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300000027

第27章 唐后李姓名人(5)

《五马图》是其代表作和传世精品。长卷纸本墨笔浅设色,纵293厘米,横225厘米。现为日本私人所藏。此图画西域进贡给北宋王朝的五匹大骏马,每匹马各有奚官一人牵引,无款,马后有黄庭坚用小行书签题马的年岁、尺寸、进贡年月等,画后曾纡跋称为李伯时(公麟)所作。五马名为:凤马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全画采用白描画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很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描画的特色。墨笔线条简练,人、马均单线勾出,比例准确,动作生动;并以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清晰地表现出马匹肌肉骨骼的结构和身体的重量感及光泽质感,能概括出马匹的不同的举动性情特征,形神毕肖,气韵飞动;也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风貌,神态生动,神采焕发,顾盼惊人。

《博弈贤己图》画了六七个汉子围在桌旁赌博的场景,人物栩栩如生,其中一人伏在桌上,眼盯盆内的骰子,张嘴急呼,而这时骰子正转到“六”的位置上。

《白描罗汉图》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未渡者五人,方渡者九人,及童子三人。明人黄淳耀著有《李龙眠画罗汉记》文,相当于看图作文。他对於该画作的文字摹写“在心不在相”,能体会到李公麟人物画运笔传神、寓意含蓄的特点,对画面形象的记叙,多能抓住人物的自然神情。其描写人物虽仅寥寥数语,却颇能得其内在精神。可以说,深得李公麟画《白描罗汉图》之意旨。

李冶(1192年~1279年),字仁卿,号敬斋,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元朝数学家。

李冶生于北京大兴,其父李通为大兴府推官。李冶自幼聪敏,喜爱读书,曾在河北元氏县求学,对数学和文学很感兴趣。《元朝名臣事略》中说:“公(指李冶)幼读书,手不释卷,性颖悟,有成人之风。”李冶深解治学之法,善于借鉴并有所创新,有人问学于他,答曰:“学有三:积之之多不若取之之精,取之之精不若得之之深。”

1230年,李冶在洛阳考中词赋科进士,后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为官清廉、正直。1232年,钧州城被蒙古军队攻破。李冶不愿投降,只好北渡黄河避难。经过一段颠沛流离之后,李冶定居于崞山(今山西崞县)之桐川。

1234年初,金朝为蒙古所灭。金朝的灭亡给李冶的生活带来了不幸,但由于他不再为官,便有了充分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他在桐川的研究工作涉猎较广,包括数学、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医学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名著——《测圆海镜》。李冶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不仅居室狭小,而且常常不得温饱,要为衣食而奔波分神,但他却始终以著书为乐,从不间断写作。据《真定府志》记载,李冶“聚书环堵,人所不堪”,但他却能“处之裕如”。学生焦养直说他“虽饥寒不能自存,亦不恤也”,即使在“流离顿挫”之中“亦未尝一日废其业”。

经过多年的苦心孤诣,李冶终于在1248年写成《测圆海镜》。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讲述天元术的著作,其成书标志着天元术的成熟;它是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演绎体系,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著作。

《测圆海镜》是李冶一生中的最大成就。他在病危时对儿子李克修说:“《测圆海镜》一书,虽九九小数,吾常精思致力焉,后世必有知者。”为了能全面深入地研究天元术,李冶把勾股容圆(即切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测圆海镜》十二卷就是讨论在各种条件下用天元术求圆径的问题。该书不仅保留了洞渊算书中的九容公式(即9种求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直径的方法),而且给出一批新的求圆径公式。卷一“识别杂记”阐明了圆城图式中各勾股形边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圆径的关系,共六百余条,每条均可看作一个定理(或公式),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勾股容圆问题的总结。各卷后面的习题,都可以在“识别杂记”的基础上以天元术为工具推导出来。《测圆海镜》重在列方程,对方程的解法涉及不多。但书中用天元术导出许多高次方程(最高为六次),给出的根全都准确无误,可见李冶是掌握了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

由于《测圆海镜》内容较深,粗知数学的人看不懂;而且当时数学不受重视,所以天元术的传播速度较慢。李冶坚信天元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同时深刻认识到普及天元术的必要性。他在1251年结束了山西避难生活,回元氏县封龙山定居以后,开始收徒讲学。这促使他写一本深入浅出、便于教学的书,《益古演段》于是应运而生。《测圆海镜》的研究对象是离生活较远而自成系统的圆城图式,《益古演段》则把天元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对象是日常所见的方、圆面积。李冶可能认识到天元术是从几何中产生的,因此,为了让人们理解天元术,就需要回顾它与几何的关系,给代数以几何解释,而对二次方程进行几何解释是最方便的,于是便选择了以二次方程为主要内容的蒋周《益古集》(11世纪撰),于1259年写成《益古演段》。李冶很乐于作这种普及工作,他在序言中说:“使粗知十百者,便得入室啖其文,顾不快哉!”《益古演段》虽是一本普及天元术的数学著作,但其价值不仅在于普及天元术,理论上也有创新。首先,李冶善于用传统的出入相补原理及各种等量关系来减少题目中的未知数个数,化多元问题为一元问题;其次,李冶在解方程时采用了设辅助未知数的新方法,以简化运算。

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总结并完善了天元术,使之成为中国独特的半符号代数。这种半符号代数的产生,要比欧洲早三百年左右。所谓天元术,就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就相当于今天的“设x为某某”。天元术产生于北宋,洞渊、石信道等都是天元术的先驱。但直到李冶之前,天元术都是比较幼稚的,记号混乱、复杂,演算繁琐。例如李冶在山东东平得到的一本讲天元术的算书,还不懂得用统一符号表示未知数的不同次幂,而“以十九字识其上下层,曰仙、明、霄、汉、垒、层、高、上、天、人、地、下、低、减、落、逝、泉、暗、鬼”。即以“人”字表示常数,“人”以上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正数次幂,“人”以下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负数次幂,最高/最低次幂都只有九次,但运算之繁已可见一斑。从稍早于《测圆海镜》的《铃经》、《如积释锁》、《照胆》、《复轨》等北方算书来看,天元术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但它们为李冶的数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他在桐川得到的洞渊的一部算书,对他启发很大。李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天元术改进成一种更简便实用的方法,并总结出一套天元术程序,还给出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的方法。他发明了负号和一套先进的小数记法,采用了从零到九的完整数码。从现存古算书来看,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秦九韶《数书九章》是较早使用O的两本书,它们的成书时间相差不过一年。

1257年李冶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接受忽必烈召见,提出了一些进步的政治建议。1265年李冶应忽必烈之聘,到燕京(今北京)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官职,因感到在翰林院思想不自由,次年即辞职还乡。1279年,病逝于元氏县。

李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除数学外,在文史等方面也颇有造诣。他晚年完成的《敬斋古今注》和《泛说》是两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是他积多年笔记写成的。《泛说》一书已失传,仅存数条于《敬斋古今注》附录。他还著有《文集》四十卷与《壁书丛制》十二卷,均已佚。

李庭芝

李庭芝(1219年~1276年),字祥甫,祖籍汴州(今河南开封)。南宋抗元明将,李家十二世同居一堂,世代善武,忠信节义,人称“义门李氏”。

据说李庭芝出生时,李家的屋梁上忽然生出一朵灵芝,庭芝由此得名。他自幼聪颖,每天能背书数千字。1234年,金朝灭亡,襄、汉一带遭受战乱,李家便迁居到随州。庭芝十八岁时,王曼任随州长官,贪婪专制,残暴跋扈,民不聊生,百姓痛恨至极,部下在暗中策划造反。李庭芝看出随州必有大乱,便向叔父们建议到德州避难,叔父们勉强同意。他们离开不到十日,庭芝所言就应验了。

嘉熙末年(1240年),蒙军大举南下,南宋长江沿线防务告急。已经考中乡举的李庭芝毅然放弃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机会,到荆州投奔罕帅孟珙,向其献策,请求效命。其时,四川告警,孟珙任命庭芝代理施州(今湖北恩施)建始县令(或说知县)。庭芝上任后,加强军务建设,指导农民演习军事,选举精壮之士与官兵一齐训练。一年之后,建始县百姓“皆知战守,善驱逐,无事则植戈而耕,兵至则悉出而战。”夔州路军帅见此情形,大为赞赏,立即推广到其所辖郡县。

淳祐初年(1241年),庭芝离任,不久即考中进士。后被盂珙用为幕僚,主管机要文字;孟珙死后,遗嘱推举贾似道代替自己,并把庭芝推荐给贾似道。庭芝感激孟珙的知遇之恩,护送其灵柩安葬于兴国(今属江西),并当即辞官还乡,为孟珙守丧三年。

元宋交战,扬州是主要战场之一。元将李氇(或名李王掸)夺了涟水三城,又渡淮河夺了南城。当时李庭芝因母丧在家守孝,朝廷商议选择能镇守扬州的官员,理宗说道:“没有谁比李庭芝更合适了。”于是下令李庭芝停止守丧,担任两淮制置司事。李庭芝接连打败李氇。他在扬州为教化城民,大兴学校,让城民学习《诗》、,祭祀圣哲,并与士子一道学习射猎之礼。他还特别重视人才,竭力网罗淮南的能人志士。时人称赞说:“得士最多者,淮南第一,号称小朝廷。”遇到辖区内有水旱之灾时,李庭芝就命令发放库存的官粮,若还不足,就拿出自己的积蓄赈济灾民。扬州百姓非常感激,交口称赞,奉他为父母。

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元兵围攻襄阳,宋兵两度增援均告失利,李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身份率兵援助襄阳。后因范文虎从中作梗,襄阳失陷。陈宜中请求诛杀范文虎,但在贾似道的庇护下,范文虎仅降一职,改任安庆知府;庭芝及其部将刘义、范友信却被贬谪到了广南。李庭芝后来又被罢官于京口。不久,元兵围攻扬州,李庭芝又被起用为制置两淮大使。他派遣大将夏贵守淮西,亲自守淮东。十二月,元兵攻破鄂州。德祐元年(1275年)春,奸相贾似道兵败芜湖,长江沿岸诸郡或降或逃,只有李庭芝坚守扬州完好无损。

德祐元年十月,临安城被攻陷。元兵派使者持太皇太后谢氏的手诏招降,李庭芝严辞拒绝:“奉诏守城,未见诏谕降。”南宋恭帝及太皇太后谢氏等被俘北上时,李庭芝命部将姜才出兵夺两宫,不成,又闭城守卫。谢氏到瓜州时,又下诏说:“我与嗣君都已降元,卿为谁守城?”李庭芝下令射死使者一人,其余皆狼狈逃走。元阿术派兵占领高邮、宝应,断了李庭芝粮道,又攻占了泰州城,夏贵在淮西投降,也派人劝降。李庭芝道:“我只求一死而已。”当时扬州城已成孤城,粮食尽绝,人吃人,李庭芝、姜才仍然坚持抗战。后率七千兵突围至泰州,阿术追至围攻,城破被俘,以身殉国。得知消息,扬州百姓为之悲痛哀泣。

李庭芝其人可谓忠孝节义,当国家危难之际,他毅然投笔从戎,转战南北,为保卫南宋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一生最重要的两次战役——襄樊之役和扬州保卫战中,他英勇善战,奋勇杀敌,多次抵御了元军的袭击,其功劳不可埋没;且屡次严辞斥退劝降者,浩然正气,令人敬佩。无奈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又逢庸君奸臣当政,壮志难酬,无力回天。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出身于三代世医之家,其祖是“铃医”,其父李言闻(号月池)也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欺侮。因此,李言闻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走科举仕途。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纯真刚直,不屑于学空洞乏味的八股文。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李时珍便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向父亲表明决心道:“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终于应允,并精心地教他。李时珍又师事顾问、郝守珍,刻苦加上天分,他的医术进步很快,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不几年,就成了名医。嘉靖三十年,被武昌楚王朱英俭聘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被推荐担任北京太医院判,这让他有了阅读研究皇家与王室藏书的机会。但太医院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药物研究,并富有实践精神,经常上山采药,重视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他不惧危险艰苦,不惜远涉深山旷野,足迹遍及家乡以至外省。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比较实物进行细致的核对;他还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经过长期努力,李时珍观察和收集了大量的药物标本,搞清了有关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李时珍自言其行医问药的方法是“通考据”与“询野人”,也就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嘉靖三十一年开始,李时珍着手编撰《本草纲目》一书。为此,他不仅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还“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顾景星《李时珍传》)。他不但读了历代医书八百余种万余卷,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知识,帮他纠正了前人的许多谬误。他甚至曾利用屈原诗赋,作为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年于万历六年(1578年)编成,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书商胡承龙刻版问世。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已有数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约二百万字,分十六部、六十类。《本草纲目》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并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本草纲目》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书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并突破了按上中下三个等级分类的传统方法,采用了较为科学的植物、动物、矿物分类方法,在分类学等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学科(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生物学、天文学等)也做出了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书;另有《五脏图论》、《濒湖医案》和《命门考》等,均已失传。

李贽

李贽李贽(1527年~1602年),原姓林,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后期思想家。

同类推荐
  • 歧亭古镇杏花村

    歧亭古镇杏花村

    “杏花村”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歧亭镇杏花村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本书是一部介绍麻城市歧亭古镇杏花村风土文化的书籍。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孔永编著的《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为丛书之一,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解析,挖掘藏在画作中的未解之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将古代圣人的原作加以搜集并编辑成书,这些文章展示了古人的治学态度、处世之道、修身之法。
热门推荐
  • 随缘集

    随缘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配得上世上的一切美好

    你配得上世上的一切美好

    本书作者以自己十余年的青春奋斗历程告诉你:无论你过去经历过什么,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要始终保持一颗温暖如初、积极向上的心,困顿中要有所坚守,悲苦中应怀揣希望。依赖别人,不如建设自己;仰望梦想,不如超越自己;期待爱情,不如等待邂逅。如此,曾经的那些眼泪与痛苦,那些迷茫与挫折,都将变成云淡风轻的过往,微笑如一朵洁白的莲盛开在你脸上。你安静地行走在大地上,如花,如树,如风,如云,如最美丽的一处风景。
  • 那里有我在等你

    那里有我在等你

    一个不算浪漫的故事,一段美好懵懂的青春。
  • 莹皇荷帝

    莹皇荷帝

    无尽混沌之中,原本很平静。但自混元与邪祖一战之后,茫茫宇宙之中缓缓衍生出了七界。衍生时代,域外各族趁人族应付大劫。攻其不备,一举歼灭了人族众多强者。邪道兴起,人族四面楚歌。所幸圣灵两界施加援手,这才得以渡过难关。曾经的霸主古家,在蛮荒时代已退隐古荒。一代天骄古晨风,在面临七界之战时。他果断决定轮回转世。借助混元血脉,古晨风成功启动了两世共存计划。祎古时代,在面临最终决战的时刻。轮回后的古晨风,能否重新带领人族屹立在七界之巅?阻止这场战斗?
  • 御邪天道

    御邪天道

    一个废材少年,被世人看不起,被自己的父亲赶出家门,最后一步一步走上巅峰,成就一段神话。一切等你来揭开
  • 神之语:盗墓传奇

    神之语:盗墓传奇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然而这九鼎却有着匪夷所思的作用,有传言它是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如果活人开启地狱之门,那么就可以得到长生之力,到达另一个世界。但是九鼎并不是唯一的钥匙,为了寻找另外的途径,我开始回忆我的盗墓生涯,寻找其中的可疑和线索,一切只为心中的一个答案。可当我找到方法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真相竟然是......书友QQ群:367272980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这就是个快穿

    这就是个快穿

    诶瑞巴蒂,今夜不让你入睡,哈哈哈哈,跟着这本书的节奏,一起来嗨!!这就是快穿!!!哈哈哈!我想困住你,让你永远生活在有我的世界里。【加群:611536660,一起嗨皮吧,哈哈哈】【本文是坑】
  • 九州南蛮大帝传

    九州南蛮大帝传

    九州巨变之后,群雄割据,战乱不休。中原大帝挥兵北上,在此大格局下,望家世子则悄然被家族送到南方。在羽人的阴谋之下,在纷飞的巫术之中,破天下众敌,霸南称王。其曰为南蛮大帝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不能没有你,

    我不能没有你,

    她,贵为公主,却沦落到街头乞讨,当公主身份揭晓,她,何去何从?他,冷漠无情,两人相遇,是缘分还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