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04

第4章 武氏有奇女(3)

及至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出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学说。汉武帝一生笃信天命,追求长生。东汉的刘秀进一步扩大了“儒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其发展成“谶纬之学”,就是借着神灵的预言来讣告吉凶。刘秀的施政、用人,以及兴废之事都要用到“谶纬”之说。这种愚民的方法很管用,统治者加固的迷信说法,说着说着连自己都深信不疑了。

到了唐朝,李渊和李世民更是对它推崇备至。李渊十分热衷于迷信活动,他也能看到这些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传说,他起兵反隋的时候,曾有道人对他说:“您要号称白眉禅师事情才会顺利。”李渊信以为真,真就打起了“白眉禅师”的旗号。武士彟当时也对李渊说:“我梦见唐公您坐在龙背上在空中飞翔。”李渊一听心里这个乐呀!恨不能与武士彟勾肩搭背。但是表面上还不能表露出来,就一味低调地告诫武士彟不要声张,免得引来祸事。但是,武士彟的“梦”却不胫而走。这真是咄咄怪事,当时知道武士彟所谓的“梦”的只有李渊和武士彟本人,能说出去的也只有这两个人。武士彟的梦是不是杜撰,我们不去管它,但是把这个梦宣扬出去却是有利无害的。起兵的由头也不外乎那几种,而符谶是最好用的。有这个梦的依托,起兵的理由不是更加充分,更让人信服了么!

太宗算是一代明君了,口头上说不信佛教异说,实际上却养了一大帮方士,为他炼制丹药。太宗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用天竺的方士炼制长生不老药,结果吃了丹药后,没几天就拉肚拉死了。

人们对于谶语的迷信是帮了武则天很大的忙的,后来的武则天靠着谶语做了很多事,这是后话了。当前的二囡在利州过着她金灿灿的童年时光,无忧无虑、快乐无比。

天子之命

贞观年间,有个很有名的星相家,叫做袁天罡。几乎所有写武则天历史的人都要提到袁天罡的这次看相。袁天罡是什么人呢?袁天罡是四川益州人,益州就是现在的成都。传说,袁天罡相术非常了得。他曾做过隋朝的盐官令,曾在洛阳给杜淹、王珪、韦挺看过相。他说,杜淹你呀,文章写得好,将来会因为漂亮的文章得到荣华富贵的;而王珪你呢,不出十年也会做到五品官员的;韦挺面相似虎,会得到武官的官职。但是你们的官运并不是一路畅通,中间会遭遇贬嫡,就在你们遭到贬嫡的时候,我们还会碰面的。当时的三个人以为是笑谈,也没当回事儿。后来,竟真如袁天罡所说杜淹做了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王珪做了太子李建成的中允;而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个人当官正当得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谁知道一场“玄武门之变”使他们受到了牵连,三个人同时被贬到隽州。

正如袁天罡所说,他们四人真的在隽州相遇了。袁天罡告诉他们,你们以后还会显贵的。三个人将信将疑,因为之前的事得到了验证,三个人同时记住了袁天罡和他所说的事。三人最终官至三品,从此,袁天罡名声大噪。连太宗都盛赞他的术数奇妙。太宗高兴地问他:“汉朝有个严君平,现在我朝有你,你认为会怎么样呢?”袁天罡不无吹捧地说:“严君平生不逢时,而我有天下明君,比他的命运强百倍。”太宗一听更高兴了。这就等于说,袁天罡预测这位君主是圣明之主,之后太宗便留下袁天罡为自己的臣子看相。

根据《大唐新语》的记载,武士彟在刚到利州做都督的时候,袁天罡正好奉太宗的旨意进京,经过利州。武士彟觉得这也是一个机缘,不如请他到自己家里,测测这几个孩子的未来。于是,就请袁天罡到府邸做客。袁天罡到了武士彟府中最先看到的是杨氏。袁天罡当时就是一惊,对杨氏说:“夫人的骨相可不一般呐!一定是生有贵子的。可否请出公子、小姐来看看?”夫妻二人一听,高兴了。他们就盼着能生个儿子了,尤其是杨氏,盼星星、盼月亮的想要一个男孩儿。袁天罡这么一说,她以为以后她会生儿子的,于是笑逐颜开带来了自己的女儿和武士彟的两个儿子。

袁天罡把武元爽和武元庆上下左右地打量了一番,便对武士彟说:“您这两个儿子,将来能做到刺史,能稳住家业。”接着又端详了武则天的姐姐一会儿说:“这个女孩子也是大富大贵之相,只是会有些不如意的事。”武士彟听了,心里就嘀咕:这个袁天罡也不过如此嘛!尽说些奉承人的话,哪有一家子都是富贵命的?看来也没什么大本事。就在这时,奶妈领着4岁的二囡走到袁天罡面前,当时武则天因为年纪小穿的也没分男装女装。袁天罡见了就是一愣,前前后后绕着武则天转了好几圈。二囡也很奇怪,这么个大人绕着她干嘛!但是小武则天并没有吓到,反倒咯咯地笑了起来。袁天罡沉吟了半天,突然提高了嗓门喊道:“这个小公子,神清气爽,将来不可限量啊!”武氏夫妻对望了一眼,只当是他的逢迎之说。袁天罡让二囡走几步再抬眼看,奶妈领着二囡走了几步。袁天罡摇着头叹息道:“如果这是个女孩子,将来可是个统治天下的人呐!”武氏夫妻这回可真的认为袁天罡是浪得虚名了,哪有这样的说法,简直不可思议。

袁天罡相面之说在唐朝极为盛行,各种典籍也有相关记载。袁天罡如果能推准一些人的命数,也并不能说明他推算出过武则天能当上皇帝,就算他推算出武则天能当上女皇,也是断然不敢说出来的。这很有可能是武朝及以后的人,为了证明武则天称帝的合法性故意安排了袁天罡的这次相面。很可能袁天罡并没有给二囡算命。也有可能是袁天罡确实为武则天看过相,但并没有说出“帝王”论调。说一个人能当上帝王,这可是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大事。袁天罡还没有崇高到为维护职业道德搭上性命的境界。至于袁天罡是不是向太宗禀报过他为武氏相面的事,就更难断定了,不过在这里估且认为袁天罡干过此事吧。

史书上记载说,武士彟听了袁天罡的话吓得说不出话来,吩咐全家上上下下封锁这个消息,不得外泄,以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不过,之后武士彟确实没有亏待这个二女儿,教她各种技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是,二囡还喜欢骑射、喜欢追问天下大事。武士彟觉得自己这个女儿很有从政的天赋,可惜是个女儿身,不可能涉足政坛的,最多也就当个皇后。武士彟原本就是武官,也不反对女儿家骑马驾车,这就使武则天从小养成了好胜、任性的个性。由于父母的细心培养,武则天的才艺进步神速。诗词歌赋、书法马术没有一样不出色。

二囡天资聪颖,好奇心重,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总是缠着父亲给她讲他跟随唐公南征北战的事,尤其对朝中、宫中的事感兴趣。父亲说累了,她就端来水给父亲喝,等父亲休息好了接着说。从武士彟的讲述中,武则天认识了李世民,对李世民的胆识和才华深感敬佩。她曾对父亲说过,做人当做这样的人。父亲一边为女儿有这样的见地高兴,一边为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雄心的女儿担忧。事实上,不管是武则天辅佐高宗期间,还是后来自己在位之时,她都以太宗为楷模来要求自己。

贞观五年,唐朝内部对官吏制度进行改革,除四个督府外,其他都督都被裁减。武士彟被调到荆州出任都督,武则天也同父亲一起去了荆州。在荆州那个物产富饶、人才荟萃的地方又度过了四年美好时光。就在武则天一天比一天大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李渊死了,李渊的死对武士彟的打击很大。开始几次接触李渊时,或许武士彟是带着很强的功利性的。但是多年来的南征北战,君臣相处,已使这个老臣对主子产生了一种君臣之外的情谊。武士彟很伤心,一方面是因为老友故去,一方面是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在这种忧伤中,武士彟的哮喘病发作,这一发便不可收拾了,最终吐血而死,扔下了年仅十一岁的武则天与母亲相伴相依。

在武士彟下葬之后,杨氏母女的命运陡然直转。没有了武士彟的庇护,杨氏只好带着女儿们回到并州文水老家过生活。但是这时,身为武家后人的武元爽、武元庆等人开始合力排挤杨氏母女。今天找个茬指桑骂槐一通,明天故意挑点事儿出来让你难堪。人都说,后妈心狠,看来后儿子也不见得善良。总之,赶走她们就是了。没有办法杨氏只好带着几个女儿来到长安投奔自己的娘家人,能投的娘家人也只有堂兄杨师道和自己的侄女齐王妃了。先前我们提到过,杨师道是桂阳公主的二婚丈夫,桂阳公主又是杨氏和武士彟的媒人,不能不接这个烫手的山芋。齐王妃就是太子李元吉的妃子,她在李元吉被杀以后,由长孙皇后求情被纳入唐宫之中。有史书说,太宗将其纳入后宫封为淑妃,但正史中无此记载。这可不是件光彩的事,如果齐王妃被接纳就是哥哥先杀死弟弟,接着占有了他的媳妇,唐史是不允许它被记载下来的。但是,不管是齐王妃也好,还是杨淑妃也好,她在太宗宫中是没错的。杨妃知道有这么一个姑姑在外面受苦受难,心里也不好受,就伸出了援手。

杨氏带着二囡姐几个,由堂兄和侄女安排在长安住了下来。一直到武则天被选入宫中成为才人为止,武则天一家都在他们的接济之下生活。家庭的变故,让年纪尚小的武则天初次体会到世间的现实与世态的炎凉,她不服气自己有这样的命运,但她也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命运。

初见帝王家

初见帝王

不管你承不承认,直至今日,脸,仍然可以作为女人改变命运的资本。如果这张脸是长在一颗天资聪慧的头上的,那么,它所产生的能量将远远超过一个只有脸蛋没有智慧的空壳的能量。杨夫人不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她也没有野心重振武氏家业。但是,杨家可不是寻常人家。他们大半生都生活在宫廷之中,知道一个漂亮的脸蛋加上一个才思敏捷的脑袋对一个女人或一个家族意味着什么。桂阳公主本身是皇室,知道武则天的资本足可以在后宫立足了。至于能不能做上妃子甚至得到更高的地位,那就要看她的造化了。

在杨家人的筹划下,武则天迈开了进入唐宫的步子。杨氏其实是不大愿意送武则天进唐宫的,能得到皇帝垂青还好,若得不到,一辈子就被埋没在宫廷之中,寂寞地老去了,这对一个女子来说是最不幸的。况且以自己女儿刚烈的个性怎么能适应后宫的生活?这样的性格多数男人也是不会喜爱的,她又怎么能出人头地呢!知女莫若母,杨氏还是为武则天捏了一把汗的。在送武则天入宫时母亲杨氏抚摸着武则天的头,默默地流泪。武则天笑着对母亲说:“我是见天子啊!怎么知道这不是福气呢?”此时的武则天还是个天真烂漫的怀春少女,太宗一直是她敬仰的偶像,她想见到太宗并非出于什么隐晦的目的。她所说的话,也不过是她安慰母亲,憧憬未来生活的话,却被人说成是自幼有心机、野心,这是有失公允的。

唐朝后宫在吸纳新人入宫时,都要对她们进行培训,否则不能上岗。想想也是,一个高贵的地方,突然闯来一个高声说着乡间里话的粗俗女人,是何等的不搭调啊!所以岗前培训是一定要做的。唐宫里有两个培训基地,一个是宫教馆,主要培训宫女算术、书法、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技能。而另一个基地是文学馆,主要培训宫女诗词歌赋的造诣。当然,还有人教授礼仪课程,以备将来侍奉皇家之用。

武则天年纪轻,好奇心重,又是个争强好胜的人,样样不落人后。进入唐宫,一边被宫中的富丽堂皇吸引,一边为能学习到新的东西感到欣慰。年少的孩子总是喜欢较量的,武则天也不例外。她读的书不少,与其他女孩子比起来总是能胜人一筹,这就大大满足了她孩子般的虚荣心。她浑身上下充满了学习的干劲,此时在宫馆中学习的还有一个叫徐惠的小丫头。这丫头也不一般,与武则天的才华不相上下。两个姑娘比着学,文化素养一天比一天深厚起来。

武则天曾经模仿《诗经》写了一些祭祀和宴饮的宫廷诗词,乐师们配上了乐曲将这些传唱出去,结果大受欢迎,宫中人都传说武则天有才华。久而久之,就传到了太宗耳朵里。太宗是个爱才之人,对武则天和徐惠兼容并包,都给予接见的机会。

太宗对于这个女孩子还有一些印象,记得这个女孩子妩媚动人,还封了个武才人给她,并赐给她一个名字叫“武媚娘”。太宗给她取的这个名字,引起了后人的许多遐想。“媚娘”怎么说都是一个不大庄重的名字。有人说,是因为在太宗的心中她不过是随便看看、玩玩的玩物,见她长得不似他人清纯可人,而有少妇的妩媚风韵,所以取名媚娘。这种说法不大能成立,就算武则天长得成熟妩媚,一个君王也不至于取这么一个有失自己水准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妃子命名。也有人说,只是因为武则天长得妩媚动人,所以太宗一时兴致,随口说了这么一个名字。这也是不可信的,太宗向来不是乱给人加标签的人,不可能看着妩媚就叫媚娘,看着清秀就叫秀娘。在古代,给人一个名号是很庄重的事情,何况是堂堂一国之君!太宗赐给武则天这个名字一定是有原因的。

媚,在古代有几种解释:第一种,通眉,指用眼睛取悦人。武则天还是个刚刚进宫的小姑娘,还没有学会眉目传情的眼神,不可能用眼睛取悦人。最多是她生来就有一双脉脉含情的大眼睛,但离勾引还有一段距离。第二种是爱的意思,作动词。这个基本上可以排除,谁也不会取名叫爱娘。第三种是逢迎取悦,武则天初见太宗不可能做出有失体面的事情。太宗对武则天也不了解,不可能知道她是不是喜欢逢迎的人。第四种是可爱的意思,这一种可能性较大,“可爱的姑娘”是讲得通的。而第五种更有可能,意思是美好、亮丽的意思,尤指眼睛。所谓媚娘,就是美好、亮丽的娘子。武则天的眼睛明亮、智慧,给太宗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媚娘很可能由此得名。

总之,武则天总算有个正式的名字了。不管是好是坏,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叫这个名字,有名字总归是好事情。

太宗欣赏武则天的才华,将她留在身边做近身侍女,主要给太宗端茶倒水、伺候笔墨。这样,武则天同太宗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起来。

不可否认,武则天是个争强好胜、表现欲极强的人。怎样能得到她所崇敬之人的赏识,这是武则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武则天希望引起太宗的注意,并非完全出于想得到晋升的机会。她爱表现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心被众多后妃埋没,决心赢得他人尊重。只是她没有想到她的表现欲没有给她带来她想象中的声誉,反而失去了得太宗宠爱的机会。这个事件稍稍熟悉唐朝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狮子骢事件。因为这是武则天晚年亲口所说,所以也颇为可信,被史学界争相引用。

同类推荐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热门推荐
  • 小镇的火

    小镇的火

    简单的一本书,慢慢看,好好看,好了~么么哒
  • 系统之女怒

    系统之女怒

    系统文。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谨以此文祝天下渣渣浮生坎坷。
  • 彼岸花开——灵天著

    彼岸花开——灵天著

    他是南海的世子,在冬日的荒山之中捡到她,那日大雪纷飞,她蜷缩在他袖中,温暖之中有淡淡的白莲香。他将她带在身边教养,她慢慢长大,成了一条五千年修行的小蛇仙。她唤他小白,他唤她青儿。她有断续的前世记忆,梦中的人她以为是“心上人”,执着去寻,他陪着她去寻。人世间集齐七块“玲珑镜”碎片,历经七段旷世爱情故事,她终于发现原来一直找寻的从来未曾离开,即便元神不在,只剩下神思,她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而他,就算隔了千世,就算容颜变化,过往不再,依然能在千千万万的人海之中,一眼认得她。
  • 我们在吃什么:解读食品营养与安全

    我们在吃什么:解读食品营养与安全

    随着科学的发展,食品与营养知识也多有更新。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向您提供食品与均衡营养的最新理念,对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素及其价值和需要量详加分析,指出当前危害人体的各种食品及其识别的方法,介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防治的最佳食品选择,并对小儿、老年人、孕产妇及辐射环境工作者的食品选择提供建议。本书适于社区医护人员、营养技师、餐饮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 妄想暴走

    妄想暴走

    那一天他以45度的忧伤仰望天空,久违的品尝到装13的“恶果”。那一刹那他看见了睡美人的梦,伸手,梦境居然被抓了出来。然后,他被梦吃了下去。那时候他无法想象这个奇异的遭遇,影响之大以至于……日常的生活变成了非日常,各种光怪陆离的事物接踵而来。许多的现实常识开始倒转,YY众(妄想者)开始了新生。
  • 天穹至尊传

    天穹至尊传

    "小枫,你以后交了女朋友了……可不要忘了文儿姐哦""好啦,我有了女朋友,文儿姐一定是最早知道的女孩"……"枫哥哥……你以后会不会有一天忘了倩倩呀?""可能会吧……那时我应该早已不能呼吸。"……"你说……你到底爱不爱我?""我爱的……已经想不起你的身份"……"爱我……就吻我"林枫:"……"
  • TFBOYS之那份特殊的爱

    TFBOYS之那份特殊的爱

    她,曾经多么的可爱,现在,多么的冷漠,一场车祸,夺去了她唯一的亲人,因为像她,变成所谓的替代品,她不知什么时候闯进了他们的生活里,后来…
  • 九天风雷动

    九天风雷动

    本无意沾染这乱世因果,确是天违人愿。树欲静而风不止,且看易明如何在这乱世中沉浮!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在官法戒录

    在官法戒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