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7100000032

第32章 冰冷亦有动人时刻

剑是正义的象征,铸剑要心存正义,铸剑师是要有骨气的人。每一把名刀名刃,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只要你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用心锻造,就能制作一把宝剑孤品。千万次地锻打,不厌其烦地磨砺,只为了最独特的那把剑。做人当如铸剑,外表如剑鞘,不求华丽无比,但要精致巧妙;内涵如剑身,只有千锤百炼,方显英雄本色;剑修长光洁很优雅,人也当有剑的风雅气度,刚柔相济。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剑中看得到深意。一个人的思想和阅历还没有达到欣赏剑的时候,剑在他的眼里也只不过是兵器。

女人本来不爱兵器的,觉得这应该是男人世界中的表达。看了季劭聪的剑,倒是觉得没有这般冷虚无情的可怕。向他求剑的人很多,男人本色尚武,尚武又崇文当然喜欢剑,剑是君子的物品,是百兵之君,文与武都在上面了。本来是武器,是要去拼杀的,可在中国人眼里是赋予了人文精神的,是含了仁、义、礼、智、信的。还有好些人坚持传统,相信家里放一把好剑可以镇宅。女人看剑,这些都不管。

冰冷的东西也有动人的时候,美丽的东西也有让人生厌的一刻。

季劭聪是铸造出过绝世好剑的,所以大家称他为大师,很少有大师像他这样年轻,连白头发都难得找到一根,说话的时候对剑的热爱会从眼睛里迸发出来。中国人爱看武侠片,刀光剑影中剑是正气的象征,负剑行侠是光明正大的快意恩仇,很多武器显得有些旁门左道,不够正义之师。

季家在当地是代代相传的铸造世家,季劭聪的祖父季可满也是一位手艺精湛的铁匠,龙泉宝剑的传人,在当地是方圆几十里的名匠人,季劭聪打小就习惯了铁与火的铸造工艺,几个哥哥也都带着徒弟从事刀剑制作。他自己也带了徒弟,有的年纪甚至比他还大,入门门槛是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有体力,有善心。

可是祖辈们从事手艺纯粹为了生计,那时做的多是刀条,也打不出真正的好剑。祖父是个性情中人,谁需要剑他就去给人打,有时候包饭烟就算人工费了。他觉得那时的剑失去了古意,丢掉了很多传统,自己最想做的还是恢复古法。他翻阅钻研中国刀剑历史,对历史上名刀名剑了如指掌。季家传下来的龙泉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世人都夸龙泉剑好。

在古人眼里,一把好剑,吸取了日月山川之精华。春秋时期,龙泉属越国,在瓯江上游,山溪中蕴藏含铁量极高的铁砂,称为“铁英”;茂盛的森林提供优质燃料;秦溪山下有北斗状的七口井,水质特异,甘寒清冽,用来淬剑非常合适;宝剑锋从磨砺出,龙泉山石坑特产一种名为“亮石”的上好磨石,用来砥砺刀剑,锋刃锐利,寒光逼人。一把剑能折回,再一弹出去,声音刚啷啷作响,足够锋利,刚柔并济,硬度和柔韧度都够,花纹也要漂亮,就是好剑。宋太宗《缘识》中说:“寒光到处鬼神愁,哮吼乾坤一片秋。龙泉剑,龙泉剑,我用似波流,升平无事匣中收。”龙泉宝剑的自然青光洁白夺目。细看手工锻打而成的龙泉剑剑身,上面袅娜多姿的花纹绝不重复,摸上去却没有凹凸感,就好像这些摇曳多姿的花纹是天生其中似的。季劭聪告诉我,这种花纹并非镂刻或化学腐蚀而成,是铁英砂、含碳钢经人工反复折叠锻炼自然炼就的,磨之不去,历久常新。

许多武侠电影电视剧里的剑都是请他铸造的,这点是让他小有名气的事情。剧组纷纷找他铸剑,聘请为兵器顾问,看中的是他懂兵器历史,能够还原时代该有的元素,每一个年代的刀剑制式都有那个朝代独有的风格,同一年代剑式统一。他也为成龙上海武术馆铸造了三把宝剑,用作镇馆之宝。这些倒都是附加而来的,他的本意却是在莫干山这个地方,把家里的手艺结合自己对刀剑历史的研究,用古法铸剑,复原失传以久的古法镟焊百炼钢锻打技艺、覆土烧刃等热处理技术,让传统的手艺理论体系完整,工艺传承严谨。

季劭聪的铸剑作坊开设在莫干山脚下。传说,干将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于是干将与莫邪夫妻就在此铸剑,莫干山的名字也是这么来的。为了铸剑,干将采集五方铁精、六合金英,候天时、查地利,直到阴阳交会、百神来观才燃薪鼓炉,却没想到遭逢气温骤变,熔炼的铁汁难以流淌。正在一筹莫展时,他的妻子断发剪爪,毅然投身炼炉,顷刻间,铁汁沸腾、金铁相濡,铸剑师遂以成剑二枚,一阴一阳。从那一刻起,干将和莫邪的名字便留在了史书列传之中。莫干山依旧,静静埋藏着古老的莫干剑文化。季劭聪收藏了一把在莫干山脚下挖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剑,根据材质可以判定是铁剑,铁剑已在当时存在,只不过数量稀少。他重铸莫干剑,复原铸剑锻造工艺,那是纯自然手工过程。只有手工锻打,刃材经过完善的热处理,才能让刃区硬度、弹性等性能都做到尽量完美结合。

做一把好剑,要集很多匠人的智慧于大成。这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铸剑每个程序他都要学习,他不断请教交流,身边有一群匠人朋友,做堆漆的,做手工雕钢的,冶金的,炼工、磨工、木工、漆工、雕工都是他的老师,他们一起研究古法。比如剑身的花纹就要用最好的雕工,或花草,或走兽,或云龙,切割有痕的刀法,粗犷或精细,都要奇中传神。

铸剑最大的忌讳就是心急,这是份精细活儿。配料、锻合、复合、镂刻、淬火、磨砺等每一道工序,都要耐得住寂寞,稍不专心就会伤及自身。年轻性急最容易受伤,他曾在最后几道精磨的时候,突然看到溅得到处是血,才发现右手食指断了,一直挂着。没了这只手指,就用其他的手指,倒是方刚的气概,现在已经满手是茧,满手是伤疤。随着技艺不断提高,受伤的几率也越来越小了,受伤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原料是陨铁最好,10斤毛铁仅得1斤钢,配好的料入炉加热,反复折叠锻打,去除杂质,用传统百炼钢的折叠锻打层数,如折叠前材料为两层,折叠一次后是4层,折叠二次是8层,折叠三次是16层……多者达上万层。好的剑条要打几十万次,硬的钢、软的钢,跟揉面团一样一层一层地揉,把最硬的钢夹到中间,两边刚柔并济,中间是硬钢。材料不同,折叠锻打的方式不同,得到的花纹形态也不同。比如,叠打的花纹如流水,团打的像云朵,旋打的似螺旋,还有松针纹、珍珠纹、龟纹、羽毛纹等。

铸剑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淬火,将已锻好的剑坯烧到一定温度后浸入水或油中急速冷却,只有经过淬火,才能提高剑身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淬火形成的“马氏体”,要经过生活中许多挫折和艰辛的洗礼,人品才能清纯坚韧。淬火后的剑还要磨励、精研、装配才能成器,所以没有一定的学养、修为、阅历,就只是一块“大材”。锻造时每一次敲击,从力度到角度都有不同,铸剑师每天的状态起伏,也会影响剑的品性。最后磨砺也非常讲究,分粗磨、细磨、精磨和研磨。各个阶段用的磨石都不一样。白石、红石磨去剑身上的锉刀痕,油石、亮石磨去上一步骤的红石痕和白石痕,边磨边蘸水洗边观察,一直磨到剑身光鉴可照,寒光逼人,花纹自现。

最满意的一件作品就是“战国剑”,取材自4000多年前落在阿根廷的陨石和土钢,经历了72万层的锻打,剑身清晰体现出手工精细的折叠痕迹,犹如大海波涛,透露出玄铁的寒光,精美至极。一把好剑也要配上精美的剑鞘。鞘中之剑,未露锋芒时,也能从他精心雕刻的鞘上看出名贵,用的也都是上等好木材,配上中国人喜欢的宝石,外饰铜、铁雕银丝、镂空、浮雕,错银鎏金、阴刻镶嵌。他也钟情于汉代剑,剑把只用简单的布条缠绕,质朴得毫不起眼。剑做多了,就返璞归真了。

在龙泉以打剑条为主,在杭州他成立了泉季剑坊。想要得到季劭聪的剑,必要预定,打一把剑最少也要一个月。买剑的人各种缘由,有的出于收藏,有的就要在家树立正气。故事也太多了,比如他在杭州大师展上遇到一位富豪,一见到就喜爱到不行,非要当场请走他的剑,富豪的妻子却极反感地盯着他,大概不喜欢刀剑这类武器。3年之后,这对夫妻又专程登门拜访,富豪妻子带足了礼品,表示感谢,说这3年来,剑挂客厅颇有气势,她老公工作也顺利了,下班也准时回家了,赶回家保养剑,夫妻话题也多了。虽然人们多多少少总是带着一种小迷信去看待剑,不过在季劭聪眼里,剑就有正气。

剑是正义的象征,铸剑要心存正义,铸剑师是要有骨气的人。每一把名刀名刃,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只要你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用心锻造,就能制作一把宝剑孤品。千万次地锻打,不厌其烦地磨砺,只为了最独特的那把剑。做人当如铸剑,外表如剑鞘,不求华丽无比,但要精致巧妙;内涵如剑身,只有千锤百炼,方显英雄本色;剑修长光洁很优雅,人也当有剑的风雅气度,刚柔相济。

同类推荐
  • 指点江山

    指点江山

    本书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马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展示了马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未厌居习作

    未厌居习作

    1935年叶圣陶出版的散文集,收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精忠旗》、《清忠谱》、《窦娥冤》随着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主人公的死亡达到高潮,往往在主人公的最终死亡之后又加上了申冤昭雪、仇人毁灭的结局。《娇红记》的结局是一个痛苦的“团圆”,男女主人公以死殉情,双双成仙之后,仍难以排遣人间万种愁怀:“两鸳鸯,双飞陇头,似啼鹃哀鸣树头。《长生殿》、《汉宫秋》、《桃花扇》悲剧性冲突的发生、发展与高潮都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爱情与事业的矛盾与冲撞,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这是一种两难选择。《桃花扇》的主人公李香君、侯方域历尽磨难再度相逢,却已不知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只能带着亡国之痛遁入空门。
  • 倚栏独语

    倚栏独语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过的散文随笔,或游历山水,或感念亲友,或感悟人生。”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者始终坚守着一份心灵的恬淡,用深情如水的文字和浪漫情怀营造了串串美妙的花絮。一颗真诚质朴之心汇成涓涓细流,流淌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澎湃着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并用一颗善感的心思考着、记录着……展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追求。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热门推荐
  • 大陆之我为王者

    大陆之我为王者

    为了争夺唯一的资源大陆,其余的四个大陆开始互相残杀,人性的残暴与贪婪,硝烟和战火中诞生了一位统一五个大陆的王者
  • 重生之修仙女配不好当

    重生之修仙女配不好当

    悲惨宿命的女配,阴差阳错之间,灵铃穿越到了刚看完废柴逆袭文中,而且还是一名女配。为了改变前身的命运,她开始了疯狂抢夺女主机缘之路。只为改变命运!飞升成仙!重回地球!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脱离单身狗!
  • 人族至皇

    人族至皇

    州府大旱,民不聊生,一个孤儿为生存踏异乡之土而逃难,万千经历才发现这不过是四族止战的结束,是一个策划了万千年阴谋的小小开端,妖王神皇,成道成佛,龙刀虎剑,是天下大乱造就了圣人的横空出世,还是圣人为向天下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创造了这自开天辟地以来世上最大的浩劫。
  • 不会爱的神

    不会爱的神

    生气?愤怒?小男孩一直在心中默念这两个词,但那心却像万年冰冻的玄冰,一点也不为所动。-----“生气,愤怒,失落,颓废,开心,幸福……我还是感受不到这些情绪吗?”男孩喃喃着,像是说给旁人,又像是说给自己。
  • 三世:第二世界

    三世:第二世界

    一世为帝,她为妃,却伤他最深。二世为民,她为歌妓,可是他成了女儿身,爱她却不能说。三世为人,她高贵不可攀,他仍转世成了女子,带着前两世的记忆,爱了两世,也被伤了两世,他想放弃,却纠缠不清。也许只有在游戏里才能忘掉前世,前世太伤,今生不爱。
  • 我的鬼妻是公主

    我的鬼妻是公主

    厉鬼再凶狠,也经不住我万鬼幡的收服,地府再森严,也任我来去自如,阎王来了,也拿我没办法。破邪祟,灭尸王,杀鬼仙,交仙友,娶鬼妻,携尸女,领天师同战世间邪恶,我叫欧阳百生,我是最强殿主!
  • 惑世国师

    惑世国师

    世有“北有拂景既倾城,南谓九卿可惑世”一说。男生女相,妖媚惑主,喜好男风,手段狠戾世间男儿皆不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造福百姓,运筹帷幄千古一卦知天下。这是大祁国师墨九卿。却无人知,这祸国殃民的一朝国师,竟是女儿身!皇帝宠信,奸臣算计,政局诡谲,身份成谜。且看她一异世孤魂如何在这如画江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私罪》

    《私罪》

    那一年,她入住他家,未曾谋面,似青梅竹马,日久情深。又一年,她入嫁他家,红衣飘摇,却天意弄人,形同陌路。可后来,他病危。为了救他,她愿用生命换他一世无虞。【没有他,留命何用?】可后来,他又想挽回她。他孤身一人,去找拥有她生命的人。那是一个邪魅的笑,落在了那人苍冷的眼里。【我只想看一场好戏,你只需答应我的条件。】还有什么可犹豫呢?他答应了那人。那个人的笑容愈发深浓,点缀在地狱般的黑夜里。【随我、为我、成我。】
  • 土豪成精

    土豪成精

    从小被人贩子拐卖的小子,长大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土豪。这个看似平常的土豪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看土豪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精路。
  • 凰图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