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100000029

第29章 中华美德格言荟萃(5)

人在一生中,总有许多人我们想要超越他,有许多困难想要克服。能战胜别人固然是一种成功,但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人生中无可避免地会有恐惧、逃避、懒惰、自满等等诸多影响成功的不利因素,如果我们可以战胜这些弱点,就一定可以无往不胜,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语译】道路啊虽然漫长而又遥远,但我仍然要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地探索与努力。

思考

屈原生活在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他因力主政治改革和联齐抗秦而两次被放逐,最终因对时局绝望而沉江自绝。这两句诗是《离骚》中的名句,表现了屈原对真理孜孜以求、九死不悔的抗争精神,激励着后人世世代代为真理而献身。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九章·涉江》)

【语译】要和天地一般长命不衰,和日月一样光芒四射。

思考

这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涉江》中所发出的呐喊,抒发了自己的远大理想抱负。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猜疑,空怀一腔报国热情却无用武之地,只能游走于汨罗江边,将满腔爱国热情融于文字、铸成诗篇。他想救国于危难,力挽狂澜、建功立业,终未实现,但他的言语发聋振聩,足以惊醒世人;他的忠诚照耀史册,为后世所敬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语译】可以使三军丧失主帅,却不可以让一个普通的人放弃自己的志向。

思考

三军是军队的统称,匹夫即泛指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与整个军队相较而言,其力量真是微乎其微。然而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并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惧威胁、不为利诱所动,那么外界的任何力量都难以改变他的理想与气节。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语译】如果早晨能够听到正确的道理,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思考

此句中的“道”是指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原则,包括孔子所提倡的仁爱、诚信、宽恕等美德。一个人的一生,需要有正确的行为准则来指导,从而使自己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高尚的品德和较高的修养。孔子此言虽较为夸张,但却深刻地揭示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和其甘愿为真理付出一切的执着精神。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论语·宪问》)

【语译】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学习社会上的普通知识而能通晓天命。

思考

这句话是孔子在其不被人欣赏、不受重用时所发出的感慨,同时也有自我警诫之意。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往往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一味抱怨自己时遇不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是别人没有善待自己。实际上,强调客观理由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只有从自身着手,寻找原因,改正缺点,依靠不断的努力,方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语译】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交到某个人身上时,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经受苦恼,使他的身体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肌骨消瘦,事事不顺心。这样,就可以使他的心灵震动、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能。

思考

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成就一番大事业之前,都遭受一番挫折与屈辱,但他们都挺了过来,完成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事业。

韩非子

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韩非子·喻老》)

【语译】不飞则已,飞则直冲云霄;不鸣则已,鸣则一鸣惊人。

思考

世人各异,秉性也有很大差别:有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有人天生愚钝,资质不及常人。但“笨鸟”可以先飞,勤必能补拙,“一分辛劳一分才”。因此,大器晚成的人虽不是天资聪慧的奇才,但勤学苦读仍可终有所成,正如该句所描写的,埋头苦读、蓄势待发,飞则直上云霄,鸣则一鸣惊人。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语译】岩石,可以把它砸得粉碎,但其坚硬的本质却不可改变;朱砂也可以磨成齑(jī)粉,但其红色的本性却不可改变。

思考

这是两句著名的明志格言。对于一个真正的人而言,可以把他所身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天翻地覆的改变,但其内心的坚韧、赤诚却不可改变。在争取国家独立、人民自由的征途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最崇高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受尽煎熬。但他们依然坚忍不拔,赤诚不改,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此言立志之坚、品格之高,读之令人不由得不产生万分敬佩之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语译】燕子、麻雀之类的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

思考

陈涉即陈胜,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年轻时曾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田。一次他在田埂上休息时说:“假如将来谁富贵了,不要忘记了大家。”同伴们听了笑着说:“你是被雇给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贵啊?”陈胜叹息着说:“唉,燕雀怎么能够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后来,陈胜与吴广一起率先发动起义,从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秦农民战争,最终推翻了秦朝残暴的统治。后来,人们常把那些目光短浅、没有理想的人比作低飞的燕子和麻雀,把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比作鸿鹄。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语译】壮士不死便罢,死就要为图谋国家大事而死,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

思考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不满足于“佣耕”的现实命运,胸怀“鸿鹄之志”,敢于向世代相传的王侯将相世袭制度挑战。他振臂一呼,揭竿而起。这句话就像是一声号角,一面旗帜,得到广泛响应,从此揭开了中国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历史新篇章,为历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语译】站在深潭边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鱼,不如回去编织渔网。

思考

任何事情都只能靠实践来完成。如果树立了远大理想,羡慕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却不能脚踏实地去做,就永远不可能实现理想。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实干精神。要建功立业,必须脚踏实地。

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荀悦《申鉴·杂言上》)

【语译】为天下人的忧愁而忧愁,为天下人的快乐而快乐,这是君子的志向;不为天下人的忧愁而忧愁,不为天下人的快乐而快乐,这是小人的志向。

思考

个人与天下相比可谓小矣,但是,一旦一个人胸怀天下,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心上,为天下人的忧愁而忧愁,为天下人的快乐而快乐,就像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这样的君子吧!只有把“小我”放在“大我”之中,眼界才能更开阔,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语译】不恬淡寡欲就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不排除杂念就无法深谋远虑。

思考

淡泊与宁静使人们摒弃诱惑、滤除杂念,得以进入自我完善、人格升华的至纯至美之境。一个人在做人做事上,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应使自己情绪安宁、心地澄静。回顾古今中外那些立德、立功、立言之人,莫不因安于宁静的生活而成就功业。齐白石为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终成中国画之巨擘。巴金“闭门谢客”,费孝通告示“关门盘点”,还有“文化昆仑”孙犁、“学界泰斗”钱钟书,虽身处闹市,却心远地自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天地。淡泊名利才能立志恢弘,心态平和才能深思熟虑。伟大的人格与崇高的志向需要在淡泊与宁静中升华和实现。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语译】立志应当崇高远大。

思考

一个人能达到什么样的成就,与其立下的志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立下的志向远大,他就会放眼高远,不断进取,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立下的志向短小,就会对自己提出较低的要求,那么取得的成就也小。因此,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并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那么他势必将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

【语译】有抱负的人志向在天下,朋友之间即使相距一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

思考

好男儿志在四方,只有行万里路,才能见多识广,反之,如果总是偏安一隅,思想与见解将会逐渐变得狭窄。战国时,鲁国人孔穿立志游历四方,他在齐国时交了两个好朋友,当他离开齐国时,两个朋友都泪流满面,依依不舍,但孔穿只是作个揖就转头上路了。孔穿的学生觉着他很不近人情,但孔穿却说:“大丈夫志在四海,不能因为整天和朋友在一起,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真正的朋友,即使相隔万里,也会心意相通的。”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hú)高飞,不集污池。

(《列子·杨朱》)

【语译】能够吞船的大鱼,不会游在江河的支流里;翱翔于长空的鸿鹄,不会憩栖于肮脏的水池旁。

思考

古人颂“志”,有诸多的种类,有志高、志远、志洁、志坚等。此句诗属志洁类。周敦颐的《爱莲说》是表明志洁的名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表明莲本性纯洁,即使出于烂泥之中仍亭亭玉立、纯净无瑕。而此句又是另一种写法,说明秉性高洁的人不会自甘堕落,屈居于偏僻之地,苟且偷生;也不会落脚于肮脏之所,稍作休憩。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

【语译】刑天虽然被砍下了头,但他的壮志依然存在,依然手握盾牌和板斧挥舞不止。

思考

陶潜,即“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安心于茅屋陋室,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的凌厉不屈是陶渊明最为推崇的,短短三十余字即将刑天志之坚、之猛、之勇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陶渊明虽然是知名的田园诗人,但其也自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对刑天至死不屈的精神极为推崇,认为手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正是“猛志”常在的证明。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范晔等(《后汉书·马援传》)

【语译】大丈夫立志,越是在处于困境的时候,就越应该坚定自己的志向;越是到老年,志气越应该豪壮。

思考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自己的志向,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志向。在实现自己志向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系列的挫折与不顺。当年华渐老、时光荏苒,哀叹青春不再、此生朽矣,志向早已无迹可寻。然而真正有抱负之人,不会被挫折吓倒,反而会越挫越勇;真正有志向的人,也不会以年龄为借口,哀度余生,而是应该如曹操所言:“老骥(jì)伏枥,志在千里”,此乃真丈夫也。

纵横计不变,慷慨志犹存。

(魏徵《述怀》)

【语译】虽然所献计策未有成果,但雄心壮志依然在胸。

思考

魏徵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最为著名的谏臣。他刚正不阿,敢于指正皇帝的过失,李世民对他既敬重又畏惧。魏徵胸怀坦荡、为人正直、忠君爱国。作为臣子,献计献策是份内的事,但并不是都能料事如神、胜券在握,若不成功该以何种心态应对呢?自怨自艾,消极懈怠,还是一如既往、积极谋划呢?魏徽的话是最好的回答。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高适《送桂阳孝廉》)

【语译】现在虽然是回归故乡的普通人,但来日便会成为超群出世的非凡之人。

思考

这是唐代诗人高适送别友人的诗句,同时又是他的自勉之语,意思是,不要看你我现在普普通通、地位低微,但是经过努力,我辈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超群出世的非凡人物。此言展示了高适对未来充满成功的信心与豪情,也教导着后人:人只要有远大的志向,不忧虑于眼前的失利,放眼未来、积极进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语译】依靠驰骋沙场奋勇杀敌、战功赫赫来博取功名,才是豪迈的英雄、堂堂的大丈夫。

思考

岑参是率兵打仗、驻守边疆的马上诗人。这两句诗豪气万丈,既勉励友人,也有自勉的意味。作者直抒胸臆,以示肝胆。沙场历来是英雄们展现才能的地方,勇贯三军、运筹帷幄,乃英雄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远大志向,赢得生前身后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语译】古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非凡的才能,更因为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思考

一个人如果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才能与意志缺一不可。很多有志向的人最终功成名就,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才能比别人高,而是具有坚定的毅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

【语译】即使是到了一百尺长的竿子的顶端,也还要继续努力,更进一步。

思考

做任何事,都应该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即使是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也不能沾沾自喜,沉溺于成绩中不求进取。应该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争取更大的进步,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

士固有大意,秋毫岂能干?(曾巩《寄舍弟》)

【语译】男子汉原本就怀有远大的志向,一点小小的挫折怎能影响他呢?

思考

想要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必须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世上之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总要经历种种挫折与磨难。如若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怀疑自己的理想与追求,那么此人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男子汉应该有广阔的胸襟、盖世的豪情和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一笑置之,此乃真丈夫也。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论治体札子》)

【语译】树立志向要坚定,而不可匆忙;事情的成功在于持久,而不在一时的急速。

思考

这两句话是说,志向成功的关键在于坚定与持久。人们常说:“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仔细考虑,选定志向。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就应该持之以恒,百折不挠,一步步去实现。相反,如果匆忙立志,急于求成,只能是欲速而不达,最终陷入常立志的怪圈而一事无成。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

(胡宏《胡子知言·纷华》)

【语译】不要谋求一己之私利,而应为天下人谋利;不要谋求一时的利益,而要谋求造福后人的长远利益。

思考

有时利己与利天下是一致的,有时则是相互对立、不可兼得的,此时应何去何从呢?有时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则是冲突的,此时应怎样选择?这是很典型的两对矛盾,不同的人处理方法各异,由此造成的后果也大相径庭。胡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实属难能可贵,其高尚品德与崇高人格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有教育意义。

桑弧未了男子事,何能局促甘囚山。

(文天祥《生日和谢爱山长句》)

【语译】桑木作弓,蓬草作箭,射天地四方,这是有志男儿的事业,怎么能守在这狭小之地而无所事事呢?

思考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都已尘封,多少城邦都已漂灭,从源远流传说故事到充满争议的古老文明兴起与崩解,那些失落在时间与历史之间的人类文明渐渐演化成了一个个神秘的不解之谜。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档案文献,配合大量精彩图片,重读消失的文明。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热门推荐
  • 超级宝箱系统

    超级宝箱系统

    庄飞扬一脸正气:“小伙子,打累了吧,最后一刀让我来,宝贝我不要。”路人甲感动抱拳:“多谢前辈仗义援手。”路人乙捂着断臂:“前辈,帮我报仇啊!”庄飞扬八百里外击毙敌方,扬长而去……路人甲、乙泪流满面:“混蛋!他身上的玲珑宝塔哪里去了!?”庄飞扬看着包裹里的玲珑宝塔、山河社稷图、如意金箍棒、三尖两刃刀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每天杀杀人夺夺宝,远比爬山涉水捡破烂要轻松多了。
  • 天竞狂神

    天竞狂神

    公元3011年,天地元气大爆发,生物开始集体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主角在元气大爆发时被困在超市中,三年后,祖传功法大升级,意外脱超而出,这时世界已经大变化了。变异昆虫,进化兽,狼人,魔法师,驭兽师,道士,和尚纷纷有了莫大的能力。主角一步步走向辉煌。
  • 邪帝宠妃:嫡女逆天

    邪帝宠妃:嫡女逆天

    [宠文]欢迎入坑。她,末世之神,冰冷无情。一朝穿越摇身变为圣灵大陆将军府嫡出大小姐,强大的红莲为她盛开,灵魂在异世散发出了万丈光芒。他,在魔界,称霸一方,邪肆魅惑,同时也宠妻无度。“双儿,到我怀里来。”“哼,才不要!”他与她携手,终要颠覆这天下。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大漠鹏程

    大漠鹏程

    传说金鹏墨剑是最凶的神器,被石砥中得到,石砥中厌倦江湖的腥风血雨,欲遁而不得,只身向大漠遁去……
  • 绝对自由

    绝对自由

    他们本是普通小孩,却沦为实验品,好不容易逃出基地,却又被扔进另一个漩涡,想要的自由到底在哪?是负天下还是被天下所负?且看主角会带领兄弟做出怎样的选择?
  • 在日本做神灵的日子

    在日本做神灵的日子

    妖怪背后的渊源,一部《妖鉴》略记一二;神明千代苏宇的晋级之路,慧眼看世界万物;这本书,没有杀戮,没有血腥,只是一本平平淡淡的讲述妖怪与神明的故事。
  • 武圣情尊

    武圣情尊

    武道中为圣,情道中为尊。一腔热血,征服天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青梅竹马之当爱甜到悲伤

    青梅竹马之当爱甜到悲伤

    她十六岁,他十八岁:“皇圃璃!你站住,我喜欢你,一直都和喜欢你,你不知道吗?”“可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你,我只是把你当成我的妹妹。”她十七岁,他十九岁:“皇圃先生,尹小姐出国了。”“......知道了”她二十岁,他二十二岁:“皇圃先生......我们已经毫无关系了,请自重!”“自重?尹小姐真是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