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900000002

第2章 上古夏商篇(2)

按《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立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制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此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故舜与尧一样,都是禅位让贤的圣王。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称为“零陵”。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他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盲父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深刻的影响。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尧、舜、禹禅让的故事,确实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虽为传说,但自有其历史价值。有的学者特别指出,舜任命“八元”、“八恺”和皋陶等人,各有执掌,反映出部落联盟议事会已经开始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构。

大禹

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人。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伏。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却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的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大禹治水所衍生出的丰富意义,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为华彩的一章。

巴蜀大地,江河众多,从远古开始,就一直水害频繁,危及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禹在巴蜀治水,足迹广泛,主要集中在涪江、岷江(主要是青衣江)、川江流域。根据神话传说,大禹不仅分别治理各个水系流域,而且还将各个水系流域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网络,较为全面地治理四川的山川河流。

相传大禹在青衣江流域治水最为深入执著,功绩卓绝。现今青衣江飞仙关下侧一段天堑称“多功峡”,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大禹治水功多而取。古人称之为“与导岷同功”,“而微神禹疏凿之功,则天、荥、芦三县,其不为鱼蛤也者几希矣!州之人,当每饭不忘也夫。”可见大禹治理青衣江与当地劳动人民的密切关系。青衣江支流周公河与周公山有关,而周公山相传为大禹所祭之地,《尚书·禹贡》记载:“蔡蒙旅平,和夷底绩。”蔡即蔡山,蜀汉时易名周公山;蒙即蒙山,与蔡山相峙,以产茶著称。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禹在蔡蒙一带治水成功后,又来此旅祭,祈祷上天赐福于人间,让生息在此的子民从此安居乐业,永保和平,消除灾害。

位于川西北高原古城松潘附近的黄龙寺自然风景名胜区,为涪江上源。黄龙寺名称的由来,虽然众说不一,但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方面。传说大禹疏通九天河时,天上的妖怪都治完了,唯有水下的九妖十八怪没有降服,继续为非作歹,残害生灵。这时,大禹便请在黄龙寺修道成仙的黄龙帮他治水降妖,黄龙久居此地,深知妖怪习性,便游入江中,打败了九妖十八怪;而且,还负舟导江,沿茂州(今茂汶)上溯,助禹治水,始有岷江。大禹治水成功后,对黄龙表示了深深的谢意。这一神话传说不仅说明了远古之时涪江上流水灾严重,而且,还将岷江的治理与涪江的治理结合起来,“因水为师”的大禹从源头开展治水活动,与当年他在黄河流域的治水方略相比又别具一格。

四川是万里长江的上游,容纳岷江、涪江、大渡河、嘉陵江、沱江、乌江等大小支流,浩浩荡荡,挟着紫色盆地的梦幻,冲出夔门,直逼坦荡的华中平原。在从宜宾到湖北宜昌这一称为川江的河段中,流传着不少关于大禹治水的壮丽迷人的神话故事,为川江的奇丽增添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这是明代太守傅光宅咏涂山的诗句。涂山,在重庆南岸区,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山上建有“禹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庙、涂山寺。巴国人民仿佛格外尊重这个“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祯曾有“飞瀑落长虹,登临见禹功”的诗句加以描述。

云阳龙脊石不仅是长江有名的水文标志,而且,更有神奇动人的传说附丽在它身上。龙脊石在云阳县境内的长江江心,宛如一条巨龙潜于江中,又名龙潜石。相传洞庭湖中的老龙,游入长江,直至巴地,到处兴风作浪。于是,玉帝派大禹到凡间斩龙劈蛟,大禹见此孽龙残害生灵,不禁怒火中烧,金斧一挥,砍中老龙颈项,老龙作垂死挣扎,搅动龙尾,浊浪翻飞,天昏地暗。大禹再将一根金针刺向龙脊,结果了它的性命,老龙残尸化为铁石留于江心。龙脊石上诗文书法题刻极多,冬春之时,游人如云。龙脊石的这段大禹斩龙的传说与巫山县城西错开峡的传说相一致,那里至今仍有“龙斩台”。大禹在治水活动中斩杀孽龙,一方面表明大禹具有神力,是为“神禹”,另一方面也表明大禹治水并非易事,坎坷曲折,艰辛奋战。

曾为历代文人墨士传颂的巫山神女,是西王母之女,当大禹疏导长江三峡时,她在飞凤山麓一平台,授九卷天书与大禹,并派神丁相助,大禹“遂能导波决川,以成其功”。这块平台后人称之为神女授书台,此后她定居巫山,为民造福,日久天长,她的身影化为俊俏的神女峰。巫山人民竖碑立祠,泥塑金身,将神女祀为“佐禹治水”有功于三峡黎民的“正神”。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民主的气氛日淡。有一次,禹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防风氏怠慢了他的命令,就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后来,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现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有一座禹王宫,原建于乾隆年间,是湖广人入川时修的会馆,内供大禹像,现仅存大殿。七对石柱上镌刻的楹联完整无缺,其中一联为隶书:传子即传贤,天下为公,心同尧舜;治民先治水,山川永奠,泽重湖湘。

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是古老的巴蜀人民在征服自然的漫长过程中的实践、愿望、情感、理想、要求的曲折而又真实的反映,是以劳动人民改变作为自然的奴隶身份开始站立起来、辐射人的本质力量为基础而产生的。这些传说有着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是巴蜀人民借助想象和幻想的虚构以表达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念,并体现出原始思维的单纯、古朴、生动的特色,神话传说构思别致,幻想奇丽,是民俗文化和神话宝库中的璀璨之珠。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热门推荐
  • 荒州记

    荒州记

    他是广受爱戴的将军府少主,是听风楼第一杀手,是家族内三百年来第一天才,他本该衣食无忧受万众瞩目,本该继承家族千年荣耀,本该统领千军守卫一方百姓,可是周围忽然出现了许多怪异的迹象,街头巷尾传遍了关于他的流言,弟弟忽然失踪父亲殚精竭虑,一场阴谋已经在暗处悄然开始……一切即将天翻地覆……新书开启!快随我们的小少主,一起冲破苍穹,成神成仙!
  • 九天风雷动

    九天风雷动

    本无意沾染这乱世因果,确是天违人愿。树欲静而风不止,且看易明如何在这乱世中沉浮!
  • 邪皇专宠:尸妃养成计划

    邪皇专宠:尸妃养成计划

    舍我之命为你封疆,以我热血尊你为皇!墓底睁眼,她是万僵之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血海重生,他是魔族至尊,孱弱外表下,杀人于无形之间!“我要征服天下!”她站在山顶,眉目间自有睥睨江山的傲气。生性薄凉的他,却将手搭在她的肩上,轻声许诺:“我会替你征服天下。”“给你一万两黄金,离开我皇儿。”女人双眼微眯,眼底尽是厌恶。“给你一亿张银票,离开你儿子!”她高跷二郎腿,将银票尽数摔在女人面前,笑靥如花。【男强女强,1V1,身净心净。】
  • 网游逆天风云

    网游逆天风云

    潜龙系列,只是关于一个公会的传奇。如果在一个平行世界之中,真的拥有了这样一款拟真网游。你我之间的重逢,会不会再一次掀起波涛,让这个世界在我们手中风云变幻,纵横捭阖。如果我们的相遇注定要让我们成为传奇,那请追随这场奇迹的发生,让它变得有迹可循。醒时进退并肩,醉后兀自行侠。同业不相为谋,有缘共逆天下。——《网游逆天风云》。本作分为上下两部,《纵横风云》以及《逆天风云》。
  • 花千骨之虐恋情缘

    花千骨之虐恋情缘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曾言;久伴身旁两相依,为何;长留别后雁归迟。曾言;山有木兮木有枝,为何;心悦君兮君不知。曾言;十里桃花只为伊,为何;落絮花飞惹沉泥。曾言;素颜兰宣一梦痴,为何;鞍马天涯不归期。曾言;蓝衣清影千思系,为何;绝情池水已成疾。曾言;瑶池初年已倾心,为何;时过境迁生执念。曾言;断念宫铃意几许,为何;铃毁剑残情意断。
  • 您好好久不见

    您好好久不见

    再见面只是一句:“您好,好久不见”!没有情绪只是很平淡的打招呼。事过迁境在伊依的心里过去的终究会过去,想要重生必须放下过去。
  • 华夏神双

    华夏神双

    人皇轩辕建立华夏一族后随神龙升天,2000年后轩辕后裔姬氏在华夏族世代生活的中原大地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华夏帝国,任用诸葛氏为相。与华夏帝国并存的有九大帝国,其中最具威胁的是魔法帝国亚特兰蒂斯,最具侵略性的也是亚特兰蒂斯。千百年来,为了确保华夏帝国安危,双方的战争一直没停过。3000年后,一位诸葛氏的少年继承已故父亲的职位,成为华夏帝国少相,他就是诸葛希贤,他以其过人的智慧与意志力建立了赫赫功勋,同时他的人生也在发生巨大改变。。。。。。
  • 系统之修炼狂潮

    系统之修炼狂潮

    叶白,携带着全能修炼系统重生在一个同名的青年身上,这是一个武力之上的世界。“什么?你手上有一颗神丹?”“你等等,我看一看我有多少颗!”“额,不好意思,神丹我都给宠物吃了!”“什么?你有神器?”“等等,那我找找我的神器在那里,额,不好意思,你脚下踩的那根棍子是我的!”不要和我狂,我比你更狂,不要和我嚣张,不然的话我比你更加嚣张。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逸世轮回

    逸世轮回

    上界第一强者司空玄星被其徒北天元陷害,身中奇毒榜第四的玄青冰花之毒,又遭众多强者围攻,身陨星空,重生一世他定要踏上巅峰,掌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