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000000020

第20章 第四讲 诗法(3)

词体句式在诗句的基础上发展和繁衍,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唐五代到北宋初期,词以小令为主,间有中调,总之篇章较短。当时作家常用词调如《浣溪沙》《菩萨蛮》《蝶恋花》《望江南》《生查子》《木兰花》等,乃以五、七言句式为主,节奏为上二下三、上四下三,声律亦与近体诗无异。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浣溪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等名句,除了句式或有参差,其余较律诗为近。在句群组织以及章法结构上,令词也与近体诗一样,以句、联为单位,可以说还没有具备特殊的词味。

到柳永登上词坛,大量采用长调,制作慢词,情况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柳词尤其是柳词中的羁旅行役之作,多用六朝小品文赋写法,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在句法结构上,柳词大量出现与近体诗迥乎不同的上三下二,上三下四的句法,同时大量采用了骈体的四、六言句,并频繁出现与传统韵文句法无关的散文式、口语式长句,从而使词的句式更加丰富,更加适合于铺陈记事,也更具备自身的特色。在句群组织及章法结构上,柳永慢词兼以诗之五七言句、赋之四六言句为肌体,却另有一个作为筋节的东西将其关联起来,使之姿态横生,那就是“领字”的运用。如柳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词中“对”、“渐”、“是处”、“惟有”、“不忍”、“望”、“叹”、“想”、“误”、“正”等字,都是领字。原来,在慢词中,韵与韵之间字句较长,而韵脚之间的句读,大部分不过是呼吸上的停顿即歌唱中的换气,而非文意上的断句,大都保持着可以一气读到押韵处的语气。所谓“领字”,通常指在句群之开头特意安排的,作为转折、提顿和引首的关键词,或在重要环节上放上的一个或几个(通常为去声的)字,以这一个或几个字领起一个句子或一个句群,造就一种特殊的音情,或云行水流、绵绵不断的气势。

词体的领字,系从骈体创作中借鉴、演化而来。骈体以联语组织成篇,稍长则给人板滞的感觉,因而作家常在联语之前略用一二字(如发语词、连接或转折词、名词主语)以为提携,用来活络文气,阅读效果甚佳。如“于时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况复君在交河,妾在清波。……别有飘摇武威,羁旅金微。”(庾信《哀江南赋》)“信年始二毛,既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庾信《哀江南赋序》)在词体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领字,首推李后主。李后主在词中成功地将短而急促和长而连续的两种句式,妥帖地安排在一起,来表现十分强烈复杂的感情,有长吁短叹之致。他特别擅长于铸炼九字的长句,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乌夜啼》)、“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别是”、“无奈”、“自是”、“恰似”等领字(或类领字)的运用,在词体创作中是一个新的消息,这些词句与传统诗句有着显著的差异。由于领字的运用,李后主某些词句,两句保持着一气读到押韵处的语气,取得上述长句同样的效果,如《浪淘沙》中的“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到了柳永,领字的运用更成为慢词的典型铸句方法。词中领字有一字领(例为去声字,如对、看、叹、想、念),二字领(如惟有、不忍),三字领(如更那堪、便纵有、争知我),领字贯通数句,使句群保持着可以一气读到押韵处的语气。在所有领字中,以一字领最为重要。一字领或称一字逗,这是词中关纽所在,故多用去声字。如:“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王安石《桂枝香》),“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张先《庆春泽》),“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刘过《沁园春》),“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史达祖《换巢鸾凤》),“甚——已绝余音,尚遗枯蜕”(王沂孙《齐天乐》),“但——荒烟衰草,乱鸦寒日”(萨都剌《满江红》)等等。故有人向夏敬观问诗词之别,夏回答说:“‘风正一帆悬’句是诗的味道,‘悬——一帆风正’那便是词的味道了。”这等于说一字领为词句之特色。《儒林外史》中诸葛天申拿“桃花何苦红如此,杨柳忽然青可怜”的诗句请教杜慎卿,杜说:“这上句加一问字,‘问桃花何苦红如此’正是好一句词,在诗却不见佳。”杜慎卿的意思除了说那个句子比较软媚,适于词外,要加一个“问”字,才是“好一句词”,也表明有领字为词句之特色。一字领或是倒置的虚词,如“方”、“渐”、“正”,或是省词,如“但”为“但见”之省,“甚”为“为甚”之省。这种一字提纲,多字张目的句法,别具敛散、擒纵之音情,体现着一种典型的词味。领字的运用,使得词中精妙、工整、凝重的骈偶和诗化的律句,全都流动起来。从此词句和诗句在韵味上有了很大差别。这可以用来说明何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诗,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成了词。由于上述缘故,甚至可以这样说:柳永慢词在宋词中发动了一场革命,而这个革命是以领字的出现为重要标志的。

句式与平仄格式的增多,使得词在格律上的讲求较诗更为严格,故称“填词”。纵然也有语言浅近自然之词,但从总体上看,词较近体诗在书面语言上离自然形态的口语更远,如果说近体诗在违反散文语法常规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那么词在这方面则更进了一步。长短句的调式,在语序的错综倒置上较近体诗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明白这一点,有时你就根本没读懂词意,更谈不上赏析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以文法观之,简直就是不通之语,然而无妨其成为好的词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句意是:放眼远山,形如玉簪螺髻之美,但我却无心欣赏,它们此时对我只是献愁供恨而已。看看这里的词序、句序颠倒错置到何种程度。

由于词体的语序不合于散文常规,常常造成读者的“误读”。李清照《一剪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杰作,但上片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二句,不少读者感到费解。注家或笼统地释为“写日间水面泛舟之事”,却不解何以“独上兰舟”,还须“轻解罗裳”?或猜为游泳,显然是荒唐的。或说因为罗裳被水打湿,但这样的细节毫无意义可言,何况在“独上兰舟”之前,也难以讲通。或说二句写独寝,“兰舟”实指床榻,是作者的“自我作古”(《唐宋词新话》谢桃坊说),也很勉强。二句其所以这样费解,其实乃在于读者没有注意到前面有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写户外荷塘,“玉簟秋”写室内之物,本来就是两处空间,“轻解罗裳”乃是对应“玉簟秋”,写夜间孤眠情事;“独上兰舟”乃是对应“红藕香残”,写日间采莲情事,——无论哪种情况,女主人公都寂寞难耐。接下来才有“云中谁寄锦书来”一说。因而,对于词句来说,语序上的连属,并不等于意义上的连属。

至于倒装,更是作诗填词的惯例。“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是说绿水绕人家。“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是说应笑我多情。“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张元幹《石州慢》),是说空自悲歌击缺唾壶。“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姜夔《齐天乐》),应作笑世间儿女呼灯于篱落。“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吴文英《唐多令》),应作纵不雨芭蕉也飕飕,等等,例子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使用倒腾或倒装,简直就没法作诗填词。

因为词的传播靠的是歌唱,配合长调的慢词,韵与韵间的句子较长,曲调音乐的节奏重于歌词意义的节奏,在语法的行止与音乐的行止不同步时,往往是前者服从后者。本是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入词则作:“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本是说:“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入词则作:“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秦观《八六子》)这种语法常规的破坏,恰恰构成了词的特殊的审美音调。也可以这样说:词的断句只标志歌唱中的换气,并不一定合于意义上的句读。前举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一段:“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按文法断句则应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把)栏干拍遍,无人会(其)登临(之)意。”“江南游子”是下一组句群(共四句)的主语,在散文中无论如何是不能加标点的,在词中却是上一个句群的煞句,“游子”的“子”字乃韵脚所在,所以可以标上句号或分号,在唱的时候,可以稍作换气停顿,以便歌唱进行到煞拍,饶有抑扬顿挫之妙。

4.散曲的蛤蜊味

元代的散曲是在唐诗宋词以后新兴的诗体,它与词同样和音乐有不解之缘。然而,它们从表现手法、意境到审美趣味的差别,比诗词之别还要大。乃至我们可以将传统诗词作为一个整体来和曲作比较。散曲与传统诗词比较,在表现手法、意境、风格、韵味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散曲的特色,有形式上的特色,如令曲的一韵到底、平仄互押、可加衬字等等,此外还有艺术上的特色。曲论家着意指出、津津乐道的“蒜酪味”、“蛤蜊味”,就表明它与以温柔敦厚为宗的传统诗词在审美趣味上的大相径庭。

关于元散曲的艺术特色,首先使人注目的是一个“俗”字。当诗词已成为案头文学,只为士大夫所喜闻乐见的时候,曲却活跃在舞台和各种文娱表演中,从内容和情调上投合着市民阶层的口味。如果说词在语言的诗化、书面化上较诗走得更远,那么曲恰恰相反,它一开始就是以接近自然形态的口语为当行本色的。“大量使用当时北方流行的方言俗语,是元代散曲的一大特色。像‘遮莫’、‘村沙’、‘不剌’、‘不争’、‘赤紧’、‘葫芦提’、‘大古里’等,真是俯拾皆是。”(毛炳身等《元散曲欣赏》)“从语言风格来看,曲虽然也受到前代诗词的影响,但却有它独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保存了曲来自民间的本色,使用了大量的方言土语。仅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搜集元曲中的方言俗语就不下数百例。”(陈锋《元明散曲选读》)要之,诗词语言较雅驯,而曲不避俚俗,而且以通俗活泼、毕肖声口见长:桃花开时,到今日杨柳垂丝。假题情绝句诗,虚写恨断肠词。嗤!都扯做纸条儿。(周文质《越调·寨儿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湿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叨叨令》)

《粟香随笔》载王芰舫《蝶恋花》词末云:“天公也吃桃花醋”,或认为不类词句,有人将它写入一支北曲《塞鸿秋》云:“生成百样娇,惹得千般妒,这分明天公也吃桃花醋。”便觉合式多了。(见王季思《词曲异同分析》)辨其原委,不正因为“吃醋”这样的俚语在曲为本色,而在词则不伦不类么。

保持着通俗文艺的特征,广泛采用北方流行的方言俗语,大量使用口语,充满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这确实是元散曲的一个艺术特色。不过,元散曲的艺术特色又并不是一个“俗”字所能概尽的。读者只须注意一下文人的散曲,就会发现,作者在使用方言俗语的同时,也舞文弄墨,运用或借用诗词的雅言与意境,可谓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熔雅俗于一炉。

其次,相对于诗词的含蓄婉曲而言,元散曲的艺术特色是“露”,即语言风格的豪辣和直露。清人刘熙载即指出:“词如诗,曲如赋。赋可补诗之不足也。”(《艺概·词曲概》)的确,在表现手法上,传统诗词重比兴寄托,重言外之意,重含蓄之美;元代散曲本于说唱文艺,别开豪辣一路,重情感直抒、白描铺叙,多意外之言。近人对散曲的这一艺术特色阐发最为透彻者当推王季思,他说:词曲“分别处在一少说,一多说;一只说到七八分,一则说到十分。像‘睡煞’、‘抖擞’、‘甚也有’等辞,在曲中正显其灏汗,而入词便不免粗横”。散曲“要说就说到十二分,更不留丝毫余地。好像非再加油加酱,总不够味”。“作者旧有《曲不曲》一文,比较词和散曲之风格意境,谓‘词曲而曲直,词敛而曲散,词婉约而曲奔放,词凝重而曲骏快,词蕴藉含蓄而曲淋漓尽致。以六义言,则词多用比兴,而曲多用赋。以诗为喻,则词近五七言律绝,而曲近七言歌行;以文为喻,则词近齐梁小赋,曲近两汉京都、田猎诸作;以人为喻,则词如南国佳人,曲如关西莽汉;以山水为喻,则词如秦淮月,锺阜云,曲如雁荡瀑,钱塘潮。’”(王季思《词曲异同的分析》)曲中惯见的豪辣、尖新、骏快、活泼之作,绝非诗词所能有。即以述怀之作而论,曹操《龟虽寿》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前六句连用三譬,比兴无端,末方点出“不伏老”意,十分含蓄,纡曲。黄庭坚《定风波》词写“不伏老”意,也很委婉: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而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黄钟煞》(上文已引),即以穷举法作灏汗语,本调原仅三句,而增至二十余句,简直是一篇风流浪子生活的自白。一开始就是对比铺排的长句,“我”怎样怎样,“谁教你”怎样怎样,读时非蓄足中气不可。俗话说“姜数老的辣”,通过“老”“嫩”对比,便见以老自豪。以下是更恣肆汪洋的四句排比“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嵌用那么些都会、名胜地名,显得非常气派,经过大世面,见过大阵仗,阅历丰富,非老不办。紧接是更恣肆汪洋的九个会什么会什么,以穷举胪列之法毕数个人才具,棋琴书画、舞蹈串戏、吹拉弹唱、打猎踢球乃至赌博游戏,诸般技艺,色色俱全,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少壮功夫老始成,仍是以老为荣之意。但老和衰是联系在一块儿的。老来情味减,岁月不饶人。老了要落牙、歪口、瘸腿、折手,一般人所以不得不伏老。而作者却说便是有这种种不便,“尚兀自不肯休”。这就将“不伏老”之意说到头了。然而他最后还要说除非是死,还要叫一声“天啦”,似乎犹未甘心。如果说曹操诗、黄庭坚词将“不伏老”意只说到五六分、七八分的话,那么关汉卿此曲则将同一意思说到十分、十二分,好像添油加酱还不够味。

从上引《西厢记》第三折唱段及关汉卿“不伏老”曲文,还可以看到,曲排比句式与叠字的运用特多。其间值得专门一提的是,特殊的对仗方式的出现,这就是三句两两成对的“联珠对”或“鼎足对”。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的:“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嚷嚷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便属此格,又如: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同类推荐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 去日苦多

    去日苦多

    一本译余随笔,手持杯中物,看闲云飘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闲云野鹤般的闲适自得;如世外高人般的的仙风道骨全部跃然纸上。唯有大师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阅读享受。
  • 希腊神话故事(四)

    希腊神话故事(四)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散文集2010年卷:失踪者的旅行》主要收录了闫文盛的“生年”、“寄居者”、“在异乡”、“世事如烟_”、“时间的斑痕”、“暗部”、“小事物”、“滴水时光”、“向内的旅行”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热门推荐
  • 复仇风暴来袭:末日卷土再重来

    复仇风暴来袭:末日卷土再重来

    羽颜樱,羽家小姐。柳溪,柳家小姐。千纤,千家小姐。因为种种原因,走上了复仇之路,却因为遇上了他们,渐渐冰封的心,温暖了她们的心。却因为一次误会,是她们的心沉入冰川,离去3年,再次回归,就已是奇迹。三年前没报的仇,报了。在阴差阳错之中误会结了,她们能原谅他们吗?
  • 天文地理奥秘

    天文地理奥秘

    本书是专门开拓青少年科学视野,提髙科学素养的图书。本书以最新的科孥进展为基础,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究、解说神奇的自然现象。让青少年沉醉于神奇、瑰丽的大千世界之中,感受料学技术的强大威力,从而启迪智慧,丰富想象,激发创造,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决心,以及热爱人类、保护环境的爱心。
  • 琉璃天下绝世无双

    琉璃天下绝世无双

    额、还能有谁比她更倒霉,更无语,睡个美容觉都能睡到另一个时空去的。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占了人家的身体,那么就在这异世好好地活出自己的一世风华吧!她,21世纪杀手之王,魅杀天下,谁人不服。她,将军之女,万千宠爱,恶女之名冠天下,谁人不怕。他,帝王之王,狠辣无情,霸绝天下,谁能并肩。然,当帝王对上恶女,谁覆了谁,当腹黑遇上腹黑,谁进了谁的狐狸洞。简介无能,本文一对一,绝宠无小三,无误会。
  • 独宠傲娇王妃

    独宠傲娇王妃

    她一不会所谓的诗词歌赋,二不懂琵琶古筝,怎么就轮到她给穿越了。穿就穿吧,不是落难的皇后王妃,也得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啊。可为什么她就成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呢...爱情,不需要?温饱问题得提前解决,谁也别想阻挡她发财致富之路...男人,靠边站。都说古代男人皆薄幸,她可要严守住自己一颗纯净的小心脏...
  • 沙场秋点兵

    沙场秋点兵

    南宋繁华,货通宇内,富甲天下;奈何徒拥恢复之志,难觅奋进之卒。狼牙利箭寒光烁,谁人挽雕弓?大金骄悍,将勇兵蛮,铁蹄无双;奈何固步自封,志得意满于南北贡奉的无限荣耀之上,在骄奢淫逸中深陷在皇权更迭的内乱之中。是静待蒙元铁蹄当头踏下,还是借天下微澜搅起漫天巨浪,借势撑开那满载铁血与荣耀的雕弓?
  • 心殇情毁

    心殇情毁

    由于父辈们的情义,安雅和林泽宇从小定下娃娃姻亲。十岁的她遇到十五岁的他。她认定了他,他却无心于她。一夜夫妻后,是四年漫长的等待,漫长到安雅快要忘记林泽宇时,他回来了,带着他心爱的女子和孩子。安雅迷茫了!她要何去何从?她孩子的未来又在哪里?走!她不甘心。留!伤人伤己。看一个封建社会的古代女子,如何挣扎在早已扭曲的婚姻牢笼。故事虽然老套,但爱不老,情不灭的故事一代一代总也讲不完。
  • 帝君别扔:我就看个美男

    帝君别扔:我就看个美男

    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核桃……帝君大人喜欢吃核桃,然而在一盘核桃中偏偏选中了她!拿起她的小圆球身体,淡定地剥开壳……被看光了,核桃好害羞!于是,核桃立马又合上了壳。从此,帝君留下了这个神奇的核桃。于是,帝君沐浴时,核桃总会跳进浴缸。把它丢掉,它又会滚回来。帝君穿衣时,核桃总会立起圆球身体仰视。把它丢掉,它依然滚了回来。就这样,每天帝君都锲而不舍地戏弄它或是把它扔掉,它每天毫不羞耻地又滚回来……直到一天,浴池中出现的不是一个核桃,而是一个菇凉!那位菇凉一脸不满:“核桃也是会疼的,你看,你把我给从壳里摔出来了!”
  • 我与你在同一时空

    我与你在同一时空

    世界很大,未知的事物有太多,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人去了解,只是对任何一件未知事物要保持敬重的态度。有些时候突如其来的事件或人或许是惊喜。
  • 人狼国度

    人狼国度

    一个原本靠在路边卖肉汁饭为生的小厨师,居然斗胆向皇帝的女儿求婚,所有人瞠目结舌,皇帝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如果你能给我带回一具人狼的尸体,我便将女儿许配给你。”小厨师并不是不知道从来没有人从人狼国度活着回来过,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上路了
  • 至尊刀圣

    至尊刀圣

    一位名叫冷宫燕的学生,从小没有父母,只有残忍的继父继母们忍心将他杀害!并投入海中喂鱼,惊奇的是一道金光把他从海中带到了其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