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8200000001

第1章 序 “我的哀伤无需手杖”

——李克《灵魂里的铁》

五年之前,我也写所谓诗,那时候,李克是我们的支书,在铁狮子坟的北师大,为人低调而具有号召力。我与他交流不多,但在言谈中,能莫名体会那时他对我这样的疯颠小文青的同情之理解。那时年少轻狂,昼寐夜兴,乱写一通,写出来的好货不多,沙聚成堆,但那架势,绝不亚于那些目空一切的死相文人。

李克兄似乎一直是温和的旁观者,偶尔散步,偶尔谈文学,偶尔说小说。唯独没有谈自己也写诗。前几天,跟师大毕业的几位老兄聚会,大家都已工作,李克在焉,临走时,他随意地扔给我一个小册子,让我写序。散场之后,无端拿起,翻到最后一页:“阳光像一匹烈马,踏过大雾阴郁的栅栏”,感时忧世,顿时几于下泪。如是又看了几首,还是惊艳。

我常想,这样的时代还能出什么样的诗歌。诗歌作为语言,它容或于当代艺术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经典的审美时代已经过去,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映像这个世界。是搬弄词汇还是故弄玄虚;是撒娇审丑,还是讽刺谩骂。我们看到太多理念先行的当代艺术,但当恶心成为恶心本身,单薄成为单薄,媚俗成为媚俗,我们只好像看到“皇帝新装”般地赞颂,暗地里,却知之为伪或者垃圾。当然,这时代比较适合批判,但用鲁迅的话说,讽刺批判不宜入诗,太峻急太不含蓄,不含蓄便不能永久。

李克的很多诗似乎不用担心这些。他的诗是他沉浸在城市文化下的沉思或者宣泄。在他的诗里,我欣喜地看到了一种真实的摹写城市的语言在伸展,而与波德莱尔颓废驳杂的“恶之花”的呈现不同,他那坚韧善良的灵魂在不断地朝外界冲撞和反击,使得他的诗不失希望和温存。这一点,我想,是中国知识分子与异国诗人的差别使然:推己及家,国。

在他的大多数诗歌中,都能令人感受到真实的痛苦和悲哀,感受到夹缝中的希冀和黎明,感受到无边的黑暗和脆弱,以及保藏在他内心的强大的属于男人的刚烈的力度。他有一颗积极的、勇敢的心,始终不断地去咀嚼和干预这个世界的黑夜和阴霾,正如他说的,“需要更坚硬的质地/以抵挡那些误会和污水”(《灵魂里的铁》)。

这些诗中,有的短小动人,如《今天》,有的充满浓烈的象征,如《时光之瓣》,有的写实悲悯,如《归来》。而最多的,是描写城市生活中的心灵和情感,如《复活》《穿过城市的心脏》等。在这本诗集的日期次序中,我看到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诗人,逐渐有了自己蛰伏与蜕变后的语言风格,走向成熟、内敛,以及深沉。因此,我也能感受到这个时代带给他的力量。李克的这本诗集属于当下,也可能属于未来,不管未来,像不像今天。

这应该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在写作风格上,中间部分比较稳定,开头和结尾部分有点摇曳。虽然,一颗丰富的心起初会被有些甚至粗糙的词语来包裹,但我敢预测,他将一本接一本的写下去。这是他的需要,需要时时刻刻地叩问和敲打着这个纷乱的世界,

还有什么能够比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创造方式更为有效的技巧呢?那些句子,还在我的耳边徘徊:

“乌鸦,黑色的帆/泛过树林的海洋”(《时间被风干成一粒琥珀》)

“那些善良、勇敢的种子/会沿着我朽腐的骨缝/在午夜的钟声里复活”(《复活》)

“不请自来,不做作。黑夜/你是我痛苦时依靠的胸膛”(《夜至子时》)

“我要去看那些肮脏的野骆驼/如何紧闭口唇,风暴已/沿着它们的脚印、汗水,翻开一页页羊皮经卷”(《风暴前夕》)

“我的哀伤无需手杖”(《野菊花》)

“自由的风,王子一般游移”(《山色青青》)

“也许,我不该蔑视苦难/就像我无法蔑视流过果园的小河/和岸上的野草”(《清醒》)

“离家太久的人,企图/ 用肩膀抵住岩石倾斜的姿势”(《接受》)

尼采说,创造者寻求同伴,不是羊群,也不是信徒。我们的哀伤无需手杖。期待着李克老兄有更好的句子给同伴以慰藉。

张芬

2012-06-04

同类推荐
  • 猫眼内外

    猫眼内外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世纪宝玉可以不打吗、“抽鸦片者非禁烟局长”、拍马屁以及虎狼之伤、猪八戒照镜子、孟子三论“五亩之宅”、山下老虎咬不咬人、猴子磨刀与孔子设计、性情中人与“头家脾操”、干嘛要去撬动地球、想看电视就别思考、纳税人是哪些人、节能灯为谁节能、放弃举报、脸皮和披狼皮、披羊皮、且听老人言等。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通过对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观念的衍生与嬗变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轨迹。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热门推荐
  • 女扮男装:傲娇GIRL来装酷

    女扮男装:傲娇GIRL来装酷

    拜托,本王玄墨阳是何人也?女儿身又怎样?照样把你驯得服服帖帖!照样把女生帅的流一脸血!照样称王称霸!哼唧~~“What?你一个长得比西施杨贵妃还漂亮的BOY就像驯服本王我?下辈子吧!”某女一脸傲娇看着旁边的BOY,却没发现某男的嘴角路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 变形金刚:星辰之光

    变形金刚:星辰之光

    本是世界的守护者,却因为战斗时的背叛而误入时空裂缝中,到达了另一个新奇的世界,凌音璃月:新奇个鬼啊!谁能告诉她这一坨的机器人是什么鬼啊!d(?д??)……不过,还不赖啊……短篇,文笔略渣,有点烂尾,各位看官做好心理准备哈(/≧ω\)
  • 梦旅人之塔罗入世

    梦旅人之塔罗入世

    做旅游编辑的我在菲律宾之行中认识了一个自称拥有三只眼的导游,从此连续多夜感觉到了不平常的东西。回国之后我收到了一个据说可以控制梦境的机器,使用一次之后再次看到了“不平常”,并且相继认识了两个各有“能力”的朋友,开启了真正不平常的冒险之旅。
  • 到达不了的终点站

    到达不了的终点站

    几十个爱情故事,全新的故事情节。薄荷的清夏带你体会一篇篇清晰文雅的校园都市生活
  • 末世之妃同寻常

    末世之妃同寻常

    末世突然降临,世界秩序崩塌,一切都将从头开始!她:军政世家出身,高智商高颜值高学历,性子硬背景硬实力硬,三高三硬的天之骄女!他:国际佣兵队队长,世家子弟中的异类!曾经被称为冷面杀神,战无败绩,铁血不柔情,道上人称“玉面阎罗”,够帅够强,也够狠!成长是一种痛,末世里的成长是刻骨铭心的痛!残酷的危机里,她和他不期而遇,本该是平行线的人生发生了交集,会发生什么故事?末世里的爱情,我们还可以奢望吗?
  • 趋吉避你

    趋吉避你

    著名纨绔、二世祖、打架王祁晃祁二少曾许下宏愿,这辈子要喝最烈的酒,泡最好的妞。然而造化弄人,他看上的这个擅长看相测字风水玄学的小骗子,随便拿了杯白开水,就把他给泡了……酒不醉人人自醉,遇见阮歆,祁晃认栽。这一醉就是一辈子。
  • 零异事务所

    零异事务所

    繁华的都市里有着那么一群人,他们专以解决灵异事件为生,被所有隐藏起来的邪恶生物奉为必杀对象。这个奇怪的团队里面,有道士,有僵尸,有妖精,有灵体……一个隐藏在平凡中却不平凡的世界,正在一步步揭晓……
  • 嗜血星辰

    嗜血星辰

    这人道不容我,我便屠尽这世人,这天道不容我,我便逆天改命,破碎这虚空。楚风作为一个杀手重生到了异界。那名少年曾经的委屈与辛酸,只有他能感受到。少年为何拥有灵根却无法进阶?迷离的身世,跌宕起伏的剧情。随着一系列的事件,牵扯出两个平行世界的一大谜题。待看主人公如何一一化解,造就成神之路。书友群69419533
  • 莲灯

    莲灯

    阴历七月十五,中元日,这一天鬼门关开。莲灯祭逝。第九十九年,她终于要离开这游荡的人间,带着怨恨与留恋。那一夜,皇宫中龙凤双生出世,一刻之差却是生死两端。备受宠爱的妃子为了后宫之争,溺毙了年幼的初生的女婴。她阴错阳差地跌落冥河重回人间,重生到了女婴的身上。暗夜风起,挑着小灯的男孩成为了她的哥哥。月正圆,又是莲灯亮起时。她渴望人世的温暖,渴望永不背叛的爱情。那些在世间徘徊不去的魂魄,让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人是鬼。或许人与鬼本就没有分别。人不过是活着的鬼,而鬼,不过是死去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她如死去般地活着,又把‘生’当作执念,等待着,有一天可以真正的破茧。
  • 角儿

    角儿

    这套四本影视原创小说自选集,包括了我的九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影视作品注重的是故事性,有了一定的故事,再加上其文学性,也就是鲜活的人物和文学的命题,自然会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也就是说,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离不开文学的支持。影视制片人经过十几年来的生产制作经验,已经意识到剧本在一部戏中的重要性。另外我的创作主张是,一定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当代性。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读者接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试想,任何一部文学名著,不论中外,都是首先有较强的可读性以后,才一代代地流传下来,然后才是不朽。假设一部作品的出版,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看,又怎么能流传下来呢?难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又何谈名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