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9900000033

第33章 司马懿,老谋深算的潜伏大师(1)

司马懿,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是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1

在历代高参中,司马懿是唯一一个“谋而忧则主”的人。这个人的隐忍、耐力、智谋是极罕见的。对内,他能在千古枭雄曹操手下图存,以不可阻挡的才能就任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位极人臣,辅佐魏国四代帝王,最终掌控魏国,成功为西晋王朝奠基;对外,他平定了孟达的叛乱,阻挡了绝代奇才诸葛亮的凌厉攻击,解决了辽东公孙氏的威胁,打击了东吴的入侵,为子孙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

2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祖上当官的很多,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都是正厅级以上官员。司马懿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信仰儒家学派,聪颖明理而又学问广博,常有忧虑天下之心,可谓志向远大。

曹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能,就派人去召他到府中任职。那时天下大乱,司马懿还在观望,不能确定谁能成为老大,而且司马懿认为到了曹操手下,以自己的个性难以施展手脚,就称自己中了风寒后浑身麻木不能起居。曹操本来就是玩智谋出身,是个多疑的人,当然不相信司马懿年纪轻轻就得了中风,便派武林高手夜间去探个究竟。司马懿料定曹操会派高手前来,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就像死了一般。那高手趁月黑风高潜入房中,见司马懿如同僵尸一般,用剑指着司马懿的咽喉他却毫无反应,回去向曹操汇报:此人形同废物,呼吸很微弱。曹操作罢。

一晃数年过去,曹操不仅征讨天下当了丞相,得知司马懿仍然隐居,怕他投了别人,命虎豹骑宿卫曹休把司马懿“请”来,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主要职责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曹操儿子众多,卞夫人所生的老大曹丕、老二曹彰、老三曹植,都各有才能。司马懿与曹丕很对脾气,很快成了至交。由于司马懿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又从不邀功,再加上曹丕总是在父亲面前讲他的好话,官位不断升迁。几年时间,他从议郎、丞相东曹属迁至丞相主簿。

赤壁之战后,曹操把主要精力用在平定关中和稳定内政上,取得了成效,没再出现当年征伐北方时那种摧枯拉朽的大规模战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得知刘备取得益州,深为忧虑。作为军事家,他深知汉中是关中和巴蜀的咽喉要冲,也看透了诸葛亮必取汉中的计谋,当机立断,亲率十万大军征讨当时控制汉中的张鲁,司马懿作为丞相主簿跟随。司马懿对曹操说:张鲁志大才疏,在乎的无非是名位,只要丞相封他官,许他爵位,他就会投降,因为他与刘备是仇家,已经退无可退。于是曹操命人劝降张鲁,封侯拜将,张鲁归顺了曹操。曹操就要回军。司马懿再次谏言:丞相出师收复陇右(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宜乘胜出击。刘备用诸葛亮之计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正是破蜀的绝佳时机。丞相陈兵汉中,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加上张鲁的降兵,我们有十五万人入蜀,刘备、诸葛亮新建立的军队就会瓦解。古人说,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请丞相三思。

其实当时曹操也有这个想法。但除了郭嘉的计策全部信任外,曹操对其他人的计策都持怀疑态度。赤壁之战前,谋士程昱劝他提防火攻,曹操没有听从。如今司马懿劝他一鼓作气拿下西蜀,一来他心头反感(就如同后来杨修猜中他心事一样),二来当时孙、刘结盟后,孙权正起大军准备攻打合肥。如果入蜀马到功成还好,万一陷入地势奇险的蜀地,大后方就有被东吴攻占的危险。因此他听完司马懿的话后,冷冷地说:人心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足!已经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西蜀?太贪心了!遂不用司马懿之策。

客观来讲,司马懿的计策并不差,刘备当时没有站稳脚跟,曹刘若是提前交兵,对曹操是有利的。但司马懿在那次谏言后深深明白了:曹操一直对他有成见。曹操常常梦见三匹马同在一个槽里吃料,认为“三马”就是“司马”,“槽”就是“曹”,于是疑心司马懿要坏曹氏一门的事。他把曹丕找来说:丕儿啊,为父听说你与司马懿走得很近,但为父告诫你,一定要防着司马懿!

3

那时的曹操已称魏公。多年的马背生涯使他变得苍老不堪,加上头疼病一直折磨着他,疑心更重,对立哪个儿子为世子犹豫不定。曹丕当时最着急的事是如何成为曹操的法定继承人,而司马懿是最重要的参谋,不能让他死了。司马懿弄清了原委,并没有声张,也不像那些腐儒一样要找曹操自证清白。他知道这种事越描越黑,老板的成见是难以消除的,于是更加小心,始终抱着曹丕这棵树不放,私下为其出谋划策。

由于曹操的接班人一直没有敲定,曹丕精神高度紧张,常常失眠,目肿如桃。司马懿对他说:公子这样忧虑,魏公那么精明,一眼就瞧出来了,我看不如放松精神,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反而对你有利。曹丕问:万一兄弟们抢先了呢?司马懿进一步分析道:你是长子,应该有长子的样子,不要表现出与弟弟们争,不争才是大争;你的弟弟曹彰和曹植一武一文,都想努力在打仗和诗文上讨得魏公的欢心,但他们哪里知道魏公平定天下的根本并不是依赖文武,而是他的心胸和韬略;继承魏公的衣钵,气度、谋略是根本,文章、武功是枝叶,你这些年所作所为,已经得到了魏公的认可,只需稍加努力就可达成心愿。曹丕说:父王没有当面夸奖过我而经常夸奖兄弟们呢?司马懿笑道:经常夸奖只是对某一事情的肯定,从不夸奖是对你才能、性情的肯定,哪有可比性呢?

曹丕还是不放心。司马懿又给他支了一招:亲近曹操身边的心腹大臣,请他们伺机劝说曹操立公子为世子。当时曹操身边,荀彧、贾诩等几位谋士都建立了赫赫功勋,不过荀彧始终认为曹操应当忠于汉室,曹操口头称赞他说得对,心里却极其厌恶,只有贾诩最得曹操信任。曹丕找贾诩策略地表达了意思,表示如果自己继位,将为他养老送终。贾诩在曹操问他立储时,并没有直接说立谁,而是搬出袁绍、刘表这两对父子的事。曹操听了,知道他的意思是废长立幼必然生乱,就有了立曹丕的想法。

史书上说贾诩的话影响了曹操,但事实上贾诩的话只是参考之一,影响力没那么大。司马懿为保险起见,又出了一招,在私下里问曹丕:公子的儿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曹丕当年随曹操征袁氏时,见袁熙老婆甄氏有国色,就据为己有,爱得不得了,因此特别宠爱他与甄氏所生的儿子曹叡,现已十二岁,颇有文才,能作诗文,曹操挺喜欢这个长孙。司马懿说:魏公要出征东吴,你争取随他出征,并把小公子带上,让爷爷临阵指点他。曹丕一点就透,只要曹操喜欢这个大孙子,就会把江山交给他,这样就可保曹氏三代稳定。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丕带着儿子曹叡随曹操出征。人老多情,曹操与聪慧顽皮的孙子在一起很开心。曹操虽征讨天下令诸侯丧胆,但最自负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才,因此每到兴起时就会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确属文豪级人物。他觉得孙儿曹叡的诗文虽然稚嫩,但在曹家第三代中是最突出的,形象也好,是将来继承自己遗风的最佳人选,于是就决定曹丕为继承人。

4

班师回朝之后,曹操半推半就地当了魏王,魏国正式建立。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反对曹操称王,荀彧、崔琰等大臣都有异议,曹操很不高兴。司马懿此时力挺曹操,获得了曹操的好感。在确立曹丕为王太子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曹操经过多方考察,认为司马懿可以辅助曹丕应对复杂局面,就任命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不久,曹操又命司马懿兼领丞相府军司马,协助他主管军务。

曹操分派司马懿担任这一职务,主要是想通过实际工作考察他有无拉拢将领之心,因为曹操一直都担心司马懿掌兵后对自己不利。至于曹丕这个儿子,能力是有的,但在军事上实在与自己差得太远,自己死后,诸葛亮这样的劲敌需要人去对付。只要司马懿忠心儿子,还是可以考虑用他的。所以,组织上必须考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一个多事的年份,三国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年。刘备夺取汉中后,派遣宜都太守孟达占领了房陵,命令养子刘封攻取了上庸,意在与荆州的关羽在战略地势上连成一片、相互策应。据有益州、汉中、荆州半壁及上庸三郡后,刘备的事业达至顶峰,具备了争霸天下的地理基础。于是,刘备向汉献帝打了一份报告,称汉中王(反正批不批都行)。曹操震怒,但其时他已病痛缠身,不复当年之勇,也是无可奈何。刘备暂时是进不了关,但孙权的确调兵遣将要打合肥,曹操急令调淮南军队防备。

这时,关羽认为机会来了,率主力北攻,围曹仁,淹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脑袋本来就疼,这一来简直要爆炸了,想把汉献帝从许都迁到河北躲避关羽兵锋。司马懿听说后,和曾经同为丞相主簿的铁哥们蒋济共同晋见曹操,认为魏军失利,不过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太大影响,为此迁都,即是向敌人示弱,恐怕会动摇军民的信心,让关羽更加嚣张,到时候关、刘二军合击我军,恐怕就不好收拾了。曹操问司马懿:怎么办?司马懿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局势。刘备、诸葛亮敢向我们挑战,只因他让出了荆州三郡给东吴,与东吴联盟之故。当今天下分成三个国家,只要两国联手对付一国,那么这一国再强都要失败。孙权以前与刘备联手,是因为害怕大王吞并他。但是,如果关、刘二军真的入侵中原成功,东吴对蜀国而言就失去了结盟的价值,将来还会被蜀国攻击,以孙权的精明断然不肯坐视,所以最近他按兵不动,并没有从东线进攻我们。当年,孙权下了血本志在全吞荆州,结果让刘备偷袭成功,这些年他对荆州一直耿耿于怀。目前来看,我们一时也不能得到荆州,干脆派使者快马出使东吴,明确告诉孙权,只要我们两家联手杀了关羽,荆州之地就是他的。这样一来,就是两个国家夹击关羽,关羽就算是神仙也难逃此劫。

曹操听了,一下坐了起来,说:仲达之言甚善!不过,关羽与我有旧,又是刘备的把兄弟,杀了关羽,天下人会说我不义,刘备也会找我拼命,如何是好?

司马懿说:大王仁义,臣下极为敬佩!您只需提兵前去对关羽造成威胁,而关羽离开大本营只顾攻打咱们,后方空虚,必为东吴所图。我们把杀关羽的事让给孙权,并不亲自操刀,这样刘备就会找孙权拼命。等他们拼得两败俱伤,我们再乘机出击,不是更好吗?

曹操大笑,站起来拍拍司马懿的肩膀说:仲达之才在诸葛亮之上,孤放心了。

结果正如司马懿所料,魏吴结盟,关羽被杀,天下局势为之一变。孙氏全据长江,刘备退回成都。司马懿这一招,完全破坏了诸葛亮在隆中时的战略计划,使魏国毫不费力夺回了主动权。

5

孙权杀了关羽后,害怕刘备找他拼命,就上表称臣,怂恿曹操称帝以寻求庇护。曹操手下的文武群臣差不多都跳了起来,劝曹操称帝的表文雪片般飞来,曹操看都懒得看,对群臣说:孙权想把老夫放在炭炉上烤啊!群臣还是跪求曹操顺应天命称帝。曹操说:天命?若真是天命,孤就是周文王!于是不准再提这样的奏议。

曹丕下朝后找司马懿密议,说父王不称帝,不准大伙再提,是什么原因?司马懿笑道:原因在你!曹丕表示不懂。司马懿说:魏王已垂垂暮年,想保一生的操节,又有大臣反对,所以他不能称帝,但你继位后,可以称帝。曹丕说:父王说过我可以称帝吗?司马懿说:魏王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已经说了。他说若真有天命,他就是周文王。周文王一生在为儿子周武王打天下!所以你现在要做好准备,待魏王殡天后防止有人闹事。曹丕听了,恍然大悟,抓紧时间作了周密安排,以防曹操死后兄弟们争位。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六十六岁。死前,他对曹丕说:父王最不放心司马懿。这个人智谋不在诸葛亮之下,我没有杀他是因为要为诸葛亮留一个克星。但我儿切记:对这个人的任用一定要有防备,要用咱们曹家的人制衡他,不能让他独揽大权,否则曹家几代人拼得的天下,就会被他窃夺。

曹丕谨记曹操“用而制之”的遗训,继魏王位,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丞相长史,负责处理曹操的丧葬之事。司马懿在四十岁这年终于熬出了希望,兢兢业业,把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又协助曹丕剪除政敌,魏国权力得以顺利交接。

曹丕刚上任,听闻孙权正率军向西准备攻取樊城、襄阳,朝臣们认为二城缺粮,不能抵御吴军,请求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认为不可,说孙权杀了关羽,刘备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他将面临刘备大军的入侵,哪有余力来抢魏国城池?襄阳是水陆交通要地,绝不能放弃!但多数朝臣认为没有可靠消息说刘备起大军征讨东吴,而襄阳情势急迫,稳固为先。于是曹丕不听司马懿之言,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

后来的结果显示,司马懿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曹丕后悔莫及。

同年十月,曹丕登皇帝位,改元黄初,史称魏文帝,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第二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曹丕称帝后在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和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两次率军伐吴,让司马懿镇守许都,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曹丕始终没有忘记曹操的嘱托,把军权交给曹氏宗族。在他继位为魏王时,就封宗族兄弟曹真为镇军将军。及至曹真率军平定河西、恢复了汉朝鼎盛时期在西域统治时的疆土,马上就提升曹真为中军大将军。

曹氏家族中还有一个重要武将是曹休,十来岁就跟着曹操,是曹操的贴身警卫,十分忠心。曹丕称帝后,曹休为镇南将军。后来跟随曹丕征东吴,跃升征东大将军,拿着代表曹丕的黄金大斧,节度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豫州刺史贾逵等老将。

还有一位制衡司马懿的是陈群。陈群是跟随曹操的老人。此人精通法令,建立了九品选官制度(中国古代品级制度从此而始),制定了《魏律》,官至尚书令(正三品)。曹丕在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再征东吴,让陈群随军,命为中领军(武职正三品),回来后加陈群为镇军大将军(武职正二品)。

同类推荐
  • 极品小将军

    极品小将军

    这里既没有,斗气,更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农民将军。有生命守护自己的誓言。兄弟情,爱情。他将如何选择。
  •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主要介绍了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弱势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 金戈战马

    金戈战马

    弱者填沟渠,强者为战斧。君王揽江山,四海皆王土。此征后周万里路,金戈战马踏血途。给我三千南唐骑,纵横天下无敌手。
  • 我28

    我28

    2015年我28岁,告别青春的最后一年。这个年龄写自传虽然是虚构但还是会得罪很多人。我们无法预测下一刻将会遇到怎样的天灾人祸,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我并不希望人们能记住我,我写的东西只希望给不认识我的人看,永远都找不到我的人看。这样我才会比较安全。写字是一件非常累人的工作,这都写一个月了,才区区几万个字。那些专业作家,随随便便就能写几十万字,还有那么高的艺术价值,他们真的不容易。以后我不会再写自传式的文字,甚至以后我不再写字。我是个很单纯的人,写字会让别人把我想的很复杂。如果有天我还要用文字来表达过去,那么一定是在我60岁退休后。也许我会活到那一天。
  • 三国之荀令天下

    三国之荀令天下

    荀续黄粱一梦,再度醒来已然穿越到某个平行空间的东汉末年。西北的羌乱尚未平息,朝中的中涓依旧猖獗,太平道渐渐深入人心,而被自己附身的这个同样叫荀续的小孩依旧深陷党锢。来处已渺茫,去处未可知。左右踟蹰,茕身难料祸福;进退彳亍,只手平抚恩仇。看荀续荀承若如何荀令天下!
热门推荐
  • 校花的贴身血魔

    校花的贴身血魔

    天魔是非常强大的存在,普通人类如果看一眼,存在就会瞬间消失。但这个种族没有人明白它的恐怖,天魔家族隐藏身份,不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强大力量。天魔利飞,天魔家族的后续,也是一万年前的魔王之子。天魔利飞来到女子学校,但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所学校,带着疑惑进入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发生了粉红色的事情。到后来自己的青梅竹马也来到这所学校,到最后从可爱的萝莉魔法师到火爆的御姐,天魔利飞一一纳入手中。平常封印了力量是一个A级的学生,战斗的时候则是一个S级或者超越S级的恐怖天魔。
  • 创世天皇

    创世天皇

    太古之初,荒古之前,纪元之末...这是一个乱世,这有诸天百族,这里天崩地裂,这人百战不死...少年战气冲天,少年战血无尽,少年战魂不朽...一个人,一杆枪,再创一世...
  • iKON你是我命中注定

    iKON你是我命中注定

    ikon的同人小说,主攻BI,文中会出现EXO。一个在韩国YG公司的练习生,在各种巧合下,遇到了她心目中的两大男神,并且和他们有亲密的接触,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最后她的走向会是什么呢?
  • 血子种

    血子种

    经历一遍遍的在梦中重演,慢慢的消散在记忆深处,每逢梦醒时分心都有心痛的感觉,一直想要抓住什么,但有些东西,仅仅在脑海中闪过,就毫无印象了,到底是什么,让冷然的陵碧霜如此心悸....................................................
  •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 阳帝

    阳帝

    寂寞沙场,依稀斑斓。战旗招展,尸骸遍野。青色城墙下,血流成河,十六杆长枪穿身而过。神秘师尊,奇异拯救。看国破家亡后,重新复活的龙阳如何复仇。为了将寄宿奇异魔剑中的龙葵复生,龙阳又怎样纵横苍生六界。忠君道的仰首野望,建立仙庭后的无限畅想,打破神域界限后,组建神庭时的号令六界。一切敬请期待!看习得《王道九卷》后,龙阳如何一路披荆斩棘,笑傲六界,又如何建立凌驾于众生之上的神庭。成为长生天地中,那永垂不朽的‘阳帝’!
  • 并不是穿越的草雉京

    并不是穿越的草雉京

    首先我不是穿越的其次我老爹不是草雉柴舟当然更不是草雉柴舟的老婆和隔壁老王什么的产物!!!好吧,想知道我的身份是么,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么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请看正文!(其次这应该不算拳皇的同人,算是伪无限流吧,其次拳皇的内容肯定会涉及的)
  • 天命印纹

    天命印纹

    世间最为玄妙的事物便是人体,而在印玄大陆上,每个人出生之时都是会拥有一枚独属于自己的本命印纹,居于人体脑海深处的密户之中,凝练玄脉之力后,便是可以通过觉醒成为一名掌控了命纹的玄纹师。沈韬原是石桥镇沈家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修炼天才,奈何十三岁那年却是凝聚命纹失败,天生经脉堵塞让他寸步未进;整整两年时间,家族冷遇,旁人轻视,身份殊途……打击接踵而至。就在他即将绝望的时候,军营修炼绝死秘籍,置于死地而后生,一扇全新的大门在面前开启!沈韬重新踏上了修行的道路,只是经过了大起大落的他,目光已是不在局限于这小小的石桥镇,他所面向的世界更加宽广了。纹分两修,灵修化念、兽修炼体;九纹纳九印,天地往浮生!
  • 邪王绝宠:废柴王妃要逆天

    邪王绝宠:废柴王妃要逆天

    (新书《独宠医妃:高冷王爷欺上身》欢迎小主们翻牌)她本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惨遭背叛一朝穿越变成丞相府的废柴三小姐,传闻凶狠残暴的陵王对她青睐有加,便宜捡来的傲娇师父带她策马江湖,更有上古神兽变身可爱小灵宠卖萌打滚。而这一切,却都是因为一颗珠子引出来的神秘身世……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