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2500000033

第33章 辉煌的巴比伦(1)

世界最早的伟大文明,早于5000年前就在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出现。那个平原就是今天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交界地区。公元前3500年以后的几百年间,苏默人和以拦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凯赛特人和波斯人等民族,先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这片肥沃地带,以及东面的丘陵地区聚居。他们既有创造力,又多半骁勇好斗。

他们在这片狭隘的平原上建立起来的繁荣城市,现在都已成为“传说”,只留下一堆堆泥砖、人工制品和瓦砾,散在古城遗址附近的地面上。他们为诸神建造的伟大庙宇建筑,也就是高耸入云的砖造庙塔,仍屹立在废墟里。庙塔形状似金字塔,由一层层阶台叠建而成,上小下大。有的庙塔高达300英尺。顶上所建的庙宇,可能是神灵来凡间时停留的地方。另一座庙宇则建在庙塔的脚下。

一层层的阶台,建得高耸入云,顶上再建庙宇,这种气象雄伟的建筑物就是庙塔。庙塔是5000年前米索不达米亚城邦鼎盛时代的标识。著名的巴比伦巴别通天塔是其中最壮观的一座。庙塔是干什么用的?没有人知道,也许是陵墓,也许是天文台或者别的什么?

一、谁是多才多艺的古建筑师

米索不达米亚那么多城邦遗留下来的庙塔,已知的共有30座左右。建造年代都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当时人们的眼中,庙塔就像埃及的金字塔那样壮观,但现在大部分不过是一堆碎砖。其中最著名的埃特曼南基庙塔,一般认为就是《圣经》中说的巴别通天塔,已不可复见了。

这座大建筑物,坐落埃布查内萨二世(公元前606至公元前562年)繁华国都巴比伦城内的幼发拉底河畔,现在只剩下那巨大方形基层的轮廓。

庙塔本身破败不堪,很难用作科学研究。没有别的古迹比它遭受的破坏更严重。庙塔的砖头时常被人偷去造屋。风吹雨打,遗迹可能会被完全破坏。米索不达米亚的各大城市,多半都至少有一座庙塔,供奉族人崇拜的神灵。有证据证明亚述城至少有三座庙塔。该城位于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畔,是亚述人的旧都。到公元前614年,南方的迦勒底人把它攻陷破坏。建在吾珥的巨大庙塔,大部分还留存下来。吾珥先是苏默人的大城市,后来又属于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城附近的尼姆拉德泉和距巴格达不远的阿卡尔奎夫,还存有若干庙塔。

庙塔看来并不是某一个建筑师独出心裁的作品,而是一种工艺长期演化的结晶。但是我们对这个演变过程所知甚少。在沃卡进行的发掘工作,对探索庙塔的源流提供了一点线索。这个遗址位于伊拉克南边沙漠附近,是古代的乌鲁克,也就是《圣经》里提到的以力。苏默王国有好几个朝代定都于此。

那里的一个广大区域内,有若干座这种拜神用的大建筑物。其中一座庙宇因为四壁涂上石灰而名为白庙,很可能是供奉天神阿努的。阿努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相当于希腊的主神宙斯。白庙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造的,建于约40英尺的高台上。规模相当小,似乎不是让信徒参拜的地方,而是迎接阿努下凡的圣所。考古学家相信,乌鲁克白庙的高台可能是庙塔的原型,后来才台上加台,越造越高。

庙塔与米索不达米亚的建筑物都是砖造的。这个地区盛产棕榈,但棕榈木质欠佳,不宜建屋。此外,在广大的米索不达米亚冲积平原上,又没有岩石,北部虽有些石头,但品质低劣,不堪使用。

庙塔主要用粗制的土坯建造。土坯以粘土搀和切碎的草秆用模造型后,放在太阳光里晒干。结构则是用烧过的砖,涂以沥青浆接合建成。《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叙述巴别通天塔时,提到这个工序:“他们彼此商量说,来罢,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圣经》中说的“石漆”,事实上就是沥青。这是从伊朗高原输入,而在米索不达米亚普遍使用的材料。不但用作建筑的粘合物,还用作外层涂料。例如在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上航行的船只,都用沥青作防水涂料。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的低洼湿地中盛产各种水草。有些水草也用作建筑材料,而用法颇为奇特。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入侵的凯赛特人,建都于阿卡尔奎夫。那里的庙塔,每隔八、九层砖头铺置一层芦苇垫,就像罗马人在层层三合土间铺置一层砖块一样。这些芦苇往往编成粗绳,嵌进墙的中间,巩固接缝。

苏默人和他们的后继者,都是艺术家。他们尽展所长,使庙塔的巨墙外观不致显得单调。他们建造了高大的斜桥,连接各层阶台的斜形阶梯,还用支墩作装饰把平面墙分成几段。

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爵士,曾在1922年至1934年间发掘吾珥的庙塔。他发现庙塔的主要建筑线条略呈弯形,以避免笔直线条所产生的软弱无力的视觉效果,同时纠正中部弯曲的错觉。希腊人在古代建筑中应用了这个原理,特别是雅典巴特农神庙的柱子,后人对希腊人称赞不已。现在我们知道,美索不达米亚人比希腊人早两千年就已熟练地应用这个原理了。

为增添庙塔的壮丽,那时的人确实尽了全力。外墙上可能涂过鲜明的颜色。伍利爵士证实,吾珥的庙塔底下几层涂的是黑色,上面几层涂的是红色,这可能代表黑暗和光明的对照。

在伊拉克北部古城尼尼威附近,霍沙巴德发现的亚述庙塔遗迹,看得出各层依次涂上白、黑、玫瑰红、蓝、朱红、银白和金黄等颜色。墙上镶着刻花的、彩画的板和雕像等作装饰,顶上圣殿闪闪生辉。该庙塔是公元前717年至公元前707年间撒珥根二世统治时期建成。

埃布查内萨二世留下铭文宣称,他在巴比伦城“用鲜蓝色釉烧制的砖”建造埃特曼南基。现今一般人认为那就是《圣经》所说没有建成的巴别通天塔。亚述的末代国王阿瑟班尼帕尔(公元前688至公元前627年)也说过,他摧毁书珊城的庙塔时,把“亮铜板上镶着的犄角”拆了下来。那显然是镶在彩陶砖片上面,代表该城神的东西。各层平台还可能种植了花木,像巴比伦空悬花园那个样式。

吾珥城几个世纪来,一直是苏默人的首都。那里的庙塔由于修补工作做得好,所以保存得最完整,而且最壮观。吾珥城位于伊拉克南部,就是《圣经·创世纪》里提及的迦勒底人的吾珥城,亦即亚伯拉罕的故乡。伍利爵士在那里发现很多苏默的艺术珍品,以及内有殉葬臣仆尸骸的陵墓。

二、考证最早的一座庙塔

吾珥城的庙塔又高又大,远处就可望见。虽然整个上层建筑已经消失不见,但是从气魄之大、建筑之平衡有力来看,废墟仍不失为一座令人惊叹的古迹。该庙塔是分几个时期建成的,不过整体上非常协调,实在令人惊奇。这座庙塔最早的建筑,可能远在公元前3000年落成。后来可能曾在公元前2100年重建。到了埃布查内萨二世全盛时期,再把它加高。庙塔是为吾珥居民最崇敬的月神南纳而建的。月神的圣殿就设在庙塔脚下。神临人间落脚的高塔与神所居住的圣殿,通常都依照这种方式建成。

尼姆拉德泉的庙塔也是埃布查内萨所建,奉献给文曲星纳布。纳布是附近巴比伦城马都克神的儿子。古代行旅看到这座庙塔,往往误以为它是巴别通天塔。塔基的一边长270英尺,遗迹仍很宏伟可观。由于一场大火烧毁了部分庙塔,上层砖头熔合成有了陶釉的大块。大火的成因可能是由沥青和草秆自燃而起。

建造庙塔的人,利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方法,特别多用内部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侵蚀未经烧硬的土坯。这些系统曾在吾珥城的庙塔中发现过。埃布查内萨二世也曾发现尼姆拉德泉的庙塔因“排水管失了效”,快要塌下来。不论采取什么预防措施,庙塔多半都因日久必然损毁,在千百年历史中,必曾多次重建。

现存最大的庙塔,并不是在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代以拦国的乔加赞比尔,即今日伊朗的西部地区。当地虽然别具特质,但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交往甚密。距古代以拦国首都书珊约18公里的一座庙塔,就是彼此保持往来的明证。

庙塔大约建于公元前1250年,是以拦国王昂达殊-纳皮里沙所建。砖块上常有他的名字。庙塔共有5层,高近170多英尺。塔顶上的神殿供奉以拦神恩殊仙拿克。朝圣的人似乎可以走上庙塔的第一层,其余部分则留给祭师专用。考古学家在遗址发掘时,发现一些鲜为人知的宗教仪式。整座结构的厚墙内,有些特殊格局的房间,在某个时期曾经用墙封起来。

从这座庙塔的规模可知,昂达殊-纳皮里沙是位很有权势的国王,可惜有关他的记载没有多少。不久前在书珊原址发现了他妻子纳皮拉苏的铜像,现藏在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中。铜像用生铜铸成,经过加工凿刻,重一又四分之三吨,手工精巧,堪称古代中东的艺术杰作。

在现存的许多庙塔遗迹中,最可惋惜的就是,最大最杰出的巴比伦的埃特曼南基,没有留下基层上部建筑物的遗迹。

《圣经》上记载这座名塔的文字,大家耳熟能详。世人认为这是出自挪亚后人所述:

“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圣经》对塔名的解释,非常奇妙,把“巴别”这名词与希伯莱文的动词“混乱”连在一起。其实巴别原字是来自巴比伦文,原意为“神之门”。

埃特曼南基的意思是“天地的基本住所”。建成后又重建过多次,最后由埃布查内萨二世改建成最辉煌的庙塔。

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西拿基立攻陷和摧毁巴比伦城,庙塔也未能幸免。早期的一个巴比伦王国因而突然灭亡。但新巴比伦王朝的君主自纳伯波拉萨(公元前625至公元前605年)起,便着手重建庙塔。纳伯波拉萨在记载这项重建工程的铭文中宣称:“取自山上海上的金银珠宝,大量镶在塔基里……各种油料香料混和在砖块中……我身为王者,喜欢运送盛砖的篮子,把篮子送到塔基去。我在马都克神前鞠躬,脱下皇袍,解下皇帝的徽章,把砖和泥顶在头上运送。我叫最心爱的长子埃布查萨帮助运泥,又亲自携来酒油两种祭品……”

另一段相信是埃布查内萨所写的铭文,记载建筑工程接续进行的情况:“至于埃特曼南基,纳伯波拉萨……已把塔基建好,并建到30腕尺(约45英尺)高,但还未建塔顶。我着手做这件工作。我亲手把从黎巴嫩茂盛的森林运来的雪松木斩开,用作建筑材料。又把围墙那些大门建造得辉煌壮丽,像白昼那样炫目。还亲自把各门装上。”

建筑物上的浮雕,都刻出国王及皇族参加建筑工作的情况。他们头顶载送建筑材料的篮子,手拿工具和建筑用的器具。

三、仅仅是用作敬拜神灵吗?

巴比伦城内用来敬拜神的财宝,确实灿烂夺目。通天塔旁边就是城内宗教生活的中心马都克大神庙。马都克坐在庙里的宝座上。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这座金像的重量,不下800“他连得”,等于22吨。

另外有块铭文,把巴比伦围墙里面拜神的地方详列出来。其中有“53座属于各主要神,55座专供奉马都克,另有300座地神祠及600座天神洞”。此外,还有近四百个祭坛。

兴建那么多建筑物,而且有的还很庞大,需用的人力一定相当多。巴别通天塔被亚述人破坏后,埃布查内萨下令巴比伦人重建时,根据铭文所说,他们不得不号召“全国各族的人,不分南北也不论内陆或沿海地区,都要前来参加工作”。

埃布查内萨死后25年,巴比伦成为波斯国的一个省。公元前478年,波斯国王瑟克昔斯在那里平息了一场叛乱之后,就任由埃特曼南基弃置。后来附近希拉地方的居民可能前来从倒毁的瓦砾中把砖块拣出,拿去建造房子。

虽然如此,大约在公元前460年,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该城时,依然对埃特曼南基赞赏不已。希罗多德记述说:“它有一座实心的主塔,一弗隆(220米)见方。上面又有一层,再上是第三层,一共有8层,外缘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约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庙塔共有七级,他却说有八层,必定是把塔基的土台或塔顶的圣所也计算在内。

他这段简短的描写,在一块珍贵的古碑上有较详叙述。据说此碑得自伊沙基拉,即塔基内的马都克神庙。碑文所记的大庙塔尺寸是,塔基每边长295英尺,高度也是295英尺。考古学家查出,塔基边长的准确数是300英尺。因此碑文所说的数字,似乎相当准确。

巴别通天塔的实际尺寸,超过其他已知的庙塔相当多。因为它属于马都克,所以理应比其他庙塔都大。马都克原是巴比伦一城之神,后来由于巴比伦城长期享誉盛隆,远超美索不达米亚其他城市,马都克就成为一国之神,连极有势力的天神阿努及地神安里尔也失了色。大家改奉马都克为至高无上的神,说他支配整个宇宙。他既是一国之神,又是天下之神,因此不单是军队的保护者——带领士兵取胜的战神,且兼是仁慈的至尊,生命和健康的赐予者,世上财富的保护者。

希罗多德曾记述,巴别通天塔顶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还有一张金桌子。神殿内并无偶像。假如我们相信那些担任巴力祭师的迦勒底人的话,除了一个巴比伦女人之外,没有人在那里过夜。这个女人不论是谁,只要是神挑选出来的,就可以独自留在那里过夜。迦勒底人又说,神亲自进入庙里,躺在睡椅上休息。但是我不信他们说的。”

巴比伦城至高无上的马都克神,与代替他神圣妻子莎潘妮坦的女祭师象征式结婚,典礼大概是在塔基的神殿里面举行。这项仪式名为阿基图,是新年庆典的大日子。举行庆典时的气氛极端庄严肃穆。这种神圣婚礼的传统,主要是鼓励生育和增产。

希罗多德到过巴比伦后一个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1年到达该城。他本打算重建废塔,后来却不得不放弃这项庞大的工程。据希腊地理学家斯特雷波的报告,单是初步清理原址地面,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真相大白的故事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真相大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本书不单是作者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位师长和孩子的。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回家,快快乐乐地睡觉,快快乐乐地长大……
  • 科技创造生活

    科技创造生活

    伟大的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惊人的发现震撼整个世界,共同分享发明发现的智慧之光! 计算机、电话、电影、电视、汽车、飞机、轮船……我们在享受这些科技成果的同时,是否想过它们是被什么样的人发明或发现的呢?发明家们又是如何想到并做到的?这些问题让人感到万分好奇。
  • 灵魂潜入向日葵

    灵魂潜入向日葵

    《灵魂潜入向日葵》:当厄运遇到爱、以正义的名义生气、比钱还值钱、不会感恩的人也不会负疚、走过去看山、琥珀记、黄金底片、自己走过才叫路、粮食变成身上的血、转心念、拜自己为师、最后的尖晶石……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3~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上升期,陶红亮主编的《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特点精选了500个益智游戏。每个游戏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数字的进位提升数学逻辑能力;风景图片培养自然观察能力;平衡练习训练身体协调性……《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中孩子通过玩游戏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为小学阶段的学习铺好平坦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念念不忘:异世之旅很欢喜

    念念不忘:异世之旅很欢喜

    立下决心要探查当年真相的洛念念,瞒着亲哥,哄着小伙伴,来到一个荒茫的小山村,谁知中途小睡,一醒来,山间小路变康庄大道。洛念念一脸懵逼,还没缓过神,就被一匹贱马喷上一脸鼻涕!洛念念果断抬手,把它好一顿眫揍……结果,惹上某妖孽,无奈签下不平等条约,从此,洛念念跟着他打打闹闹,踏上了异界的旅途,PK灭渣打小怪,赚钱发明秀智商。一不小心,发现了一堆熟人,难不是还能组团来异界参观?那她搭上返程车票可好?……某次无意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她已不知不觉陷入了一张神秘大网,wait……这网和她有点熟!【尊敬的旅客,您好,本次列车即将出发,全旅程轻松愉悦,有钱赚,有帅哥!……乃披着古风外衣的浪漫青春之旅!】
  • TFBOYS之告别我们的青春

    TFBOYS之告别我们的青春

    我想要一个王子。他有着阳光般的笑容,俊美的五官,还有那温暖的怀抱。一次偶然,我找到了我的白马王子——王俊凯。我们一起开心,一起疯,习惯了伤心时他递过的纸巾,习惯了撒娇时躺在他的怀里,习惯了开心时他递上的一根棉花糖。原本以为我们可以走到最后,可是生活的兵荒马乱总能让我们措手不及。他和她,她和他,还有,我和你,在这一段甜蜜而又苦涩爱情画上了句号。时光荏苒,再遇故人,让我们对曾经说声告别。再见了,我曾爱的你。
  • 社会警言

    社会警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转生公主寻回记

    转生公主寻回记

    她转世重生成为一名公主,转生?意外?!她失踪了,多年的失踪使得兄妹们无比思念着她,迫于和亲的缘故,长老们终于她亲生哥哥和妹妹还有那个无比疼她的同父异母哥哥失踪多年的她,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遇见了她,一路奔波什么的,扮猪吃虎什么的,修炼什么的都不是问题,万年不遇的天才啊,当她回到家才发现,那个陪她寻回记忆的少年竟是因为逃婚才与他奇遇,而结婚对象...是自己...
  • 兄弟一起走

    兄弟一起走

    墙角下的青苔,它苦涩梗喉,因为我尝过。脚下的烂泥,它肮脏丑陋,因为我曾经就在哪里。一滩烂泥也可以面对浩瀚的天空了吗?
  • 星战之战争

    星战之战争

    当你身旁兄弟无数,你已走向王者的路,但不要忘记当初你一无所有时,那些陪伴你的兄弟.家人.......六子的交友群:342211580。兄弟们,让我们认识认识吧?
  • 来自地球的恶魔

    来自地球的恶魔

    当人类的星际探索仍停留在太阳系内时,一个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类青年却穿越银河星空,来到距离地球20万光年一颗名叫【神母】的星球上。他是如何办到的?目的又何在?一切尽在《来自地球的恶魔》!
  • 柽柳斋

    柽柳斋

    《柽柳斋》是一部描述关于婚姻欺诈的文章。柽柳的花语代表罪。小说书名解释为一个充满罪恶之念的屋子。本书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不过声明一下故事中的情节是改编后的体现,并不能代表就是事情本来原貌。还请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人不要对号入座!本故事只想阐述一下个人生活中的一些感悟与观点!希望这些感悟与观点对看到本故事的一些人有点帮助。谢谢你能关注本故事!
  • 穿越迷糊妃:王爷你不信命

    穿越迷糊妃:王爷你不信命

    言隐穿越了,还遇上一个腹黑王爷。不行,莫名其妙的穿过来,万一我不是女主只是个炮灰,岂不是要被女主干掉?不行,王爷你别靠过来,我还不想死。王爷:可我偏偏就认定了你,既然你怕,我就把你变成所谓的女主,如何?言隐:不行,万一这是个悲剧文呢?王爷你信命吗?王爷:我命由我不由天言隐………我信命啊(i_i)
  • 为魂代言

    为魂代言

    活人怕鬼,鬼却惦记活人,有的为思念,有的为报恩,更有甚者为报仇。当某些人、某些事连接了本该相隔的阴阳,活人才会懂得,阴间如同阳世一般,有着同样的冷暖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