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5500000010

第10章 吕后——变态女人,权倾天下(9)

“轰隆隆”,天空中响起一声惊雷;“哗啦啦”,吕后忽然间泪如雨下。

“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啊!你怎么忍心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丢下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在世间!儿啊,你这样撒手西去,让我这个当娘的怎么活啊!呜呜呜哇哇……”

吕后果然不愧是实力派演员,在这关键时刻,她没有让观众失望,终于拿出了女人的常规武器,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哭戏。

虽然,其实她现在心里很高兴。

看着痛哭流涕的吕后,陈平总算松了口气:这下安全了。

吕后用这场哭戏向全天下证明了她的演技,从此,在大汉江山这片舞台上,她将扮演绝对的主角,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

八年之后,又会轮到新的主角登场。

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正在吃着油条的人,会看着碗里的豆浆。

官爵官爵,官位和爵位是密不可分的,怎可只有官位,没有爵位?虽然吕台和吕产已经被封为大将,但区区官位岂能满足吕后的胃口?因此,她决定再为吕氏宗族的年轻人谋求爵位——仅次于“帝位”的“王位”。

封王是大事,不能由吕后自己说了算,因此,她必须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左丞相陈平那边好商量,是他先提出要封吕台和吕产为大将的,这次她如果提议封吕氏青年为王,想必他也会一口答应。问题的关键在于右丞相王陵,这家伙没读过什么书,脾气比较臭,又爱认死理,恐怕到时候会让她碰钉子。

果然,在一次早朝上,吕后刚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被王陵顶回去了:“当初高皇帝曾经与我们这帮老臣有过盟誓,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太后您如今想让吕氏称王,难道是想破坏盟约吗?”

吕后听了很不爽,但又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只能干瞪着王陵,阴沉着脸,半天没吭声。王陵的脾气倔得像头牛,吕后瞪他,他也瞪着吕后,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一时之间,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最后,吕后把眼神移向别处,问:“左丞相,你的意见呢?”

正如吕后所想的那样,陈平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说:“当初高皇帝平定天下,让刘氏子弟称王,如今轮到太后您掌管朝政,成了帝国的统治者,封吕氏子弟为王也是应该的,我完全没有意见,举双手赞成!”

“好,好!”吕后抚掌而笑,又问,“太尉,那你有什么想法?”

太尉周勃说:“我的想法就是,太后您真是太英明太伟大了,您是我心中的日月,是绝对正确的伟大领袖!对于您的提议,我不止要举双手赞成,我还要举双脚赞成!”

其他大臣也连声附和:“对对对,太后英明,我们完全没有意见!凡是太后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太后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下子,吕后心里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嘿,嘿嘿!诸位爱卿,你们真是过奖了,我没你们说的这么好啦!”

“太后您太谦虚了……”

在这和谐的氛围中,大臣们一致通过吕后的提议,决定封吕氏子弟为王——不,还有一个人没同意,但他没有一票否决的权力,结果只能沉默不语。

有时候,可贵的不是和谐的氛围,而是提出反对意见的不和谐分子。可惜,这种人往往处处碰壁。

早朝结束之后,王陵气呼呼地对陈平、周勃说:“你们这两个鸟人,难道忘了当初和高皇帝的盟约吗?”

“没忘。”

王陵说:“那你们刚才是怎么搞的?像个马屁精似的,拼命对太后阿谀奉承,你们恶不恶心啊?等你们死了之后,我倒要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见高皇帝!”

陈平心平气和地说:“于今,正直敢言,面折廷争,我不如你;日后,保全社稷,安定刘氏,你不如我。”

周勃看着王陵,没说话,只是向他点了点头。

王陵无言以对。

(第八章)女政治家的手腕

新官上任三把火,吕后如今大权在握,加上又是更年期,火气当然更加旺盛了。她有个习惯,当她上火的时候,不是喝凉茶,而是把火气撒在别人身上。

首先被她拿来泻火的,是右丞相王陵。

跟刘邦不同,吕后发火的时候,并不会用三字经问候别人的祖宗。动不动就开口骂人,图个嘴巴过瘾,爽是爽了,但是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儿素质的文明人,都不会这样做。

所以,吕后决定玩阴的。她所用的手法,叫做“明升暗降”。

于是吕后就下了一道诏书,内容是说右丞相王陵劳苦功高,人长得又帅,而且还很有才,特此提拔为太傅,云云。

太傅,也就是皇帝的老师。在名义上,太傅的官职比右丞相要大,但在实际上,右丞相有权力,而太傅没有。因此,对于这种所谓的“提拔”,任何人都不会感到满意。

吕后有火气,王陵难道没脾气?他接到诏书之后,得,干脆把门一关,说自己得了一升官就会死的病,以后都不能上朝了,希望太后把这大好机会让给他人,又引经据典地说了一大堆,什么“子曰诗云,之乎者也”……

吕后一向都很体恤下属,她一听说王陵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就很关切地说既然右丞相您病了,以后都不能上朝了,那就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吧,再也不用涉足官场了!

从此以后,王陵永远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王陵因病退休了,右丞相这个位子就空出来了——怎么办?升官!

这一次,可就真的是升官了。吕后首先是把陈平从左丞相升为右丞相,接着是把情夫审食其升为左丞相。二者不同的是,陈平当左丞相的时候,他管的是朝中大事,相当于人事部长;到了审食其当左丞相的时候,他管的是宫中琐事,相当于后勤部长。

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后勤部长”,实际上,他的权力大着呢!后勤后勤,想向太后献殷勤,就非得先过他这一关不可,想想看,该有多少人去巴结逢迎他啊?

靠着和吕后的裙带关系,审食其在朝中一炮走红,最后,其权力竟然膨胀到了“公卿百官皆因决事”的地步,这是何等的风光!

有人风光,当然就会有人郁闷。这个郁闷的人,名字叫做赵尧。

还记得周昌和刘如意那些事儿吗?当初就是因为赵尧给刘邦出了主意,刘邦才把御史大夫周昌迁到赵国去当丞相的,后来吕后屡次征召刘如意进宫,结果都被周昌挡回去了,托赵尧的福,让吕后生了好久的闷气,她能不记恨在心吗?

这一记恨就是十年。十年之前,刘邦尚在,吕后不敢把赵尧怎么样;十年之后,刘邦已死,刘盈亦已西去,而少帝年幼无知,朝政大权终于落入吕后手中,不把赵尧给办了,岂能消她心头之恨!

谁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吕后不是君子,甚至也不是小人,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狂,但是“变态报仇”,同样也是“十年未晚”!

于是吕后就下了一道诏书,说赵尧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造谣生事传绯闻,有损政府官员的光辉形象,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安定团结,为了整顿官风,肃清纪律,特将此人革职查办,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钦此。

也活该赵尧倒霉,谁叫他的名字听起来好像“造谣”呢?

王陵落马了,空出一个右丞相的位子,结果陈平顶上了;赵尧落马了,空出一个御史大夫的位子,这次又该轮到谁顶上呢?

这个人叫任敖,以前是沛县的狱吏。刘邦当山贼那阵子,朝廷派人去抓刘邦,但是没抓着,结果那家伙就把吕后给绑了,还把吕后虐待了一番。这事儿恰好被任敖知道了,而他跟刘邦是铁哥们儿,结果他一怒之下,就狠狠抽了那家伙一顿,骂道:“你丫找抽是吧?连我兄弟的老婆你也敢动,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那家伙倒也识相,赶紧下跪求饶,说:“老大,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您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任敖眼睛一瞪,说:“还有下次?看我不抽死你丫的!”

那家伙见势不妙,赶紧夹着尾巴逃了。

任敖帮吕后松了绑,说:“嫂子,如今大哥不在,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以后要是还有谁敢来欺负你,你跟我说一声,我马上带人来把他给做了!”

吕后感动地说:“任大哥,你真是个好人,妾身今日在此谢过了!你的大恩大德,我一定铭记于心,等我以后发达了,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陈年老事了,连任敖自己都忘记了,没想到如今他突然被吕后升为御史大夫,他怎么想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能当这么大的官。最后,他一拍脑袋,才想起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就感慨了一句:“太后,她是真的没忘记啊!”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吕后果然是个爱憎分明的女人。

不独吕后,任何一个新的当权者上任,都要拉拢一批人,打击一批人,为自己日后的政治生涯铺平道路。下一步,当权者将会着手达成自己真正的目的。

吕后真正的目的,是让吕氏家族称王。不久之前,还有很多人跟她唱反调,但是现在,经过一轮大清洗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她的脚步了。

两点之间,并不一定是直线最短。有时候,为了达成目的,必须实行迂回战略。

前阵子,吕后想要走直线,结果被王陵顶回去了。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她现在并没有急于封吕氏家族的人为王,而是先玩了一手“追尊”的把戏。

于是,吕后的父亲吕公,和她的大哥吕泽,这两个吕氏家族的鬼,分别被吕后追尊成了宣王和悼武王。

吕氏家族的鬼已经被封王了,接下来是不是应该轮到吕氏家族的人了呢?

很遗憾,还没有。吕后似乎一点也不着急,还是好整以暇地玩着迂回的把戏,反正鸭子已经煮熟了,难道还怕它飞了不成?

在这期间,她还顺便抽空做了一件事:废除三族罪、妖言令。

三族罪,就是当一个人犯了大罪的时候,不止他要被处死,他的父族、母族、妻族也要连带遭殃,统统陪他下去见阎王。妖言令,就是当一个人说错了什么话的时候,一律以“妖言惑众”罪论处,轻则劳改,重则死刑,剥夺说话权利终身。

吕后这次玩把戏玩得很有意思。想想看,当初是谁诛杀韩信和彭越三族的,又是谁不许别人说话的?

正是吕后她自己。如今她废除了这两条法令,岂不是否定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吗?

非也,非也。此一时,彼一时,不可同日而语。当初她杀人,是经过了刘邦的同意或者默许的。唯有强君才能制强臣,刘邦尚在的时候,这些人或许不敢怎么样,但是当刘邦驾崩之后,他的继任者是谁?

是宽仁软弱的刘盈。他对待朋友像春天一般温暖,但他对待敌人却不能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像他这种性格,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固然可以做一个好皇帝;但是当他面临强敌环伺的处境时,由于他不够果断或者残忍,最后必然会遭到失败的命运。

因此,为了权力的顺利交割,也为了政局的稳定,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像韩信和彭越这种强臣,无论他们是否有反意,都必须死。要么不杀,要么就一次性杀个干净,免得日后有人寻仇,颠覆了汉室江山。

到了吕后执政的时代,政局已经基本稳定,不会再有什么人谋反,这种严酷的法令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及早废除,以免引发民怨,才是正确的做法。

至于废除妖言令,这个也不难理解。一切说话有分量的人,比如王陵和赵尧,都已经被吕后搞定了,至于一般的市井小民,无论他们如何妖言惑众,都掀不起什么风浪,既然如此,那为何不赋予他们言论自由,随他们说去呢?

对比一下秦朝的法律,你就会知道,吕后的做法是多么的明智了。

秦朝的法律以严酷和苛刻而闻名,其中,有一条法令是这样的: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

诽谤者族,意思是说只要有人胆敢诽谤朝廷,或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不止是他,连他的父母宗族也要全都玩儿完,陪他下地狱见阎王;耦语者弃市,意思就是但凡聚众聊天侃大山的,无论人数多少,也无论谈话内容如何,统统要押到集市里砍了,以儆效尤。

这种严酷的法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了极大的民怨,非但不能巩固和维护秦朝的统治,反而动摇了秦政府存在的根基,致使百姓不堪重负,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所以,刘邦进入关中之后,为了拉拢民心,干脆把秦朝的所有法律都废除了,只跟父老乡亲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而刘邦辞让不受,说“仓粟多,不欲费民”,于是“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汉书·高帝纪上》)

大汉江山是靠农民起义打下来的,刘邦和吕后亲眼目睹了那种摧枯拉朽的巨大破坏力,因此,夫妇两人深知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老百姓是惹不得的,民心是只能顺应,而不可忤逆的。

虽然吕后极度憎恨刘邦,但她并没有盲目排斥否定他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吕后是沿着刘邦既定的方针路线来行事的。

刘邦当初约法三章是为了顺应民心,吕后如今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也是为了顺应民心;刘邦打不过匈奴就和亲,而吕后虽然被冒顿侮辱,但她不想危及大汉江山,为了不惊扰百姓,也选择了委曲求全。

毫无疑问,刘邦对吕后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亲手把吕后折磨成了一个变态狂,同时,他也亲手把吕后塑造成了一个政治家。在吕后的身上,深深烙印着刘邦的痕迹,完全可以说这样一句话:没有过去的刘邦,也就没有现在的吕后。

这一生,她都无法甩脱他的影子了。

吕后颁布的这条法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轻了刑罚之后,百姓得到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在街头巷尾,常常会有人感叹:“社会和谐就是好呀,就是好来就是好!吕太后万古长青,吕太后永垂不朽!”

吕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她感到很满意。但是,在不久之后,她却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她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和她儿子一样,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如果说吕后曾经爱过什么人的话,那也就只有鲁元公主而已了。毫无疑问,鲁元公主的死对吕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唯有安慰活人而已。

终于,吕后要封活人为王了。但是这个人不姓吕,不姓刘,而是姓张——鲁元公主与张敖所生的儿子,张偃。

吕后有个习惯,那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过瘾为止。于是她又一口气封了三个侯,分别是襄城侯刘山,轵侯刘朝,以及壶关侯刘武。这三位“侯爷”都是刘盈的儿子,最近才刚学会走路。吕后封完这三位侯爷之后,还觉得不过瘾,又接着封了两位王爷:淮阳王刘强、恒山王刘不疑。同样的,他们也都是刚学会走路小娃娃,是刘盈的儿子。

这下子,姓张的封王了,姓刘的也封王了,总该轮到姓吕的了吧?该做的我都做了,你们总该没有意见了吧?

迂回也迂回这么久了,是到了该办正事的时候了。

有个太监名叫张释,平时很会揣摩吕后的心思,因此深得吕后所幸。张释之于吕后,正如李莲英之于慈禧,都是主人忠实的走狗。

于是有一天,吕后把张释叫到身边,说:“小张啊,我最近做了这么多事,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我心里的想法了吧?”

张释点着头,哈着腰,说:“明白,明白!太后,奴才一定把这件事办得妥妥帖帖,包您满意!您就安坐宫中,等奴才的好消息吧!”

“很好,小张你果然懂事,算我没白疼你!”吕后笑眯眯地说。

很快,张释就拎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某位朝中大臣的家。但是当他出来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空手。

随后,张释再次拎着大包小包,又走进了另外一位大臣的家。同样的,当他出来的时候,也变成了空手。

一二三四五六个,七个八个九十个,一个一个又一个,个个都不能漏过……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热门推荐
  • 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关于青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永不厌倦的话题。有人说青春终将散场;有人说青春无处安放;有人说,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也好想再淋一场;有人说,青春短的让人卒不及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有人说,无论青春如何度过,最后总会留下些许遗憾……走过青春,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发现,在人生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我们错过了很多没来得及把握的机会,没来得及珍惜的感情,于是,满溢的遗憾如鲠在喉,追忆青春,便成了每一个人必有的情怀。
  • 明白点心理学

    明白点心理学

    生活就是与人打交道,明白点简单心理学,让我们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陌生人、各类突发事件。如果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看看本书里的故事和内容,你会发现这些正是你所需要的。当你试着通过本书的方法去了解别人、去解决难题时,就会发现“天赋”其实是人人都有的。
  • 凰女传

    凰女传

    这是一个落难凤凰涅磐重生的奋斗历程,即使掉进了山窝,也要一步步飞上那广阔的天空
  • 查理九世之嫁衣

    查理九世之嫁衣

    这次DODO冒险队和唐又一次开启了寻找传说中的嫁衣,一场恐怖刺激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 九天雷帝

    九天雷帝

    创建天雷神国的一代雷皇陨落于神秘的神武雾区,却重生于千年之后。曾经辉煌的雷国早已被篡权覆灭,雷族仅余的子孙也被赶到了乡下苟延残喘,甚至连曾经的祖宅都被人强租了去。这是一个重生养成,雄霸九天的故事。
  • 璇云书:鬼影小妖妃

    璇云书:鬼影小妖妃

    一场血案让她转世为清府的废柴三小姐,爹娘失踪,家被叔叔抢走,连最下等的庶女都欺负她?呵~亲~我马上就让你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你今天来仗势欺人,我明天就灭你全家!(新人上路,请多关照(*??╰╯`?))
  • 巫事奇谈

    巫事奇谈

    内容简介:“巫”,古老而神秘诡谲的原始宗教,门派很多,魇术、幻术、医术、种蛊、练制山魈和阴兵、化伥鬼、魂灵穿越等等......。一位青年猎户因为机缘巧合,入巫门后,在一群红颜知己的帮助下,成就了一番事业。故事匪夷所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应该好看。
  • 嫡女惊华:绝世四小姐

    嫡女惊华:绝世四小姐

    前世,她幼年嫁与太子,镇守六宫十余载,最终却惨遭庶妹毒害,一把大火将所有的一切全部燃成灰烬。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风华绝代。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将军府内步步为营;世间男儿,究竟谁才能打动那颗尘封的心?繁华落尽,谁将又会成为他一生相伴的良人。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 我的女友是警察

    我的女友是警察

    她,是刑警重案组副组长,一个貌美如花的女警察。他,是从美国学业归来,行走在正义与罪恶之间的职业催眠师。她是正义的代表,他是恶魔的化身。当正义和恶魔,交织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九色妖姬

    九色妖姬

    在半纪元,有人族与幻族并存,两族共同分有上,中,下影。某某年,一只被封印的怪兽释放出世。现在,只有人族与幻族的上影联手,才能打败怪兽。请看女主如何逆天玩转两族,打败怪兽,释放主角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