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800000024

第24章 李三娘:《白兔记》传奇(3)

十五年中,李三娘在家中日夜遭受兄嫂的欺压。这天,她又来到井边汲水。忽然看到一个少年,眉眼之间与丈夫非常相像。她日夜思念丈夫与儿子,现在看到这个孩子再也忍不住思念之情,便上前询问。一问之下,发现这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咬脐郎,百感交集,当场洒泪。

咬脐郎回去后见到父亲,急忙找父亲问个究竟。刘知远详细询问了儿子所见夫人的长相后,确定那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刘知远与咬脐郎一起带兵回到村中接李三娘过来团聚。

刘知远来到村中后,命咬脐郎和将士在外等待。他独自一人来到已经阔别十五年的家里,只见到已是物是人非。他四处寻找妻子,最后才在磨坊里找到李三娘,三娘依然在推磨。这还是当初如花似玉的三娘吗?十五年间,她竟然变得如此苍老,她该受了多少苦累啊?刘知远急忙上前与三娘相认,二人久别重逢,紧紧相拥,共叙离别之后情况。

就在这时,三娘兄嫂听到曾经的穷小子竟然回来了,便前来挑衅。他们没有料到,刘知远已是今非昔比。当他看到三娘的惨状时,就恨极了这对无情无义的夫妇,现在他们竟然还敢前来追打,罪不可恕。刘知远命军士与三娘兄嫂对打,兄嫂很快就被打跑。

李三娘历尽十几年艰辛,终于和丈夫、孩子团聚在了一起。刘知远后来的妻子也对三娘十分敬重,一家人其乐融融。

◆子丧母犹在,独活无限哀

即位后的刘知远,立刻下令各地抵抗契丹军队:各地严禁一切为契丹搜刮钱财之事;被迫为契丹使者的后晋人,不再追究罪责;入侵各地的契丹人一律处死。这条军令应时而生。当时,契丹军队在各地搜刮民膏民脂,肆意残杀百姓,中原各地军民纷纷起兵。刘知远在这个时候做出这个决定,激发了各地反抗契丹的热情,对将契丹赶出中原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耶律德光虽然费尽心机来到中原称帝,但很快就发现中原难守。而且契丹中心尚在北方,他不能完全脱离契丹而留守中原。因此,耶律德光在安排舅舅萧翰留守开封后,就匆忙返回契丹。后晋皇帝石重贵及李太后、冯皇后、诸皇子等人也被迫北行契丹。

刘知远乘势攻向开封,留守的萧翰发现事态难以遏制,便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返回契丹过好日子去,但他又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最后,萧翰强行将李嗣源之子李从益拉出,让其登基,做契丹的傀儡皇帝来应付各地的起义军。安排完这些后,萧翰便离开中原回到草原去了。

李从益登基完全是被迫而为,面对刘知远的进攻,他毫无抵抗之力,很快就兵临开封城下。李从益无奈只好投降,只求能够保全自己和母亲花见羞的性命。刘知远接受降表,刘知远称帝后,继续沿用石敬瑭的国号和年号。直到开运四年(947年)六月,他率领大军占领洛阳,才正式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后汉,刘知远也因此被称为后汉高祖。之所以定国号为大汉,他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他姓刘,而汉代皇帝也姓刘,他便自诩为汉代淮阳王刘昞之后,如此一来,继承大统更加光明正大。

次年,公元948年正月,刘知远改元乾祐。或许他本欲逐步巩固朝政,扩充疆土,无奈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福气太浅,仅仅二十余天后就病逝了。至此,他坐上皇位尚且不满一年。李三娘万分悲痛,虽然当初她是被强抢才嫁给刘知远,可是婚后她感到了他的真诚和痴情,即便他既富且贵,依然与她携手共进。现在,他竟如此无情,留下她而撒手人寰。

不过,她不能一味沉浸在悲伤之中,她还有儿子。儿子是她和刘知远共同的希望,是刘知远血脉的延续,她一定要全力帮助儿子治理天下。

刘知远死后,宰相苏逢吉考虑到朝纲未定而秘不发丧,借机诱杀后晋叛将杜重威。二月,刘知远与李皇后之子刘承祐即位。未久,刘承祐尊李三娘为皇太后。

刘承祐长得皮肤白皙,眉若明月,目若朗星,比其父刘知远俊美许多。然其目光游移不定,且唾洟不止,李三娘对他充满担忧,唯恐他登基后引来群臣取笑。令人惊诧的是,刘承祐即位之后,完全没有这种丑态,落落大方,十分威严。

未久,占守河中的李守贞、占守永兴的赵思绾及占守风向的王景崇三人叛乱。刘承祐命大将郭威率兵平叛。一年后,郭威平定三藩。

刘承祐即位时年不满二十,初掌大权,只顾享受。他多次与小人佞臣郭允明、后赞、李业等人在宫中游戏玩乐,而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李三娘深知丈夫攻打江山的不易,而儿子的作为如果持续下去,势必将江山毁于一旦。她多次教训、责骂儿子,希望他能够励精图治,全心治理国家。刘承祐面对母亲忠告,不以为然,置若罔闻。李三娘的口气若是重了,刘承祐竟说:“国家大事,当由朝廷议定,这不是太后该管、该议论的事情。”一句话噎得李三娘不知如何回答。她没有想到,儿子成了皇帝,竟然如此不听教导。

太常卿张昭听说后,上疏劝谏刘承祐应当“亲近师傅,延问正人,以开聪明”。刘承祐看到后,大怒,这不是在讽刺他不聪明吗?他更加不听他们这类言辞了。此后,他与那些小人走得更近,他认为这些人才真的理解他,跟这些人在一起才开心。早在三国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曾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刘承祐亲近小人,无疑注定了他必将使后汉衰颓。

乾祐三年(950年),刘承祐听信郭允明的谗言,与之共谋诛杀杨邠、史弘肇等重臣。他们定好计策后,告诉了太后李三娘。李三娘听罢,心下一沉。她知道,国运不顺,诛杀大臣可能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后患。此前李存勖就是因为妄杀郭崇韬而导致民怨沸腾,最终至国破身灭。如今,刘承祐也要诛杀大臣,难道大汉也要重演前朝的悲剧吗?可儿子已经听不进自己的话了,她只好对刘承祐说:“这是国家大事,应当与宰相详细商议后再做决定。”孰料一旁的李业回答说:“先皇生平有言,朝廷大事,不比询问书生。”刘承祐听后深以为然。李三娘更加担忧,连说不可,宰相总理朝纲,怎可越宰相而任意杀大臣?

李三娘连劝儿子三思,还是与宰相商议更好。刘承祐听后竟拂衣而去,临走前怒气冲冲地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何必谋于闺门!”意思是说,何必跟女人商量。他不知道,李三娘怎能用女人来论,她可是太后,是曾经帮助他父亲打下江山的睿智之人。

很快,刘承祐和郭允明就依计杀掉了杨邠等人。此后,刘承祐愈加骄横,又听信谗言,意欲谋害枢密使郭威。郭威兼智谋、勇武于一身,是后汉最有名的大将,曾经平定三藩之乱。这样的功臣,刘承祐竟然也要谋杀,无异于自掘坟墓。李三娘听说后,更加恐惧,她不顾儿子的不屑和讽刺,劝解刘承祐放弃这种想法。一如此前,刘承祐并不理会她的话。

乾祐三年(950年)四月,正是百花盛开的美好时节。悲剧就在此时发生,刘承祐下令诛杀在开封城内的郭威、柴荣和王峻等人的全部家属。这种动辄诛杀大臣及全家的行为使得后人几多感慨,而刘承祐很快就尝到了他亲自种下的苦果。

郭威的两个儿子都为刘承祐所杀,他是又痛又怒。可郭威念及刘知远的知遇之恩,依然不愿造反。无奈刘承祐并不罢休,该年十一月,郭威在魏州,刘承祐秘密命令曹威等人前往刺杀郭威。消息泄露后,郭威的谋臣魏仁浦等也劝郭威发兵,以先发制人,将残暴无道的刘承祐取而代之,于是郭威起兵造反。这时候,刘承祐才知道了害怕。最明显的就是,他的故疾——眼神躲闪且唾洟不止复发了。当郭威的大军攻打到京城时,他急忙令刘知远的同母异父弟、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和开封尹侯益在开封城北郊刘子陂抵抗。

慕容彦超本也是一名大将,无奈刘承祐已失尽人心,面对郭威大军很快就败下阵来。刘承祐闻讯后,便要亲自去为慕容彦超鼓气。李三娘深知这一去将招致更大的祸端,当下最为要紧的不是打败郭威,而是与之议和。郭威必定顾念旧情,不与朝廷为敌。她语重深长地说:“郭威本如我们家人一般,如果不是朝廷怀疑、逼迫他,又怎会走到今天势不两立的地步!现在皇帝应当做的不是鼓动战斗,而当按兵不动,用诏书来警告郭威。郭威必将有所回应,如此一来,君臣之义尚在,双方都可保全。”这个建议如同当年劝阻刘知远敛财于民一样充满远见。然而再明智的建议,也抵不过昏庸国主的不以为然。

刘承祐对母后的建议不屑一顾,也许在他心中,母亲早就是可有可无的无用妇人。他一意孤行,前往刘子陂慰问士兵并观战。当他亲临战场,终于明白了自己闯下的大祸。慕容彦超的军队面对郭威的将士,兵败如山倒,而开封尹侯益眼看大势已去,便主动向郭威投降。

刘承祐此时慌不择路,于次日清晨匆忙奔逃回城。当他们逃到开封城元化门下时,城门已关,开封府尹刘铢非但不开门,反而箭射其左右。无奈之下,刘承祐只好带着苏逢吉、聂文进以及郭允明等人向着西北方向奔逃。

古语有云,墙倒众人推,而且小人只可同甘不能共苦。当逃到赵村的时候,郭允明无法受苦,叛变刘承祐。刘承祐怎么也想不到竟然会是这样,而郭允明也不让他再想这个问题了——郭允明亲自将这个听他话、宠信他的皇帝杀掉了。而后,面对追兵,郭允明和苏逢吉明白再也躲不过去,自杀而死。

是年,刘承祐二十岁。他的悲剧都是因为他不听母亲所言,而宠信郭允明等奸臣。然而,或许将这样大的罪过归咎到郭允明身上是本末倒置了,这一切本就是刘承祐咎由自取。遥想当年,郭威在邺城之时,一次刘承祐对郭威说:“朕夜里梦见你变作一头驴,背负我升上天去。而后,我舍去你,你竟变作飞龙舍我向南而去,这是什么吉凶之兆呢?”郭威听后不禁抚掌大笑。刘承祐得以“升天”——执掌天下,有赖于郭威的相助。当他不与郭威同行时,最终使得郭威飞龙向天去,而他自己只能刀下惨死了。

李三娘听闻儿子为人杀死,悲痛欲绝。此后再也没有至亲之人,她即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一般,但李三娘生性理智聪敏,她没有哭天抢地寻死觅活,死了的人已经死去,生者终究要努力好好活着。

郭威进到开封城中,命有司将刘承祐的梓宫安置到太平宫中。手下有人进言道:“可以依照魏高贵乡公故事,用公礼来安葬他。”高贵乡公,即三国时魏国公曹髦。曹髦死后,被司马昭以“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唯有,“罪废为庶人”,“以民礼葬之”。故曹髦虽然曾为魏国皇帝,死后却始终被人称为高贵乡公,是“公”非“帝”。如今刘承祐也是自酿大祸,与曹髦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郭威不以为然,反而反思自己的过错,他说:“我在颠沛流离之中不能护卫皇帝,以致皇帝为奸人所杀。如果我再贬低、降位皇帝,那人们将怎么说我呢?”郭威于是择日举哀,以表自己对皇帝对后晋的忠心。

这正是郭威的聪明之处。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最重忠义,他不能以一个反臣的身份登基,而要以一个忠臣的形象称帝。所以他并不急于一时,始终以李太后的名义来行事。

很快,李三娘就发布了一篇诰文。她在文中首先回顾了丈夫刘知远打江山、刘承祐丢掉江山以及郭威的功业:

高祖皇帝翦乱除凶,变家为国,救生灵于涂炭,创王业于艰难,甫定寰区,遽遗弓剑。枢密使郭威杨邠、侍卫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亲承顾命,辅立少君,协力同心,安邦定国。旋属四方多事,三叛连衡,吴、蜀内侵,契丹启衅,烝黎凶惧,宗社阽危。郭威授任专征,提戈进讨,躬当矢石,尽扫烟尘,外寇荡平,中原宁谧。复以强敌未殄,边塞多艰,允赖宝臣,往临大邺,疆场有藩篱之固,朝廷宽宵旰之忧。不谓凶竖连谋,群小得志,密藏锋刃,窃发殿庭,已杀害其忠良,方奏闻于少主,无辜受戮,有口称冤。而又潜差使臣,矫赍宣命,谋害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人知无罪,天不助奸。

而后,她对聂文进、后赞及郭允明等小人表达了痛恨之情。最后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

神器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久旷,宜择贤君,以安天下。河东节度使崇、许州节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节度使赟、开封尹承勋,高祖之男,俱列盘维,皆居屏翰,宜令文武百辟,议择嗣君,以承大统云。

实际上,这应当是郭威假借李三娘之命所发,用意便在用太后之名安定人心。此后,凡是军国大事,郭威全都请李太后发令而行。后郭威以北上进攻契丹为名暂时离开开封。经过商议,众人一致推定徐州节度使刘赟即位。然刘赟尚未到达京城即位,郭威便率先赶回京城。他率领群臣请李三娘临朝。李三娘由此摄政,成为形式上的掌权者。旋即,郭威部下又迫使李太后让郭威监国。终于,在公元951年的正月,以太后名义发诰文称,由监国即皇帝位。

就这样,经历了一番周折,却没有经历大规模流血混战,郭威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大周,改元广德,史称后周。他尊李三娘为母后,将三娘迁居西宫,上尊号为昭圣太后。

正月十五,郭威与百官祭奠刘承祐,并停朝七日。后诏太常为其选定谥号为“隐”,刘承祐因此被称为后汉隐帝。是年八月初二,刘承祐归葬许州阳翟县颖陵。

显德元年(954年),李三娘溘然长逝,年约四十二岁。或许在儿子死后的这两年里她已经是虽生犹死,而今,她终于可以带着自己的思念和希望去与夫君、孩子一家团聚了。想到这里,她的去世就像是那秋天的黄叶般安静飞落,优雅地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飞翔。

李三娘的一生,并没有轰轰烈烈,甚至称不上风风火火。她是那样顺应天命而温婉敦厚,她是丈夫的贤内助,她是儿子的严母,可这江山的有无又从来没有抓在她的手中。她因为聪敏睿智而受到人们的喜欢,因为宽厚而能够保全性命,与那些倾世红颜相比,她在家的苦守更接近寻常的百姓,她的苦尽甘来更能体现普通人的心愿,她拥有普通人坚韧的品质,拥有普通人美丽的愿望,也拥有别样的痛苦——丧夫,丧子。

她的一生距离百姓是如此之近,可她那尊贵的皇后身份又距离百姓那样之远。即便到了今天,《白兔记》依然是潮剧、越剧等剧种的经典曲目。人们在那亦真亦幻的舞台中央,看到了千年前一个寻常女子的不寻常历程。

这就是李三娘带给我们的传奇。

同类推荐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骚客的传记

    骚客的传记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热门推荐
  • 重生1996之苏瑾

    重生1996之苏瑾

    苏瑾的人生在别人看来是辉煌的,但只有苏瑾自己知道她在这个辉煌的路上留下了多少遗憾。突然有一天,苏瑾重生到了20年前,苏瑾知道弥补自己遗憾的机会来了。本文涉及校园、商界、军界等,严肃讲这是一个理智淡然的高智商女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想要弥补遗憾,却无意中走上了比前世更加辉煌的道路的故事。
  • 养只小鬼当宝贝

    养只小鬼当宝贝

    只是在大明星家当了个生活助理后,她的运气便开始不好了……父母相继住院,而她经常发现有恐怖的事情在她身边发生,一个一个的迷团让她心方,她耳边常常听到恐怖的笑声......原来竟然来自一只小鬼!
  • 海盗和大陆

    海盗和大陆

    **当我们不存在了,世界会如何呢?**这是海盗、大陆以及“没有我们”的幻世之乡的故事。大概是1200年前,夏王国消失,它留给这个星球唯一的遗产是一块最大的陆地。占星球面积百分之七十的海洋里,各色海盗有着他们自己的讨生方式。夏王国留给世界的《南柯梦》典籍里记载了各式各样超然的能力,而各种传说和藏宝图又无不在吸引着海盗们奋进掠夺。他在贫穷底层的生活简单乏味,却随着岛主儿子的讨债之旅变得失去家园……**本书有大量存稿**每天不定期更新
  • 红色玫瑰与白色玫瑰

    红色玫瑰与白色玫瑰

    本人是在校大学生,因为对足球的热爱开始写这本足球小说,是本人处女作。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有什么不足请大家指出,一定虚心接受,也欢迎广大球迷来捧场,红玫瑰与白玫瑰,足球迷应该都懂的吧,红玫瑰就是有名的曼彻斯特联队,至于白玫瑰么,知名度没有红玫瑰那么大,但也是曾经令欧洲战栗的青年近卫军---利兹联。本书没有极度的YY,主角也没有肆意花丛,只想奉献给大家我心中的足球梦
  • 我有个小医仙

    我有个小医仙

    我走在大街上,一老头突然神秘兮兮的问了一句:“要不要?”好奇心使我犹豫了0.03秒,但就是这不到一秒钟的犹豫使我这个正常人从此再不能过正常的生活......
  • 动漫的试炼

    动漫的试炼

    一个少年获得了神的恩赐,得到了一个灵魂精灵,她拥有主神般的能力,让他在各个空间中娱乐。只是,一切真的是那么简单吗......?--------------------------------------------------------------------------------------------新人,娱乐的作品,更新时间不定,喜欢的看,不喜欢的也表骂,毕竟我第一次发表。
  • 最后一个谎言

    最后一个谎言

    在阴谋的交织下,遍布这整个帝国引发的杀戮游戏。在一个个真相浮上水面。苍白无力的听着最后一个谎言。
  • 陨落世界

    陨落世界

    荒野大陆此时正是上古各族纷纷出世,危机与宝藏共生的时候,谁能在这片被上古大战陨落的世界踏至巅峰?天巫国太子听墨喜爱雅文音律,不喜争斗,却因皇权斗争,陷入死亡边缘。逃离空羽山庄时,被舅父赠予神秘石板,踏上探寻之路,听墨也在这一刻改变了心性,踏上武学之道。手持神秘石板,寻无上秘境,千载乾坤,尽在这一刻有了结果。
  • 血腥剧本

    血腥剧本

    在一次意外中,学生林灭卷入了一场杀人案件,本应该在学校学习的他,被迫进入一场又一场的“血腥剧本”背叛、阴谋、人性,在这一个又一个剧本中即将上演。
  • 远古神龙

    远古神龙

    少年凌云偶得神秘钥匙,误开星空之门,入天龙大陆,得远古龙帝传承。从而喝龙血,修神法,骗龙族,睡龙女,一代枭雄,从此崛起。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