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400000163

第163章 郑燮家训(1)

【撰主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书画家、文学家,其画、诗、书并称三绝,尤以画名传世,为“扬州八怪”的突出代表。多画兰竹石,既是其光明磊落、严正绝俗的人格象征,又是其虚心向上,倔犟不屈的精神写照。

板桥从小家庭贫苦,先以卖画为生,四十四岁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令五年,后调任潍县令又七年,终以擅自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仍以卖画为生,着有《郑板桥集》。

不可算计他人【原文】

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1],为婢妾、为舆台、皂隶[2],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3]。一旦奋发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辄曰[4]:彼何人也,反在霄汉;我何人也,反在泥涂。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嗟乎!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

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庸何伤?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贱,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愚兄为秀才时,检家中旧书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5]。

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我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乎!如存此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

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入其罗网,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节录自《郑板桥集》

【注释】

[1]臧获:奴婢的贱称。

[2]舆台、皂隶:奴隶中的两个等级,后泛指奴仆。

[3]来:此处为句尾语气词。

[4]辄:于是;就。

[5]愧恧(n俑):惭愧之意。

【译文】

谁又不是黄帝、尧帝、舜帝的子孙,但是到今天,有的不幸成为奴婢,做人家的奴仆、内妾,生活和处境很困迫,只能无可奈何。这些人并不是几十代以前就自然是奴仆、内妾。一经奋发有所作为,勤勉不倦,不仅自己会成为富贵之人,而且恩及他们的后代也成为富贵者,王侯将相难道是有种的吗?也有少数人出身名门贵族,却落得毫无出路,这种人往往借助祖宗的家财来欺侮他人,炫说先辈的荣耀来自高自大。总是说:“那种人是什么人,反而位居众人之上;我又是什么人,反而却在平民之列。

自然法则不可以凭借,人事规律不可以操问。”哎!这些人却不懂得这正是所说的自然法则和人事规律啊。自然法则是善招福,恶致祸,他人善良而富贵,你邪恶放纵便贫贱,这是天理,哪里用得着哀痛呢?自然法则是循环转化,他人祖辈贫贱,现在应当是富贵;你祖辈富贵,现在定当贫贱,这是天理,又伤感什么?

自然法则是这样,人事奥秘也在其中了。我做秀才时,翻检家中的旧书箱,发现了前代的家奴契券,立即在灯下烧掉,并没有把它归还给本人。恐这样给他们,反而使他们多了一些过去的形迹,给他们增加一番惭愧。从此,我用人,从不书写契约,合格的就留下来,不合格的就打发走。

何必保存这样一张纸,使我的后世子孙凭借为证,来苛求勒索呢!我这样做,是为他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着想。如果每件事都预先保留把柄,使别人像进入了一张罗网,没有办法能够逃脱,这样便加快了他们的贫困,给他们招来祸患,他们的子孙便有不可操问的事情,不可猜测的忧患。试看世间精于算计的人,哪里曾经算计得到了别人的一点东西,到头来只是把自家算尽罢了!可悲可叹,我的弟弟,请记住这些。

【评析】

这是郑板桥写给他堂弟郑墨,教其为人处世的一封家书。信中主要谈了两点意见:一是指出富贵贫贱不是天生,在于人的“奋发有为,精勤不倦”,这就是所谓天道,即自然法则,人事奥秘就在其中。二是强调凡是为别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着想,世间只会计算别人的人,只不过是算尽自家罢了,到头来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烧掉前代家奴契券,雇佣仆人从来不立契约,是为了别人,也是不为子孙留下祸患。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作者提出这样的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农夫最值得尊重

【原文】

十二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箩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1]。农夫上者种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悌[2],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

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过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身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挨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3]!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

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

其务本勤民,星象昭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欠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

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4],数百顷有馀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5],亦板桥之家法也。

——节录自《郑板桥集》

【注释】

[1]四民:旧时指“士农工商”,既是职业划分,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的社会地位。

[2]悌:儒家宣扬的伦理道德之一,指弟弟无条件顺从哥哥。

[3]且:助词。用在句首,如同“夫”。

[4]连阡越陌:指田地纵横交错,形容田地很多。

[5]偷:指世风败坏之意。

【译文】

十二月二十六日收阅家里的来信,得知新置田产收秋谷五百斛,很是高兴。从今以后,可以靠做农夫过这一辈子了!现在要添置碓、磨、筛箩、簸箕、大小扫帚、升斛各种器具。家中妇女要带领婢妾,让她们学会做舂米、簸糠等农事,这便是一种靠田园使子孙成长的途径。天气寒冷时,贫穷的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他们手中,拌上一小碟酱姜,这是暖老人之身,温贫者之心所必须具备的方法。平日里吃些碎米饼,煮些糊粥,双手捧着碗,缩着脖子吃掉,打霜下雪的早晨,吃下去全身都会温暖。哎!哎!我可以长久地做农夫来过这一辈子了!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靠读书来做官的是第四等人。

中上等的农夫种田百亩,其次的种田七八十亩,再其次的五六十亩,都是靠自身辛辛苦苦,靠自己的力气勤勤恳恳,耕种然后收获,来供养天下之人的。假使天下没有农夫,世间的人都得饿死了。我们这些读书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训来培养教育后代。得志了,让老百姓得到恩惠;不得志,便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世人榜样,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现在的读书人则不是这样,一捧书本,就想中举人、进士、想做官,想怎样攫取钱财,修造大房屋、买置很多的田产。这样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后来越做越坏,一直没有好结果。有些不能如愿发达的人,便在乡里作恶,贼头鼠面的,更是不可抵挡。洁身自好的人,难道没有读书人?想经世济民,仿效古人的,也大有人在。但好人被坏人所影响牵累,于是使我们这些读书人不能开口训导。一开口,别人就会讥笑说:你们这些书生,总是会训导,有朝一日做了官,你们就不会这样说了。

所以我辈忍气吞声,只得挨人笑骂。工人制造各种器具有利于人们使用,商人把剩余的东西搬到别处去卖,把此处没有的东西运来经商,都有方便居民的地方,而只有想靠读书来做官的人对百姓毫无用处,难怪位居士农工商四种人中的最后一种!这样下去,读书人想要求做这四种人恐怕也不可得到了!我平生最看重农夫,你们对新招的佃户,要以礼相待。佃户称我们为主人,我们称他们为客户,主和客原来本是相对的意思,我们哪里就高贵而他们怎么就贫贱呢?要体谅他们,要关心他们;对想借贷的,要成全他;不能偿还的,就要宽让他。我曾经笑唐朝诗人所作的《七夕诗》,其中咏叹牛郎织女,对他们的相会离别表示同情,殊不知失去了命名的本来意思。织女,是衣的本源;牵牛,是食的本源。

织女星和牵牛星在天体系统中最为尊贵,天都重视,反而人不重视吗?从事本业为百姓出力,老天可以明鉴。我们乡里的妇女,虽不能织绸织布,然而能负责家中的茶饭,做做针线活的,还是不失为勤劳严谨。近来稍微听过几回鼓儿词,以斗叶为戏,风俗浮荡异常,得赶快戒除。我们的家业地虽然有三百亩,都是典当的田产,不可长期依靠。将来必须买二百亩地,给兄弟二人,每人分得百亩足够了,这也印证了古人说一个农夫受田百亩的意思。如果再要求多的,就是强占他人田产,是很大的罪过。天底下没有田产无事可做的人多呢,我是什么人,这样贪得无厌,贫穷的老百姓将做什么呢?有人说:世上田地纵横交错,那些拥有几百顷田产的,你拿他怎么办?我回答他说:他做他家的事,我做我家的事,世道太平就一心顺从统治者的统治,世俗败坏就不同流合污,这也是我郑板桥的家法。

【评析】

在旧时,“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在这封家书中,郑板桥一反“士农工商”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那些“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的农夫,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工人,商人对老百姓都有方便之处,唯有一心想升官发财的读书人对老百姓毫无用处,所以只能居四民之末。在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作者的这些言论,实属难能可贵。

读书要讲究方法

【原文】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1]?读《易》至韦编三绝[2],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3],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

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4]。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5],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6]!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7]!

——节录自《郑板桥集》

【注释】

[1]孰:谁。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

[2]韦编三绝: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书写的竹简编联起来,谓之“韦编”。韦:熟牛皮;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意思是孔子翻来复去地读《周易》,竟使编联《周易》的皮绳断了好几次。

[3]东坡:指北宋思想家、文学家苏轼。

[4]洒然:肃敬貌。

[5]《史记》:司马迁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分晓:清晰;明白。

[7]龌龊:恶浊;肮脏。

【译文】

读书认为自己有过目成诵的能力,是最不能成事的。眼中草草看过,心里匆匆记过,人的心智总归有限,一篇接一篇应接不暇,就像看风景场中皎好的颜色,一晃而过,能留给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从古到今过目成诵的人,哪一个比得上孔子的?孔子读《易经》读到编竹简的皮绳都断了好几次,不知道反复阅读过几千几百遍,深邃之言,精妙之理,越探求越明晰,越揣摩越深刻,越深入研读越不知道什么地方才是止境,虽平生通晓安然行事的真义,但并不放松勤勉学习的工夫。苏东坡读书不用两遍就记得很熟,但他在翰林院时读《阿房宫赋》至深夜四鼓,老吏深以为苦,而东坡恭读不倦。

同类推荐
  • 宝宝开始走路了

    宝宝开始走路了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很多孩子却并不快乐,甚至越教孩子问题越多。孩子和家长在教育当中都面临迷失的危机,特别是家长对孩子不恰当的指导,使其承担过多的责任,而对责任不能胜任则加深了家长的自我评价的降低和教养焦虑的增加,陷入恶性循环。问题出现在哪里?本书作者认为,养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发现自我、发现孩子的过程,但有些父母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结果自己焦虑,孩子也得不到健康的成长。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幼教经验和心理咨询的经验,向年轻父母们讲解一些新时代中国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以及“孩子们最重要,父母却不知道”的问题。
  •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谁能在施教中有效地利用鼓励的力量,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寻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亮点,去鼓励他、教育他,这样,孩子不但会愿意纠正错误,而且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
  • 这样教孩子最有效

    这样教孩子最有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家庭对孩子的培养越来越重要,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优秀甚至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结果事与愿违。有句话说的很好“每个有问题的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的父母”的确是这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甚至是孩子一生的命运,所以现代提倡“学习型父母”“做孩子一生的好榜样”等等,而如何培养一个健全的孩子,优秀的孩子呢?我认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象戏中的主角与配角一样,在什么情况下,父母是主角,孩子是配角,而又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是主角,父母是配角,但总体来说,父母一直是主角,在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该如何去发现孩子的优秀呢?
  • 孕期红绿灯

    孕期红绿灯

    280天的怀孕历程,既是幸福的,也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孕妇在从准备怀孕到受孕至临产这一段时间,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烦恼,为此,编者急准妈妈、准爸爸们之所急,对孕前准备时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四个时间段中的妊娠安全问题做了详细分析,明确指出了哪些事情该亮红灯,应当刹车禁行;哪些事情可以亮绿灯,能够安全前行,以解释她们的困惑与烦恼。本书通俗易懂,观点明确,指导性、实用性,适合孕妇及家人阅读。
热门推荐
  • 贝莎遨游精灵王国

    贝莎遨游精灵王国

    我是生活在小山村的小女孩贝莎,家里并不富裕,有两个姐姐家,一个哥哥在三年前失踪,母亲为此事病倒了,父亲为此也有些憔悴,可一家人还是快快乐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误打误撞闯进了精灵王国,开启了一段奇妙而有趣的旅程……
  • 恶魔校草:霸道男神别撩我

    恶魔校草:霸道男神别撩我

    因为一场赌注,顾梓诗不得不去倒追校草盛陌羽。被校草嘲讽?她忍了!被全校女生嘲讽?她也忍了!被校草前任嘲讽?她还是忍了!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在她要结束赌注的时候,这位校草大人突然莫名其妙地来撩她?校草大人,撩人是犯法的啊喂!【男女主身心干净,1V1】
  • 秋声传

    秋声传

    故事发生在西晋太康年间。西晋王朝推行九品中正制,导致政权被门阀士族所垄断,朝廷中党派斗争激烈,官僚贪污腐败,整个社会金钱至上,士族子弟不学无术,却坐享其成,许多下层有识之士心忧天下,却报国无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周边鲜卑、匈奴等游牧部落时常出没边境,烧杀掳掠,企图入主中原,民族矛盾不断升级。一片升平盛世的表象下潜伏着种种危机,而王室与士族仍处在醉生梦死之中……作品将武侠、侦探、战争、反腐、古典诗词等多项元素融为一体。形式上回归传统;内容上颠覆俗套;情节上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是这个玄幻盛行的时代里,为数不多的武侠作品之一。
  • 千世一顾:霸道总裁独宠我

    千世一顾:霸道总裁独宠我

    他本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却偏偏因为她的一个巴掌爱上了她,而她,也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曾经说过他就是个混蛋的她发现,她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离不开他。当她为他褪去身上的暴脾气时,换来的却是那不堪入耳的一幕。那......是不是可以继续女汉子呢?
  • 浩璃知命

    浩璃知命

    魔主的封印破碎,两个绝世天才横空出世,这一路的种种,谁又知道呢?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校园之最强一中

    校园之最强一中

    噩梦,惊醒,发现自己被龙王附体。称霸一中,外校的挑衅,对不起,这,是我的。地盘!
  • 开天之道

    开天之道

    科技昌盛,修道隐没。文明以科技立威,故修者隐于世。而天外文明入侵,修者之道终将再现世间。”吾之道,必成劫世之主。“
  • 这就是末世吗

    这就是末世吗

    突如其来的末日让整个城市陷入了瘫痪,在这随时都会死亡的人间地狱,人性被无限的放大。贪婪,残暴,色欲,背弃……人们不单单要对付强大的怪物还要警觉周围的人,因为人……更加的恐怖!
  • 无敌霸主系统

    无敌霸主系统

    修炼奇效杀人杀怪等级狂飙!抽奖功能神技血脉拿到手软!副职业系统神丹神器轻松炼制!肩扛屠龙刀,手握诸神剑,哥就问一句“妈的,还有谁?”,宅男秦毅带着霸主系统穿越而来,杀怪爆功法,杀人爆装备,威压三界,打爆一切不服者,成就无敌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