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7900000020

第20章 荀子的哲学智慧(3)

这是说无名的害处。例如:我见两物,一黑一白,若没有黑白之名,则别人尽可以叫黑的做白的,叫白的做黑的。这是“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互纽”。又如《尔雅》说:“犬未成毫曰狗。”《说文》说:“犬,狗之有悬蹏者也。”依《尔雅》说,狗是犬的一种,犬可包狗。依《说文》说,犬是狗的一种,狗可包犬。如下图:

这也是“异物名实互纽”之例。荀子接着说:

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辩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此处当注意的是荀子说的“制名以指实”有两层用处:第一是“明贵贱”,第二是“别同异”。墨家论“名”只有别同异一种用处。儒家却于“别同异”之外添出“明贵贱”一种用处。“明贵贱”即是“寓褒贬,别善恶”之意。荀子受了当时科学家的影响,不能不说名有别同异之用。但他依然把“明贵贱”看得比“别同异”更为重要。所以说“上”以明贵贱,“下”以别同异。

(二)怎样会有同异呢?荀子说这都由于“天官”。天官即是耳、目、鼻、口、心、体之类。他说:

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

这是说“同”。因为同种类同情感的人对于外物所起意象大概相同,所以能造名字以为达意的符号。但是天官不但知同,还能别异。上文说过“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天官所感觉,有种种不同。故说:

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有读又。此承上文而言,言心于上所举九事外,又能征知也),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

这一段不很好懂。第一长句说天官的感觉有种种不同,固可懂得。此下紧接一句“心有征知”,杨注云:“征,召也。言心能召万物而知之。”这话不曾说得明白。章太炎《原名》篇说:“接于五官曰受,受者谓之当簿。传于心曰想,想者谓之征知。”又说:“领纳之谓受,受非爱憎不箸;取像之谓想,想非呼召不征。”是章氏也把征字作“呼召”解,但他的“呼召”是“想象”之意,比杨倞进一层说。征字本义有证明之意(《中庸》“杞不足征也”注:“征,犹明也。”《荀子·性恶》篇:“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汉书·董仲舒传》有此语,师古曰,征,证也)。这是说五官形体所受的感觉,种类纷繁,没有头绪。幸有一个心除了“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之外,还有证明知识的作用。证明知识就是使知识有根据。例如:目见一色,心能证明他是白雪的白色;耳听一声,心能证明他是门外庙里的钟声。这就是“征知”。因为心能征知,所以我们可以“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色”。不然,我们但可有无数没有系统、没有意义的感觉,决不能有知识。

但是单有“心”,不用“天官”,也不能有知识。因为“天官”所受的感觉乃是知识的原料;没有原料,便无所知。不但如此,那“征知”的心,并不是离却一切官能自己独立存在的;其实是和一切官能成为一体,不可分断的。征知的作用,还只是心与官能连合的作用。例如听官必先听过钟声,方可闻声即知为钟声;鼻官必先闻过桂花香,方可闻香即知为桂花香。所以说:“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当簿”如《孟子》“孔子先簿正祭器”的簿字,如今人说“记账”。天官所曾感觉过的,都留下影子,如店家记账一般。账上有过桂花香,所以后来闻一种香,便如翻开老账,查出这是桂花香。初次感觉,有如登账,故名“当簿其类”。后来知物,即根据账簿证明这是什么,故名“征知”。例如画一“丁”字,中国人见了说是甲乙丙丁的“丁”字;英国人见了说是英文第二十字母;那没有文字的野蛮人见了便不认得了。所以说:“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谓之不知。”

(三)制名的枢要又是什么呢?荀子说,同异既分别了,

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至于无别然后止。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此制名之枢要也。(以上皆《正名》篇)

制名的枢要只是“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八个字。此处当注意的是荀子知道名有社会的性质,所以说“约定俗成谓之宜”。正名的事业,不过是用法令的权力去维持那些“约定俗成”的名罢了。

以上所说三条,是荀子的正名论的建设一方面。他还有破坏的方面,也分三条。

(一)惑于用名以乱名。荀子举的例是:

(1)“见侮不辱”。(宋子之说)

(2)“圣人不爱己。”(《墨辩·大取》篇云:“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

(3)“杀盗非杀人也”。(此《墨辩·小取》篇语。)

对于这些议论,荀子说:

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

“所以为有名”即是上文所说“明贵贱,别同异”两件。如说“见侮不辱”,“见侮”是可恶的事,故人都以为辱。今不能使人不恶侮,岂能使人不把“见侮”当作可耻的事。若不把可耻的事当作可耻的事,便是“贵贱不明,同异无别”了(说详《正论》篇)。“人”与“己”有别,“盗”是“人”的一种;若说“爱己还只是爱人”,又说“杀盗不是杀人”,也是同异无别了。这是驳第一类的“邪说”。

(二)惑于用实以乱名。荀子举的例是:

(1)“山渊平。”(杨注,此即《庄子》云“山与泽平”。)

(2)“情欲寡。”(欲字是动词。《正论》篇说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

(3)“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杨注:此墨子之说。)

荀子说:

验之所缘而以同异(而旧作无,今依上文改),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

同异多“缘天官”,说已见上文,如天官所见,高耸的是山,低下的是渊,便不可说“山渊平”。这便是墨子三表中的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情欲寡”一条也是如此。请问:

人之情为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曰,人之情欲是已。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正论》)

这是用实际的事实来驳那些“用实以乱名”的邪说。

(三)惑于用名以乱实。荀子举的例是“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这十个字前人都读两个三字句,一个四字句,以为“马非马也”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也”。孙诒让读“有牛马,非马也”六字为句,引以证《墨辩·经·下》:“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一条。《经说·下》云:“‘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我以为孙说很有理。但上文“非而谒楹”四个字终不可解。

荀子驳他道:

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

名约即是“约定俗成谓之宜”。荀子的意思只是要问大家的意见如何。如大家都说“牛马是马”,便可驳倒“牛马非马”的话了。

说辩

荀子也有论“辩”的话,但说得甚略。他是极不赞成“辩”的,所以说:

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辩执恶用矣哉?

这就是孔子“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意思。他接着说:

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辩说也。

辩说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荀子论“辩”有几条界说很有价值。他说: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

又说:

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期,会也。会,合也。《说文》,累字如累世之累,是形容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王校,论当作谕。我以为不改也可)辩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不异实名”,谓辩中所用名,须始终同义,不当前后含义有广狭之区别。)

荀子说“辩”,颇没有什么精彩。他说:

期命也者,辩说之用也。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同情)而喻,辩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辩则尽故。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

“正道而辩奸,犹引绳以持曲直”,即是前文所说的,“凡议必将立隆正,然后可也……凡言议期命,以圣王为师”。这种论理,全是演绎法。演绎法的通律是“以类度类”(《非相》),“以浅持博,以一持万”(《儒效》)。说得详细点是:

奇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疑怍;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儒效》)

(摘自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中国哲学史大纲》)

同类推荐
  • 革命与形式

    革命与形式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
  • 挂着泪的微笑

    挂着泪的微笑

    李继勇主编的《时文选粹》系列丛书包含有浪漫的诗歌、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散文、父爱母爱故事、真情故事、励志故事等,入选的每一个故事均为精品美文,突出语言的文学性、感召力,美丽的文字折射出文学永恒的魅力。
  •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性别与地位高低,只要是初学者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
  • 寒灰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寒灰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风是年少的故乡

    风是年少的故乡

    本书精选了作者创作的数十篇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书评、影评等作品。全书分为四辑,包括:我们的青春似水流年,散落在记忆里的时光碎片,早晨掠过的翅膀,解构阅读。
热门推荐
  • 昌言

    昌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萌萌小情人

    我的萌萌小情人

    **时隔四年,她重回自己的国土,他从海外留学归来。再次见面,彼年埋藏于心的情愫又缓缓升腾。他再不是从前那般单纯温良,成为了眼高于一切的刻薄律师,她也在这些年乍暖还寒中学会收敛自己的情绪,也成为是军队里万人敬仰的女将军。只是身热情动,谁能阻止?**“莫橙,你不要自讨没趣,”某男被迫压倒躺在床上,紧张到说话的声音都开始颤抖,“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是要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谁告诉你我是勒索财物的?只是这些天营养没跟上,想跟你讨点蛋白质补充能量而已。”某女舔舔发干的嘴唇,像只猫一样扒在他的身上,“说到绑架罪,我想请问苏大律师,迷.奸罪有什么处罚呢?”某男语塞。某女开始勾,引嘿咻嘿咻。**“流氓!土匪!无耻败类!”某男咆哮。“骂得好,小奶油在床上害羞的时候全身通红好可爱呢。”某女在一旁十分饥渴的样子。某男再次无语。**“我要男性主权,我要主动。”某男举牌申诉。“申诉无效,老公宝宝快躺好!”某女一把按倒。“今天我要一百次。”“好啊,你有力气我随意。”某女满足的笑了。
  • 三世归一,黑化

    三世归一,黑化

    片段一:“三生均为善心而亡,含冤而死;三世归一,赐你一世,可否愿意”“我愿意。”片段二:“我为天下,天下弃我;放下天下,为己而活,天下怨我;我该何去何从。”片段三:“善,因此而亡,恶,因此失去一切。为何?我做错了什么,要这样惩罚我。”“善恶之分,在于人心,七情六欲,均不可少,而你,无错,错在于太过极端,善之极,恶之极,你好自为之。”
  • 我欲焚天

    我欲焚天

    莽荒之中强者纵横,妖人不止,群雄林立,强者万万。我楚劫长剑所指,那个敢作声?踏九霄,碎星辰,怒斩圣贤,我欲焚天!
  • 逆天魔灵

    逆天魔灵

    在这个阳光明媚,五光十色,老气横秋,秋风四溢(此处省略一万字)的阴雨天,我们的猪脚诞生了,与此同时,一道光落在他的身上,他的一生改变了。(作者是新手,有事多担待,谢谢!)
  • 豪门蜜爱:总裁的迷糊小娇妻

    豪门蜜爱:总裁的迷糊小娇妻

    她不就是打个工都能够被人调戏,三番五次遇到,不是缘分,而是有人故意!他本是傲娇总裁,却总是忍不住逗她而她却总是慢半拍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个人对自己有意思?看来自己只能够化身饿狼,来硬的了!
  • 临兮

    临兮

    传说上古时代,天地降下十二道天门,万物沟通十二门修炼,可拥有龙象巨力,移山填海,翱翔天地之伟力。这是一个生而知之,脑海中拥有先天记忆、无数失传功法的少年一步步走向巅峰,屹立在世界之顶的故事。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无数修炼门派林立,三十六诸侯逐鹿天下,天外异族虎视眈眈。这个世界,名曰:临兮。
  • tfboys之心心相印

    tfboys之心心相印

    四个好朋友,因为一些事情从而导致分离,但最终重归于好
  • 杳杳钟声,宛宛飞花

    杳杳钟声,宛宛飞花

    皇帝宠妃黛妃娘娘生有一女,名为杳杳,号柔晴,众公主中明眸皓齿的美人儿,自幼受皇上和黛妃宠爱,与皇上亲姐姐昭和公主所生的江宛郡主交好,一同在宫中长大。而当皇上知晓杳杳的亲兄长陵宏或与宫中的玉妃有私情时,大怒而责罚陵宏,连黛妃和杳杳一并失宠,杳杳被皇上指婚于江家,昭和公主离奇死亡,江宛郡主莫名失踪·····且看柔晴公主杳杳如何改变自己命运,寻觅自身幸福。
  • 只应回首是卿卿

    只应回首是卿卿

    生于西泠,长于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