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300000024

第24章 宋元(3)

北宋时,童年的司马光和堂弟司马义一起读书。司马光天资聪明,过目不忘,寄托了父亲全部的期望,而司马义虽天性驽钝,但为人忠厚老实,即使常常被司马光嘲笑也不介意。一天,司马光看见司马义正在和一群小伙伴在河边玩耍,很想加入,但却遭到大家的拒绝,原来,平日里司马光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小伙伴们都不愿意理睬他,而司马义则与他们很投机。司马光很孤独地站在一旁,司马义看见了就跑过来陪他一起玩,但满怀嫉妒的司马光竟然逼得他掉进小河里。司马义在河水里扑腾,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司马光一下着了慌,不顾一切地跳下河去救他……

司马义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却遭到父亲严厉的叱责,但司马光则因为舍己救人而被众人赞不绝口,父亲由此断定他是司马家唯一的希望。满怀惭愧的他支支吾吾,终因爱慕虚荣而没有说出事情的真相。当晚司马光偷偷地溜进司马义的房间,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司马义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主动提出要帮他改掉爱慕虚荣的坏毛病;司马光很感动,也决定帮助司马义好好学习。从此两人形影不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几个月后,司马义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司马光爱慕虚荣的坏毛病也很少犯了,父亲知道后非常欣慰。

一天,教书先生对司马光的一篇文章大加赞扬,司马义冲着司马光竖起大拇指,很为他高兴,可司马光却红着脸低下了头。原来,这篇文章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从古书上抄袭来的。司马义知道后,建议他立即去向先生说实话,但司马光犹豫不决:我只抄袭了一部分,先生不会看出来的。然而,事与愿违,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并将此事告诉了司马光的父亲。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要训斥司马光,却被先生制止了,原来他已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父亲把兄弟二人叫到书房,吩咐他们做一件最普通的家务活——剥一包花生仁的内皮,看谁剥得最多,唯一的条件是要自己动脑筋,不能让他人帮忙。两人各拿一包花生欣欣然地回到各自的房间。

为了获得父亲的赞扬,司马光拼命地剥花生,他采用了很多办法:先用两手使劲搓,但搓红了两个小手掌,内皮还是牢牢地包在花生上;他又拼命地用手指甲抠花生的皮,但很快指甲就抠得出血了;最后,他心一急,干脆用牙齿使劲地啃起来。这时,丫鬟梅香走了过来,看见司马光焦急的样子,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一会儿就把花生都剥完。”说完便要教他怎么做。司马光想起父亲的规则,有些犹豫,但一想到父亲的赞扬,他还是决定让梅香帮忙。

一会儿,司马光兴冲冲地找到父亲,将一包圆润光洁的花生仁交给他,奇怪的是父亲并没有夸奖他。这时,司马义来了,掏出一小把坑坑洼洼、带着牙印的花生仁。父亲让司马光告诉堂弟自己是怎么剥花生的,司马光得意地说:用开水将花生泡了一下再剥,便很容易了。父亲问他这个办法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司马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但脸色却非常难看。父亲非常失望地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让他们走了。

司马光回到自己的房间,内心充满了矛盾:向父亲说实话吧,担心他会很失望;不说吧,又是在欺骗他。最终,诚实战胜了虚荣,他径直走向书房,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看着他,眼光中透过一丝喜悦,但却严厉地说:“诚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从小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投机取巧的人,长大了会成为一个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人吗?你小小年纪,就染上说谎的毛病,就好像幼小的树长了蛀虫,必须要马上清除,否则,就长不成有用的栋梁之材。”司马光这才知道,原来剥花生正是父亲在考验自己呢!

长大成人后,司马光给自己取了个字,叫作“君实”,以此勉励自己永远做个诚实正派的人;他还把这种美德传给了子孙,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杭州(今浙江杭州市)城中有两个较大的书铺,毕升一个叫“昌隆书肆”,另一个叫“西湖书肆”,竞争十分激烈。毕升当时是杭州城中首屈一指的刻工,他刻的刻板文字工整清晰,很受读书人欢迎,因此他所在的昌隆书肆生意要好于西湖书肆。

这一天,毕升将花了三个多月的新书刻板交付店主,店主喜出望外,料定此次刻印比西湖书肆要早一月有余。果然,当昌隆书肆的新书已经刊印发行时,西湖书肆的还在刻印之中。新书发行后,杭州读书人皆出钱购买,昌隆书肆店主大发其财,而毕升却愁眉不展,因为他知道刻板耗时耗力、费用过高,许许多多家境窘迫的读书人仍读不上书。

积劳成疾的毕升躺倒在床上,视线模糊,双手发抖,根本无法刻板。而狠心的店主却逼令他加紧下一本书的刻板工作。毕升无奈,只好带病刻板,不料因病体沉重,已经无法捉刀,店主竟然将他赶出昌隆书肆。临走前,毕升并未哀求,只是拿走了他辛辛苦苦亲手刻制的刻板。

病倒在家里的毕升并未闲着,他在思考那个一直让他无法释怀的问题:如何能发明一种省时省力、节约资源的新印刷术。正在思考着,西湖书肆的店主刘员外登门造访:请毕升出山。他言辞恳切,毕升婉拒不了,只好出任西湖书肆刻工师傅。昌隆书肆店主得知毕升前往西湖书肆,认为毕升已年迈无用,颇不以为然。

西湖书肆里,刘员外本想让毕升教会刻工们如何快速刻板,却发现毕升训练刻工只要求质量,而不追求速度,因此对他也渐渐不满起来。刘员外暗自思忖,如若此次刻印再落在昌隆书肆后面,书店将难以为继,遂打定主意:找个适当的时候,打发毕升回家……心情沉重的毕升看出了刘员外的用意,独自在西湖边上散步解闷。无意中看见两个小孩在玩泥巴。他们可以将泥巴作成各种形状,而且十分随意。毕升仿佛想到了什么,急匆匆赶回家里。他才进门就看见屋子里浓烟直冒,原来是妻子因家里无柴可烧,正用他带回的刻板当柴火生火做饭。毕升抢夺下刻板,刚想训斥几句,突然灵机一动,一拍大腿,快步往书肆走去,妻子大惑不解。

西湖书肆里,刘员外已经准备好工钱,见毕升兴冲冲地进来,正准备打发他走。不料毕升先开口说话了:“我已经找到了快速刻板的方法了!”刘员外不信。毕升又说:“我们可以用胶泥替代木版,将每个字单独刻制,然后用火烘烤,制成单字泥塑。若要制版,可按书稿排列泥塑,这样不仅省工而且省料,速度超过一般木刻数十倍不止。”刘员外仍将信将疑,毕升愿意一试。

昌隆书肆店主派人打探,得知西湖书肆书稿刻板才完工将近一半,而自己刻工又是他们的两倍,所以认定自己又一次胜券在握。谁知毕升带领刻工只用了一个昼夜,就将所需汉字泥塑全部雕刻完毕,再辅助以石蜡、松香,送入火炉烘烤,使字迹较木刻板更加平滑清晰;然后用特制的铁框、铁板将泥塑按照书稿顺序排好,一页书稿就制成了。当毕升将一叠叠整齐的书稿放到刘员外的案头上时,刘员外不禁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有料到毕升印书会如此神速。刘员外捧着书稿,仿佛看到了一座座金山,他知道要是自己采用了这种印刷术,就可以省掉大量的成本,别人是竞争不过他的,而此事的关键人物就是毕升。

当昌隆书肆店主还在催逼刻工加紧刻制时,西湖书肆的新书却早已上市了。他得知是毕升带领西湖书肆刻工们刻制的,既十分后悔,又迷惑不解……而刘员外大赚一笔后,再次登门造访毕升,奉上金银数箱,劝说他将活字印刷术的“秘方”卖给自己,不要再告诉别人。毕升一笑置之。尽管毕升一如既往,仍是家徒四壁,但现在却是怡然自乐,他高兴的是天下家境窘迫的读书人,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读不起书了。

欧阳修不冒他人之功

北宋时,欧阳修和宋祁都是朝廷中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一天,宋仁宗宴集群臣,吩咐每人作一首诗,并从腰中解下一块玉佩说:“谁作得又快又好,就把这块玉佩赐给他。”宋祁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仁宗看了他的诗作后非常满意,正要将玉佩赐给他,谁知欧阳修也作好一首诗,仁宗一看,认为欧阳修的诗作更加出色,于是改变了主意,将玉佩赏赐给欧阳修。从此,宋祁对欧阳修总有些怨气。

一次上朝时,仁宗问及欧阳修编写《新唐书》的情况。原来《新唐书》是欧阳修和宋祁合著的,仁宗认为宋祁的文风过于华丽,便让欧阳修进行修改。本来就有怨气的宋祁,得知这个消息后更加郁闷,便到屋外散心。路上,仆人提醒他:欧阳修也许会趁修改书稿之机加以陷害,所以必须小心提防。宋祁左思右想,却又无计可施,正在长吁短叹间,突然一队人马迎面而来,场面非常浩阔。马队在一家茶楼前突然停下,有辆豪华马车的车帘掀开了,一个年轻姑娘悄悄探出头来,叫了一声“宋大人!”宋祁赶忙转过头去,只见那姑娘微微一笑,车帘随即又放下了。宋祁非常得意:“哈!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记得我宋祁?!”顿时诗兴大发,仆人赶紧笔墨伺候,写下了一首《鹧鸪天》,当即让仆人给送去。他望着远去的马队得意洋洋。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仁宗便召见宋祁,怒气冲冲地将一首诗作扔给他。宋祁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昨天所作的《鹧鸪天》,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汗流满面。原来,那回眸一笑的姑娘竟是内廷的女官。仁宗怒道:“早就听说你为人随便,现在竟写出这种浮躁华艳的东西,真不知《新唐书》让你弄成什么样子?!你回去闭门思过!”灰头土脸的宋祁回到家后,焦虑不安。仆人给他想了个计策:托人向欧阳修求情,让他不要为难自己。宋祁恃才气傲,并不愿意向欧阳修低头,但经仆人再三劝说,宋祁只好允诺。于是,便有人在欧阳修面前为宋祁求情,请他网开一面、手下留情。欧阳修感到莫名其妙,而又讳莫如深,求情人只好没趣地走了。宋祁知道此事后,对欧阳修更加恨之入骨。朝廷的官员们平日里就看不惯宋祁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见他落到如此下场,都认为是咎由自取。而欧阳修却说:“我修改书稿是秉公办事,跟这些私人恩怨并无瓜葛。”

没过多久,宋祁走投无路,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找到欧阳修的府上。宋祁吞吞吐吐终于说出了登门的目的——希望欧阳修不要挑自己书稿的毛病。欧阳修一听,正色道:“我奉旨修改书稿,乃是公事,与你私下谈论,似乎不大合适。”话音刚落,便高声吩咐仆人送客。宋祁吃了个逐客令,郁闷地回到家中,心里忐忑不安,随时等待着厄运的降临……

几天后,有人给他报信:欧阳修已经把《新唐书》的书稿送进宫了。宋祁万念俱灰,绝望地等待着仁宗的发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欧阳修不仅没有对他的书稿大作修改,还在仁宗的面前为他说情:“宋祁的诗词固然浮华,但写史和写诗词有所不同,宋祁的稿子并无不妥,所以没有多改。”仁宗满意地点点头。欧阳修紧接着又说:“按历朝的规矩,我官职比宋祁高,《新唐书》应由我一人署名,但此书稿大部分是宋祁所写,花了他不少心血。我愿与宋祁共同署名,恳请皇上恩准。”满朝文武举座皆惊。仁宗也有些惊讶:“听说你跟宋祁有点儿小小的不和,怎么今天倒帮他说话?”欧阳修正色说:“我与宋祁虽无交情,但也不忍夺他的功劳,据为己有。”仁宗非常欣赏欧阳修的宽容大度,于是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宋祁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非常惭愧,亲自上门向欧阳修谢罪。两人消除了隔阂,成了好朋友。

文同胸有成竹

北宋英宗时,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画竹能手——文同。有一天,他正在后院的竹林里流连忘返时,几个文人墨客登门拜访,对文同的墨竹赞叹不已,纷纷索画。文同春风得意,当场表演画竹绝技,众人叹为观止,文同好不风光。大家告诉文同:景灵宫兴建完工,英宗正昭告天下,寻第一画师去画屏风,并鼓励他说:“凭你的画功技巧,定是独一无二的合适人选;再说,鼎鼎大名的苏轼(苏东坡)是你的好朋友,他在京城里当官,定能助一臂之力。”文同跃跃欲试。

不久,英宗果然看中了文同的画,立即召他进京。可是英宗遇到了一个难题:文同的《墨竹图》,清新脱俗,淋漓尽致;但易元吉的《聚猿图》,则活灵活现,颇多情趣。两难定夺之时,他让苏轼评说。朝中文武大臣都知道苏轼与文同是至交,皆以为苏轼会力荐文同,文同在一旁也一阵窃喜,满以为志在必得,谁知苏轼却说:“文同的竹重形而轻意,乃目中所见之竹,非心中之竹,凡作画不求尽态极致,惟写神韵最妙;易元吉的《聚猿图》中,众兽皆活,仿佛呼之欲出,生意盎然,所以我以为易元吉的画略胜文同一筹。”英宗欣然点头,命令易元吉画迎鳌殿屏风。文同非常失落,但心有不甘,下朝后,他找到易元吉,约定三年后再作比试。苏轼见此情景,无奈地摇摇头。

同类推荐
  • 地域文化常识

    地域文化常识

    本书介绍中国各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常识,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地方名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热门推荐
  • 薄情邪王,绝宠蛇蝎妖妃

    薄情邪王,绝宠蛇蝎妖妃

    传说,三生之石,始于三世。从这三生崖跳下去的人死后三生会相伴。他说琅琅,世人定不会容你,我同你一起死去,从此三生不分离。尘满面,泪未干。她说好,纵身越下,下坠瞬间抬眼望去,原来跳下去的只她一人。前生我是妖孽,受尽凌辱万人唾骂,今生我是琅琅,为何仍旧体无完肤……我好好做人了,却只换来千疮百孔。我终于明白,墨九不是纣王,我的纣王,从来不会这般待我。殷墨九,三生三世,我要撕裂你每一寸皮肉,挫骨扬灰,祭奠我屈辱之下的灵魂!
  • 不朽武皇

    不朽武皇

    武皇秦枫,转生在一个天资平平的镇国公少爷身上,从此之后一段轰杀天才之子,将他们踩于脚下。一尊法身可撼动天地,一柄魔刀可以破碎虚空。黑幽军队震破苍穹,一声怒吼,山河破碎!待我不公,你必丧命!从此开始,整个世界将为秦枫而颤抖!!!
  • 末世重生之帝国王朝

    末世重生之帝国王朝

    天地大变,近百分之三十的人口直接变成丧尸,这还不算,以地级市为单位地球扩大十倍,中间夹杂着历史是历朝历代末期军阀,枭雄和进化兽势力。在末世挣扎了十几年的将军被手下出卖,,带着刚刚获得的无名古印和封神榜重生回到离末世还有三年的和平年代。花了三年时间从无到有,聚集了大量财富和物资,建立了自己的根基和势力,带着一群手下征战末世。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最强小财神

    最强小财神

    明明是世家子却偏偏要做一个小财神,就算成为了仙帝他也习惯的被人成为九爷,仙界有云:九爷一出,乌云遮天,山崩地裂,寸草不生,雁过拔毛,象过留牙。。。。。。
  • 圣元世界

    圣元世界

    圣元世界,这是一个修炼元力的世界,称之为人元。主角天赋异禀,却命运坎坷,究竟是上天选中之子,或是受命运摆布的棋子?请走进圣元世界!
  • 天启传记

    天启传记

    孙立,是一个修真小家族里的符童,专门伺候家族里的符师。本以为走上修真大道,高枕无忧了,却在一个晚上家族被灭门,而孙道这样的凡人被抓了壮丁,去矿里挖灵石,本以为永无出头之日的时候,在一次突入其来的塌方中,得到了一个神秘玉片。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 鬼音符

    鬼音符

    蓝凯俊是谁?为何千辛万苦都要得到她的爱?宫藤羽又为何丧失记忆,他还能记起她吗?一次的意外,让她离开了人世。他却又在这时才记起了一切,为了让她活过来,他吧自己恶魔的灵魂献给了她...
  • 上古傲梦

    上古傲梦

    一个游戏,联通虚拟与现实;一枚护心镜,让她看见他的一生。可是游戏的一切早已被设定好,而镜面所反射出来的图像,并不是真实的东西。千秋霸业亦或儿女情长,到头来,难道真的只会是一场傲梦吗?【这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短篇小故事。(微笑)】请关注《厨娘不为妃》!
  • 外星姐姐冥想日记

    外星姐姐冥想日记

    作者在冥想中见到自己来自外星,并见到了各种宇宙美妙景象。在与高灵接触的过程中,她知道这个时期的地球,70%的灵魂都来自外星。这些外星人普遍在20-100的层级,是来帮助地球提升的,提升之后的地球,将不再作为一个被处理的星球对待,享有与其他星球的平等地位。高灵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并章章推进,解决读者疑惑以及人类的心理问题。日记体的形式,真实的表达了作者所见所闻,这在冥想到底是什么,冥想境界里见到了什么都不能说的世界,在人们不懂什么叫境界,并陷入小境界的世界,这还是第一次。众多的高灵来讲述事实,这在其他书里几乎见不到。高灵也是非常快乐的灵魂,这也是普通人不知道的,他们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