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50400000003

第3章 青林寺:青春年少 学儒济世

青林寺,由宋山顺清江上游二十里。青林寺既是地名,周围有五六个村子,也是寺名。青林寺是一座佛教名寺,寺内香火鼎盛,香客不绝。

说起青林寺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呢。

相传远古时代,此地就有一座小庙,但没有庙名,默默无闻地伫立在清江边上,知道的人不多,前来供奉祈神的人更少。有一天,“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和苏小妹及秦少游三人,经宜都游清江,来到这处山灵水秀之所在,耳听寺庙内钟声阵阵,便系马而进。庙内住持了空大师一见三位大师来访,忙吩咐小和尚敬奉香茶。苏东坡躬身一礼,问道:“弟子今日经过仙山,请问法师仙山何名?”

了空大师双手合十道一声阿弥陀佛,说:“荒山乃‘万瓦千砖百匠造就十佛寺’”。

苏小妹道:“原来叫十佛寺。我只听说过万佛寺、千佛山,还没有听说过十佛寺呢。”

秦少游忙把苏小妹一拉,悄声说:“哪里叫十佛寺,这是大师给我们出的上联呢。”

苏小妹仔细一回想,果然,上联含有万、千、百、十四个词,且符合此情此景。这个上联不简单。

苏东坡也知道大师是故意考他们的,但一时半会也无从作答。只低头喝茶不已。

但老是喝茶也不是办法呀,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法师胸纳学海,弟子不及,今暂告别,日后再来拜会。”

了空大师道:“施主,你我缘份未尽啊。”

苏东坡三人辞别大师,出门来,都在想着刚才的上联,一时无心观景。出得寺庙,沿台阶下到码头,只见岸边泊着一般小舟,不见船公。三人跳上船来,由秦少游摇橹,随舟在清江上游历,闷闷不乐。

三人划舟漾到观音岩,只见岩上横着一巨石为桥,上书“四仙桥”三个大字。三人大喜,忙着:“有了,有了。”

三人忙掉转船头,来到刚才上船的码头边,只见了空法师已率众僧在岸边等候。见三人返回,了空大师道:“苏学士,老衲才将说过你我缘份未尽,不久就要相会。你看我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苏东坡施礼道:“法师佛法无边,弟子失礼了。”

了空道:“不尝其果,难知其味,老衲失言,深知学士一时犯难。”

苏东坡恍然大悟,原来小船是大师有意安排。

苏东坡道:“此庙乃‘万瓦千砖百匠造就十佛寺’,我们刚才‘一舟二橹三人摇到四仙桥’”。

了空道:“绝妙,绝妙,苏学士辛苦了。何不到寺庙小住几日,共同研学佛法呢。”

苏东坡道:“我们正有此意,只怕打扰大师了。”

了空道:“哪里,哪里,苏学士此等贵人,接还接不来呢。”

苏东坡三人于是就在在寺庙小住三日,与了空大师共同研学佛法,探索文章,好不畅快。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待到苏东坡三人临别时,了空依依不舍,敲响木鱼又念一联:“诵经诵佛诵圣人,缘逢东坡才子。”

苏东坡遥望此处风景,竟是满目清秀,满山翠绿,满江青色,接口道:“青山青水青林寺,幸会了空大师。”

了空大师大喜道:“我寺虽小,但已建寺拜佛四百余年了,一直没有庙名,难得大学士为小庙赐名,还请学士留下墨宝。”

众人来到案几旁,秦小游研墨,苏小妹展纸,苏东坡凝神聚力,挥毫泼墨,“青林寺”三个大字跃然纸上。

从此,寺庙就名为“青林寺”了。由于苏东坡题写寺名,寺庙声名远播,人们前来拜佛祈福日益增多。久而久之,人们把这一带都叫做青林寺了。

一听说要到青林寺读书,郑长生嘟着嘴十分不愿意,几次吵着要让母亲去给父亲说说,他舍不得同村的玩伴,舍不得这宋山的山山水水。但他知道拗不过父亲。郑刚经常教导他:大丈夫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虽然是山野村夫,但多读书才能为国效力,为民造福。

于是,郑长生只好由父亲送到青林寺赵先生的私塾里来了。随着郑长生一道来的还有同村吴大地主的独生子吴士仁,他和郑长生同龄,既是郑长生从小的玩伴,也是今后的同学。

赵举人的私塾就在青林寺下的青林寺村,他和夫人,也就是郑长生将来的师娘,共同开办了这个远近闻名的私塾。私塾共有二三十个学童,由赵举人负责教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科目,师娘则负责学童的饮食起居等日常杂务。

私塾的日常运转除了收取学童的孝敬外,主要的还是周围财主、商人、大户的供奉。因为赵举人教学有方,前来求学的学生十分之多,但赵举人年事已高,无心扩大规模。这次若不是吴大地主捐赠了二十石粮食和二十床棉被,赵举人才破例收下郑长生和吴士仁。

赵秀才喜欢素雅,私塾甚是清洁简朴,有二十来张陈旧的书桌,墙上挂着秀才自绘的青林山水,空灵虚无,烟波浩渺。

私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背诵、讲解与传授,先从《论语》和《孟子》学起,《论语》是先圣孔夫子的言行录。学生到私塾求学,都是为了学得孔孟之道,求得圣人之术,参加科举出仕为官,辅佐帝王。有《尚书》云: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就是说,于事无所不通谓之圣。圣人者,通天地阴阳之行,察往来古今之变,因时制宜,为帝王工作者,唯我孔子。孟子为亚圣,师法孔子,倡仁义,崇儒术,辟邪说,斥攻伐,能继孔子者,唯我孟子。

赵秀才开讲的第一课,就从《论语》的《学而》开始。赵秀才在前面领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接着,一群童稚之声随着先生苍老之声阵阵起伏,汇成青林寺最清脆的和声。

赵举人奉行的是严师出高徒。他对学生极为严厉,自由散漫的郑长生刚开始吃了不少苦头,挨了不少手板。但不久赵举人就惊奇地发现:郑长生有着过人的学习能力,不仅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念过一遍的《四书》、《五经》,郑长生便熟读背诵。而且郑长生理解力强,思想敏锐,能举一反三,赵先生讲授过的文章,郑长生马上知晓意义,并能旁征博引,知道前人文章的思想。

这天,在教授《孟子》时,“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赵秀才读了一段,向学生提问道:“孟子此处,你们如何领会?”

话音刚落,郑长生便站了起来,说出了他的理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安居乐业,是百姓的常心。所谓失民,就是指失民心,是扰民虐民,像桀纣那样的暴君,使民不得安宁,所以失去了民心。而像汤武那样的圣君,能够施行与暴君相反的措施,使被扰的百姓得到安息,使被虐待的百姓得到安慰,所以能得到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人民的拥戴,也就得到了天下。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小小年纪,郑长生能领悟到这么多,赵秀才对他的这个学生很满意。

谁知,郑长生向先生提问了:“先生,孟子在后面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不知诚与思诚这两者体用如何?”

“哦,想不到他还能学我未教,孺子可教也。”赵秀才想了想说:“朱子于此有说:‘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思诚者,欲此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人道之当然也。’意思是说,作为‘天之道’的‘诚’和作为‘人之道’的‘诚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作为‘天之道’的‘诚’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本然之理。而作为人之道的‘诚之’主要是对天地之诚的尊敬和效法,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

对赵秀才的讲解,郑长生不是太满意,他还有很多疑惑想问老师。可赵秀才每次讲解,都十分精简,从不展开,也从无多余的话,每次讲解都是圣人之言,没有多少自己的见解。

郑长生虽读圣人之书,但不死读书,总想结合社会,结合现实,理解圣人之言。但赵秀才的一切学识皆从经书上来,言必称圣人,无一句不圣人,总是拘泥于圣人所言。对郑长生的一些奇谈怪论,赵秀才是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自己学识不能解答,总担心自己引导不够,怕郑长生误入歧途。

但最让赵先生不放心的是,郑长生聪慧异常,但似乎志不在学习上,每到休闲时候,便看不到郑长生的影子了。问过别的学生,才知道郑长生不是到山上河边玩耍,便是到邻近的青林寺看和尚们唱经去了。

赵先生管过几次,但无赖郑长生既不耽误学习,也没有别的差错,加上郑刚善名远扬,家风良好,便对郑长生不再严加管束,只要他能按时完成学业便罢了。

一天傍晚,郑长生写完先生布置的作业,又帮着吴士仁抄了三遍临摹的魏碑字贴后,便和往常一样,准备两个人约着一起到青林寺看和尚们做晚课。

时候尚早,郑长生和吴士仁边走边聊着今天上学的趣事,不知不觉来到清江边上。吴士仁捡起一块小瓦片,用手横拿着,斜着身子,手向后一展开,接着用力地将瓦片向河中扔去。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打飘飘”游戏,以打起多少个水花争胜负。“一、二、三、四、五”,这次吴士仁一共打了五个“飘飘”。

今天郑长生对这个游戏没有兴趣,他躺在绿茵茵的草坡上,看着即将落日的余晖。只见太阳慢慢地极不情愿地向山边隐去,原来剌眼的白光这时已变成了暖人的红色,片片朝霞,簇拥在它的周围,似乎在为这位即将告别人间的姑娘增添难舍的红晕。

一群永远不知忧愁的小鸟们,在劳作了一天后,似乎在唱歌跳舞一样,在郑长生的头顶翩翩起舞,一会儿高飞在天空,似乎在提醒郑长生注意他们,一会儿低垂下来,掠去郑长生的头顶,忽而急驰而过,叽叽喳喳的,象对郑长生诉说着他们的快乐。

现在正是江里的野鸟掠食的时候,一群水鸯鸳在水边自由自在地散步,不时沉入水中追逐一些小鱼虾,有时还相互嬉闹玩耍。而水中随处可见的鱼儿,更是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你追我赶,有的还轻快地跃出水面,好奇地张望一下江水之上的世界,将平静的水面掀起一朵朵小小的涟漪。

郑长生贪婪地看着这一切,心想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啊。他真想变成一条小鱼、一只飞鸟,整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这美好的人间游玩。该是多么好啊!

可是他马上又想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嘱咐,还有赵先生那严厉的脸,虽然赵先生现在对他没有原来那么严了,因为每次他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也没挨过板子了。可赵先生说的,不学礼,无以立,还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大道理他都懂,但郑长生总认为,有些他想不通。比如,父为子纲,就是儿子要无条件服从父亲。父亲任何事就一定正确吗?如果父亲错了呢?儿子提出来,纠正一下有什么问题?难道父亲错的也要听父亲的,就因为他是父亲。

算了,不想这些了。郑长生在心里默默地说。还是去青林寺听大师们诵佛吧,昨天寺院的方丈空闻大师还说今天给我讲新的佛法呢。

说起空闻大师,郑长生不禁笑了。自从郑长生到赵先生那里求学以来,第一次到青林寺听和尚们讲佛,空闻大师就说我有慧根,让我跟着他研读佛法,不就是我讲解了一句礼佛是修行,参佛是悟道吗?

可听了这么些佛法,郑长生也感到困惑了。佛经总是说要修来生,可我们今生都没有好的修行,怎么能修来生呢?如果只求修来生,那今生要这么苦修做什么?

唉,看来我还是有很多困惑,需要空闻大师给我讲解呢。想到这里,郑长生连忙起身,喊起吴士仁,一起向青林寺走去。

青林寺相距私塾不远,坐落在西面的山坡上,靠山依水,绿树环绕,山门上三个大字“青林寺”据说是苏东坡的亲笔,铁钩银划,雄浑有力,显出寺庙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郑长生他们进入大殿,果然和尚们正在做晚课。方丈空闻大师见到郑长生进来,忙欢喜地招手让他过去。

空闻大师十分喜欢这个聪慧空灵的学生,他有时候的见解让学佛几十年的大师都十分钦佩。学佛悟道不讲究资历,而更多凭的是悟性。空闻大师认为这个学生的悟性很高,如果用来学佛肯定会有一番大作为,所以他经常给他讲解一些佛经。

今天空闻大师准备讲解的是《金刚经》。《金刚经》是佛门的一本重要经本,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传入中国后十分盛行,是研究佛法的重要经书。

空闻大师讲解经书,既原文讲释,又注重从生活中一件件让人困惑的小事,讲解佛祖的指义,让人知佛开悟。所以郑长生十分喜欢听空闻大师讲经。

今天空闻大师讲的是“善心得善报”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叫禅海的年轻人在一次冲撞当中误杀了一位高官,于是只能走上流亡的道路。他到很远的一个寺院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禅海知道某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禅海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日不辍。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多米的隧道,即将挖通。就在这时,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了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禅海,终于发现了他,也来到了这里,要置他于死地。

禅海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完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这位大官的儿子就耐着性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禅海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二个月,大官的儿子闲等着感到十分无聊,他对禅海的坚强意志十分钦佩,便开始帮禅海挖掘隧道。

等他帮着挖了快一年后,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它里面安全通过。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攀登悬崖了。

禅海放下手中的锄头,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去我的头吧。”

那位年轻的复仇者满含眼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空闻大师讲完了故事,慈爱地看着郑长生和吴士仁。

吴士仁听了说:“唉,这个人也太笨了,一刀砍去不就报仇了吗?还这么多麻烦。”

郑长生说:“大师,这故事是不是告诉我们,一时的失误不可怕,只要保持长久的善心,用一颗善心对待他人,他人也终将用善心回报自己,是不是?”

空闻大师笑着说:“对。不仅禅海在行善中得了道,那位高官的儿子因为禅海的善举而宽恕了他,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也得道了。”

青林寺方圆二十里,住着几百户人家。这里依山靠水,物产富饶,人们过着自产自食、与世无争的世外生活。在日常的劳动中,人们创作出一批诙谐、幽默、睿智的民间谜语、谜歌、谚语、故事、笑话、歇后语等,由村民口口相传,猜射取乐,成了辛勤劳作之余的一碗“一匹罐”茶,既清凉止渴又生津解乏。尤以谜语最为活跃,也最受群众喜爱,村民们擅长于制谜、猜谜,痴谜成风。在青林寺,几乎人人能说谜语,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都能相互比试自己的得意之作。人们不仅猜谜射谜,而且唱谜歌,成了招待客人、活跃劳作气氛的一份佳肴。

郑长生刚来青林寺时,对这种猜谜习俗不习惯,总觉得人们在捉弄他。如问路,朝北走,不说朝北走,打个谜语让你猜:“一个脸朝东,一个脸朝西,始终背靠背,屁股坐南地”。说栽秧,也是打谜语“面朝泥水背朝天,手拿青苗水面点,由青变黄生珠粒,由黄变白可卖钱”。反正,天南海北,万事万物,所有的一切,在青林寺人口时,都可以变成谜语,都可以用来猜射。

不过郑长生聪明,这些都难不倒他。并且他领悟到其中的巧妙之后,还乐此不疲,经常和同学们相互猜谜取乐。

在赵先生的私塾里,也十分提倡这种猜谜的游戏。赵举人认为猜谜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活跃学习气氛。因此每逢年节,他都要亲自出几个谜语,用红纸写了,挂在私塾里,如果有学生射中,会有额外的奖励。不过这种奖励依然郑长生获得的最多。

有的学生为获得奖励,免遭先生打手板,暗地里央求郑长生解答,郑长生也没法,不好直接给出谜底,只好以谜猜谜。

有在八月十五日,赵秀才出了一个谜语:平原场坝四角周,马过江河水不流,一人设下连环计,江山不败家不丢。射的是一种益智活动。射中者多赏一块月饼。

在同学们苦思冥想时,郑长生轻易就知道了答案是下象棋。但他已经连续射中了几个,多吃了几个月饼了,想让同学们也尝尝师娘的手艺,于是便不回答。

有的同学私下求教于他,他只好出个简单点的谜语回答:你也十六,我也十六,一母所生,两样面目,日里同行,夜里同宿,只因斗气,一世不睦。

有的同学还是不懂,他只好出个更简单的:会吃没得嘴,会走没得腿,过河没得水,死哒没得鬼。

如果这也不懂,郑长生没法了,只好出个最简单的,这几乎是直接说出答案了:两国交战,马壮兵强,马不吃草,兵不吃粮。

虽然郑长生射谜是高手,但最让他着迷的是唱谜歌。唱谜歌需要逗趣斗智,一般两人一唱一和,一人唱出谜语,一人必须唱出谜底,否则就输了。唱谜歌既跟唱山歌、对歌一样,是乡亲们劳作之余的闲趣节目,又不同于对山歌,他以谜语为题材,在坐丧鼓、踩高跷、薅草锣鼓、栽身锣鼓等一些农村民俗和生产劳动中流传开来,以歌出谜,顺韵唱答,经常吸引着郑长生着迷不已。

这天,郑长生做完功课后,约着吴士仁,正在山上帮赵老师砍柴禾——刚来学堂时,郑刚就对郑长生反复叮嘱,做人要勤快,要帮衬老师,每天帮赵老师砍柴担水成了他的份内事。

这时,远处传来一串女子唱的谜歌:

山下田地一展平,

勤劳哥哥你来听:

我有谜歌把你问,

答不出来莫当真。

郑长生抬起头一看,原来是清江上的一只渔船上,一个和小姑娘边织网边唱谜歌呢!

她跟谁唱的呢?郑长生四下一望,除了吴士仁,周围没有一个人。莫非是跟我们对的。

吴士仁看来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他不怎么会唱,正抓着头皮在想着呢。

郑长生听过这首歌,知道这是唱谜歌的开场,便张嘴唱上了:

打渔姑娘莫耍娇,

对谜不能开玩笑。

你有谜对尽管问,

不是船家不撑篙。

那姑娘见郑长生对上了谜歌,脸顿时红了半天,象那落阳一样,映得郑长生心里痒痒的。

姑娘见郑长生接上来了,只好照着当地的风俗,接着唱下去:

什么长叶一把伞,

什么长叶象蒲扇,

什么长叶一窝杆,

什么长叶一面帆。

郑长生一听,这是最简单的一问一答,出的谜语是农作物。郑长生心想:幸亏爹爹种田带着我到处跑,我跟着小伙伴满山里转,这我见得多了。于是他张嘴就来:

莲藕叶子一把伞,

棕树长叶像蒲扇,

大葱长叶一窝杆,

芭蕉长叶一面帆。

那姑娘见郑长生轻易地就对上了,以为自己出的太简单了,想了想,便唱了一个难点的:

一个姑娘心好细,

屋檐织网显工艺。

八角阵图细细织,

促住虫蛾当饭吃。

这种谜歌难点,虽然郑长生知道谜面是蜘蛛,但不能简单地说出来,必须用谜歌唱出来,还要讲究工整、对仗。不过这也难不倒他:

蜘蛛针线好精细,

飞针走线半屋里。

织成网格拦飞虫,

虫蛾闯网危旦夕。

姑娘心一惊,这是碰上高手了,不过棋逢对手,可不能轻易认输。想了想,又唱了一个:

迈步不停比路程,

日行千里未动身。

脚下乌龙发声吼,

哗啦哗啦水倒行。

郑长生原来在宋山,那里离江近,河渠多,浇灌庄稼容易得很。来到青林寺,他才知道有的山高了,水上不去,就需要一种叫水车的东西专门用来车水,把水从低处车(运)到高处去。他猜中姑娘出的谜语的谜面是“车水”这种农活。他马上接到:

新打水车下河心,

车起甘霖救万民。

跑步前进原地踏,

跑得头上汗直淋。

郑长生和姑娘唱着起劲,吴士仁看着嘴巴都合不扰,心里想:你怎么会这么多。

唱了几曲,天色渐暗了,船上一位老人吆喝姑娘回家,那姑娘便划着船走远了。两道水纹被轻舟冲开来,在郑长生心中留下一浪浪的回纹。

学习越来越枯燥无味了。在赵举人教过些简单的礼仪、乐曲、数学这类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后,主要的功课就只剩下“读”、“书”了。“读”就是朗读,“书”就是写字。这主要是为科举考试作准备。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家长们送学生来私塾读书,谁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能够考中科举,为仕当官,光宗耀祖,改换门庭。

为了达成这个伟大的理想,学生们必须苦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用功的学生还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要仔细揣摩,细细品味。

这种背诵记忆在外人看来是愉快的,学生背诵时琅琅上口、抑扬顿挫,清脆悦耳——这才是私塾该有的模样。但对学生而言,却是一件艰难而费力的苦事。因为古文书籍通篇文字,没有标点断句,要学生自己予以标识,主要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为增强记忆,有的学生竟将所有书籍统统抄写一遍。

对于郑长生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他记忆人惊人,背诵古文是他的拿手好戏。所以,他很轻易地可以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而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去****喜欢干的事,如帮师娘担水砍柴,到青林寺学佛,到清江边上玩耍。

清江,是郑长生最喜欢的地方了。清江水清澈透底,水清似镜。站在岸边,水里鱼虾游来游去,成群地嬉戏打闹,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抓得到。

捞鱼摸虾,是长在江边的郑长生和玩伴们极其擅长的技巧。用网捕、用钓钩、甚至用竹篓布,都可以轻易地满载而归。

特别是用竹篓布鱼,是郑长生最喜欢的,也是最简单的。一两个竹篓,里面装上些剩饭、馒头、肉骨头之类鱼爱吃的食物,再用纱布包起来,扎好,纱布中间留个小洞,把竹篓扔到水里,就万事大吉了。接下来,就只待小鱼小虾闻着气味,从纱布中间的洞里钻进去吃食了。隔一段时间,等鱼儿吃得正香时,冷不丁地把竹篓拎上来,一些落入陷阱的鱼虾便在竹篓里奋力挣扎。虽然没有大鱼,但小鱼正是郑长生和同学们最喜欢的吃食了,拿回学堂,请师娘用菜油翻炒一下,香气扑鼻,特别下饭。有句谚语说得好:家有一堰鱼,多吃三担米。

这天,郑长生拿着竹篓,又到清江河里布鱼。他轻轻地把竹篓放进水里,便退回岸上躺在草地上,看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空中的飞鸟。郑长生想:永远这样该多好啊!既不要想着苦读诗书,不要出仕为官,也不要为佛经上的今世来生困惑,什么都不要想,该多么轻松,多么快乐。可转念一想,又不行,父亲把我送到这里,是让我读书后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我光顾着自己欢喜怎么行呢?

“哗哗”,一艘渔船掠水的声音,惊醒了郑长生的冥想。

该收鱼了。

郑长生连忙起来,几步掠到水边,伸手去抓系着竹篓的绳子。

“哎哟”!脚底一滑,郑长生向前一扑,一只脚绊着了绳子。还没等他站稳,郑长生便落入了水中。

早春三月,江水还有些凉。虽然郑长生在江边长大,游水对他不是问题。但现在他的一只脚被绳子绊着,绳子下面还有一只竹篓,牵制了他的活动。郑长生双手打着手,努力地想站起来,却无济于是。

眼看着郑长生就要沉入水中了。

一只竹篙不时失机地伸到了郑长生的手里,郑长生抓着竹篙,使身子不再下沉。顺着竹篙而来的是一般渔船,船上一只大手抓着郑长生,一只小手解开了绊着郑长生脚的绳子。郑长生这才站稳了,一看,原来是在河中打鱼的两父女救了自己。说来也巧,正是上次和自己对谜歌的小姑娘,现在正笑着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

郑长生连忙向施救的父女俩道谢,可那划船的老人淡淡地说了句:“这不算啥,以后当心点就是了。”便用竹篙往水里一点,撑着船走远了。

也许淳朴的乡民对随手搭救这样事,认为是举手之劳。但郑长生不这样想。父亲常教导郑长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己现在无以为报,只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做一点事,权当还自己的“良心债”了。

自那以后,郑长生便经常到江边码头,给那打渔的父女俩帮点小忙。

一来二去熟悉了之后,郑长生才知道,打渔的老人叫骆顺德,女儿叫骆玉秀,就是和他对谜歌的姑娘。父女俩以捕渔为生,骆玉秀的母亲因病早逝。算起来,骆玉秀比自己还小一岁,小小的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跟父亲在清江河上捕网打鱼。好在清江河渔产丰盛,各种鱼类取之不竭,骆玉秀父女每天都有很多鱼获,拿到集市上贩卖后,换得钱两称盐打油,生活倒还过得去。郑长生有时来帮忙后,骆大爹便送给郑长生几条大鱼,让他拿给师娘补补身子。

骆顺德老人十分喜欢郑长生这个孩子,郑刚郑大官人的善名他早就听说过,没想到独生子郑长生也这么懂事听话,还经常帮师娘担水劈柴,一般大户人家的孩子哪里做得到?所以他有时给郑长生一些鱼虾,让他到师娘那里讨个欢喜,让赵举人多教他些学识。

郑长生给骆大爹帮不了别的忙,只有帮他抬鱼到集市上去卖,有时骆玉秀缝补鱼网的时候给她打打下手。骆玉秀识字不多,郑长生便经常教她识字、算帐。

这天,骆大爹捕了满满一筐鱼,郑长生高兴地帮着把鱼抬上岸,心想这么多鱼,卖了钱后大爹和玉秀可以改善改善伙食,割点肉吃吃。

谁知骆大爹从鱼筐中左挑右选,选了五条最大最名贵的鳜鱼,放在另一个筐里。

郑长生问:“这些鱼准备卖给谁。”

骆大爹叹了一口气:“谁也不卖,给官府交渔税去。”

“从河里捕鱼还要交渔税?”郑长生想不通。

“是啊,哪样不得交税。虽然这鱼是天生地长,但也要交税,不交就不让你在河里捕鱼。这是官老爷的规定。”骆大爹叹了一口气。

“唉,难怪古人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没有这么多官老爷,就没有这么多苛捐杂税,人们活得更自由自在。人生来是自由的,为什么要让人管呢?”郑长生不服气地说。

“吁,千万不能这样说,小心让官府的人听见。”骆大爹忙劝住了郑长生。

虽然郑长生在赵举人私塾里学习,听别人说学习优秀,但他经常说的一些话,让骆顺德老人听不懂,有时听懂了也害怕。如果没有了官府衙门,那世上还成什么样子?不就乱了套了?虽然税是交得多了点,但有什么法子呢?这是官府规定的,我们平民老百姓照做就是了。有时骆顺德老人也想不通,但他不愿意去想。淳朴的性格给了他逆来顺受的命运,官府让怎样做他就怎样做。自己怎么苦都不要紧,只要玉秀活得好就行。等玉秀大些,给她找户好人家,这辈子的事就算完了。虽然郑长生是个好孩子,和骆玉秀在一块也玩得好,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但郑长生是大户人家的独生子,自己不敢高攀。算了,算了,等郑长生读完书考取了功名,肯定会把我们都忘了的。

对谜歌,不仅是人们劳作之余的乡土娱乐,也是年轻姑娘小伙交流谈情的最好方式。姑娘一般只对意中人唱谜歌,聪明的小伙子自然也懂得姑娘的心。一来二去,谜歌唱出了两人的心,也唱出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不知不觉地两个人的心就靠在了一起。

郑长生和骆玉秀自从上次对上谜歌后,两个人心里便暗生情愫。两个人正值青春正年少,一个有才有德,知书达礼,一个有模有样,勤劳朴实。虽然两个人没有说出口,但心里都有了对方。加上骆顺德父女搭救了郑长生的性命后,郑长生的心跟骆玉秀的心更近了,总是找些借口给骆顺德父女帮忙,有意无意地接近骆玉秀。

在郑长生的心里,骆玉秀就象小妹妹一样。山里的孩子无拘无束,没有太多的繁琐礼节,相对泼辣大方。骆玉秀母亲过世得早,活人的孩子早当家,骆玉秀很小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无论是下河捕鱼,还是在家理事,人情事故,浆洗茶饭,骆玉秀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人们暗地里都说:这要是哪个娶了玉秀,那才是前世修来的福份。郑长生喜欢骆玉秀,心里面认准了她,只盼着自己早日考取功名,了却父亲心愿后,尽快娶玉秀回家。

骆玉秀对郑长生也有感觉,这个聪明而又老实的书生,就象大哥哥一样,时常保护着她,教她学文识字,教她算术理帐,和她出谜射虎,和她对谜唱歌。骆玉秀希望郑长生早日来家里提亲,但更希望郑长生早日考取功名,为国家效力,那才是男人该干的事。

两个人就这样矇眬相爱,两颗心靠在了一起,一天见不到对方,便像少了些什么,相互惦记着对方。他该不是又惹什么麻烦,被先生罚站了吧?她该不是掉到河里,或者鱼没卖完吧?

虽然这样,但两个人一见面,那些好象说不完的话,却都又说不出口。两双眼睛一对,又象似说了千言万语。只有日常的劳作中互相倾诉着情意。郑长生希望骆玉秀的渔网坏得快些,他便能借机多和玉秀呆一会。骆玉秀希望郑长生多讲些故事、笑话,她不知道郑长生的肚子里怎么知道这么多事,她只知道郑长生喜欢看她笑,喜欢听她的笑声,她一笑,郑长生就象呆住了一样,傻傻的可爱。就这样,两个人越走越近,两颗心也越来越亲。

虽然郑长生对诗书经文有诸多的困惑,但不碍于他的学业优秀。郑长生的聪明才智在考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县试还是府试,郑长生都顺利考取,还未满十八,便考中了秀才。这在人才辈出的赵秀才私塾也是不多见的。赵举人自感教导有方,也欣慰得很,嘱咐郑长生继续求学,争取考取功名,好报效皇恩,为国家效力。

郑长生考中秀才后,郑刚欣喜异常,心想自己郑氏一族从祖上为官开始,家大业大,到自己这一辈虽然勤耕苦作,日子过得红火,但没有一个出人头地的后人,在外人看来有家业衰败之意。但自己的儿子郑长生争了一口气,虽然秀才不是什么官,但好歹也是文人,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如果再进一步,考中举人、进士,甚至高中状元,那真是为我们郑氏光宗耀祖了。为此,郑刚特地择吉日,在家里杀猪宰羊,酬谢赵老秀才,款待众亲近邻。

对于考中秀才,郑长生不以为然。虽然考中秀才对于寻常人家来说是天大的荣耀,如吴大财主对吴士仁寄予厚望,甚至私下买通官员,但吴士仁也没有考取秀才。

但郑长生志不在此。考中秀才后,赵秀才的夸赞之声,同学的羡慕之声,乡邻的恭维之声,郑长生都不太在意。郑长生心想,如果因为我有父亲这样乐善好施的名声,旁人称赞我,我还引以为荣。但就因为我考中了秀才,我于国于民没有任何作为,怎受得起这样的恭贺呢?还不如象吴士仁一样,吴士仁虽然学习不如我,但他的爹有钱有势,在京城还有亲戚,早就安排好了吴士仁的一切。听说吴士仁没有考取秀才后,吴大财主到京城打点好了,捐了个官职,准备近日上任了呢。

对于未来怎么打算,郑长生没有多想。他不想继续求学,以求中举,出仕为官。只想早日迎娶骆玉秀,和她在家里种田捕渔为生,我种田你做饭,你织网来我捕渔,自由自在,岂不优哉乐哉。是应该找个时候给父母说一说了。郑长生暗地里在找机会。

这天傍晚,刚送走了一拨前来恭喜的乡邻,郑刚心情很畅快。

今天同村吴大财主和儿子吴士仁前来祝贺,虽然郑刚平时看不惯吴大财主骄横跋扈的样子,但两人在一个村里住着,平常时有些来往,其子吴士仁和郑长生是同学,所以对吴大财主父子还是恭敬有加,以礼相待。吴大财主在恭贺郑长生才学俱佳、今后定大有出息后,不经意地说起吴士仁被朝廷任命为宜都府八品县拯,即将上任,其洋洋得意的神情令郑刚恶心不已。

但郑长生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他与吴士仁同窗数载,又是极好的玩伴。虽然吴士仁没有考取秀才,他为吴士仁惋惜,但这次听说他父亲帮他捐官,正遂了吴士仁想扬名立万的夙愿,他为吴士仁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吴士仁和郑长生还在叙着同窗情谊,回忆在青林寺读书的一些趣事,念着“苟富贵,勿相忘”时,郑刚已经很不满吴大财主一副小心得志的嘴脸,准备起身续茶送客了。吴大财主知道郑刚对自己不服气,但郑刚祖荫庇护,在地方口碑较好,郑家在村内也属大户,不好直接撕破脸皮,便忿忿地拉着吴士仁而去。

郑刚礼节性地送出门来,站在门外望着自家门楣上的“耕读传家”四个大字。这是郑家先祖立下的家训。郑刚暗忖,什么时候如果有皇上写块匾额挂在上面那才风光。虽然自己不求名不求利,但郑家先祖在朝廷也是有些名望。现在改朝换代,先祖也不再为官,郑家搬来宋山一带也有几代人了。作为外来户,先祖秉承扶弱积德、广施善事的家风,总算在当地立住了脚。到了自己这一代,全靠苦心经营,辛勤劳作,家业在慢慢发展,才不致衰败。郑长生考取秀才,总算没湮灭了“耕读传家”的名号。听说考中进士后,皇上会亲笔赐字,到时候挂在这大门上,也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先祖了。

郑刚进屋来,正好夫人晚饭端上了桌子。

郑刚问:“长生呢?”

夫人说:“可能在书房读书吧。”

郑刚说:“读书是该读书,还是该吃饭呢。你去把他喊来吃饭。”

正说着,郑长生拿着一本书从书房出来了。

郑长生见到郑刚,喊了一声:“爹。”

郑刚说:“该吃饭了,把书放下。你看的什么书?”

郑长生说:“前些天总看些四书五经,看得头都疼了。今天看看《庄子》。”

郑刚知道《庄子》不是科举应该学的书,规劝他:“不要看这类闲书,把心都看散了。”

郑长生答应了一声:“好。”

郑刚问:“赵秀才说明年正好是大试之年,你准备什么时候进京赴考。”

郑长生说:“爹,我不准备考了。考取了秀才,我准备就在家里,开个私塾,教教学生,也好过日子的。”

郑刚说:“那成什么体统。本来教私塾也是正经事,但你现在才刚发萌,前途还远得很,不要老想在家里。”

夫人见郑刚发烦了,忙来打圆场:“先去考考,考不上再回来也不迟。”

郑长生说:“我想就在家里,和爹娘一样,教教私塾,耕种捕渔。”

夫人见郑长生这样一说,心里有点纳闷,儿子现在正是想到外面闯世界的年龄,怎么会不愿意出门了呢?

夫人问:“长生,你不愿意出门,有什么事吗?”

郑长生说:“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我愿意在家侍奉父母”。

夫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长生,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现在既然读书读了一定模样,就应该为皇上尽忠,为朝廷效力。我们年纪也不大,不需要你在家照顾。不如我们托媒人给你说门亲事,让你安心在外面闯荡。”

郑长生一听要给他请媒说亲,忙说:“不要找,不要找。”

夫人说:“不要找?你年纪也不小了,村里象你这般年纪的人,早都成了家了,有的小孩都有了。你该不是在上学的时候,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吧。”

郑长生红着脸,半天不说话。

看到儿子这般模样,父母心里有了底。虽然知道儿子上学时未经父母允许就认识女孩子不对,但郑刚夫妻一向开明,只要郑长生自己决定的事一般不加阻难。郑刚没打算责怪他。

郑刚说:“是哪家的姑娘,家里什么情况,只要门当户对,我们也不反对。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可以不要,媒妁之言还是要的,否则怠慢了人家姑娘。”

郑长生见父母不怪他,才低声说:“是我在青林寺上学时认识的,叫骆玉秀,母亲过世了,现跟着父亲一起过活,父亲叫骆顺德,是在河里捕鱼的。”

一听说是河里捕鱼的骆顺德,郑刚在头脑里想了一遍。青林寺那里捕渔的以骆姓居多,几个捕鱼的大户郑刚基本上都认识。

郑刚问:“骆顺德?象没有听说过。他们有什么产业,有几只捕渔船呀?”

郑长生说:“他们本是贫苦人家,以捕渔为主。”

郑刚说:“那就难怪了。贫苦人家也没什么不好,但与我们家不是很相配哟?”郑刚把头偏向夫人,象是在征求夫人的意见。在这个到处讲究门当户对的年月,两个人门庭相当才是姻缘的最好条件,模样什么的还在其次。郑刚家虽然不是富户豪门,但在宋山村除了吴大财主,也是数一数二的殷实人家。

郑长生连忙说:“我不讲究门当户对。我只知道我喜欢她,愿意娶她。”

见儿子这样,夫人连忙说:“此事不急。我们也不讲究,但怕她们家在乎这个,也不是没有的事。”夫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有一些贫苦小户的闺女不愿意嫁到大户人家来,她们不图安逸享乐,只怕到大户人家里受苦受气。

郑长生急忙分辨:“她也愿意。”虽然两个人没有开口说出来,但郑长生知道骆玉秀的心思与他的一样,都只在乎对方,都认准了对方。所以郑长生肯定骆玉秀愿意。

夫人也不好说什么了。

郑刚深思一会,说:“既然愿意就好。我们也不反对。但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你现在学业不能荒废,还是继续抓紧学习,以考取功名为要,儿女情长暂却放一放,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只要你进京上考,所有的事都好商量。--这也是遵循先祖的遗愿。”

郑刚在这里,不时失机地请出先祖来说服郑长生,他知道自己的话郑长生可能不太愿意听,但祖辈的话份量就重些。

见父亲这样说,郑长生说道:“好!我答应进京赴考。但考完后我一定要娶骆玉秀。”

同类推荐
  • 呆萌小仙妃:殿下老是欺负我

    呆萌小仙妃:殿下老是欺负我

    她是千年血珠与万年采莲结合而成,珠为心,莲为法。因渡各种磨练,下凡历练,遇上了他,他是一个衣食无忧小王爷,在遇上她后,自己从年少轻狂变得成熟起来,可是会错过她吗?
  • 仙之路步步行

    仙之路步步行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步一步艰难的成长!修道慢慢,多坎坷。仙途陌路,血成河。……!
  • 绝世散修传奇

    绝世散修传奇

    大千世界,亿万门派,更有十大名门,成仙者万里无一!门派之外,亿亿散修,得道人亘古未闻!人皆说神仙自古出名门,我偏要一棍敲破登天路!看散修袁野如何傲立巅峰,斗战天下!更新时间上午九点,晚上八点,爆发之时文中通知。新来的道友可以先看下小酒书评区上小酒对自己作品五十万字的总结。
  • 倾震天下

    倾震天下

    欧阳云雪悠闲地走在路上,到家门口听见自己的父母要将自己卖掉,得知自己只是他们捡来的。悲痛欲绝,一道雷劈下…一朝穿越,她是苏府废材二小姐,本以为到了好家庭,却没想到同样是为了利益不顾一切。苏雪不甘心,她绝地反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一路辛苦得来甘甜…一路上,有亦师亦友的她。帮她渡难!最后,收获至死不渝的爱情!“本故事纯属虚构,绝对虚构,我啥也不懂,像政治什么的,所以就胡编乱造呗。看不懂多担待担待!”
  • 刑天之刃

    刑天之刃

    启灵分三步,开脉定七轮,筑基九重楼,金丹十二转,元婴五行神,凌虚化阴阳,合道归太极。乾阳已殁,年少李居,莫问圣骨荷未残,素心一剑斩长天!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是警官

    我是警官

    【2016军事最强一股清流】谁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谁能够权势名利伴左右,分毫不取不回头?谁能够刀枪胁迫,却能笑霸四方?这些。。。。我做不到~人生就是要左拥右抱,有权有钞票!————于飞
  • 末日狂呼

    末日狂呼

    曹磊很幸运,他穿越到了一个富家子弟身上,曹磊很不幸,因为他穿越到了未来,而且还是科技达到登峰造极的未来,曹磊不知该庆幸还是无奈,因为世界就要毁灭了。
  • 快穿之无双

    快穿之无双

    无双,一个穿越过无数个世界的孤魂,她千面,多变,善伪装,随心所欲……当穿越为配角、踏脚石、炮灰又如何?她奉行的是以牙还牙的处事准则,有仇报仇,有恩报恩!非喜勿入。
  • 末日穿越者

    末日穿越者

    当你获得强大的力量和神秘的系统时,请不要把你当作圣母,认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因为在利益背后,你自己再怎么对他人好,你也会发现,你不过是他们心中的蠢蛋而已,而我?就是那个蠢蛋,因为末日的不忍心,自己重燃了年少时那个拯救世界的心,结果迎来的是背叛。当人撕下一个面具时,就会重新捡一个面具,哭泣在心中。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变异的战士

    变异的战士

    茫茫宇宙,地球只是其中一颗渺小的小行星,宇宙中有无数这样的小行星。公元2909年,地球迎来了第一个来自外太空的人类――外星人!他们科技发达,知识丰富,相比之下,地球人类的科技和知识远远不能对抗。面对强势降临的外星人,地球人类能守护好他们的家园吗?是胜利?还是失败灭亡?这一切都在杨天瑞的身上,作为地球上唯一的一名变异人类,他能否带领地球人类渡过这次危机?(修改中)
  • 都市双子星

    都市双子星

    一个平凡的宅男,在得到不平凡的能力时,是否可以报仇……强运是否会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真爱会不会在开始的激情后慢慢变质……他是杀手榜上的死神还是在女朋友身边傻笑的少年……
  •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本书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分为武皇的宠儿小三郎、志存高远初露锋芒、巩固皇权立基业、开元盛世业繁荣、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爱情、痴迷色情长生与艺术等9章。
  • 体育全能王

    体育全能王

    乒乓球?我闭着眼睛都能打抽你!篮球?别怪我扣你的时候不忘骑着你!足球?看好了,我要曲线射门!排球?拜托,请准备好三个人以上来接我的重力一扣!田径?求求你们让远点,不然我的劲风会把你们刮倒的!拳击?你小时候没吃过奶吗?站着让你打你都能累趴下?……还有什么是哥们征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