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8800000004

第4章 走不完的取经路

首先祝韩寒生日快乐。我写完这篇散文的日子正是他三十四岁的生日这天。大概是十二三岁的时候接触的他的作品,是《青春》这本散文集。从哪以后对这个大男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究还是回来了!今天他三十四了。成熟了好多,也沧桑了。最重要的是他居然对外自我认知了,这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事情。生日快乐!

开始前先说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东西——《西游记》。

《西游记》这本名著不论从老弱妇孺到青年才俊那都是人尽皆知的。上至朝堂富贾,下至走卒打炊,在中国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出来讲西游记那都是一套一套的。故事剧情说滚瓜烂熟也不过,就不多言。

要说的就是书里的四位主要角色,唐三藏、孙悟空、猪无能、沙悟净。不过并非原著角色,也非原著那样简单的关系体系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是通过原著四个角色处世的态度代出当代知名青年作家里的四位。

不论政事、不讲形式、不观人品、不听耳风。单纯的从他们的文字角度出发,他们的经历来讲关于我们的这个年龄段。

我们的时代是文艺的大时代,流行的大时代,信息的大时代。以至于多少人穷极一生也只是昙花一现。而这四位之所以能长青,是偶然中的必然。8090这个年龄段的一部分人受他们直观影响,甚至00后与还在童年的10后都无法避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西游记》的前身《大唐西域记》的出现因为当时人们需要新的思想来洗涤认知,渴望得到新的认知灌溉。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民众的需要,于是有了玄奘。《西游记》的出现因为当时的人们需要这种体裁剧情的小说,于是就有了吴承恩。历史车轮下,人类文化进化的过程他们的出现是必然的。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我们国家后现代的鲁迅、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徐志摩、老舍等这些名家。没有鲁迅,那来的《朝花夕拾》这类深刻的小品文;没有钱钟书,那里来的越洋《围城》;没有沈从文,如何了解《边城》的老人;没有徐志摩,会少多少感动的姑娘梨花带雨的情诗?他们的出现是偶然,也是时代的必然。没有沈从文,绝对会出现沈从书,沈从简。

以韩寒、小四、高晓松、冯唐为代表的四个文学流派的出现是必然。我们国家脱了前一脚刚脱了十年“文字狱”的枷锁,后一脚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在迷茫中寻找出路,寻找新的思想。老一辈的传统依在,却不能完全实用于现状。总不能还用孔老夫子那一套治国安邦吧?进一步就是新时代,退一步就是一百年。这四位恰好在属于我们的十年之间应运而生。

他们的成功是偶然的。为什么千万个叫韩寒的只成就了一个亭林镇韩寒。中国那么多叫高晓松的唯独这个“清华”晓松成就了当代“百晓生”这个名号。这与天分,成长环境分不开,也与个人的努力钻研直接挂钩,别无他法。这四个人的主义,思想都是极具代表性的。

韩悟空。

韩寒年少成名,同孙悟空出世时的惊天动地不逞多让。那句“出名要趁早”一直以来我都把它作为韩寒的标签。韩寒早期写的东西玄乎刁钻,处处都是叛逆的字眼。当时有部分人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白眼,歧视,嘲笑,甚至辱骂。韩寒成了公敌,是所有家长都不许孩子接触的那一类。他是孩子眼里的宝藏,是平时吃不到的美食,他是荧幕里的英雄,他敢于抗争,敢于挑战。他们崇拜他,追求他的脚步。

既使被世人的“八卦炉”里各种激烈的三围真火熔炼。人们也没能阻挡韩寒。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散文,小说出现在了各个年龄段人的手里。甚至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大闹天宫”般在每个人的心里翻江倒海。

后来他被冠上“公知”、“国民岳父”等字眼。身上无数光环,差点被人推上神坛。“加封齐天大圣罢,奈何天宫无桃园”。他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除了微博偶尔会有更新,几乎在公众平台看不到他的身影。文章还在继续写,赛车还没停止,他被“观音”(观众知音)带了紧锢,他不在高调申明自己的立场,不会再发一张小野的生活照。现在不会,以后或许也不会。对于他而言,我所理解的他所理解的生活:“继续用他的火眼金睛,说‘所理解的生活’写‘这一代人’。”

郭三藏

我们国家注重家庭。家庭分两部分,成家前与成家后。成家前是爱情,成家后是生活。男性作家大多重“国事”,女性作家们更重“生活”。说穿了文字绕来绕去无非大的就是“国家事”,小的就是“生活乐”。以至于大部分女性太过注重生活细节,都会习惯性的浪漫主义活着悲伤主义,反而有些不美了。无法跟张爱玲、冰心这些前辈的作品做比较。虽然每个时间段都有它的特定点来突显它的风貌,但是当代涌现了大批的青春故事作家,写校园故事太过校园,写生活故事太过生活。爱情故事终究还只是爱情故事,不论多浪漫,多美好;只能留于想象,存于远方。

郭敬明之所以能被提名,是因为他是在太招小姑娘喜欢了。他是三藏,想象力丰富,语言丰富。文字里总是婆婆妈妈的,不够直接,却够贴心。像一个温柔阳光的大男孩面对面和你谈心一样。能找到人心里面最柔软的那个点抓住。他能给你构画出梦幻的王国,无论是《幻城》还是后来的《小时代》系列。都是很多人想象中最想经历一次,拥有一次的故事。

他也指出过应试教育的不足,一本《守岁白驹》翻来覆去看了十多遍才觉过瘾。话多道理也多,句句都往心底里跑。抓到了身上的痒处,好不舒服。

他和三藏一样,有些成熟的理论系统以及行动的决心,只是暂时落在了“女儿国”,但他真的是一个好导演,仅此而已。

冯悟净

冯唐此人,有才,也有毒。

毒到什么程度。写到这个人的时候,文风随之跟着一变。如若在这浮华驳杂的文化大潮流里找不到方向,你可以读冯唐。

冯唐,不走捷径。一句“板凳甘座十年冷”看的我这个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冯唐文字之辛辣,言辞之真切。同那武林门派里的“唐门”如出一辙。专攻下三路。疑难杂症别人不可医,冯唐可以以毒攻毒。《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散文集里面囊括的内容之全面,表达之明了,在现代哪些擅长玩弯弯绕绕的作者里实属罕见。给许许多多门外汉灌输了文学精华。读了这本书的人最起码不会读几本网文就在那装文艺,卖弄文采。

冯唐有句座右铭“出名不怕晚,板凳甘座十年冷。”态度有了,心态有了。身后1500册书就是证明。《万物生长》不得不说是经典之作。与高晓松一起攒的《天下卵》可是有意思的紧,两个北京老爷们儿一个小说一个剧本也是有意思的紧。

冯唐曾说过要写十本长篇,当然我对他的这句话是抱着肯定的态度的。冯唐此人,耐得住寂寞,抱的住美人。真性情!如同那被贬到流沙河的沙僧,掌得了琉璃盏,住的了流沙洞。吃完人肉还把头骨挂在脖子上,期待着有一天冯唐的十本长篇完结,到时把这十册编成套集,题:

“冯唐待老!”

朱晓松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古史,后知现密。内观野史,外谈正文。”当代“百晓生”式的人物,当之无愧。出门带个高晓松,撒哈拉都能走出诗意来。

高晓松最令人记忆深刻的不是他那个脑容量超大装满各类书籍的脑袋,也不是他类似与各类百科全书的知识量。而是他那种“无党派无宗教”的态度。不在三界内,不限五行中。走到那里,那里都是自由和诗。当然,这个只是抽象的比喻。发生了那件尴尬的小事还是要去那个叫做监狱的地方的。这个结果,任何国度任何地方无法避免,除非你在太平洋上开汽车。高晓松的这种态度按佛教的说法就是“真我”,保持最真的自己,释放最真实的自己,追求诗和远方。也同李白这类逍遥仙一样,“醒时狂舞歌,醉时即酣眠。”《西游记》里猪八戒就是一个该吃吃该睡睡心情好了说两句搅合搅合的人,观音拿他没办法;如来拿他没办法;天庭也拿他没办法。逍遥自在,悠然自得。这种境界已经超脱了平凡人。高晓松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不触王权,不碰民法,你执你的法,我玩我的旅游布道,这是一件很有意思得小事。

这四人先后浮现在世人眼前,所带的冲击和浪潮随时间递交。也许几十年后,他们就是我们现在眼里的沈从文,鲁迅,李白成为经典。韩寒的出现唤醒了这一代人的麻木;郭敬明给了这一代人美好的想象;冯唐提醒着这一代人文字的传统形式;高晓松给了这一代人希望和远方。这是很有意思很巧的事!

以这四人代表,还有许许多多的作家、读者、知识分子、文学专家、甚至是“键盘侠”、“******”和街边贴小广告的,你们,我们和他们,都是这取经路上的一员。漫漫取经路,没有尽头。什么样的人取什么样的经,并且以形式传递下去,加以改正活着被淘汰。这是传承的必然中的偶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嘿!这走不尽的取经路。

同类推荐
  • 晃荡的高中三年

    晃荡的高中三年

    逗必日常,不喜勿喷,论我们那些年混过去的高中三年
  • 两年之约:那年的快乐

    两年之约:那年的快乐

    这本小说,主要写了唐鑫、袁诗琪、唐政、元文涛、陈晞这几位小学生的快乐生活,但是,两年之后,他们是否能再次相遇?两年之约,恭候你们!
  • 只是蹉跎

    只是蹉跎

    这算是一部回忆录吧,有些篡改,也有些真实,它的出现是源之我感慨自己蹉跎而过的人生,有很多懊恼,也有很多美丽的回忆。有时候想起来会不自觉的侵湿眼眸,有时候也会笑的很傻。对于它我从未报有过任何期望,我想把自己回忆记录下来,让自己不至于在漫长的人生总迷失方向。这本不是本人的主更,所以会很慢!
  • 回首又见他

    回首又见他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片土地,难道是因为那个让我用整个灵魂祭奠的亡灵而自我放逐,以至于我竟然放下了年迈的父母,来到了英伦半岛,这个名叫珀西斯的城市。
  •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道士那点事儿

    道士那点事儿

    他们都说,是命,注定了。只有我清楚,是运,逃不掉。有的事很怪,亲身经历才觉得迷茫。如道士。有些事很玄,亲眼所见却不知所以。如鬼神论。何为道?是一条路吗?唯有慢慢求索。
  • 火种基地

    火种基地

    这是一个现代军火商的故事因为随手买下的一个赝品古杯,项青莫名其妙地被一个神秘组织抓至私狱,酷刑之下,失去一切生命体征,被扔入海中。老套情节重现,因祸得福,被号称拥有一切可能的“火种”号军用科技型基地救活,并成为其指挥官。从此,火种组织悄然成立,贩卖军火,科技公司,聚集资本,暗中发展,游走于各国之间,不时给老美找一些麻烦,给这本就精彩万分的世界再添一味大料。“我们组织的纲领是,在总座的领导下,立足于人类最前沿,集中人类所有前沿科技,引领人类正式步入星际大航海时代,为已经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开拓全新的生存空间。”这里有女主,但绝没有种马后宫,先行说明,喜好此道者勿入,无涯也会尽量避免傻×式的情节。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是七还是一

    是七还是一

    被森林覆盖的世界,所有人的目标——最强王者他们是要做一个人还是成为他们自己,面对他们的使命,他们该何去何从,是要接受命运的轨迹,还是.............是一是七?看他们如何抉择。
  • 小狐狸与小和尚之柏小九与夏辰

    小狐狸与小和尚之柏小九与夏辰

    我依旧清晰记得我前世这一世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兑现上一世的誓言世间冲冲,你有着想要寻找的目标,而我有着想要守护的目标,虽然同活在人世间,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执着。
  • 至尊高手混都市

    至尊高手混都市

    他,本是国家最锋利的一把尖刀,却因兄弟牺牲,红颜失踪,而黯然退役。一次神秘任务,让他重回都市,一对美女姐妹,与他纠葛不断。一部绝世神功,使他龙游花都,一枚神奇龙戒,让他纵横天下!从此,透视,隐身,飞天,遁地,再也不是梦了。身怀无敌功法,肩担国家大任。拳打纨绔阔少,怀抱多情美女。
  • 重生之我本飞扬

    重生之我本飞扬

    一次意外,张扬回到了1998年。家境贫寒,只有十六岁的他是否可以在互联网刚刚崛起的浪潮中凭借自己未来的知识分一杯羹?虽然是个老套的故事,但谁都想有个重来的时候,去把当初的遗憾和悔恨抹平。
  • 山纹纪事

    山纹纪事

    山,静默无言,一国,一城,一州皆是一山,山承载大道,山纹承载至理,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类型的山纹,种植类,御兽类,治疗类,培养类,五行类等等等等,还有种种稀有但却威力强大的类别,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有一种,好点的称为天才有俩种,三种就能称作绝世之才,异世东方…
  • 鹰狐天下

    鹰狐天下

    这是一部虚构历史场景的小说。所以它与历史若即若离,关系暧昧。中国历史是个分分合合的怪圈,一个又一个朝代唱着换汤不换药的颂歌,民族的融合和个性的成长一遍遍的出现,又被一遍遍消磨。包括英雄。历史会赞美英雄,却从来不懂得善待苏东坡这样的英雄,到了最后,它青睐的只是刘邦、李世民等追逐权力者,甚至黄巢、张献忠这样的杀人魔王。是枭雄,是鹰与狐。是为《鹰狐天下》。好在小说这种体裁既提供了辽阔的想象空间,又无需为历史的出路提供答案,这真是写字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