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10

第10章 后宫风云决(2)

怎样扳倒皇后是个大问题,要先有个罪名才行。这个罪名一定要大,最好是害命的。人命关天,想不被废都不行。但皇后可不是轻易杀人的人,即使害过谁,也不是能轻易查出来的。废后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还算有,现在的李治与自己如胶似漆,凡事都问询自己的意思。人和,也算做到了一半,宫中的宫女、太监都与自己交好,外廷里也有了一部分自己的人。地利,在哪里呢?谋害皇后的地方没有,暗杀是最下策,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用。

武昭仪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这个地利的条件,她没有等多久就有人给她创造出来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王皇后自己。自从李治上次训斥了王皇后之后,王氏自觉在李治心里没了地位,希望能通过假意与武昭仪交好,来缓和帝后之间的矛盾。于是,皇后三天两头地往武昭仪宫里走。一段时间内王皇后与武昭仪也似乎冰释前嫌,出现了后妃和美的景象,李治也颇感欣慰,只有后妃双方知道这里面有多少虚情假意。

公元前654年正月,武昭仪又生下了一个小公主。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五个月过去了。五月大的小公主已经会逗人笑了,会做很多表情,武昭仪和李治都很疼爱这个女儿,李治一有时间就会跑到昭仪宫里来逗小公主开心。皇后偶尔也会来抚弄小公主,但她眼里更多的是妒忌和怨恨。女人的妒忌是很可怕的,她可以毁灭一个人,武昭仪对这些都看在眼里。这一天,皇后又一次来到昭仪宫看小公主,武昭仪看出了皇后眼神里的羡慕和愤恨,不无挑衅地说:“皇后喜欢,孩子长大了可以让她做您的女儿啊!”皇后听了一愣,冷冷地说:“你还是自己留着吧!”说完转身走了。武昭仪看着皇后的背影,心里产生了一个罪恶的念头。这个念头产生后也吓得武昭仪一激灵,她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一产生就像油锅里沸腾的油,时时灼烧着她的内心,让她寝食难安。这是一个关于自己命运和血肉亲情的抉择,如果处理得好,没有谁会怀疑到自己,也必定会在宫中和朝廷上引起轩然大波。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白白牺牲了自己五个月大的女儿,还会搭上自己的命。武昭仪想到这里又是一个寒战。看着自己的小公主,这是一个生命啊!母亲要不是事出无奈也不会出此下策,生在帝王家不见得是你的福分,长大了是一场政治婚姻,说不定还会远嫁外邦,生死也难控制。武昭仪这样想着,心理稍稍舒坦了一些。武昭仪到底要干嘛呢?她要谋杀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希望借此一搏上位。武昭仪在苦苦挣扎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用女儿的命换自己终生的地位。母亲呀,母亲呀,谁叫我生在帝王之家呢?我用性命满足你的欲望,也就算是报了你带我来到世上五个月的恩了。武昭仪知道什么是心碎,她更知道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

武昭仪计算着平日李治到来的时间,自己该出场的时间,谋划着必要的安排、实施的步骤等一系列与行动有关的细枝末节。

武昭仪准备就绪之后,按照计划好的时间去请皇后过来,皇后也没多想,就跟着下人们来了,结果,宫女们回话说,昭仪临时有事儿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请皇后等等她。皇后在昭仪宫中逗留了一会儿,等不耐烦了就摆弄了小公主几下。小公主咯咯地笑了几声,王皇后觉得厌烦,便起身告辞了。皇后走后,躲在一旁的武昭仪便开始行动起来。她急急地掀开被子,看着小小的公主还在张着双臂让母亲抱抱的样子,武昭仪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但武昭仪知道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必须马上动作,否则前功尽弃。武昭仪一边用被子蒙住孩子的头,一边把脸转向一边。小公主在被子里蹬着腿,脚脚都蹬在武昭仪的心上。孩子终于停止了挣扎,武昭仪探了探孩子的鼻息,没有了,一个小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武昭仪来不及多想,按照计划先是惊叫起来。听她这一叫,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聚拢过来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发现小公主已经死了。这下宫里可炸开了锅,大白天的出了人命,而且这不是一般的人命,是皇上的女儿,所有的下人都慌了。

正在大家乱作一团的时候,皇上来了。高宗来并不奇怪,他几乎每天都要来看望小公主一次,时间也都差不多。不然,武昭仪也摸不着这个规律,更难把握自己作案的时间。武昭仪见高宗来了,就大哭起来。问左右的人,小公主怎么死掉的,有谁来过昭仪宫。左右的人自然实话实说,告诉昭仪,皇后来过,还摆弄了小公主好一阵子。实际上这是武昭仪故意问的,明明就是她派人请皇后来的,怎么还问谁来过?高宗不明就里,一听说是皇后来过,联想到皇后数次嫉妒其他妃子、排除异己的事儿,高宗火往上撞,认定了是王皇后杀死了自己小公主。武昭仪不失时机地哭天抢地,添油加醋地诉说之前在皇后那里受到的种种不公,高宗一听更加气愤,前去宫中找皇后质问。

王皇后从昭仪宫里回来之后,一直心绪不宁,似乎预感有什么事要发生。正在坐立不安之时,听外面喊皇上来了。王皇后不知道皇上怎么会来,但她知道皇上来她这里不会是叙旧情的,这是她的经验。果真,皇上怒气冲冲地冲了进来,指着皇后说:“你这歹毒的妇人,竟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真是枉做皇后!之前你拈酸吃醋朕也就不跟你计较了,而今你竟干出这种泯灭人性的事,简直恶毒到了极点,朕不会放过你的!”王皇后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是怎么了?我近来已经很谨小慎微了,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啊!皇上莫非打了鸡血,这样质问我?正要开口问原因,高宗说话了:“武昭仪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你连五个月大的小公主都要杀?”“皇上,你说什么?小公主?小公主怎么啦?”“你还跟我装,死不承认?”“我装什么呀,皇上?”高宗气愤地控诉王皇后的“罪状”。王皇后听后都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自己走时小公主明明是好好的,怎么会这么短时间就死了?要说是武昭仪陷害,这也不可能啊?哪一个母亲能舍得杀自己的孩子再嫁祸给别人,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啊!王皇后百口莫辩,连自己都想不通。高宗见王皇后不作声了,便气愤地丢下一句:“是你太不自爱了,别怪朕无情。”高宗下定了废后的决心。

废后行动

废后可不是一件小事儿,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在古代王朝里,如果有皇上的皇后被废,极有可能影响到由谁来继承皇位,以及朝中势力的再分配。所以,立后还是废后一向不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要大臣们一起商议才能决定,这是王朝的传统。虽然王皇后没有儿子,但是皇后身后的大臣仍不能小觑。

武昭仪明白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分量,只要长孙无忌点头,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说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不一般,是因为他是前朝的老臣,又是皇帝的舅舅,最重要的,他是先帝临终前将李治托付的人。就是说,李世民的意思是让长孙帮助李治拿主意。而初当领导的李治也多亏了这位老臣不遗余力地辅佐,才稳定了帝位。李治对他既尊重、感激又忌惮,在废后问题上,一定要先征求长孙的意见才可以。

在经过一番筹划以后,李治带着武昭仪屈尊来到长孙府上做客,长孙无忌是何等人物,两朝元老,惊涛骇浪没少经历。对后宫的起起伏伏也没少看过,他闭着眼睛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李治和武昭仪来他家的目的。他有他的立场,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因为处理不好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李治当然不会直奔主题,这么大的事儿,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总要先试探试探才行,所以李治一个劲拐弯抹角地绕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心想:小屁孩儿,你才当家几年啊,就跟我玩儿这套把戏,你还嫩呢!但他态度是相当谦和的。李治当然是有备而来的,这备可是相当大的礼。他先是把长孙无忌的功绩大大地提升了一番,接着就问你们家儿子都干啥呢?长孙无忌就把自己儿子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其实李治早就知道他这几个儿子都干啥呢,不然怎么叫有备而来啊!长孙无忌讲出自己有几个儿子没有学成,没有官职,没有俸禄。李治听到这里高高兴兴地对长孙无忌说:“这哪行啊?你是国家的栋梁啊,怎么能委屈我的表兄弟呢!我马上封他们为朝散大夫。”朝散大夫是干什么的呢?朝散大夫就像一般武侠小说里的逍遥王。只是个虚官,不做工作,却拿着很高的工资,而且还享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李治就是想用这个笼络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很明白这一点,他不会拒绝,拒绝就代表反对,这样没有实际权力的官职,不犯错误,不落是非,不要白不要!

长孙无忌命令手下人准备饭菜,款待李治、武昭仪等人。

李治看自己的舅舅收了这份大礼又备酒备菜,心里便有了些着落。酒席开始不久,李治便转入正题:“舅舅啊,你的儿子个个都这么优秀,我真是打心眼里为你高兴啊!可惜啊,王皇后没有儿子,不过还好,武昭仪有儿子。”言外之意就是,舅舅你看,你的儿子我都给安置了,我的儿子你也帮忙安置安置,而要安置就要先安置儿子他妈。长孙了然于心,于是,顾左右而言他地说:“是哦,武昭仪生了个儿子,来,来,老臣恭贺您一杯!”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又是给昭仪满酒,又是给皇上夹菜。李治、武昭仪一看,这是没打动我们的国舅爷啊!于是,加大了剂量。武昭仪不好说话,便在一旁给了李治一个眼色。李治又转个话题说:“舅舅,我从宫里出来也没带什么大礼给你,有几车金银和绸缎权当这些年你为国家奔走的奖赏了。”李治吩咐一声,将几车金银及绸缎搬到长孙面前,长孙一个劲儿地谢恩。李治说:“舅舅,您看我虽然拥有天下,但是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有儿子……”好嘛,又绕回来了。长孙倒是沉得住气,还是不表态,还是让人吃东西,结果李治和武昭仪无功而返。武昭仪见公孙不表态,心里很是不快,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武昭仪通过长孙无忌的表现看明白了皇后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小公主之死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治皇后的罪,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拿到或者说制造出确凿的证据来撼动王皇后在朝廷中的地位。人一旦做了坏事就很难停手,武昭仪知道自己已经不能也不可以回头了。她一定要取得皇后的位置,否则,她的小女儿就白牺牲了。

很快,武昭仪找到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王皇后与她的母亲一起用巫术诅咒高宗和她死的事。这可是大罪,诅咒当今圣上是欺君的大罪,而且这是有证据的,绝跑不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王皇后见李治不信任她,便让她母亲到宫外刻了高宗和武昭仪的小木人回来,用针扎在自己最痛恨这个人的地方。结果被武昭仪的耳目给发现了,告诉了昭仪,昭仪再怂恿李治去皇后宫里找,一找找了个正着。皇后就此被废掉了。但后人对此颇有争议,有的说是武昭仪故意栽赃陷害,有的说是王皇后自作自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武昭仪最想得到的结果,就算这个“厌胜”不是武昭仪搞出来的,她也会想出别的办法来对付王皇后,她的位置,她的性格决定了她肯定这样做。

高宗对此很愤怒,下令禁止王皇后的母亲柳氏再入宫,罢吏部尚书柳奭,把他贬为遂州刺史。皇后在朝中的势力受到重创。武昭仪看到自己当皇后在朝中遇到的阻力很大,便退而求其次,请高宗封她为妃子。按照唐朝宫制,妃只有四位,唐宫中四位全占满了,那就在四妃之上再加一妃,起名为“宸妃”,“宸”就是北极星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武氏才配做高宗的妃子,这样,武氏离皇后就差一步了。但这一提议立马遭到宰相韩瑗等人的反对。这个“宸妃”武昭仪到底得没得到,各家史书记载不一,《新唐书》和《旧唐书》说她曾是宸妃,但《资治通鉴》记载当宰相韩瑗等人反对后此事被搁置了,没有被封。

母仪天下

后宫易主

在李治为武昭仪争取“宸妃”事件之后,李治和武昭仪一直没有放弃立昭仪为皇后的努力。而武昭仪能成为皇后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对昭仪成为皇后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唐宫的中书舍人李义府。

李义府原是一个穷书生,后来做个国史馆的学士,据说此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但是才华出众。事实上,人们说“文如其人”的观点是有些偏颇的。文章写的好的不一定为人就好。严嵩的文章也不错,不也是一个大奸臣?和砷的才学也不简单,还不是照样贪得无厌?胡兰成的文学造诣也算深了,还不是个浪子?“文如其人”不过是文化人给自己脸上贴的金。真正的人是做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李义府是很识时务,宁可弯腰也不会委屈名利的人。李义府在做中书舍人的时候,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想要把他发配到现在的四川璧州去做司马。司马本来也是五品官,与中书舍人一个级别,这样的调动算不上是贬谪。但是,李义府不甘心啊,在中央跟朝臣们你来我往能提升自己的人气不说,最重要的是能让皇上认识你,记得你,这样你才有机会得到提升和重用。调到地方去就不同了,八百年见不到皇帝老子,过不了几天皇帝就忘了你长什么样了,还提什么升迁啊,要职啊!不光是李义府不愿意去外地,就是其他朝臣也不愿意跑到边远的蜀地去做官。李义府本来就是有些学问的,自恃才高更不甘心做地方官了,于是就四处寻找能留在朝廷的良计。

这一天他找到了同为中书舍人的好友王德俭。王德俭的外号叫“智囊”,一听就是鬼点子很多的人。王德俭听了李义府的想法后,对李义府说:“这个事不难解决,只要兄台你不怕得罪长孙无忌等老臣就行。”李义府喜上眉梢:“我都已经得罪了,还怕再得罪一次么?只要能留在中央,我甘愿冒这个险。”王德俭说:“这就好。”接着说出了自己的主意:“现在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只是害怕大臣们反对,所以犹豫不决。如果你能为这件事出一把力,一定可以转危为安。”李义府一听这事儿真是不难,最多是被长孙无忌给驳回来,接着到四川去当他的司马,如果搏胜了或许可以留在朝中被重用呢!于是,李义府决定试一试。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歌德(名人传记丛书)

    歌德(名人传记丛书)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他涉猎的学科包括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本书客观叙述了歌德辉煌灿烂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辗转求学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的世界,树立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莫叹轮回

    莫叹轮回

    儿时的一场异变,让他成为孤独的夜行者。而懦弱寡言的她,却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仅仅因为一时好奇,她跟随他卷进了一场阴谋。这个阴谋不过是轮回闹剧中的一折戏,在这场戏里人、魔、神、鬼、灵,一一粉墨登场。真相还是假象?生离还是死别?只叹一声轮回,人生多少虚妄。
  • 穿越光明之魂世界

    穿越光明之魂世界

    百无聊赖的想玩游戏,无意中发现以前最爱的游戏,就在进入游戏的瞬间,穿越了……‘靠,这都能穿越’
  • 缥缈假幻

    缥缈假幻

    用第一人称简述我走进一个认为虚假的世界,这个简单风情的地方带给我疑问和不解,在其中我认识了一位我认为她很真实简单女孩。在她陪伴下,我开始从我疑问出发,寻找真正寻找意义。
  • 救世幻帝

    救世幻帝

    主角韩志勇由于身体疾病缠身,负债累累,经过自己努力将负债还清,决定放弃治疗结束一生,不再留下负债,在放弃时间段在电脑中看到了关于极速可以穿越未来的论点,经过自己的发现,穿梭到了异大陆,从而迎来了另一个人生……
  • 漫画少年

    漫画少年

    2030年,世界充满了怪物,各种超能力事件频发,而其中一个少年却只想安静的看漫画。
  • 凯之婉言

    凯之婉言

    男女主角从小就认识,可是因为男主要去美国,女主要去英国,所以就此分开,五年后,在重庆她们再次遇见,正当重归于好时,又来了,一个人,她是谁?究竟他们会怎样哪?我们拭目以待!
  • 宠妻无度:庄主戏逃妻

    宠妻无度:庄主戏逃妻

    毛毛:“少爷,听说未来少夫人婚前出墙,给少爷带绿冒了”。某庄主眉毛一挑:“哦!看看是谁传的,赏!让他接着传。”毛毛:“少爷!您不会是傻了吧?”某庄主勾唇道:“毛毛,你知道什么,你家未来少夫人确实出墙,给本少爷送来一顶绿色的帽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心轨

    心轨

    也不懂什么未来,至少可以活得下来!少年的征程从迷茫到简单,人生甜到苦是命,苦变甜是运
  • 拽千金的转笔少爷

    拽千金的转笔少爷

    她是他的颖儿,他是她的墨哥哥,她和他有一场约定,十年后再相见,可十年后,她忘了他的所有,只记得植物标本,而他又认不出她,随后,他出现了,她和他的爱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