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3100000014

第14章 合作

“我们不能一辈子靠抢。”楚河说道,“我们想跟着张掌柜混口饭吃。”

“您太抬举我了。”张掌柜说道,“我有什么本事,劳驾你们。”

“我也不绕弯子,”楚河说道,“今后您的货,就送到这里来就是,价钱低一成,我们在云南帮你散货。”

“你们有这个本事吗?”张掌柜说道,“怕你们吞不下来。”

“我们这大半年,抢到的货物,难道烂在手里不成。”

“你们已经找好了路子出货?”

楚河点头,张掌柜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不知道这人的脸上到底是怎么会变成这个模样,但是绝对不是天生的。

“为什么要选我?”

“你生意做得大,你和我们合作了,其他的生意人,就会放心,你帮我放出话,只要是愿意和我合作的,我们前些日子冒犯的老板,都会把货物折成钱财还给他们。”楚河顿了顿,继续说道,“不愿意也行,我们搭上张掌柜您这个大老板,就再也不吃劫道的饭了。大家尽管安心的走路。”

“看样子你势在必得。”张掌柜说道,“把我的路都给想好了。”

“那就看张掌柜怎么和他们谈了。”楚河面无表情,“你做的越大,我们挣得就越多。”

“林兄弟把生意都想周全了,我没有道理不答应。”

“那就这么定了。”

张掌柜立即和楚河击掌为誓。

楚河看了看张掌柜的货物,向潘家钟点点头,潘家钟拍拍手,一个手下拿了一个布包袱过来,扔给张掌柜,张掌柜那里敢仔细清点,用手掂量一下,里面的大洋哗哗作响,掂出来的重量,大致和自己的货物价钱相差无几,而且正是对方刚才出的价钱。

“你们眼线不少啊。”张掌柜拱手说道,“佩服。”

“提着脑袋吃饭,本就该多点心眼。”楚河说道。

“你的声音,我怎么觉得有点熟悉,好像在那里听过。”张掌柜实在是忍不住问道,“我们从前见过吗?”

“我半年前才到这边混饭吃。我想张掌柜见得人多,记错了。”

张掌柜看到楚河虽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是眼光里闪过一道冷意,一闪即逝。就这么一瞬间,让张掌柜汗毛耸立。

张掌柜在一年后死前才明白,就是自己多了这句嘴,把自己送上绝路。

潘家钟现在非常钦佩楚河的头脑,任何事情的走向,都在楚河的预想之中。楚河说得对,不能一辈子靠抢,抢到最后,惹恼了边境两边的生意人,最后终会惊动杨家土司和云南的军阀,他们几十个人,小打小闹对付商人倒是轻松,真的遇到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还是不堪一击。所以他们要傍上一条大船,而且楚河毫不犹豫的就点名了张掌柜。并且用了这个法子逼张掌柜和他们合作。

张掌柜果然就坐不住要来找他们,而且他们当初抢的货,也没人来找他们讨要。楚河把这些早已算的一丝不差。几个月之后的事情,更加证明楚河的睿智。老街一些做不大的普通烟贩子,都寻求张掌柜的路子,把货物搭给张掌柜。张掌柜的势力更大,联络种植鸦片的村寨更多。和张掌柜一直不和的商贩,全家在一夜之间消失,宅子也起火扑救不及,化为废墟。所有人都知道,是和张掌柜联合的那伙人所为。

土司杨家看不过去,吩咐下人找张掌柜。张掌柜带着银两,到了土司杨家大宅,看见土司之后,把大洋送上,然后把衣服脱掉,肩膀和腰间几个枪伤历历在目。

“路上已经太平了。”张掌柜说道,“我也一直按规矩给俸钱。私人恩怨也了结。我只想做个本分商人。”

杨家土司本也不想对付张掌柜,嘱咐张掌柜不要再做那么出格的事情,然后设宴款待。这事就不了了之。张掌柜在老街的势力一时无两。

楚河和潘家钟在云南也没歇着,和那个薛长官结拜了兄弟,薛长官还引荐了他的旧上司,绵阳的孙旅长介绍他们认识。楚河在昆明盛情款待孙旅长,大把银子花出去,讨孙旅长的欢心。和孙旅长称兄道弟。

潘家钟疑惑,私下里问楚河,为什么对绵阳的这个军阀这么看重,他们的货物走绵阳的并不多。楚河并不回答,潘家钟也不敢多问。

现在楚河和潘家钟靠着贩卖烟土,积聚不少钱财,人手扩充,手下已经有了上百号人。

一天,楚河对潘家钟说道:“还惦记那个矿吗?”

“惦记。”潘家钟说道,“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石矿。”

“时候到了。”楚河说道,“我已经打听到消息,吴热现在麻烦来了,有人已经忍不住要向他动手。”

“我知道。”潘家钟说道,“旁边一个开铜矿的克钦族,已经和吴热打起来。”

“我们带人过去趟这趟浑水吧。”楚河说道。

“我们站那边?”潘家钟说道,“帮克钦人,我可不大愿意,当年把我当蛇饵的村寨,就是克钦族。”

“当然是帮吴热。”楚河捏着拳头说道,“我们偷了他的石头,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还没有报答他。”

“有时候我在想。”潘家钟已经领会了楚河的用意,“人还真是要读书,这天下迟早是读书人的天下。”

楚河自从和张掌柜合伙做起了烟土买卖,极力在云南这边结交商人和军队里的人物,那些从来自全国各地的烟土商贩,都不是简单角色,楚河借机交游广泛,认识不少达官贵人和黑道人物。楚河想起从前对鸦片的憎恶,如今却依靠这祸害人的东西发迹。楚河生意打理得不错,云南缅甸两边跑,他本天资聪颖,从重庆到这片地界,也有了两年多,也能勉强讲几句缅人的语言。

潘家钟有了钱,便在不停召集人马,楚河知道他潘家钟的意愿,潘家钟就想着有朝一日,取代土司杨家,成为缅北的大头领。楚河觉得潘家钟的理想,比自己复仇更加艰难。但是楚河也知道,潘家钟和自己一样能顽强在这乱世中生存,就是靠着心中这点信念。坚持着,熬了过来,现在他们都已不是两个无依无靠的流浪汉,当然没有道理放弃支撑自己挺下来的目的。

楚河和潘家钟回到了克钦的那个矿区。果然吴热现在焦头烂额,他和附近的那个铜矿的武装已经冲突多次,吴热到处招募人手,防御矿区,勉强抵抗铜矿武装的几次攻打,吴热已经心生退意,矿区的石头送不出去,钱倒是流水般的花了不少,就算是打赢了铜矿的武装力量,还有好几个附近的势力对他虎视眈眈。

潘家钟找到吴热的时候,吴热正在为这些事情发愁。

吴热的守卫带着潘家钟和楚河到了矿区里吴热的住宅。吴热马上就认出了潘家钟,对着潘家钟大骂:“你跑哪里去了?”

潘家钟随口说去云南,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然后用手指着楚河。楚河点头示意。

“你现在回来找我,不是时候。”吴热说道,“我已经打算把矿让出去。你应该知道了,旁边的那个铜矿矿主,已经把我逼到绝路。”

“我就是为这个来的。”潘家钟说道,“我毕竟跟着老爷,听到了消息,马上赶来。”

“你能帮我什么?”吴热说道,“我也不相信你们汉人。”

“我这亲戚是云南那边的商人,他愿意拿出钱找些人手过来。”

吴热这才知道,旁边站着的那个刀疤脸,大有来头。

“我是个珠宝商人,我没别的要求。”楚河结结巴巴的用缅语说道,“我帮你把矿保住,但是我要入股,我要三成。”

吴热犹豫很久,最终还是舍不得这个良矿。

楚河和潘家钟马上从云南把人叫了过来,和旁边的铜矿干了一仗。吴热第一次大获全胜。回到矿区设宴庆功,吴热当着众人的面,感谢潘家钟和楚河,告诉众人,今后就和楚潘两人结盟,一起开挖石矿。

潘家钟兴奋不已,脸上却不动声色,至于楚河,一张狰狞的脸孔,早就没有任何表情。

吴热有了潘家钟势力的帮助反攻为守,看样子,就算是把铜矿抢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们力量的大增,引起了其他几个武装势力的不安,铜矿那边的人手突然增加,一定是有人私下里帮助铜矿族人。

一个月下来,又打了几仗,输赢各半。吴热本已安定的心,又悬了起来。每日里坐立不安,嘴里说着要放弃这个石矿。楚河和潘家钟冷眼旁观,真不知道这个来自仰光的商贩,到底是靠什么在这里立足。也许是他本就是个投机商人,根本就不想把命丢在这里。

在铜矿那边又一次进犯之后,吴热的手下折损不少。那边的武装人员,也繁杂了很多,每次火拼,吴热的人手都不在不停折损,从当初的一百多号人,只剩下几十人,倒是潘家钟和楚河带来的手下,没有死伤几个。

吴热终于坚持不住,决定回仰光躲避,把这摊子留给楚河和潘家钟来收拾。临行前把翡翠和银两,所有值钱的物事都收集起来,看样子是不打算回来了。他根本就不相信潘家钟和楚河能扭转局面。

潘家钟和楚河听了吴热的决定,两人偷偷走到矿区边的河岸。

“你又猜对了。”潘家钟说道,“我们马上就可以拿下这个石矿。”

楚河看着石矿,“我家就是在石头上败落,现在我要靠石头重振楚家。”

这是楚河第一次跟潘家钟说起自己的家事。

“你还是别说了。”潘家钟说道,“我可不想知道你的过去。指不定你那天会杀我灭口。”

“让铜矿那边的弟兄机灵点,不是明天就是后天了。”

潘家钟突然听到旁边一个大石头那边响动一声。

两人相互对望,马上分别从两边绕着石头跑过去。

潘家钟看到一个人影躲在石头后,看见自己了,马上转身向相反的方向跑,刚好撞在楚河的身上。

同类推荐
  • 我在广西养小鬼

    我在广西养小鬼

    这是我在广西养小鬼的真实经历,请慎重搜索文中提到的人和事!这是忠告!
  • 茅山神打

    茅山神打

    神打,亦作茅山寄打,施法者必须灵台清空口念咒语,请来上等仙师助万事成。茅分三等,下茅者称乩童,请野鬼上身,多行追踪伏法一事;中茅者称请灵,请的是过世的本门派的师叔祖辈;上茅者称顶神,乃是请来天神附体相助。只是,这凡间天生仙体百年难遇,就算是习大成的老道士,也只敢请天兵下凡助阵。普通道士若是贸然请上茅,轻则神智受损,重则爆体身亡。周家小儿周易天生仙骨上茅自成,茅山外门弟子——周易的七叔公‘奉天命’传他'神打'之术。十年后,周易出山历练,并顺便手持信物玉佩前往定阳市替七叔公完成心愿,不想从此多了一个还在上高中的未婚妻,引发的各种麻烦也接踵而至。且看他,如何在茫茫尘世中固守道心终成大道!
  • 死神交响曲侦探事务所

    死神交响曲侦探事务所

    我李子曦开了一间侦探事务所为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又为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业,只要在案发现场七天内,我具有能够原景重现的能力。加上通灵能力的灵儿,能打会偷阿武我们组成了三剑客,用自己的能力去维护自己内心的正义。一个个离奇的案件,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一次次智慧与勇气的比拼创造了一个我的世界。
  • 桃门捉鬼人

    桃门捉鬼人

    在中国法术界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在黄泉路的尽头,鬼门关前,有一座桃都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蟠居三千里,树下有一门,立曰“桃门”,乃是法道之源,天下法术皆出此地。有道是,桃门弟子不出山,出山必是天下乱。五百年后,桃门弟子叶灵修,为追捕一只从冥河逃到人间的鬼怪,步入红尘,一路上捉鬼降妖的同时,结识了一个个有趣的人,在一场场的人鬼较量中,一个有关他身世的迷局渐渐浮出水面。
  • 无底渊之谜

    无底渊之谜

    我是米若,一个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灵异,这个世界只会有科学来证明一切。我将前往所有的恐怖地方,一探究竟。这条路上可能有奇形怪状的东西,哪又怎样,我终究还是会去的。路上的扑朔迷离,谁又知道原因。迷案?灵异?从此坠入无底渊。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蛮荒迷梦

    花千骨之蛮荒迷梦

    本文开始于绝情殿,也终止于绝情殿,发生的背景是白子画、花千骨已经成婚后不久。通过白子画入梦的方式,推演花千骨被流放蛮荒后,如果白子画进入蛮荒陪伴她,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该文可以看作《花千骨之画骨长相守》的番外,但是除了画骨已成婚这一点外,该文和《长相守》中的情节没有任何关系。画骨已成婚的设定,对蛮荒的情节也没有任何推动作用。所以没有看过《长相守》,并不影响本文阅读。因此,《蛮荒迷梦》也可理解为独立的同人推演文。有读者对入梦推演的方式有疑问,说是否只是师父的一个梦。作者君特别说明,可以把梦境当作发生在另一平行时空的真实。本文人物设定、背景参考原著、原著番外《遗神书》以及电视剧《花千骨》。
  • 校园的经历

    校园的经历

    五个姐妹在同一个班级,偶遇五位男孩经过漫长的相处,五位不仅成为了好朋友.......
  • 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民国这38年的历史,更多的是军事斗争史,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相当激烈复杂的一段,弥漫着遍地的狼烟,催生出众多的名将,上演了无数的传奇,因而也便成为影视编导与众多写手们聚焦较多的热点,也由此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由于一些编剧缺乏必要的历史常识,或认为一些细节并不影响整体而疏于考证,导致一些影视文艺作品中出现很多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本书无意着眼于大的历史事件的研究,而是着眼于民国军史中的小细节,比如服装、称谓、武器装备等,针对影视文艺作品中的纰漏,进行辨证。
  • 囧女穿越之疯狂的翔

    囧女穿越之疯狂的翔

    什么?!她不就做了个马桶嘛!!这么特么就穿越了!?某女一脸想不通的表情,坐在马桶上,突然,天降一坨翔,金光一闪,貌似穿越鸟~好吧!穿越也就算了,这特么的,大名叫霓贞玫(你真霉)!小名居然,居然,就叫做。。。翠花。。某女继续无节操的想着你真霉就你真霉,她一样也能惑乱江山!看我的吧!!美男我来啦~哈哈哈~因翔而穿,为翔而战!耶!
  • 异世皇妃

    异世皇妃

    她,是独立好强的现代人;而他,是霸气好斗的古代人。本是不同世界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块神奇的玉坠子而凑在了一起。强强相遇到底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不要求其他男人帮你,一辈子只寻求我的帮助可以吗?"到底能否最终打动她的心?
  • Kenilworth

    Kenilwor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攻爹地很强势:可以这很凉少

    总攻爹地很强势:可以这很凉少

    某夜,某女对着某男勾勾手指,把手背放在嘴上看着某男。某男瞬间领悟,邪魅一笑对着某女走了过去。壁咚。某男顺势狠狠的吻了下去。好,很好,非常好。你点的火自己灭。门外的两个小东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哥哥,爹地和妈咪干那种事都不关门的嘛?”“别看,爹地和妈咪在努力的给我们造小妹妹。”“嗯嗯,好,哥哥我们还是把门关起来不然羞羞。”“噢,爹地加油。”
  • 中国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中国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
  • 独家青春

    独家青春

    冲动、热血、纯真贯穿了我的青春;那些年叛逆轻狂,无限嚣张;那些年厮混在一起的兄弟和纠缠不清的女人,如今天各一方。有的失去了联系;有的反目成仇;还有的依旧伴我左右,与我前行;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那是一段躁动的时光;那是我的独家青春。
  • 草长茵飞二月天

    草长茵飞二月天

    顾长茵初二的时候转来了苼荫中学,这里小学、中学、高中一体化,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仅A市的家长们想让儿女入读,许许多多的外地人们也不远万里赶来苼荫。在这里,每个班总会有一个转学生,被团体排斥,直到下一个转学生的到来,上一任才会真正被同学们和老师接纳,当然,家长们是不知道这一点的,毕了业的学生或转走的也会不约而同地保守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