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3200000241

第241章 京师

十一月中旬,京师。

今日,崇祯帝像往常一样,三更时辰,在乌黑的天色里他就起床,在一群宫女的服侍下梳洗穿戴,然后走出养德斋到乾清宫前边的院子里焚香拜天。

他行过四拜叩头的拜天礼以后,默默地祝祷一阵,照例回到乾清宫最西头的暖阁里。因为最近自己实在是心情郁滞,崇祯帝甚至传免了皇后、太子、妃嫔和公主等的照例请安。

在众多的太监宫女的服伺下,崇祯草草吃了几口早饭,便甩了筷子,他在御案前坐下去便欲批阅文书。

当他坐在这张御案前,却没有马上如往常那样的批阅,而是紧紧蹙眉呆着出神。话说,崇祯帝登极已经有了十一个年头,然而在这十一个年头里,他越是励精图治,国库越是如洗,期间大明灾荒惨重,流寇四起,清兵不时还入关劫掠,林林总总,案上每天堆的各种奏疏和各地塘报像小山一样,几乎没有一封文书会是报告是好消息。

如今,他的心思特别沉重,自从清兵在月初忽然大举南下,在解了京师危机之后,络绎不绝的南方各地紧急文书奏折便是接踵而至,里面报告不是丢城失地,就是明军惨败,期间苍生黎民又遭到清兵的何等残酷杀戮,那一条条的消息都像一把把的尖刀狠狠的捅进自己的心窝,让崇祯帝心碎流血之余,又是被这重重暗无天日的阴霾压的喘不过气来。

清兵虽然才南下过去不过半个多月,但是整个京师里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人人不无额手庆幸,欢天喜地。在有限度的开放了城门交通,和下调了警戒级别后。本来死气沉沉,战栗着发抖着的,一股大祸临头随时要死亡的庞大京城似乎在几天内又是忽然龙精虎猛,生气勃**来。

不说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各地茶楼酒楼爆满,就是在战时那些被清兵惊吓的如发抖的鹌鹑一般的豪门官吏个个也耀武扬威起来。他们似乎完全忘却了十万清兵铁蹄正南下大肆在中原腹心烧杀掳掠。

在他们的心态里,越是乱世,就越是该好好的享受人生,今天自己还是满身绫罗,穿红穿紫,天知道明天自己还能否喝上最后一口好酒?还能否快意的最后一次左拥右抱?至于国家危难,救民水火,驱逐鞑虏那可是朝廷皇帝的事情。

在那些王公大臣心中,又是人人暗道:朝廷百官济济,这种吃力不讨好,一不小心就送掉小命的事情自己何必抢着去做?在这种世道,明哲保身才是头等要事!自己不做,自然有他人来做。李白不是赫然宣称:“人生得意须尽欢”吗?社会民俗也不是宣称:今朝有酒今朝醉吗?于是乎,醉生梦死成了所有京师“精英”阶层的主流选择。

也于是乎,在这畸形的繁荣下,在京师里居然出现了凡是一个稍微有点名气的戏班大伙轮流抢夺,千金难求的局面。而那些豪华的酒楼、青楼,整日价爆满,那些豪客更是挥金如土,这让那些老板、老/鸨,更是笑的数钱数到手抽筋。

当真是“靡风熏得游人醉,京师歌舞几时休”?

面对如此局面,崇祯也不是没有耳闻,在他的心底里,说实在的,面对清兵南下造成的地方百姓浩劫,还不如当初清兵就围着京师城不走。

虽然面对十万清兵围城,京城形式岌岌可危。但是大明自开国以来,祖训“天子守国门”又岂是嘴上说说而已?崇祯帝心里有股咬紧牙的狠劲,那就是甘愿用自身来取代那些受劫难的南方百姓,以至于城破身亡也在所不惜!

崇祯帝的这股狠劲,在历史上也有验证,在他的在位期间,不论是几次清兵入关围城或者最后的农民军进北京,不论当时形势再危急,崇祯帝从来没有畏怯或者懦弱。在崇祯帝煤山自缢后,甚至留下遗诏,劝说李自成要善待百姓。

要是换在以懦弱出名的宋朝,早就撒腿跑他娘的。

汉家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南渡,一次是西晋末期,当时汉家内部八王之乱,互相残杀的奄奄一息,这就给了北方羯族、鲜卑等胡人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第二次就是北宋末期,宋朝倒不是出了内乱,而是因为国策的问题,极度的重文抑武,所以在军事上对外开战是屡战屡败。靖康之耻,甚至宋徽宗、宋钦宗两个君王都被金兵掳掠了去。

实在打不过,在那种情景下,宋人不南渡也不行了。

其实,崇祯帝这个时代的现象和宋朝也差不多,明朝也是极度的抑制武将的势力,区区一个七品文官就足以碾压三品四品的地方参将、游击,这种现象在明中叶司空见惯。

这也“得益”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伟大”治国策略,图的就是以后不会有任何大唐藩镇之祸,不会有任何手握重兵的大将造反,从此大明江山千秋万载!然而,在这种自废武功的极端政策下,明末颓势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仅有内忧还有严重的外患,从此亡国成为必然。

相比南宋的狼狈南下偏安,崇祯却是誓死不退一步,这和历史上弱宋的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奈何,情势不由人,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兵精明无比,又岂会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由此,崇祯帝那青年的一腔热血只是一厢情愿耳。

时间在悄悄流逝,此时外面整个天色依然是漆黑一片。乾清宫里寂然无声,宽阔的外殿和里殿里点着稀疏的火烛。在摇曳不定,昏暗的烛光里,各个角落的太监和宫女们各个肃然恭立,人人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一口。

如今的圣上脾气可是很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皇爷就会大发雷霆,这几天被生生打死的太监宫女可是有那么好几个。都说伴君如伴虎,这些太监宫女的感受比那些朝廷的大官感悟的更是透彻几分。

本来作为一国之君,整个天下都是皇爷一个人的,既然已经在办公,这办公场所为何就才点了这么一些火烛?原因是越是最近几年,国力越是衰败,国库更是如洗,崇祯帝早就下诏宫内一切节俭第一。以至于,相比京师城内那些达官贵人府邸的夜晚灯火通明达旦,在这帝国之心脏,紫禁城之中枢,皇帝办公之场所,这里外大殿了点起的火烛愣是寥寥没有几支。

如此,在昏暗的灯光下,在摇曳的灯光下,一些太监宫女那被拉长的身影被映射在糊着窗纱和窗纸的宫墙窗户上,那忽长忽短的诡异身影和殿外偶尔呼号的呜咽寒风,一时让人精神恍惚,犹如身处鬼蜮。

然而,即便是殿里气氛瘆人刺骨,那些太监宫女还是情不自禁的把身子死命的缩了起来,有些太监更是不动声色的悄悄磨动步子,把自己的身子深深的隐藏在黑暗之中。

总之,在这些太监和宫女心中,这个时候越是不引人注意,越是被人遗忘,那是越好!毕竟,比起那对黑暗的恐惧,和死比起来,那又算什么呢?

烛光里,端坐案前的崇祯帝目光虚虚前望。

汉家历代官府衙门建设都是坐北朝南,就是皇宫里的乾清宫也是不例外。

此刻,端坐着的崇祯帝的眼神直直南望,看着似乎涣散,又似乎锐不可当,那黑暗的门窗,那宽阔的殿堂仿佛一点也阻挡不住他的视线,这近处的侍卫、远处的殿宇,全都映入了他眼底。

继而,他的眼光又似乎越过了紫禁城,越过了京师。在他的忧郁而又深深眼角皱纹垒起的同时,他的目光一路向南,···除了向南还是向南。

令人窒息般的沉寂里,崇祯帝一脸的沉默,终于不知何时,他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而在他终于出声之后,他身边服伺的太监宫女们纷纷无声的大大喘了一口气。那死寂沉闷又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力,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大祸临头的惶恐气氛终于被打破了,于是太监宫女们便纷纷而安下心来,他们眼角只是死命的打量皇爷的一举一动,以做好随时伺候的准备。

然而,崇祯帝虽然出声了,但是没有任何示意太监宫女服伺的神色,他又是沉默的坐着,虽然案前已经特意点起了两只火烛,但皇爷御座上面、后面的空间却仍是沉浸在一片晦暗之中。

崇祯帝还在回想前两天收到的战报。

京畿以南的局势正一日坏过一日。

自从清兵大举南下以来,分兵八路,肆意劫掠,各地方守官派出的求援急脚文书多如牛毛。

清兵这次入关气势汹汹,又有着十万以上的兵马,崇祯帝完全可以想象南方各地百姓遭受到的劫难究竟会有多么惨烈。

纵然内阁大臣竭力在每日的奏报上说得轻描淡写,但完全不可能瞒得过自己。起码崇祯手里还有各地锦衣卫的密报,单单那些情报上描写的“虏骑漫野,铁蹄所到,尽焚百姓之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之不及,号哭于道,及地方城池之闭门不纳,···鞑虏肆意劫杀,死难者无计。”

就这些话,就足以动人心魄。

而常年累月的国事重压之下,年纪轻轻的皇帝他的腰背已经微微的驼了,这让崇祯本来就消瘦的身形显得更加脆弱,他那沉重如死水的抑郁脸色正如大殿里那晦暗的夜色。

充溢在皇帝心中的,除了愤怒还是愤怒。除了各地明军的不堪战外,他也愤怒满朝文武。这些朝中大臣个个平时口中滔滔有千言,似乎天下没有他们摆不平的事情,而如今到了这要命的节骨眼上,怎么人人都缩头缩脑,举止全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泥塑神仙了?

尤其是最近几天,崇祯频频收到战报。据报,从十一月下来,清军连续攻陷衡水、武邑、枣强、巨鹿、鸡泽、元氏、临城等城池,他们的兵锋,己经遍及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等地。

期间无数的百姓家园被毁,子女财帛被掳掠,华北地带生灵涂炭,满目狼藉,烽火遍地。

其中一股清兵破了高阳,从前在山海关外防御清兵有功的大学士孙承宗已经七十有六,他告老在家,此役阖家共赴国难。

当崇祯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十足痛惜之后就是雷霆大怒。他既为地方百姓忧虑,又是恨铁不成钢,当时他在乾清宫走来走去,不时顿脚跺地怒吼。也就是在当时,一个倒霉的太监被活活拉下打死。

面对南地千里糜烂,清兵犹如入无人之境,崇祯也是一肚子的怨气蓬勃而起:“好你个卢象升!枉朕一心一意的把军国大事托付于你,让你总督天下兵马,可你回报给朕的是什么?就是这些吗!简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太负朕的厚望!”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高起潜趁火打劫,重重的参了卢象升一本,说是卢象升“拥兵避战,坐视虏骑深入,南地糜烂。”

这让崇祯帝又联想起前些日子,京畿密云巡抚赵光怀捕获了一个清军奸细梁四。奸细供称太监邓希诏、高起潜和辽东总兵祖大寿曾经合谋投降清兵。

此事一曝光,顿时引起京城里人心波动,军心不稳,高起潜更是第一时间跑到皇爷面前痛哭叫屈,这引的皇帝勃然大怒,立刻下诏把赵光怀逮捕进京。

而要命的是,赵光怀做密云巡抚却是早先卢象升举荐的。

重重事件重合在一起,崇祯帝当场就咬牙崩出了一句话:“卢象升···真是该死!”

亏得当时王承恩服伺在旁,王承恩晓得高起潜和那些往常大臣的话多不可靠,暗暗替卢象升叫屈,但是在皇爷暴怒的情况下,他也不敢大力转圜,只是委婉的劝说:“请皇爷息怒!”

同时他捏着手心的汗,低声的说了句:“皇爷,据奴婢看,没了卢象升,这天下兵马无首,岂不是更加混乱不堪?况且卢象升手中几次分兵,他也就掌握着万许人马,这点兵力,就想要···,想要···”。

但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在皇帝的严厉眼神下,话语顿时戛然而止。

要知道,后宫和太监不得干政,违者斩!大明这条祖训还刻在大内石碑上呢!

王承恩虽然不过轻轻说这些话,却已经是拿着自己的脑袋来冒险了。

幸好崇祯帝并没有拿这个做文章,只是怒道:“朕既然许卢象升为天下兵马总督,早期分兵情有可原,但是他率军南下后,何处地方官军指挥不得?何处地方官军收拢不得?···既然如此无用,朕还要他作甚!”

都说三人成虎,崇祯早年万分器重卢象升,并大用之。奈何皇帝也架不住身边一帮亲信太监和朝中百官的中伤,时间久了,众人异口同声,就连崇祯帝也怀疑起自己早先的眼光起来。

不过当时王承恩的话也提醒了崇祯帝。确实,责罚卢象升容易,但是想找一个人代替卢象升总督天下援兵难。

一时间,崇祯手里还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难道指望国朝首辅刘宇亮那个老滑头吗?

在他心中,洪承畴是个人选。但洪承畴先前一直在陕西全力剿匪,崇祯几次想调全国大兵勤王和清兵决战,都被杨嗣昌死死顶住了。

不过还好,前段时间虽然国朝两面开战,但是朝廷官军在潼关一役大败流匪李自成,据报这股让崇祯多年头痛不已的流匪全军覆灭,只是战场混乱,尸横遍野,没有找到匪首李自成的尸体而已。

但是陕西巡抚孙传庭信誓旦旦,言必称此役流匪全军覆灭,李自成断无逃脱的可能。至于匪首的尸身,幸好时值隆冬,尸体不易腐坏,所以在遍野的尸体堆里,等哪日搜索出,必然第一时间献阙京师。

难得朝廷官军对流匪还有一股荡尽的雄风,那日,崇祯也难得的开心了。同时他迫不及待的命令洪承畴率领地方大军急速勤王。

然而,不管怎么说,洪承畴毕竟还在来京师的路上,缓不济急。

当时,崇祯在心绪烦恼中,心中欲重罚卢象升而不得,只好提起朱笔下了一道谕旨,其中切责卢象升畏敌避战,劳师无功,并在早先已经剥夺了卢象升兵部尚书挂衔的情况下,这次又收回了他手中的尚方剑。

大殿里,灯花偶尔啪啪的爆裂声里,崇祯忽然回神,虽然此刻他思绪繁多,但是他毕竟又开始振奋精神,开始批阅起文书来。虽然每次他看到这些小山般的奏折,很不愿意看,很痛苦的看,却又不得不看。

时间又是悄无声息的流逝,崇祯陆续批阅着只能令他增加烦恼的各种文书,并且愁眉不展地思考着各种问题。

然而,没多久,皇帝手中的动作又凝结不动了,同时怒喝道:“好个孙传庭!什么运筹帷幄?什么重兵埋伏?什么李自成部全军覆没,···混账东西!一班欺君之徒!···叫杨嗣昌来!快!快!”

同类推荐
  • 名士风流

    名士风流

    美人夭桃秾李,名士指点江山,更有豪杰烈酒浇喉,游侠儿天下走马。大时代的惊涛中——谁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 三国之麒麟子

    三国之麒麟子

    少时师拜颍川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微,获‘不从流俗,逸群之才’名动州郡。父刘焉割据一方,不惜断羽绝鳞,获‘尊君重道,世之表率’士林皆知。然,父病重,不远万里,只为一见,获‘孝思不匮,一寸丹心’声传天下。我叫刘诞,人称麒麟子。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浩劫风暴卷(1969-197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浩劫风暴卷(1969-197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浩劫风暴卷(1969-1976)》本书分为革教育的命、“整党建党”运动等部分。
  •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这里文臣武将各领风骚,好一个战神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这里有战神吕布,单枪匹马,以一当万!这里有妖孽诸葛,呼风唤雨,改天换地!这里有天师张角,撒豆成兵,雷霆万钧!这里有曹操,刘备,孙权.....这里有土地,聚香火......等等,土地?我去,这是神话还是历史?陈锋魂穿汉末,凭借土地符箓,从一村土地开始,聚香火,建天朝,集气运,迎天威,图谋天下!
  • 土匪营

    土匪营

    是穿越,但失去了记忆;是英雄,却偏爱儿女情长;穿过国军的衣裳,吃过八路的饭,目的只有一个:揍他娘的小日本!他叫叶途飞,一个不记得自己过去的土匪头子,带着他的土匪营,铸就了一段铁血抗战传奇!
热门推荐
  • 专属纪元

    专属纪元

    在亚兰大区生活的宁望晓一直以都满足于平静舒适的生活,但在一天忽然大区的城墙被打开,一队神秘的军队来到了村里,企图寻找到逸格山深处建立的激进分子的基地。因为爷爷和父亲的原因,宁望晓也卷入这场争斗志宏,看到了大区统治者们的不择手段,于是决定自己去调查清楚。但他却慢慢发现,事情远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统治者们也是由于另外一股更加强大的势力所控制着......
  •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我们和主人公一道,经历成功的喜悦,面对机遇的挑战。也许你会点点头,因为你赞赏主人公超凡的胆识,过人的毅力,神奇的智慧;也许你会拍拍腿,因为你叹息主人公的一时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合上书,闭上眼,刚才的那些男女老少从脑海中一个一个闪过,其中的道理也汇集到了你的心中。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所以。从故事中获得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实在是件再聪明不过的事了。本书所选的都是一些小巧简练的小故事,力图以小见大,滴水藏海。希望您在茶余饭后,休憩之时,轻松的阅读,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当中,也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神逆沧澜

    神逆沧澜

    彭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没有惊人的背景,没有惊人的来历,有的只是在生与死边缘挣扎,用自己的生命抓住那一点点的希望,逆天前行,追寻武道的极致。
  • 萧涵的华丽冒险

    萧涵的华丽冒险

    某某居然穿越了,不小心解锁了魔帝的封印,解锁了她的奇葩机遇,从此展开了华丽丽的冒险!
  • 玉镯妃

    玉镯妃

    “啪”的一声,玉镯碎裂,某失去灵力的半妖在无助的哀嚎.突然间时空倒转,穿越至一个历史从未记载过的泯天王朝...
  • 占领美利坚

    占领美利坚

    一个超级军人系统,一个不使用数据的超级系统。一款时下最为流行的游戏---三国杀。看如何将超级系统与三国杀融为一体,看超级系统如何使用卡牌创造辉煌。看戴一春如何利用网络成为中央军委的座上宾,看戴一春如何利用系统成为这个世界的掌控者。敬请观看!谢谢!
  • 游天纪

    游天纪

    地为床,天为被,这才是潇洒的一生。天地再大,我也要站在巅峰之巅,俯仰众生,笑傲天地!
  • 傻子王爷天才妃

    傻子王爷天才妃

    小乞丐变才女,误入竹林遇知己,谁知归家成王妃,嫁个王爷是傻子,既来之则安之。虽是现代女,只求安生活,管你蓝颜或皇子,扰我安生皆远之。
  • EXO:我们恋爱吧

    EXO:我们恋爱吧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苏韵儿的父母给她安排了12个未婚夫,为了培养感情,住在了一起,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 校园青春之七二班的故事

    校园青春之七二班的故事

    这是一部校园小说,但又有爱情的色彩,它内容丰富,讲述了许多不一样性格的人物,而都很搞笑,搞得我们整个七二班每天就像是个小型游乐场一样,这部小说还讲述了许多恋爱关系和同学关系,也把我问班搞得乌烟瘴气,你一定要看哦,他可是非常拥有吸引力的噢你一定会被吸引住的,一定要看哦,一定要支持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