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3300000035

第35章 事业之外的成功(3)

几年前,台湾发生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件——王永庆的大儿子王文洋离开了台塑。说起来,这件事的导火索还是“吕安妮事件”呢。王文洋很小就被父亲送到英国读书。王永庆为儿子也仅仅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因为家中的富有而大包大揽,而是让儿子尽早地学会自立。王永庆百忙之中经常给儿子写信,不断地鼓励他,并告诉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英国,他念的是管理较为严格的公学,这些学校采取军队化管理。同学之间讲究服从与尊重。低年级学生有时要给高年级的学生洗衬衣和擦鞋,借此来磨炼耐性和培养性格。

王文洋在学校里总是被欺负,经常被强迫给人洗衣服、擦皮鞋。王永庆知道这种情况后,告诫他要学会忍耐。但忍耐总是有限度的,为了改变状态,他开始学习中国功夫,对欺负自己的人进行还击,从而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高中毕业时王文洋才17岁,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就读物理系,20岁就拿到大学文凭,并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英国国防部奖学金,继续攻读研究生。

这个时候,王文洋渐渐明白父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明白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所以更加刻苦读书。

王文洋按照父亲的“指示”又转而攻读企业管理与化学工程两个学位。他在24岁那年同时获得企管硕士与化工博士两个学位。为了继续锤炼儿子的能力,在王文洋毕业的时候,王永庆并没有安排他进台塑集团工作。

王文洋在国外求学期间一直保持俭朴的生活方式,即使在获得企管硕士与化工博士两个学位后也是如此。毕业后,他在美国找到了一份工作,自力更生,当时他的代步工具竟是一部以800美元购买的旧车子。如此勤俭,谁会想得到他就是塑胶大王的大公子呢?

王永庆是吝啬的,他又是慷慨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富人,王永庆送给儿子的不是一大笔一辈子也花不完的财产,而是给儿子装备了一种意志,一种精神。

也就是在英国留学期间,王文洋结识了大他4岁的台湾老乡陈静文,不久,两人双双坠入爱河。

陈静文祖籍在福建厦门,出生在台南六甲。1947年台湾发生了“二·二八事件”,陈静文的父亲意外地死于这次事件中。伤心的母亲带着她回到故里厦门,继而改嫁。后因在文化大革命受到牵连而转辗香港,陈静文在那里完成了她的高中学业,后随全家移民英国,她因而得以与王文洋在同一所大学相识。

不久两个人就完婚了,1975年,王文洋带着新婚妻子前往美国,开创事业。他先做房屋中介,靠卖房子赚钱。后来进入路易斯安那州一家著名的化学公司工作,负责化工设备、数据分析等事宜,整整做了三年。

在美国的这几年,王文洋并没有安心打工,他知道自己要细心地观察这里的社会,了解美国的制度,同时熟悉投资环境,为台塑企业的扩张做准备,毕竟台塑集团是要交到子孙们手上的,虽然父亲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1978年,他帮助王永庆在美国德州休斯敦兴建石化工厂。从这个时候起,王永庆让自己的大儿子正式进入台塑,从基层做起,并要接受最基本的车间训练。

王文洋从一个职员做起,慢慢成为一个高层管理者,1984年才升为南亚公司第四事业部经理。王文洋在这个经理岗位上再经过10个春秋的磨炼,逐渐成为一位管理专才,1994年升为南亚公司协理,也即从部门经理升为公司总经理助理,负责统筹管理公司各事业部。经过生活的磨炼,王文洋逐渐显示出他的个人魅力与工作风格,显露出不凡的商业才能,深得王永庆的赏识。种种迹象表明,接班人人选非王文洋莫属。

然而,或许是苍天注定他不可能成为台塑的未来总管。1995年的一天,一个叫吕安妮的人“打破”了这一原已板上钉钉的事。

吕安妮生于1969年,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不凡的才气,学业一直都非常优秀,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台大,毕业后又考进台大商研所硕士班。

1995年8月,她在考博士班时却意外落选。她认为自己考试考得不错却没被录取,觉得学校不公平,随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向社会公告。

据后来曝光的情况显示,吕安妮当时的笔试成绩是18个考生里面最高的,也比最后录取的四个考生高。吕安妮得了50.5分,而其他四位录取的考生呢,只是44分多,比她差了6分之多,她当然不服。当时在台大任兼职教授的王文洋是她的指导老师,也紧跟着离职声援。这一声援不打紧,他们之间的恋情却暴露在大众面前。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绯闻风暴”席卷了台湾岛。

在这起纷争中,王文洋的妻子陈静文以超乎常人的冷静和容忍,咽下了所有委屈,那些日子,她不知是怎么过来的,虽然每天外面传闻甚多,让她心痛,但她却始终没有大吵大闹过,她希望以此挽回自己男人的心,拯救自己的家。这使她赢得了王永庆的尊重。

因此,王永庆自始至终都站在儿媳妇这边,拒绝接受吕安妮,而且一再要儿子拿出实际行动,表示悔过的诚意,重新回到儿媳的身边。

但作为儿子,王文洋却做了个让父亲很惊讶、让整个台湾岛都震动的决定。

他誓要与吕安妮结合,并且还称吕安妮要给其生子。在这种情况下,王永庆只好公开宣称“传贤不传子”,将儿子赶出了台塑。

表面上看,这一切都是由于“吕安妮事件”引起的,但也有人认为,这其中很可能夹杂着家庭派系之间的斗争。王文洋说:“‘吕安妮事件’真的严重到台塑必须把我免职的程度吗?我和吕安妮交往,完全没有违反公司的任何章程规定,不可能严重到把我免职的程度。这中间是否有其他因素介入,大家应该很清楚。”

很多人分析,这很可能涉及王家内部恩怨。是不是家庭矛盾现在只能是猜测,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实实在在的,那就是吕安妮生了一个儿子,王永庆的孙子。

2002年5月的一天下午,汀州路三段儿童交通博物馆的停车场,静静停着一辆凯迪拉克高级房车。在停不了几辆车的停车场里,这部熠熠闪光的黑色凯迪拉克看起来格外醒目。

台北的五月已经很热了,天空中总是挂着炽热的骄阳。这时的博物馆像往常一样没有几个人,外面的游乐场却很热闹。此时,不远处一名少妇拉着一个男孩,一前一后地走着,小男孩看上去大约三四岁,走起路来依然跌跌撞撞,白白净净的模样十分讨人喜欢。

少妇身着黑衣黑裤,背着一个小小的挎包,头戴黑色鸭舌帽,在刻意压得很低的帽檐下,脂粉未施的脸庞缀着娟秀细长的眼睛,脸上透着恬静和安详。她,就是吕安妮。早几年,吕安妮因为那一场绯闻风暴变得家喻户晓,走到哪里都被记者围追堵截,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以至于她只能远赴英伦求学。如今,没几个人能认出她来了,她安静地领着孩子走着。

而那个小孩子应该就是王文洋的儿子、王永庆的孙子了。说起这个孩子,我们还应把时间回溯到1998年末,那时候,一家媒体发布了吕安妮已经怀孕的消息,还信誓旦旦地说看到吕安妮大腹便便的样子。

原来,在绯闻曝光后,王文洋前往美国以避开舆论,吕安妮则远赴英国深造。其间,一度传出吕安妮转往美国停留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就是在此时,她悄悄生下了王文洋的孩子。那一天是1999年2月25日,她和王文洋一起度过情人节才刚刚十一天。

从美国回来后,王文洋没有回到台湾,而是选择了祖国大陆。他以广州为基地,创建了宏仁集团,运用自己的智慧与魄力很快在大陆打开了局面,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1996年,王文洋筹资6亿美元,开始了他在大陆的投资布局,主要从事他所熟悉的铜箔基板及PVC等塑化相关产品。其中投资设立的第一家公司为广州宏仁电子工业公司,主要生产电子原料铜箔基板。到2003年,第8家公司即上海宏联电子工业公司正式建成投产。到目前为止,王文洋在大陆建立了一个产品涉及纤维丝布、环氧树脂、铜箔基板及电子等产品在内的企业集团——宏仁集团。

仅在2003年,该集团在大陆的投资已经超过200亿元新台币。宏仁集团逐渐形成两大事业基地。广州作为宏仁集团的发迹地与重要基地,仍有进一步的规划。计划将位于广州云埔工业区的厂区面积由目前的600多亩扩大到1200亩,要将宏仁集团建成“中国最好的二次加工产业基地”。

宏仁集团在华东地区布局逐渐形成,在上海建立两家企业后,王文洋又于2002年投资3亿美元,在江苏无锡兴建宏仁工业区,建立铜箔基板、多功能薄膜材料、聚氯乙烯(PVC)、硬质胶布等企业,华东将成为宏仁集团又一个重要基地。

这一系列的成功,除了王文洋有战略眼光以外,还可能是因为他离开台塑后,上天因见他放弃了最有可能继承的台塑接班人地位而有所怜惜,所以给了他许多运气。

但王文洋所以在大陆这么有知名度,并不是他建立了宏仁集团,也不是因为好又多连锁店,而是他参与投资了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上海宏力半导体公司的成立,是两岸半导体产业第一个重要合作项目,引起了岛内外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也引发了岛内企业纷纷到大陆考察、投资半导体产业的新热潮。王文洋在制造业领域发展的同时,也看好大陆的商业零售市场。王文洋以个人名义与台湾诚达集团共同设立好又多连锁超市,持股超过30%,目前在大陆已有80家分店,营业额达80亿元人民币。王文洋只要人在台湾,每星期都会抽出时间,探望吕安妮和他们的儿子。

那吕安妮现在住在哪里呢?她就住在台北文山地区。

2000年年底,吕安妮带着幼小的儿子,以及那个仍在夜间部技术学校读书的弟弟,跟着母亲郭碧兰从板桥的大房子,搬到台北文山地区现今的住处,只是把重病的父亲留在台中住院疗养。

那一年,郭碧兰被骗走了近6000万元,生活陷入困境,只得放弃以前的大房子,来到这个新环境,每个月花两万元,租一套90多平方米的小公寓,一家四口像是挤在鸽子笼里。这样的日子是吕安妮不曾想到的。但又能怎么样呢,她只能认命,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平静快乐地成长,只要孩子的爸爸时常来看看,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媒体仍在关注他们的生活,时不时会报道他们的行踪。一天,在一家小儿科诊所门前骑楼下,来了一对祖孙,老太太60岁左右的样子,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花白的头发全梳拢在后面的发髻上,看上去显得挺精神的。

小男孩皮肤白皙,唇红齿白,他一边抓着外婆的手,一边不时东张西望,似乎对这个大千世界怀有极大的好奇心。

小男孩就是那天在儿童交通博物馆吕安妮带着的那个孩子。他双眼皮的清秀模样,就好像是吕安妮的翻版;那一对大大的招风耳,让人自然而然就想起他那个声名远扬的爷爷——王永庆。

此外,吕安妮也很心疼王文洋。为了让王文洋就近午休,她特意在宏仁集团办公室附近的敦化北路巷内,以每月4万元的租金,租下一户电梯公寓。每天中午时分,吕安妮就会开着凯迪拉克,把王文洋接到公寓小聚,然后再送他回公司上班。有的时候,她也会带儿子来此小憩,顺便将房子整理一下。

王文洋过去每个月给吕安妮一家人20万元的生活费。这个数目要支付两处房租及停车位共计7万元,孩子念双语幼稚园的学费4万元,再扣掉吕安妮父亲的住院开销六七万元,所剩无几。

王家人中,见过小男孩的没有几个。孩子长这么大了,王永庆还没见过。不仅如此,这个孩子连自己的爷爷是王永庆都不知道。或许孩子的妈妈不想让孩子知道吧!

2005年年初,向来都到岛外与大太太共度春节的王永庆,忽然一反常态,决定待在岛内,甚至决定要和这个孩子见面,这着实令吕安妮和王文洋高兴了一阵子。虽然最后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但是,相信祖孙俩见面的那一天不远了。或许王永庆、王文洋父子之间的心结,只有借此契机才能解开吧!

家庭民主,儿女独立创天下

倘若是在农庄,你应该能看到母鸡喂小鸡的情景。如果母鸡会说话,它会告诉你自己是怎样照顾儿女的:对于刚生下来的小鸡由于太脆弱,没有办法吃养鸡人喂食的米粒。母鸡就会将米粒啄碎,再用口水润滑后分给小鸡吃,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等到小鸡渐渐长大可以自己找食物吃的时候,母鸡就不再喂食,而要它们自立;如果可以自立的小鸡来抢夺它们“弟弟”的米粒时,母鸡就会恶狠狠地将它啄走。

这是母鸡和小鸡的故事。母鸡对没有自立能力的小鸡会尽力地照顾;但是对已经能够自立的小鸡,绝不溺爱,一定要求它们自食其力。

王永庆教育子女就是效法母鸡喂子,因而他的每一个子女都能自立自强。

王永庆认为,如果做父母的养育儿女,一辈子都设法使他吃饱穿暖,及至成人还过度溺爱,那是做父母的失败。他说,如果总是把孩子放在“螃蟹椅”上,养成孩子的依赖心,他就永远学不会跑、跳。所以,教育孩子,必先使其能吃苦耐劳,让他接受磨炼、接受打击,帮助他独立,并培养他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才是父母爱护子女的真谛所在。

他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是很认真对待的,他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因为在他看来,孩子们总有一天会长大,那倒不如现在就让他们“长大”。

有一次,孩子问他一个书本上的问题,他也不知道,为此他苦思冥想了好几天。最后,王永庆花了三天的时间查资料才弄明白,然后再告诉孩子。王永庆总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查找问题的答案,对孩子的教导是一丝不苟的。

对子女最好的教导就是身教,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做好儿女的榜样,这样往往比口头说上许多次有效得多。

为了让子女们养成节省的习惯,王永庆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以节俭为本。他吃西瓜、葡萄从不剔籽。他认为,有人吃西瓜要慢条斯理地把瓜子一粒粒剔出来,这样好像很卫生,其实统统吃下去也不会有问题。吃葡萄要细细地剥皮和剔子,岂不太浪费时间吗?引申到办企业上,也要养成不浪费的习惯,要节约时间,节省物料,刻苦耐劳,这样才能成功。

他常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没有糠比蜜,有了蜜不甜”来教育子女们,让他们明白,好吃并不在于菜的好坏,而在于肚子是否饿。长寿的人并不是经常吃鱼肉,而且吃得很简单。吃对他们来讲,并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肚子饿了必须喂饱它。相反,那些总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人,往往觉得食不甘味,茶饭不思。

同类推荐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开运握图:杨坚

    开运握图:杨坚

    本书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通过对他取得霸业以及辅政者的经验教训、智慧、谋略进行总结,以期对我们当下的人生给以借鉴、指导。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热门推荐
  • 娇宠千金

    娇宠千金

    方洛梨背负着家族企业,内斗极品亲戚,外斗董事敌手,游刃有余。严俊彦重生归来,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当得了小人,逞得了英雄,卖得了萌,犯得了贱。既是霸道助理,又是精英boss。一念之差,情感纠葛,两人紧密相连。方洛梨:你已经是过去,我只想守护现在。严俊彦:重生之后,我只想守着你,护着你,爱着你。
  • 何以爱情:三公主的唯美爱恋

    何以爱情:三公主的唯美爱恋

    遇见是最美好的事情,也是幸福的开始,不管要绕过多少曲折的路途,他们也会用真爱温暖你的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小妖斗鬼记

    小妖斗鬼记

    世界上有鬼么?没有!那么,故事中那么多奇怪的故事又怎么解释?你见过湘西赶尸人么?别给哥说那只是个传说!胆小者,怕鬼者,有心脏病者慎入!
  • 盗墓生涯之天机迷踪

    盗墓生涯之天机迷踪

    生命凋零的最终归宿,万年之前的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存在,埋葬于历史文明的真相,这是一个盗墓者的故事。诡异未知的迷局,白山黑水间的古墓,吴明一一挖掘,一步一步揭开真相的面纱。喜欢《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的往这儿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莳光浅逝

    莳光浅逝

    高中三年看似很短,但实际很漫长,在这段时间里,夏澄音遇到了林梓宸,许陌轩遇到了绍涵羽。第一次,一个人深深的走进许陌轩的心里;第一次,林梓宸被触动,遇到了比自己智商还高的人;第一次,有人彻底触碰了绍涵羽的底线;第一次,夏澄音对绍涵羽说出绝交。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波涛汹涌,莳光浅逝,就让我们来一次不寻常的光阴!
  • 殊途愿同归

    殊途愿同归

    从混沌初开,到建国后不能成精,时间长河里总有那么些不知死活的挑战权威,跨种族恋爱。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套路。
  • 为你写部小说,里面有我们的青春

    为你写部小说,里面有我们的青春

    我们太年轻,还不清楚自己的世界真正想要什么。
  • 幻想影流

    幻想影流

    人类,一个综合实力最弱的种族,却有着无穷的想象力,正是这种力量,让他们有了能与宇宙大族比肩的实力。
  • 糊涂经

    糊涂经

    《糊涂经》为郑板桥将人生与修养、处世与社交精华集于一体的著作。本书精选原书精采片断,内容包括:难得是糊涂、装糊涂策略、糊涂进与退、名利如浮云、一笑泯恩仇等。每篇都包括原典、释义、阐述和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