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500000023

第23章 倾国天香陈圆圆(1)

声色甲天下

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当属最为娇艳的一朵。

陈圆圆,本姓邢,名沅。《明史》中称之为陈沅,字畹芬,小字圆圆。大约生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明代常州府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关于陈圆圆的姓氏,众说纷纭,普遍赞同的一种是:她年幼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无力抚养,便将她送到武进奔牛镇(又称“金牛里”)小姨子家,由于姨父姓陈,遂改姓陈,名陈沅。

据《武进县志》记载:“圆圆,金牛里人,陈姓氏,父业惊闺,俗称陈货郎。”陈货郎指的应该是陈圆圆的养父。金牛里是常州和镇江之间的一个商埠码头,人口稠密,商业繁荣。明末江南昆曲风靡一时,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称为“官腔”。当时上至官僚士大夫、名士、乡绅,下至市井百姓,都以做戏为荣、以看戏为乐。陈货郎酷爱唱曲,是个铁杆戏迷,常请能歌善舞之人来到家中,“日夜讴歌不辍”。久居戏迷之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陈圆圆很快便能操弦度曲,一招一式颇有架势。姨夫姨母见圆圆是个好苗子,遂将其当“瘦马”着力栽培,弹琴唱曲、吟诗作词、舞蹈丹青一一涉猎,可谓不惜血本。所谓“养瘦马”,是指江南一带,牙婆领养幼小的女孩,悉心调教,等其长大之后卖给富商做妾,或是卖入乐籍成为歌妓,并从中牟取暴利。圆圆冰雪聪明,果然不负所望,稍稍年长,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舞扇歌裙,样样精通。某年,江南谷物歉收,姨父将她卖给了梨园,沦落为乐妓。

也有一说法是陈货郎因迷恋昆曲,不务正业,生意逐渐萧条,家财散尽,后死于困窘贫病之中,陈圆圆因此失去倚靠,而被卖入乐籍。

总之,正值豆蔻之年的陈圆圆由此正式步入娱乐圈,她身上拥有娱乐新星所需的种种特质,时人评价她“殊色秀容,花名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娇艳妩媚的容颜、婀娜曼妙的舞姿、婉转甜润的嗓音、温纯淡雅的气质、卓尔不凡的才情,这一切注定了她不大红大紫都不行。

陈其年的《妇人集》形容她“蕙心纨质,澹秀天然”,这个天生的美人胚子,更拥有一副好嗓子,陆次云称她“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圆圆传》)。而且从小饱读诗书,又兼工音律,“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令她不同于一般的乐妓,而独具魅力,其传世之作有《畹芬集》、《舞余词》,凄切委婉、韵味悠长,为后人称道。下面这首《转运曲·送人南还》据说是其少女时代所填:

堤柳,堤柳,不系东行马首,空余千缕秋霜,凝泪思君断肠。肠断,肠断,又听催归声唤。

这首词写怀春少女的离愁别绪,周旋于勾栏之间的少女日日思念意中人,凝泪肠断,离情悠悠,别恨依依。还有一首《丑奴儿令》: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衙,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如此集美女、淑女、才女于一身的陈圆圆简直堪称绝代佳人,出道不久便名动江南,成为苏州玉峰昆腔班的台柱子,挂牌名号“玉峰女优陈圆圆”。登场演出极受欢迎,“每一登场花明雪艳,独出冠时,观者无不魂断”。一时间,陈圆圆成了秦淮河畔鼎鼎盛名的人物,风流才子、富商权贵跟风追捧,竞相结交,趋之若鹜,人称“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

陈圆圆的故交邹枢则称她“少聪慧,色娟秀,好梳倭堕髻,纤柔婉转,就之如啼”(邹枢《十美词纪》)。当时她饰演《西厢记》里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体态婀娜,台下看客凝神屏气,入迷着魔,如痴如醉。

邹枢亦对其演技赞赏有加“演《西厢》,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便巧,曲尽萧寺当年情绪。”(《十美词纪》“陈圆”)乱世佳人乱世情

换作今天,大红大紫之时,不但有望成为吸金王,更别提数以千万计的粉丝,然陈圆圆并没有陶醉于名满天下的喧嚣浮华之中,这个美貌与智慧兼具的女子无比清楚自己的身份与处境时刻面临着种种变故。明代律法规定,人有良、贱之别,普通人可以在注明职业的黄册上打上良籍的字样,唯有妓女、乐户以及祖宗犯法而被籍没者除外,而且良贱之间不得通婚,贱籍女子只可供人纳妾,为人奴仆。因此,在那个对身份等级如此苛刻的时代,无法摆脱贱籍身份便意味着无法脱离低贱的社会地位,这无疑成了陈圆圆心头之大忌。

而更糟糕的是她身逢乱世,彼时大明国势日衰,十七岁的崇祯帝继位时,面临的是父兄留下的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他是大明少有的不好女色、生活简朴的皇帝之一,继任之初曾励精图治,事必躬亲,任人唯贤,虚怀纳谏,务求力挽大明颓势,当时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处理阉党一案便是最好的佐证。却无奈历经近 300年的风雨侵蚀,大明帝国积弊太深,早已病入膏肓,彼时更是内忧外患,岌岌可危。朝中政局混乱,党争不断。虫灾、旱灾等天灾频繁来袭,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朝廷非但不赈灾济民,反而加重税赋,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致崇祯甚至被骂作“重征皇帝”。民怨沸腾直接引发饥民暴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陷入恶性循环。北方边疆亦无宁日,风烟四起,女真一族崛起,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势力范围日益扩张,扰边之举频频发生。

文人士子们无力救国,大多只满足于在口头上逞一时之快,反对阉党,针砭时弊,激扬文字;生活上,却自诩风流倜傥,流连秦楼楚馆,征歌逐妓、迷恋声色。名士与名妓的爱情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柳如是与钱谦益、李香君与侯方域、董小宛与冒辟疆、卞玉京与吴梅村等,更流传着“家家夫婿是东林”的说法。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风月场也成了各路信息的汇聚之所,在歌舞管弦、觥筹交错的交际应酬之间,陈圆圆自然看得多、也听得多。因此尽管客似云来、门庭若市,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陈圆圆自然不可能像今天娱乐明星那般逍遥自在,她的忧患意识早早被激发出来,这份忐忑悲怨就曾被她诉诸笔端:“自笑愁多欢少,痴了。底中事倩传杯,酒一巡时觞九回。推不开!推不开!”周旋于各式各样的男子之间的她时时刻刻都不忘提醒自己要擦亮眼睛,早日觅得如意郎君从良出籍。

成名后不久陈圆圆就曾有过这样一次从良的机会。当时江阴地方官员贡修龄的儿子贡若甫,在前往金华探望父亲的路上,途经苏州,见到陈圆圆,惊为天人,神魂颠倒。当即用三百两银子为圆圆赎身,打算娶回家做妾。不料,陈圆圆才艺双绝早已名噪吴中,贡公子为她赎身的消息,早有人报到贡家。花容月貌的小妾大多被视为勾引丈夫的狐狸精而难以见容于正妻,色艺双绝的圆圆更不例外。据说贡若甫的父亲贡修龄见到圆圆后,即表示:“纵之去,不责赎金。”如此一来,贡若甫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忍痛割爱,陈圆圆也因此而重新沦落风尘。

而“明末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襄则是陈圆圆再次坠入风尘之后又一次想要伸手抓住的救命稻草。陈其年《妇人集》中,尚存有冒襄赠予陈圆圆的绝句数首。其诗云:

潇湘一幅小庭收,菡萏香余暮色幽。细细白云生枕簟,梦圆今夜不知秋。

还有一首:

秋水波回春月姿,淡然远岫学双眉。清微妙气轻嘘吸,谷里幽兰许独知。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三月十五日生于如皋城鼎鼎有名的冒氏家族,一个官宦人家、书香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父亲冒起宗也是一代名臣。冒襄从小就聪明机智,才能过人,被称为“神童”。因为他是长房长孙,祖父十分宠爱。万历四十年(1612年),两岁时冒襄从如皋被接到江西会昌,跟随祖父学习经史子集,十一岁又随祖父至四川酆都。十三岁时,祖父辞官回乡,冒襄也随同回到如皋,在香俪园中读书学习。十四岁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当时的文苑巨擘董其昌亲自为此书作序,并刊印发行,更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十六七岁时,冒襄参加了一系列县试、府试、院试,总是名列前茅。天启七年(1627年),他以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取得乡试资格。冒襄不仅才华横溢,文采出众,而且仪表堂堂,风流倜傥,时人称赞他为“一时瑜亮”。

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文采风流,冠绝一时。

冒襄一生著述很多,仅诗集就有十一种之多,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仁集》等。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陈圆圆初识冒辟疆。据传冒辟疆赴湖南探望父亲时途经苏州,经同乡许直推荐慕名去阊门外的横塘寓所寻访梨园名伶陈圆圆。少年倜傥、风流儒雅的冒辟疆初见陈圆圆,即为其倾倒:“其人澹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鸾之在烟雾。”(《影梅庵忆语》)观看陈圆圆演弋阳腔《红梅记》后,更为其演技所迷醉:

“是日演弋腔《红梅》,以燕俗之剧,咿呀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珠大盘,令人欲仙欲死。 ”(《影梅庵忆语》)陈圆圆的翩翩舞姿、悠扬唱腔,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的万种风情令冒才子倾慕不已,自此才子佳人,一见倾心,相约八月返回时再会。

这一年,因大灾荒引燃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已进入高潮,起义军打着“增田免粮”、“开仓济贫”口号,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破洛阳、襄阳等地,“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在民间广泛流传。杀红了眼的起义军也暴露了其残忍的一面,据说李自成攻占河南军事重镇洛阳后,生擒了福王朱常洵,竟然将白白胖胖的福王扔进大锅和几只鹿一并煮了,还美其名曰“福禄羹”。为报福王之仇,崇祯于次年命人挖了李自成的祖坟,把其父的尸体烧成灰烬,这是后话。

军情频频告急,崇祯已是焦头烂额,忧心忡忡,此时貌似波澜不惊的皇宫之中却暗流涌动。崇祯宠爱田妃,周后对此大为不满。皇后父亲嘉定伯周奎四处寻觅能歌善舞的美女,打算献给皇帝,以夺田妃之宠。

太监曹化淳也使出浑身解数,派人到南京、扬州网罗美女,意图借此拴住皇帝的心。适逢田妃所生皇五子病危,崇祯派田弘遇去南海普陀山进香,祈求观音大士保佑。64岁的田弘遇以左都督衔携带大量的人马车船奉旨南下,亦借进香之机沿途征集佳丽。这年八月,田弘遇一到苏州,便风闻陈圆圆声色艺俱全,这厮竟公然指使手下强抢,结果误将另一名妓当作是陈圆圆掠走,而陈圆圆因得到风声早早藏匿别处逃脱。

这年八月,冒辟疆携母马恭人重到苏州,辗转见到避祸的陈圆圆。

惊魂未定的陈圆圆感慨良多,主动邀请冒辟疆去家中喝茶,还前往拜访了他的母亲。也许为了迅速规避风险,摆脱厄运,陈美人深情款款地提出要托付终身。冒辟疆顾虑重重,自认无法为陈撑起一方晴空,婉言拒绝。后经陈圆圆反复请求,冒方才允诺待尘埃落定,再来迎娶陈圆圆。陈圆圆感动得“惊喜申嘱,语絮絮不悉记”。

说起来冒辟疆确实无暇顾及陈圆圆,因为其父调任襄阳,而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军刚好在此时攻破了襄阳,为此家中早已是一团乱麻。为了解救父亲于兵火,冒襄赶往金陵上万言书,陈述父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期望父亲可以早日脱离险境。

崇祯十五年春,经过冒襄的再三努力,父亲冒起宗终于得以脱离险境。冒襄急忙赶往苏州准备与陈圆圆再续前缘,此时陈圆圆却已被田弘遇挟持而去。田弘遇寻美一事闹得江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据说这田弘遇占有欲极强,却不懂怜香惜玉,更有暴力倾向。一旦听说有殊色的女子,不论良贱,必定百计致之。遣礼下聘,必以蟒玉珠冠,以姬侍。入门三四日,即贬入滕婢,鞭笞交下。当时但凡有些姿色的名妓都急于择人出手,以免落入虎口。董小宛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当怅然若失的冒辟疆遇见了董小宛,忧心忡忡的董美人当即决定牢牢抓住这棵救命稻草不放,后二人果然结为连理。

话说回来,田弘遇发现所抢之人并非陈圆圆时,并不甘心。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女婿锦衣卫汪起先来到苏州,打算重金强聘陈圆圆。这一次陈圆圆的粉丝们发起救美行动,某麻衣乡绅和同党宋公子组织了近千人手持刀杖,硬是把陈圆圆抢了回来。

然这宋公子的父亲因害怕得罪骄横跋扈的国丈田弘遇,竟赶到汪起先那里将陈圆圆供了出来。陈圆圆最终还是上了田家的小轿,自此离开烟雨蒙蒙的秦淮河畔。

到达北京后,陈圆圆曾以歌妓身份一度被田弘遇送入宫中。但内外交困中,崇祯皇帝根本无心贪恋女色,大手一挥,令田畹领回府去。陆次云的《圆圆传》中曾这样描述:陈圆圆进入宫廷觐见崇祯皇帝,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是崇祯皇帝却因为国事危急,神情穆然,并不为陈圆圆的绝世美貌所动。陈圆圆因此不得不重新回到田府为歌妓,尽管心有不甘,但她却只能借悠悠高山流水之曲倾诉“明眸皓齿无人惜”的无奈与感伤。在田畹府中,陈圆圆常常“度《流水》、《高山》之曲以歌之,畹每击节,不知其悼知音之希也。”此时的她根本无法预见未来将有一位奇男子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并且因为她影响到到历史的进程。这个男子就是吴三桂。

吴三桂,字月所,另字长伯,硕甫、雄爽,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死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七日(1678年 10月 2日),辽东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据说他的祖籍乃扬州府高邮州(今江苏省高邮),因其先祖举家迁徙到辽东定居,故以辽东为家。其父吴襄本是一位士绅,因当时满洲铁骑屡屡犯边烧杀抢掠,遂投笔从戎,操办团练,保境安民。明廷为嘉奖其功绩,任命他为辽东团练总兵,人称“辽东巨臂”。不论哪个朝代都信奉强强联手,吴襄家族势力也日渐扩大。当时的锦州总兵、挂“讨虏先封印”功高权重的祖大寿就是吴三桂的舅舅。

生长在军人家庭的吴三桂从小便学习骑马射箭、舞枪弄棒,更时常跟随父亲、舅舅巡边征战。饱尝战场洗礼磨炼的吴三桂仅十几岁就勇猛超群,在关外军中小有名气。据说读《后汉书·光武本纪》时,吴三桂曾掷书长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取妻当得阴丽华。”由此也可见其颇有鸿鹄之志。

一次,吴襄带领五百士兵出锦州城例行巡逻,却意外遭遇数万后金军,眼看寡不敌众,即将全军覆没,姑父祖大寿却迟迟不肯出兵营救。此时救父心切的少年吴三桂挥舞大刀率领数十家丁杀入重围,激战中脸上中刀,血流满面,却毫无惧色,终冒死杀出一条血路,救出了父亲。这一举动震惊了全军上下,人们称赞他“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祖大寿更对他说“儿不忧富贵,吾即题请封拜”。但不知出于何故,吴三桂拒绝了,也许对舅舅当日见死不救心存不满,亦或许年少的他便深谙谦逊低调处事之策。不过,他的勇武之举,还是自边疆传回了明廷。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自然学科,在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进步。《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为主线,将历届化学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生活情感、科学研究过程与贡献等多方面内容有机地融合和真实地再现。本书文字内容丰富、理论及实验阐述详尽。图文相得益彰,并附有化学及相关知识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倾城绝恋,许你一世繁花撒尽

    倾城绝恋,许你一世繁花撒尽

    有些事一转身就已然错过,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那么这一世,他们是继续错过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上一世因为她开启仙魔两界大战,初纤雪遭到毒手冷澈寒得知消息跳崖自杀;这一世同样因为她开启一界战争,这一世她是懿妖雪他是梓未然,他喜欢的她,究竟是红颜祸水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上一世深爱着对方的他们,最后还是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吗?还是最终欢欢喜喜过完了最后的时间:懿妖雪她即将开启真正的血战,这一世,他究竟会如何选择?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黄昏界

    黄昏界

    一段黑暗中仿佛永无尽头的楼梯,让普通的上班族赵辰见识到了另一个世界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黄昏中行走,在阴影中生存,他们是游离在普通世界边缘的人,他们被称之为——他者
  • 一路思绪——我懂得

    一路思绪——我懂得

    这是我到现在走过的一路,这一路思绪万千,让我懂得了无数。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每个人留下的脚印也许都不同,或深或浅,它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同,但相同的是,这是我们自己的,旧时光。亲爱的你,愿你找到自己的梦想,去努力。
  • 《玄兵之王》

    《玄兵之王》

    占个坑发后写写不定期写字台定期[一个中心不定期
  • 十三年归来

    十三年归来

    穆鸽蓝是一座冰山一样的存在,对人总是冷冰冰的,可无奈,上官谦却对她一见钟情:为她打架、哄她开心,已是家常便饭。穆鸽蓝一开始极其反感,甚至逃避,但在无声中产生情愫。但等她醒过来,发现自己爱上了上官谦的时候,他却去了俄国进修。他们还会再见吗?穆鸽蓝会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意吗?
  • 《红颜劫:美人何处》

    《红颜劫:美人何处》

    她喜爱自由,却可望不可及。她本是秀女,缺甘愿扶持自己姐妹。而她们才貌双全,在这深宫大院明争暗斗,忘却自我,忘却共同的初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后宫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的,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低眉敛袖。她似乎已是女人里的幸运儿,她还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 广百论释论

    广百论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祀罪

    祀罪

    神既坠落,世人蔑神;天泣之时,伤潮溺亡;罪孽深重,无论神人。失去的东西,他必然要亲手夺回;一切觊觎神的东西的逆臣,终将被染血的刀剑钉在僭越的十字上。负罪的神终将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