄走去。

李自成下了马牵着,走在后面。

几个顽童盈盈的围着李自成和他的马。欲摸摸马尾辫,但是又突然跑开,仿佛生怕被马咬一口。胆子大的孩童会触摸一下马肚子,立刻边叫边躲得远远的,然后再折返回来观察。

李自成对着前头带路的老者说道“老伯,这地干涸成这样了,好久不下雨了吧?”

老伯头也没回道“谁说不是咧?这老天爷要旱死咱们这些村里人了。”

李自成又道“这些娃娃在土里头吃草根,管饱么?”

老伯“哈哈”笑道“这些娃就是尝个味和水,哪里会吃什么草根?他们的爹妈会挖好了野菜,准备春饥的。”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村落中。少数的炊烟已经袅袅升起,两边的草屋时不时有孩童伸头出来观看。

李自成觉得有点饿,于是从怀中掏出点饼子,掰了一小块送进嘴里。

硬邦邦的小块干粮,在他的咀嚼下成了碎末。他小心的用舌头抿了抿,慢慢的吞咽,仿佛要更长时间保留一点美味在嘴巴里一样。

突然他听到有吧唧吧唧的声音,他循声望去,孩童中,最矮的那个站住不动了,边看着他边吮吸自己的手指。

他尴尬的笑了笑,犹豫了一下,然后把巴掌大的饼子从中间掰开。一半放回怀中,另一半正要递给小顽童。其他的几个顽童见到,同时把手伸了过来。四五只瘦瘦的小手同时抓住这半个干饼子。

这个时候,突然一阵风刮过,草和黄土飞舞,李自成下意识用胳膊挡了一下眼睛。

突然觉得背上一松,斜挎着的褡裢竟然离开了自己。

他猛然回头,风沙中,两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正抱着自己背上的褡裢狂奔。

他发足追上去。几个孩子边打开褡裢,边往外扔信件,最终把褡裢也扔回给他。

李自成皱了皱眉头,连忙把四散的信件归拢,仔细的扎紧。这次是把袋子不敢挎在背后,而是放在了胸前了。

李自成却并不晓得,有几封信,已经被风刮了很远很远,他永远也找不到了。

李自成顺道回了一趟老家。自从当了驿卒,他还是第一次回家。

虽然家中父母已亡故,但是他却志得意满的回来,却为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他自己的终生大事。

他首先去了李婆婆家,李婆婆不是他的婆婆,是本村的媒婆。

李婆婆看到他进来,手里拎着一个纸包,迎上前来,笑呵呵道“哎呦,小李子嘛,听说你当差了,怎么地就回来了?”

李自成把纸包放在矮矮,被熏的黢黑的桌面上,说道“婆婆,到您老人家这来,当然是找您做媒来了。”

李婆婆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边打哈哈边道“就是呀,没记错,你也二十一了,早就该找媳妇了。婆婆这到有几家合适的….”

李自成打断她的话说道“我要娶韩金儿。”

婆婆呆了一呆道“那韩金儿婆婆是晓得的,长得确实好”

李自成点点头道“婆婆,正是她!李信就要娶漂亮的”

(李自成,本名李信,后为躲避官府,改名为李自成。)

婆婆左右而言他“咱们庄稼人,娶媳妇图个啥?能过日子是不?找个对你好的,愿意伺候你,在家织布烧饭的,比啥人都好。”边说边看看李自成,看李自成貌似根本没听进去,于是接着说道“这女人漂亮有啥用呀,文不能写,武不能提的。漂亮也不能当吃喝!”

李自成干笑了一声,然后道“婆婆,求你啦,帮我说说看,亏待不了你”

李婆婆沉吟了一会道“你现在是当差的,必然薪俸优厚,养得起闲人了?”

李自成笑道“目前一个月一两银子,还有点外快,也能赚上一两。我武力出众,且愿意吃的苦,颇受上司赏识,想必来年会更好。”

李婆婆接着道“二两确实很多了,难怪你打起来韩金儿的主意。不过这聘礼你得先拿出20两来,否则很难拿得出手”

李自成瞪大眼睛道“二十两?”

李婆婆笑了笑道“要是一般家的女孩儿呢,三两五两也就打发了。不过你看上的韩金儿,不但是本村,隔壁村子也是有名气的。经常有少年找我求亲,就算二十两也得看姑娘脸色呢。若姑娘不愿意嫁,二十两也是不够的。”

李自成点点头道“婆婆说的句句在理。但是我这次回来只带了10两银子,怎么办?”

婆婆道“你非要去娶那韩金儿,就去找艾老爷借点吧。”

艾老爷是本村最有钱的,仗着祖上积德留下不少田产,后又中了举人,却又无实缺可补,所以一直还住在村里。

邻里八村的大事小情,识文断字,教书育人,邻里纠纷,都会找他主持个仪式公道什么的。

也算得上方圆几十里的名人了。

艾老爷很客气,当他晓得李自成要借四十两银子的时候,却也有点踯躅。

李自成于是又说了说他目前的情况,并且还信誓旦旦的说前途光明。

艾老爷亦是此道中人,思忖了一下,还是决定借了。

四十两不算少,但是万一这小子混出头脸,以后就糟糕了。

就是没混出头脸,好歹还是个公务员,迟早也还得上。

由于无田产可抵,只有老宅子三间,抵做二十两

于是两人商量好年三分利息,签字画押按手印。

李自成甚是感激,千恩万谢而去。

韩金儿的爸爸韩老头没见过什么世面,本是个本分人。

他对于韩金儿的婚事也没什么想法,本来觉得找个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乡里人嫁掉也就可以了。

但是韩金儿的容貌的声名通过哥哥姐姐们传播四方,且韩金儿也倔的很,所以老头也是无计可施,看着如花似玉的大闺女十八岁了,还没婆家,甚是挠头。

当李婆婆带着李自成上门来的时候,韩老头已是喜出望外。再看到二十两的彩礼钱,更是喜的合不拢嘴。转身来到后面的柴房,找女儿合计合计。

韩金儿正在纺织,见父亲笑嘻嘻的进来,边站起身道“爹,什么事情把你高兴成这样?”

韩金儿有着米脂美女的特色,皮肤白嫩细滑,人看起来水灵灵的。常年室内的纺织工作,让她缺乏阳光导致的苍白。

淡淡的眉毛,略三角的眼睛,瘦瘦尖尖的下巴,身材消瘦,高底绣花鞋,闪闪发光,显然是最得意的饰物。

韩老头笑道“闺女,来了个贵人求亲。”

韩金儿“切”了一声,刚想回绝,但是转念一想,又回转过来,跟着父亲来到门口,沿着门缝往里头瞧了瞧。“呸”了一声,说道“哪里来的丑八怪”

给父亲一个白眼,回身往柴房走去。

韩老头道“闺女,那李信给了二十两彩礼钱!”

韩金儿停下了脚步,但是并未回头。

韩老头接着道“李信在银川府做公差,且出手阔绰。咱们这小地方的人家,可比不上。

那些大户人家,最多娶你做个小妾,你又能如何活得好?

倘若转年李自成在银川府升迁定居,定可大展宏图,岂不好哉。”

韩老头看着女儿沉默不语,感觉有戏,道“闺女,你都十八岁了,人家闺女十七八都有娃了。大户人家哪个男子不是十六七就娶妻生子了?”

李自成在老家完婚之后,便开始整理行装,打算回银川府交差。

临行前叮嘱韩金儿勤家织布,待明年开春回来,拿去集市换取钱财。

并留了十两银子与她。

离开时,韩老头带着儿孙在村口送别,李自成不禁暗自磋叹。

自己自幼靠放羊度日,靠着父亲教育认得几个字。可惜家道中落,被迫去和尚庙混口饱饭。

父母双亡后,仗着年少喜欢习枪弄棒,远走他乡去做了驿卒。

如今二十一岁才完婚,真是坎坷。现在为了生计又要远离新婚妻子,甚是不舍。

但是又不得不装出一副顶天立地,志得意满的样子远走他乡,真是矛盾。

对于韩金儿,李自成自然是十分满意,娶得美人归,终于隧了他的心愿。

但是韩金儿不喜做饭,织布也不十分麻利,且总是心不在焉,丢三拉四,也让他恼火。

虽然只认识了十来天,就呵斥了她几次,争吵了几回。

心里怪韩老头养女不淑,难怪十八岁了还没嫁掉。

但是想到韩老头憨厚,也忍了不说什么了。

想着还欠着艾老爷四十两银子,顿时心头一紧,下意识的夹了夹马肚子,催着马走得快些。

紫禁城内,周延儒正与冒牌崇祯议事。

小葛这些天焦头烂额。虽然美女妻妾成群,衣食住行无忧,好像比以前打工租房当程序狗条件好了百倍,但是他却始终惶惶不可终日,想到哪天要去上吊煤山,便是愈加烦躁。

他每日努力学习写字,希望在这茫茫奏折中看个端倪出来,以求活命。

这时候周延儒请求面圣。

小葛坐在书房龙书案前,仔细打量这周延儒。

周延儒本来是资历比较浅的,正常来说,他是没有任何机会进入内阁。

小葛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在小葛的心目中,他要找最牛的人帮他治理国家,那什么样的人最牛呢?

他一路读书又去了软件公司,最深有体会的就是学霸最牛。于是他让人查了查翰林院谁成绩最优秀。

查来查去,就查到了周延儒。

周延儒会试第一中了会元,殿试第一又得了状元,小葛也就破格提拔了他入了内阁。

如今刚提拔就来面见,自然是让小葛高兴,想想是不是多了一个能干的心腹。

周延儒不如其他的文臣那么白,也不如其他大臣那么瘦,胡须也没那么长,显然比较年轻。

身材和自己比起来矮的多。

小葛问道“周延儒,来找我什么事情?“

周延儒跪倒道“监察御史毛羽健上了一个折子,臣以为十分重要,所以希望面圣“

小葛奇道“阁老,内阁票拟,呈上即可,为什么要面见?”

周延儒道“万岁日理万机,微臣以为此事不同于其他事,可解陛下之忧。”

小葛点点头,心里想“他知道我有什么忧虑吗?“

于是嘴巴上问道“你能解什么忧?站起说话。”

他仍然不习惯别人跪着说话,觉得十分别扭。

周延儒谢恩站起来说道“万岁忧虑国库空虚,辽东无粮饷”

小葛呵呵笑道“聪明,那你有什么办法?

周延儒微笑道“监察御史毛羽健这折子上希望可以裁撤部分驿站,每年可节约白银百万两”

小葛惊呼“百万?嗯,不错。那怎么不直接递内阁?

周延儒道“万岁,内阁看到此折子,肯定是不会批的。”

小葛皱皱眉头道“那施凤来会那么大胆?”

周延儒道“施首辅也是左右为难。若是撤了驿站,会惹怒了朝廷百官,宫内公公。他躲着还来不及“

小葛气的一拍桌子道“这施凤来也太混蛋了,怎么就怕这个怕那个了?当官害怕得罪人,也就不要干了!“

周延儒继续说道“这驿站问题由来已久,本朝驿站为军制,所以需要养官卒,后先帝又派东厂公公监督,所以负担日益沉重”

周延儒顿了顿,看了看王承恩。

小葛问道“王承恩,现在还监督么?”

王承恩道“圣上,确实是。公公监督驿站,先帝旧例。由于各地盐矿税务来往北直隶,还有锦衣卫等出入,所以耗费不小。

但是小奴以为,裁撤驿站与此并不相干,可照旧例,但严禁公公锦衣卫们铺张浪费即可”

周延儒点点头道“确实如王公公所言,降低规格是要紧。”

然后接着说“最要紧的是来往官员,带领大量家眷家私,白吃白住。且以公之名用车船,军力,民力运输商物。”

小葛刚想发火,闭了闭眼睛,稳定一下情绪,强行压着怒火道“还真会做生意”

周延儒接着说“很多驿站经营民间书信,获利颇丰,却从不上缴。经过百年,在利益驱使下,我朝已建了无数驿站,豢养官卒无数。所以臣也认为应该裁撤,只留下必要的即可。”

小葛心里暗想,这周延儒还是很会办事的。这事情如果不是面见,施凤来看到之后肯定又是捣糨糊,这百万的银子也就省不下来了。

对着王承恩道“速速票拟呈上。王承恩速批红。你还有什么事?”

周延儒道“圣上新政,减赋税应当速公布于天下,赚取民心,让百姓对圣上歌功颂德,换新气象。”

小葛道“内阁票拟朕看过了,让朕考虑考虑。减税固然好事情,但干系重大。全国旱涝不一,辽东后金虎视眈眈,哪样缺钱都不行”

周延儒道“万岁圣明”

小葛默然良久,对王承恩道“把当值的阁老们都传来,大家一起商议一下。”

当阁老们都到齐了,小葛说道“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为了一件事,减税!各位阁老说说看法”

孙承宗咳嗽了一声道“万岁,辽东后金咄咄逼人,北方旱涝不一,这都需要钱,臣以为不但不要减税,还需要加税。攘外安内才是****根基。”

周延儒哈哈大笑道“孙阁老,历代有德之君王皆轻徭役薄赋税,修生养息,造福于民,孙阁老难道不知?”

温体仁道“周延儒,如今太平盛世,安居乐业,是民为国出力之时。水火兵灾不救,谈何造福于民?前几日,微臣和田国丈闲聊,如今工商税务,官官卡要,手续繁多,流通不畅才是最大弊端”

温体仁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气氛。

小葛想起来和田妃的对话,不禁点点头,说道“现在做生意可真不容易,商税就先减了一年。”。

周延儒看看温体仁,又看看皇上,也不再说话。

小葛反问道“温阁老说道太平盛世,可是真的?”

温体仁道“徐光启徐阁老是研究农业的,说来听听?”

徐光启道“万岁,臣在松江推广甘薯,亩产千斤,百姓富足。至于平常之水稻粟米却也丰足,许多百姓以丝绸手工贸易为生,但苦于各种繁杂的手续税收,营生不易

周延儒更是怒不可遏,正准备说话,小葛摆摆手道“孙阁老,朕的头一年就加赋税,那大家都会认为朕太苛刻。辽东可否艰苦点,少花点银子?”

孙承宗点点头道“万岁体恤百姓,臣等敬佩。若辽东不加饷,只能固守,但是后金不主动抑制,后患无穷。”

小葛接着问道“若减饷便如何?”

这句话大大出乎孙承宗的预料,沉默许久后道“那只能盼着后金不要来进攻”

小葛闭着眼睛做思考状,其实脑袋里一片浆糊。

突然把眼睁开问道“施首辅,你为内阁之首,怎么看?”

施凤来躬身道“圣上,万民教化乃国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臣以为万民减负,不如万民读书。万民识礼,人才辈出,自有太平盛世”

徐光启抚掌大笑道“施首辅果然思虑深远。江南富庶,才子辈出,万民感恩戴德,安居乐业。在座的除了孙阁老,其他都是江南人士吧?”

小葛觉得这施凤来又在捣糨糊,便不再想与他说话。觉得这周延儒与温体仁相比,确实书生意气,嫩了许多。只是这施凤来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什么时候让他滚出内阁才是。

坤宁宫内传出了唧唧唧唧的声音,小葛顺着声音走了进去,发现周皇后正在拿着织机织布。

鹅黄团凤锦包裹下,纤细的身躯微动,雪白手的胳膊上下翻飞。一旁环绕着几个宫女,正在凝视。

小葛咳嗽了一声,周皇后站身施礼。小葛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问道“爱妃怎么开始织布了?奏折不看啦?”

周皇后道“万岁,臣妾准备在宫内开始刺绣织布的活,万名宫女也可为万岁减轻负担。”

小葛说道“那宫中需要的了那么多宫女么?”

周皇后道“万岁圣明,确实不需要。但是这些宫女都是四代累积,有些是被先帝们临幸过,自然得养在宫内。还有一些年老色衰,无家可归,也是必须留着。宫内打扫收拾至少需要三千名......”小葛连忙摆摆手道“朕晓得了,爱妃一切心中有数。辛苦爱妃了”

周皇后道“万岁今日眉头紧锁,又遇到难事了么?臣妾有一好消息告诉万岁。”

小葛“哦?”了一声道“快说”

周后道“曹公公已经赶到内宫,刚巧撞到万岁与内阁大学士们商议国策不便打搅。

臣妾想,这曹公公来了,那臣妾就无需再看奏折了,所以才在织布。”

曹公公远远的就在雪地里跪下,然后用双膝跪着往前挪动,大叫“圣上万福,老奴回来了....”。

叫喊中带着哽咽。

就这情形,小葛也是被迫快步小跑,上前扶起他。说道“请起请起”。

曹化淳头发花白,面容消瘦,苍白的脸上,很女性的面容。身材似一根竹竿一样挺拔,但是十分有力,显然像是练家子。

曹化淳道“万岁许久不见,现在威武雄壮,不怒而威。”

小葛笑笑道“曹公公这武艺有长进啊”。

曹化淳跪倒在地道“万岁睿智,老奴在南京没闲着,整日不但舞文弄墨,而且还强身健体。”

小葛点点头“嗯”了一声道,“那你在南京都有什么其他长进说来听听”

曹化淳道“老奴在南京结交江南名士,眼界大开,也觉得长进许多”

小葛道“本来就你聪明,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现在又去了南京历练,看来这司礼监的秉笔非你莫属了”

王承恩从背后笑盈盈的拱拱手道“曹公公,别来无恙。王承恩给师傅行礼了”

小葛见曹化淳初来乍到,也不是很熟悉他,要试探一下他。

于是打断王承恩道“回头你们叙家常,朕正好有一件事,甚是苦恼,曹化淳你来说说看”

曹化淳道“圣上明示,老奴自当言无不尽”

小葛道“天下之事,纷繁芜杂,谁对谁错,怎么界定?”

曹化淳心里知道皇帝可能有什么心事了,看他年轻,便计上心来说道“万岁,可信之人说可信之事!谁对圣上越忠诚,那便是越对的”

小葛道“那哪些人可信?”

曹化淳道“首先是皇后,她与万岁同体,自然是一个人。再次是我等奴才,是万岁的下人。最次是群臣忠奸不辨”

小葛哈哈笑道“你等太监就一定可信么?”

曹化淳道“万岁,我等奴才全仰仗万岁,奴才们没家,宫里就是家,万岁便是爷爷。

有万岁才有我等效力的机会。奴才们文不如内阁,武不如总兵,唯独万岁信任才是最要紧。

况且奴才们无儿女情长之累,也无后世之虑,不若文官贪财,也不若武官怕死,岂不是忠诚之徒?”

小葛哈哈大笑道“曹化淳,你很能讲啊!”

心里暗想“这曹化淳比这王承恩要复杂的多”。

曹化淳暗想“这小皇帝虽然才十六七岁,若在寻常人家,尚且顽皮,听得我这些话,应该十分信服。但是眼前的这位爷,不动声色,虽然口中打哈哈,实喜怒不形于色,仿佛历尽沧桑一般,可怕可怕,得加倍小心伺候才是”

小葛接着问道“民间百姓如何了?”

这句话貌似完全出乎曹化淳意料,他想了想道“南京的百姓安居乐业,对圣上感恩戴德。其他的地方不清楚,臣是一路骑马飞奔而来,进了山东地界后,感觉民间似有疾苦。”

小葛嗯了一声道“你刚进宫,休息一下,回头给朕安排一下,朕要微服私访,体恤民情。”

同类推荐
  • 间国

    间国

    来到不是已知历史的朝代,他想平凡的活着,他知道怎么避免都避免不了在封建朝代下的阶级压制,所以在他平凡的十四年里,他成了临安的解元。
  • 赤路行

    赤路行

    所有的故事都从苏扶进入临安府开始,一把断刀,一双拳头,一群兄弟,将带领大家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市井江湖。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化龙。且看苏扶,如何搅动杭城黑帮风云,走出一条赤血弥漫的通天之路。
  • 原始的突围

    原始的突围

    本书内容包括:丛林与捕猎;男权社会;新石器时代战争;夏商二代:兵与车的一跃;春秋战国大势及其战事;《东周列国志》:礼乐崩坏与天下大乱等。
  • 用兵运筹帷幄

    用兵运筹帷幄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多幅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 来而不往非礼也

    来而不往非礼也

    她,纸老虎,小心眼,充大胆……似乎一无是处。他,千面狐,爱吃醋,喜怒无常……当狐狸遇上老虎,孰强孰弱。什么?来而不往非礼也!谁非礼你了?!!叫ta过来,我好好修理ta!
热门推荐
  • 忘忧之咒

    忘忧之咒

    一段即将要开启的过去却因男子的失忆而重新封印。富家大少暨瑄只能重新开始,寻找自己失去的记忆,还有,逝去的那段...璟,颜语嘉,赵淼宜,这三个女子,性格各异,却因为暨瑄一再遭遇的谜团困境走到了一起,还有神秘男子易清初,也默默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玄机?是谁在暗中操纵着这一切...而,他们,终究会有着怎样的结局...前世今生,不过浮生若梦...只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逃离学校的游戏

    逃离学校的游戏

    高中的最后一年,性格懦弱的陈晓诗辛苦隐瞒自己是年级主任女儿身份,却不幸被无意揭穿,这是她遭受分班黑手,朋友伊琳的疏远后再一次受挫。好在她的生命中出现了白描这样一个明朗的女子,因此改变了原本的生活态度,可是她越来越明白,一切的一切,光靠努力生活是完全不够的,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学的很多,而这个残忍的过程叫做成长。友情,亲情,爱情,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交织,奋斗,迷茫,失落与激情充斥着他们的高三时光。
  • 老大不小

    老大不小

    一部很“私人”化的小说——中年人的内心底层的情感及敏感的婚姻状况。
  • 少年心理师II

    少年心理师II

    平静的晨曦之晨,先是被笃信末日将至的嗜睡男孩打破,接着闯进诊所的武警更直接将心理师莫晓乙定罪为军火贩子。来不及等待救援的莫晓乙,被秘密关押到号称“只进不出”的第六监狱,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意料——他的狱友不只是“特殊人才”,还都患有怪癖之症。因为好友莫晓乙被诬入狱而火冒三丈、追随而来的周大警监周觉,却将催化这场“疾病”。他们在狱中连续遭遇挑衅和暗杀,事态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控制……
  • 千重意

    千重意

    本已修炼成仙,前去寻找故人,却遇到界面动乱,失去性命成了凡人界的普通女子。
  • 倾城莫染

    倾城莫染

    前世的莫染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子一个,她只有一个清秀的脸蛋,平平的身材。这样的人应该来说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但是她却身处在一个修仙的世界,以实力为尊。然而她也有灵根,虽然也只是一个平平的灵根,但是足够她被那些修仙门派看中,这个世界天才可以很多,但更多的是基石。莫染就是这样一个基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可以一直这样修炼下去,可以飞升也能圆寂。世间偏偏就有那么多的意外,她到了另一个世界,而且,她还发现另外一个世界的她才是真实的她。
  • 心城变

    心城变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就掀起了一场轰轰轰烈烈变法运动。这场运动得以开始,就离不开一个人的大力推崇,这个人就是吕惠卿......在王安石变法第九年,也就是熙宁九年,宋神宗安插在数总的眼线伍玉明来报,说蜀中出现了·.....在这时,澹台玄立即派人前往蜀中调查,发现蜀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和尚、极具杀伤力的战弩、能让人成为战斗机器的秘书......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堕仙路

    堕仙路

    戮凡百万,坠落凡尘。仙途渺茫,弃道开天。你是谁?我是洛凡尘,我已落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