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400000002

第2章 滞胀不同于通胀,理财不能豪赌(1)

滞胀是市场盛极而衰,由通胀转为通缩的过渡。滞胀是通胀恶化的结果,是投资率下降、企业赢利下降、就业率下降、实际收入下降、购买力下降、消费率下降的持续衰退的结果。抗通胀得用紧缩手段,抗衰退又得用扩张手段。“宽财政、紧货币”的反向两手,是政府应对增长性衰退的两手。紧缩消费,择机投资,则是你迎战增长性衰退的两手。

经济回暖是假象。实质是“投资经营环境恶化”与“盲目招商引资”两大病症引起的“发烧”,导致了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政府救市的药方,表面看是拉动内需,本质上却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成了大黑洞,经济二次探底已是必然。

--郎咸平

理财岂能马后炮?

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大众贪婪时你要缩手,在大众恐惧时你要出手。当人们忘记“二加二等于四”这种最基本的常识时,就该是脱手离场的时候了。

--沃伦·巴菲特

通胀早就来了,专家、学者们的应对高招儿也都跟着来了。“让工资跑赢物价”,“少存款,多贷款”,“少持有货币,多持有资产”,“保守存钱,不如灵活投资”,“少持有固定收益品种,多持有浮动收益品种”,“投资排序是一房产,二黄金,三股票,四收藏”,“乱世藏金,盛世藏宝”,等等。这类口吐莲花的高论,不一而足,听得你一时间不胜聒噪。

不胜聒噪,是因为你心里明白,有些高招儿,你听了白听,做不到,譬如“让工资跑赢物价”。为什么大家全都无奈地众口一词:“什么都涨了,就是工资不涨?”因为你大体知道,通胀导致企业成本高企、盈利下降,不裁员就不错了,还想大涨工资?员工的名义工资,都难以大幅提高,实际工资怎么能跑得赢物价?

其实,如果说“什么都涨了,就是工资不涨”是事实,那么,通胀就已经不是通胀了。为什么?因为通胀是高增长的产物,是市价的连环上涨。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也会连环上涨。以往的通胀,都伴随着工资的上涨。可这一轮通胀来临,连名义工资都难以提高,可见通胀已经变了,早已不是单纯的通胀了。

即便名义工资有所提高,那也是被最低生活成本抬升起来的刚性提高。工资的刚性提高,仍会被生活成本的刚性给支出掉--你的边际消费并未减少。可支配收入没有提高,你的实际收入也就没有提高。原本就是维持生计的必需品被垄断、被强迫交易,才导致你的收入不敷支出。因而,除非大幅加薪,否则你的净收入难以跑赢物价。

行政事业体系涨工资好办,财税收入年年超收、超分配,不差钱。企业老板增收也好办,大不了摊高成本,缩减利润。唯独替人打工的白领、蓝领们,不给你涨工资你也不敢怎么样。罢工?怠工?想都别想。升职?跳槽?大约是个合理的努力方向。白领的工资不涨,蓝领的农民工就更难涨了--白领还得靠工资更低的蓝领给自己干活呢。总之,你看到了“民工南北荒,企业东西抢”吧?你看到劳动法里的诸多工资条款落实不到位吧?你看到决策层喊“调整收入分配”都喊了4年了,还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吧?

专家的高招儿有很多,首先说说“少持有货币,多持有资产”。按理说,固定资产是抵御通胀的理想手段,不动产具有保值增值特性嘛。但是,如果你只知道不动产能保值增值,却不知道房产的保值增值只是在均衡市价下才有可能,那么,你就是“过分教条”(克鲁格曼语)。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信书本,不看市场。市场上房价虚估,一涨再涨。蜂巢式的钢筋水泥框架小隔间,卖的像是满屋贴了金箔的市价。眼下都飙过了美国别墅的国内公寓价,谁都看出它邪乎得出格,谁相信它还能保值增值?

但房价的一涨再涨,铸就了屡战不败的涨价预期。涨价预期,变成了越挫越勇的顽固信仰。争购者执迷不悟于房价的只涨不跌,“荒谬、妄为、极度违背常理”(亚当·斯密语)到了近乎疯狂。其实,作为通胀的始作俑者、先头部队,房价的飙涨本身,早已属于恶性通胀了。国内的资产泡沫举世无双,早已临界破裂了,还怎么能够对冲通胀?资产泡沫快要破裂了,你赶快抛售房产还来不及呢,怎么还敢“多持有资产”?

其次说说“保守存钱,不如灵活投资”,“排序是一房产,二黄金,三股票,四收藏”。专家所说的“灵活投资”,其实就是投机。没错,大家早已按此排序,排着队投过资也投过机了:迟到的炒房者,快炒成房东了。炒股的小股民,都炒成股东了。黄金追涨得开始跌了,收藏品泛滥得多是赝品了。你说,我再灵活,还能往哪儿投资?

再说“少存款,多贷款”。大家凭常识便知,现金本身就是最灵活的流动资产,也是“灵活投资”的本钱。专家主张“少存款”、“少持有货币”,可大家愣是不听。统计显示,2010年12月居民活期储蓄比11月大幅增加了约7500亿,达到了2010年的最高水平。专家主张“多贷款”,大家更不敢轻信。先不说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多贷款往哪儿投,就说贷款步步收紧,利率节节升高,想多贷款也难了。没房贷的,买房的门槛筑高了,有房贷的,纷纷提前还款了,你还想多贷款?

为什么大家宁肯保守存钱,也不肯灵活投资?因为8年来的灵活投资早已蜕变成了投机成风,因果报应--国内市场早已成了个“投资靠盖房子,消费靠买房子”的病态市场,社会几乎成了一个靠盖房子、卖房子过日子的社会。大拆大建的后果是“一花怒放百花残”,实体经济被挤压得几乎靠了边,投资难以找到好项目了。

什么叫实体经济?就是“就业、工资与生产”(克鲁格曼语)--就业难不难?工资涨没涨?供给足不足?这些才能检验出你对财富增长有分享感,还是有失落感。如果就业越来越难,实际工资也不涨,物价却越涨越高,你还敢灵活投资?你能不保守存钱?

专家建议的投资排序“一房产,二黄金,三股票,四收藏”,的确有国内市场特色。但频频经历过房价跌宕的国外专家,却把投资房产排在了股票之后。他们认为,过去被认为是安全的房产,现在更具有风险性。譬如房产的市价下跌、税收负担增加、变现的流动性减少,有时会变得不如股票容易出手。因而,国外专家建议的投资更加保守,排序一般是“一活期储蓄,二定期存单,三国债,四一般债券,五股票,六房产,七商品,八基金”(斯蒂格利茨语)。国内感觉比股票安全的基金,被排在了最难以控制风险的最后。为什么?因为基金本身具有投资风险的忌讳。什么忌讳?“运作别人的资金”(克鲁格曼语)。由此可见,国外市场迥然不同于国内市场。

至于专家建议的“少持有固定收益品种,多持有浮动收益品种”,则是鼓励你放弃低风险品种,转投高风险品种的一招险棋。当下市场消费者观望,投资者找不到投资方向,皆因经济转型期前景不明,收益难以预期。按理说,你应当规避风险,选择相对安全的固定收益品种才对。不说股市,就说大学生骆驼穿针眼似的争相报考公务员,宁当掏粪工也要挤进事业编制,是不是在逃避“浮动收益品种”?是不是在争夺“固定收益品种”?

听我这样逐一分析,像是把专家的高招儿分析成了损招儿,其实不是。专家的高招儿本身没错,错的是秋后播种的不是冬小麦,就违逆了农时。“人有千算,天只一算”,是说形势比人强。人再能盘算,也盘算不过天时。通胀的列车,6年前就已启动,当下已开进了滞胀地带。专家卖出的旧船票,已登不上离港的客船了。铁道部也出台了过时不候的车票作废规则,何况理财最讲究“当断不断,盈亏立变”。

总之,专家的上述理财策略,拿来应对通胀全都没错,错的是拿来应对滞胀。这就像是售卖过期食品,会吃坏你的肚子。但自己理财得自己做主,不能轻信盲从。自己吃多了拉稀,也怪不得人家卖李子给你。

不同品种的播种期不同,收获期也不同。一般把资产分为股票、债券、资产、商品、现金5大类,这5类资产在不同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迥异。如股票在复苏阶段表现最好,但在滞胀阶段表现最差。如债券在衰退阶段表现最好,但在滞胀阶段表现最差。如资产与商品在滞胀阶段表现最好,但在衰退阶段表现最差。如现金在衰退阶段表现最好,但在滞胀阶段表现最差,等等。作为一个农民,如果违逆了农时,选错了品种,就砸了自己的饭碗。而作为一个市场人,如果违背了市场规律,选错了资产,也就砸了自己的“身家”。

专家不是农民。靠市场吃饭的人,像是“一年只有一个麦子黄”的农民,全凭春种秋收吃饭。而专家大多靠财政供养吃饭,月月发薪,“月月有个麦子黄”。因而,国内的专家、学者,大多属于超市场生存一族。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不像市场化生存一族,不像随时有衣食之忧的农民。

专家不是农民,对农时不敏感,不是春种秋收的行家里手。不靠市场吃饭的专家,却喜欢一拥而上,给靠市场吃饭的人支招儿,难免会放马后炮。譬如上述的高招儿招招落空,成了后见之明,使专家们“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背上了“事后诸葛亮”之名。

总之,“物价涨,增长跌”,“物价涨,盈利跌”,“物价涨,就业跌”,“物价涨,股市跌”,“物价涨,房价跌”,“物价涨,实际收入跌”,通胀早已经变成滞胀了。专家们没有先见之明,还在马后炮地教你如何应对通胀。滞胀之下,理财策略全然不同于通胀。而要弄懂滞胀下怎么理财,你不能只埋头播种,先得抬头看天,看清楚农时已经到了什么节气。你要看清楚原本的通胀,怎么就一步一步地变成了滞胀。

表象是通胀,真相是滞胀

一个经济体仍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于是,闲置的产能和失业者越来越多。

--保罗·克鲁格曼

2011年新年伊始,国内市场重演2008年的民工返乡潮。返乡潮其实是留乡潮。你只见骑着机车长途跋涉回乡的队伍浩浩荡荡,但没见他们又成群结队地骑回来吧?你也许不知道,许多农民工原本是因为不再返回,才携带机车回乡的。

总之,你只看到“民工南北荒,企业东西抢”,没想到这是企业成本高企,盈利空间缩减,不得不减人减产吧?你只看到年初出口环比下降,进口环比增长,贸易顺差大降。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这是市场正在丧失低成本优势,增长动力在下降吧?

经济通胀时期,作为消费者的你节衣缩食,是因为你明白“吃饭穿衣要量家当”。但作为投资者的你,该怎样量入为出地理财?你知道理财全靠你能看懂市场、看透市场。你已经看出来了,通胀不是刚来,隐性通胀已经持续了6年。去年开始发力的高通胀,似乎是强弩之末,只是市场的表象。那真相是什么?其实,你知道真相可能是滞胀,只不过大家话到嘴边全都不说。为什么不说?是怕当人见人厌的乌鸦嘴,还是怕捅破了窗户纸后泄了人气?

在网上,经济学硕士黄铁鹰贴出过他与他老爸的一番对话。

“什么叫滞胀?”黄爸爸问。

黄铁鹰答曰:“经济增长率下滑、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同时出现,但是,是不是滞胀还得看经济数据。”黄爸爸再问:“我看不懂你那些数据,但我还能看懂市场。现在的市场是这样:猪肉两年前7块,现在15块;大米两年前1块,现在1块7。咱家保姆去年工资700块,今年你妈给涨到了900块。咱家大院外一溜儿开了几年的店面,有不少关门的、转让的吧?十字路口挂牌子打零工的人,去年20、30个,今年增加到40、50人。经济形势太严峻了。”经济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超强扩张、超高增长的市场具有巨大惯性,虽然经济增长率开始下滑,但经济仍有增长。

又增长、又衰退,原本是两个分道扬镳的相反走向,现在却同时并存于市场。这种又增长、又衰退的自相矛盾,与其叫做滞胀,不如叫做“增长性衰退”(克鲁格曼语)。因而,要论当前市场的难以捉摸、复杂棘手,说我们遭遇了滞胀,不如说我们遭遇了“增长型衰退”更准确、更形象。

什么叫“增长性衰退”?增长性衰退的表象是高增长的惯性还在,反复出现的衰退还没有那么明显,没有出现连续的负增长。那增长性衰退的实质呢?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对增长性衰退的解读最为权威。他对增长性衰退的解读是:“一个经济体仍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于是,闲置的产能和失业者越来越多。”增长性衰退的根源,克鲁格曼认为是“经济的需求面失灵”,即“私人消费不足以充分利用可用的生产能力”。

一听此论,你就会豁然有悟:这不就是当下的市场吗?难以为继的人为扩张与过高增长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增长性衰退”--产能过剩,是过度投资、过度出口遗留下的开工不足、产能闲置。政府投资与国企的垄断扩张替代了民间投资,挤压了民间消费。巨额赤字透支与信贷洪水之后,面临的仍是需求下降、就业下降。

需求下降,不是需求欲望下降,而是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源于持续的通胀造成了人民币币值的持续下降。就业下降,不是就业愿望下降,而是增长下降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源于政府赋敛与政府开支的双双扩张之下,民间投资与民间消费的双双下降。

我们先看滞胀不同于通胀。你可能对滞胀感到陌生,但仅看字面,你也不难看出,它不同于通胀,它比通胀复杂棘手。滞胀是增长下滑了的通胀,通胀则是高增长的副产品。也就是说,滞胀与通胀这两者的前提大不一样。不一样在于,一个是衰退与紧缩下的通胀,一个是增长与扩张时的通胀。早在6年前,国内就形成了通胀。早在4年前,政府就提出过“防过热、防通胀”。4年前的“双防”,指的是增长与扩张造成的通胀。但经过力挽狂澜于既倒的4年后,当下你遇上的早已不是先前的通胀,而是衰退与紧缩下的滞胀了。

滞胀与通胀都是通货膨胀,但性质大不相同。不同在于,通胀先于滞胀发生,是投资高增长、盈利高增长、就业高增长、收入高增长、消费高增长下扩张过度的结果。而滞胀是市场盛极而衰,由通胀转为通缩的过渡。滞胀是通胀恶化的结果,是投资率下降、企业盈利下降、就业率下降、实际收入下降、购买力下降、消费率下降的持续衰退的结果。

你对滞胀陌生,但对通胀并不陌生。2003年“非典”后开始了信贷扩张,2004年全国掀起了重化工投资大潮,2005年各地房地产加速升温,物价也跟着上涨。也就是说,2005年温和通胀就已经抬头了。2006年行政事业体系大幅度加薪,发钱补钱,无异于助推了通胀,隐性通胀变成了显性通胀。于是,2007年末,政府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同类推荐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需求的升级及机制的完善内生出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参与生态环保的动力及能力。本书从多个侧面对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保的互动机理作了探索与剖析,提出了以“激励相容”为特色的对策新思路。
  • 石油企业发展研究及重要法律事务分析

    石油企业发展研究及重要法律事务分析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及附录,主要内容为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与研究、石油企业疑难法律事务分析与研究、石油企业法律事务案例分析、石油企业常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本书采用编年史的写法,介绍了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包括秦以前的土地公有制度及其变革、秦汉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演变、民国时期土地制度等内容。
  • 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1

    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1

    这是本观点比较标新立异的虚拟经济论文集,共收论文17篇,具体内容包括:单边主义把世界引向何方;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从生活价值论解读财富属性;广义虚拟经济概论十题;基于不同视角的虚拟经济观点综述等等。
  • 好奇者的经济学

    好奇者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由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面向普通读者而撰写的普及性经济学读物。经济学大师们从自己认为有趣而实用的经济学问题入手,撇开深奥的术语和乏味的数据分析,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讲述给读者。作为著名的经济学人,这12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颇有建树。在本书中,他们用各自成型的经济学理论,以精到的语言分析了经济的萧条和衰退、可持续发展、就业、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直面了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这些挑战无论出现在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值得我们注意。
热门推荐
  • 风云掠月之王妃太狂傲

    风云掠月之王妃太狂傲

    当二十一世纪第一杀手月魅之魂,附于废物花痴之身,现有的格局将怎样扭转?欺负我?好吧,我任你欺负,但我会十倍百倍还回去!暗杀我?好吧,我任你杀,但杀不杀成就要看他们的准确率了。阴我?也好吧,我都无奈了,真想阴你裤子都不剩,让你裸奔!看她如何在玄幻异界翻云为雨,俯瞰天下!风回岩柚雨中移,云伺绝迹终难仿。掠天易逝应非夕,月謝知君还怅望。之子逍遥尘世薄,王粲醉吟楼影移。妃子院中初降诞,太亦千名爱芳来。狂风烈焰虽千尺,傲视身闲笑五侯!
  • 月下伊人倾城笑

    月下伊人倾城笑

    绪音组合,由队长醉言、副队长霞子,及成员小清、睿妍、林希、雨芊、逸子、冷赫、阳阳组成。她们是一群有梦有追求的女孩,她们酷爱音乐,她们的相聚也是音乐……在西藏录制一宗节目的过程中,无意被带到了异时空。在旅途中,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故事发生在她们身上?在异时空里,收获满满的甜蜜还是独守一世?21世纪的美少女歌手能否扑倒多重身份的小王爷?等着,大战开始了!
  • 霸道总裁的冷血娇妻

    霸道总裁的冷血娇妻

    锦衣藏雪,孤独锦雪,外表寒冷内心冷血的女子,出生于江州四大家族之一的叶家,暗地里却是杀手界闻风丧胆,人人畏惧的刺客信条。李漠北,十大传奇世家的李家子孙,帝国大厦的接班人,不为人知的兵王之王。当有一天,最强兵王遇到杀手界的最强信条,当荣誉遭遇嗜血,谁将会胜出。他放下武器,捧出鲜花,一脸和睦清风。“嫁给我吧!我能给你想要的一切”。她沉默以对,淡淡的吐出那几个冷血的字眼。“我要你的命,你给得了吗?”
  • 凤舞九天:绝世灵皇可人妃

    凤舞九天:绝世灵皇可人妃

    暗夜中,发丝飘扬,如暗夜之王一般,五皇为了封印黑化的阿多尼斯,踏上了变强之路……
  • 三十一岁随笔之想念学姐

    三十一岁随笔之想念学姐

    洛丽塔,你是光,你是电,你是我的灵魂,你是我的火焰
  • 劫天运

    劫天运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从小苟延馋喘的我能活到现在,本已习惯逆来顺受,可唯独外婆被人害死了这件事。为此,我不顾因果报应,继承了外婆养鬼的职业,发誓要把害死她的人全都送下地狱。
  • 腹黑女的美男子

    腹黑女的美男子

    在9岁那年,女主(莫韵)遇上了一位号称:不敢惹的老人家(淂堡),那个老人家对女主很是宠爱,还教了很多有规矩和名人给女主.后来女主去了尼斯欧亚学院,认识了一个美男子(寂晗)。。
  • 帝宰

    帝宰

    我有一个妹妹,她是我的肋骨,也是我的逆鳞。我有六个姐姐,她们分别掌管六界。大姐是魔王,二姐是神上,三姐是仙尊,四姐是妖皇,五姐是鬼姬,六姐乃是女娲后人。只不过,我不小心将她们都弄丢了,所以我要一个一个将她们找回来。宰不斩(主角):“集齐六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可以召唤神龙吗?”宰不纯(作者):“你已有神龙了啊!你若将她们集齐,我便给你一本撩妹宝典和一部御姐神功!”宰不斩:“我想要老婆啊!”宰不纯:“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宰不斩:“神经病!”宰不纯:“有种再说一遍!”宰不斩:“神经病!”于是,宰不纯提笔写道:“宰不斩,卒,享年23,未婚!”全书完。
  • 亦鹿伴凡

    亦鹿伴凡

    欧阳灵——贵族学校的特招生,无意间遇到了两位大明星,两位明星同时爱上了她,爱情的背叛,使她的另一个身份显示了出来,面对两位明星,她该如何选择?
  • 许我一世不渝

    许我一世不渝

    她是被所有星辰祝福过的神,却险些堕仙。他寻她而来,寻来的却是变了的她。他深爱着她却狠心处处为难刁钻,她也终于在一次次的心灰意冷下放弃了,也明白了何谓相爱相杀。神与魔,爱与仇,一瞬与千年,千丝万缕,恩恩怨怨。他亲手给的无数缘劫,葬送的是她最初的模样,修成的是她最后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