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000000005

第5章 童联(2)

这时,方国老正好来工地巡查,闻声出来,见是乳臭未干的莫奇,很是诧异。想他年纪小小,有如此胆识,也许有些才学。想到这里,方国老把脸一拉,说:“你年纪轻轻,竟敢顶撞老夫,该当何罪?老夫现有上联,对得了赦你无罪,放行;对不了,嗯,加罚三个月苦役!”说完吟道:

岭顶苍松久经风霜方国老

莫奇见他在夸耀自己的经历,想了想,便应对道:

池边春草未逢雨露莫先生。

联对不但工整而且贴切,说出了自己年纪尚幼,苦无机缘。方国老一听,十分高兴,连连称赞道:“对得好!对得好!老夫赦你无罪,放行!”

半爿烧鹅不敢吃

明朝时,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叫陈棠,七八岁时就能吟诗作赋,下笔成章。十岁时中了举人,人们称他为陈举人。

一天,陈棠正在学馆里上对课,这时,外面远远地飞来一群大雁。先生望着窗外,触景生情,吟出一句上联:

一群征雁天空过

联句出了以后,没有一个学生能对得出,老师脸色很难看。这时,窗外有一个人手提一只烧鹅走了过来,陈棠见了,灵机一动,站起来,高声对道:

半爿烧鹅地上行。

学生们一听,都高兴地拍起手来;先生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赞不绝口:“对仗工整,无懈可击。”并写了一条批语:“鹅者,烧熟而死,且半爿能行,吾不敢啖也。”

五爪龙食九节虾

明朝时,晋江县陈埭乡有位才子叫陈紫峰。他九岁那年,家乡“祭冬”,村里的有钱人大鱼大肉地张罗酒席。陈紫峰自幼穷苦,见富人家如此铺张,竟大胆去人家坐上了祭祖的筵桌。几个乡里的长者非常惊讶,大家都知道他聪明伶俐,便指着桌面上一盘“九节虾”对他说:“这盘‘九节虾’给你对,若对上了,拿去吃。”陈紫峰伸出一只手抓起九节虾就吃。众人见了,问道:“还没有对上,怎么就吃虾?”

“怎么没对?‘九节虾’不是对‘五爪龙’吗?”陈紫峰伸出小巴掌说。

老者听了,彼此看看,点头称好。

不一会儿,外面传来了“祭冬”的炮声,老者们闻听再出一对:

枪装药,药装枪,射去浓烟散雾。

陈紫峰抓起八仙桌上的花瓶摔个粉碎,朗声说道:

瓶插花,花插瓶,打破落花流水。

众人听了,惊喜不已。

少年吴济精通楹联

吴济是清代吴县人,九岁时即精通楹联。他曾写过一副门联:

移门欲就山当榻。

补屋常愁雨湿书。

联对气势宏阔,胸襟坦荡,表达了一种爱书的美好志趣。

与吴济在一起读私塾的有一位同乡,名叫张济。

一天,他们正在读书,有位画家来拜访先生,画家询问了他们的姓名后,即口诵一联:

张吴两济连床读

吴济把书本一合,应声说道:

严霍二光间世生。

严指严光,东汉初人,与光武帝刘秀为同学,刘秀即位后,严埋名隐居;霍指霍光,西汉时名臣,汉昭帝时任大司马。

画家一听,心悦诚服,拿出自己的一幅画向吴济求对。画上的出句是:

画草发生,顷刻工夫非为雨。

吴济很快又对出下联:

笔花灿烂,须臾造化不关春。

画家如获至宝,回去后,将对联挂在了画室中。

王锡龄幼年答对句

王锡龄是清代甘肃永登县一个老秀才的儿子。他小时是有名的神童,不到十岁就被当时省内最高学府--国文高等学堂破格录取为生员。学堂的总教习刘尔炘初见他时,当面呼他:

神童子

王锡龄随口回答:

太史公。

刘尔炘曾在自家门楣上书“太史公”,所以王锡龄的回答非常贴切。

刘教习兴致勃勃,又出联道:

红蓼营神童七岁,

王锡龄对答:

紫禁城天子万年。

入学后,王锡龄常和大同学一起做文字游戏。一天,有人出了个上联:

火烧赤壁兵难进,

同学们还在冥想之际,王锡龄以一句韩愈的诗属对:

雪拥蓝关马不前。

十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神童,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渐渐不为世人所知了。

洪大全对句免惩罚

清末,湖南天地会有位首领叫洪大全,自幼酷爱读书。

一天,他上山砍竹,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县太爷,他忘了给县太爷让路行礼。县太爷很生气,便出了联句为难他,县太爷说:

执短笔,写长文,居高官,坐大位,管南管北。

洪大全听了,很快作答:

拿勾刀,砍弯竹,破直篾,织扁篓,装东装西。

县太爷本来很生气,听了洪大全的下联后,觉得这个孩子虽只有八九岁,却很是聪明机敏,实在难能可贵。便没有再难为他,并且鼓励他以后要好好读书。

刘诗亮应对拜师

刘诗亮是清末四川内江樟木镇人。他十几岁时,帮自家的黄糕铺打杂,每当有空闲就千方百计找书来读。一日,他听说镇上有个算卦先生很有学问,就立意拜师。

刘诗亮借请教问题的机会,提出了要求。算卦先生知其好学,笑道:“我出个对子,你若能在三天之内对出下联,我就收你为徒。如对不上,此事作罢。”刘诗亮满口答应,喜出望外地跑回家。

算卦先生出的对子是:

两头是路穿心店

对子出自当地的地理:樟木镇街道西往成都,东通重庆,两边都是茶馆店铺。

刘诗亮本以为简单,然而想了半宿也没能想出下联。回家已经两日了,仍不能对。第三天,他凝望窗外滚滚的沱江,又看看自己居住的矮小的阁楼,灵光一闪,有了!他兴奋地跑去找算卦先生,说:“王先生,我对上了!”

他的下联是:

三面临江吊脚楼

王先生听后连连点头,赞叹道:“对得好对得好!我可没料到你能对上。好,我收你做徒弟了!从此,刘诗亮有了博学的王先生的悉心教导,学业有了长足进展。

年年有余步步福音

清朝末年,广东惠阳县芦岚鲤鱼寨有一位秀才,父母双亡,家里穷困。后来,他出外经商,发了一笔财。

秀才有了钱后,许多过去的亲戚朋友都来找他。秀才很是得意。在一次酒席上,他志得意满地出了一句上联:

鲤鱼寨鲤鱼跃龙门,年年有鱼。

联对中,”鱼“的谐音为”余“,取意年年有余。

上联出来后,秀才沉吟着思想下联。旁边的一个五岁男孩子说:“大伯,能不能让我来对?”还没等秀才说话,他朗声念道:

观音阁观音赐祥地,岁岁福音。

孩子的话博得满堂喝彩。这一联不但对得工整,而且十分老成。秀才听后非常满意,马上请人写好大字,贴在门上,并请小孩儿坐在自己身边,乐不可支。

童子书联惊乾隆

乾隆经常微服出巡,相关的传闻因而很多。

据说,某年除夕,乾隆帝想看看民间风俗,便在大街上闲逛。见家家户户贴着对子,很是认真看了一回,有写得好的,便点头赞许;有不称意的,就摇摇头。

走着走着,来到一户民宅前,这家的对子写得格外有气势,写的是:

数一数二门第

惊天动地人家。

横批是:先斩后奏。

乾隆看罢,惊诧不已。心想,这户人家竟如此大胆,敢这样说话!他细细打量一下这家的房子,不但年久失修,且破烂不堪。他本想进门去问个究竟,又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于是悄悄离去。

翌日大年初一,乾隆一早便差人去把那户人家的主人带来问个明白。

不一会儿,差役就把那个写对子的人绑了来。乾隆一看,原来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儿,长得眉清目秀,十分机灵。

乾隆发问:“孩子,那副对联果真是你写的吗?”

小孩儿答:“是我写的。”

乾隆提声问:“你可知你犯了王法吗?”

小孩儿说:“不知犯了哪条王法。”

乾隆怒道:“你写的那副对联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不是欺君之罪么?”

小孩儿从容地说:“那上联是指俺爹说的:俺爹是个打斗的(在粮行里为过斗的粮食报数的人)打一斗报一斗,一天到晚不是数一就是数二,那不就是‘数一数二门第’吗?那下联是指俺二叔说的:俺二叔在道台衙门里专管放炮,道台老爷一出门,俺二叔就放三声大炮,那岂不是‘惊天动地人家’?”

乾隆一听,笑出了声,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先斩后奏’又该如何解释?”

小孩儿说:“那是指俺三叔说的:俺三叔是个杀猪的,把猪先杀了,然后梃,梃的时候用棒子揍猪身子,那不是‘先斩后奏’吗?”

乾隆听罢大笑,立即吩咐下去:“松绑!赏十两银子,叫他上‘满学(清代设的一种书馆,科考时可以优先录取)’!”

庄有恭智对将军

同类推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热门推荐
  • 还珠格格

    还珠格格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带着手机去穿越

    带着手机去穿越

    别人穿越都有金手指,系统。而他只有一部手机,普通的手机。他靠着手机成为了小说家。靠着手机成为了音乐人。靠着手机成为了华国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 生化拯救

    生化拯救

    “第一天当上巡逻警员竟然就发生这种史无前例的事件,我真是踩了龙shit啊,呵呵。”某菜鸟警察华豪看着眼前丧尸在街道上肆虐的景象说到。
  • 空城里的女孩

    空城里的女孩

    我来到城南以南的那个城市,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却让我不得不把自己束缚起来,原本只是想走一走,却不小心跑了起来,只是跑的太快又不小心伤了自己,后来受伤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想简单的走一走。
  • 此生有你相伴,亦可

    此生有你相伴,亦可

    他,经历了什么归来后变得冷漠,又是什么让他对爱如此执着她,不肯接受所有,只为满足一个人的期待他,满血归来,只为抢走自己的心中所爱她,明明满腹经纶却心甘情愿当背景板,只为能挽回逝去的爱他能否找回他的她,他又能否抓住他的她他们的关系如织毛衣般一针一线的慢慢搭建,然而只要一条断,便全盘乱……每个人都在守护爱情,但是爱却偏偏不青睐他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爱情,也依旧是剪不断,理还乱。。。
  • 或许,能够挽回exo

    或许,能够挽回exo

    是关于exo的,对于他们我做不了什么,至少文中的女主角能够在文中受到他们的爱,希望大家可以深临其中
  • 残玉之求仙路

    残玉之求仙路

    家传千年的神秘残玉,穿越幻想中的真实世界
  • 怪物大师之时空尽头

    怪物大师之时空尽头

    昔日的魔镜现在又有了变化,卷土重来的梦魇藤,孤独守护的泰坦。食尾蛇组织陆续出现。科森翼龙的龙族,失踪的精英队和双子导师。达摩再现,谁会得到达摩?
  • 青梅竹马:校草大人太腹黑

    青梅竹马:校草大人太腹黑

    欢喜冤家对上了!无缘无故就被老妈的娃娃亲什么的忽悠了,从此她的生活大大改变了“苏亦希!你是想毒死我吗!”“苏亦希!你怎么那么笨!”“苏亦希!我发现我好像喜欢上你了!”一男勾起邪魅的笑。“你喜欢我什么?我改”“我喜欢你不喜欢我”“好我改,我喜欢你!”......
  • 大秦复活记

    大秦复活记

    厮杀的原野上,一对来自未来某世的男女青年,此时对于生命的释义。。。。重情重义,想来却在一个荒谬的世界;明知结局,却不违背内心。。。。传奇,总是接踵而来,爱情,仍然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最美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