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100000012

第12章 盒子里的黄花(4)

绣的美,不光是成品的美,过程也美。穿针、引线,挑色、构图,静静的,窗外有时桃红有时暴雨有时风残有时细雪,指尖儿下却一针一针绣成平顺细密的“锦绣天地”。时间,只有在艺术里,才肯停留;孤寂,也只有在艺术里,可以称为享受。

带乡气的绣花鞋子,失去了泥土的道路,只好走进博物馆去,开始真正的“苦行”。

陶猫枕

民间艺术,一向不受学院派艺术研究者的青睐。但近些年来,渐渐也进入了主流。

“陶猫枕,宋时物也。枕为何状猫形?有郑板桥诗句为证:最得闺中妇女怜,牙床绣被任他眠。”

猫虽不在十二生肖里面,但自古得人宠爱,常在出土古物中可得明证。譬如,在古埃及,猫颇受尊宠,还有个神话说:“太阳神派下一位女神来惩罚不从命的人类。人们向女神献酒。女神喝了酒,不但消了火气,还把自己的形体从狮子变成了猫。”

猫与狮,在古埃及人的宗教感情中,是一体的两面。因为神有暴烈的一面,也有慈祥的一面。因而,祭祀除了尊敬、祈求,同时也有着安抚神祇的意思。敬畏之余,有没有爱呢?不得而知。

在日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泥塑玩偶——“向人招手的猫”。据说,原来是京都寺庙里流传的神话,说养猫带来好运,后来变成民间的迷信,说猫可以“招福”,再后来变成了商店里“招财进宝”的财神爷了。白猫身上常写着:百万两;有一次我看见一只大黑猫,身上写:千万两。不过,在美国黑猫是不吉利的动物,所以,我想——虽千万吾不敢往矣——过了两年,果然它还在那家东方艺品店里,灰头灰脸的,十分可怜。

然而,由这“爱煞人也幺哥”的陶猫枕,我们却看出许多的爱意。民间的感情向来是朴实、直截了当的——无须透过狮身人面的象征意义来宣讲形而上的学问。这也就是民间艺术特有的平凡的力量和它可爱的地方。不涉及时间,只表示状态,结果时间反而被凝聚其中,得以永恒了。

笔墨知音

书上读到:李后主留意翰墨,写诗作画用的是——澄心纸、李廷诖墨、龙尾石砚。笔,反而没提起,很是奇怪。大概纸笔,不停要换,而墨砚消耗量少些。苏东坡有诗云:

笔成冢墨成池

不及羲之及献之

笔秃万管墨磨万锭

不做张芝做索靖

写成书家,用坏的笔成筐成篓,好像不足为奇。把用坏的笔埋葬成“笔冢”,古有怀素,今有大千先生。

不久前,因傅狷夫先生来加州探亲,曾应邀到张大千先生在加州蒙特瑞海边的旧居“环荜庵”参观,我也随行,还看到大千先生庭院中的那块青石立碑——前面写“笔冢”,背面有很长的铭文。那个“笔冢”的“笔”字,至今不忘,因为他写的是草字头,而不是竹字头,我实在纳闷。后来,找了个机会赶忙问傅伯伯,才明白在篆书上,草头竹头是通用的——当然当然,书法家哪有写错字的?写些人认不得的字却是常有,我忍不住打趣。

最近,读“结构主义之父”李维-史陀的《神话学:生食与熟食》一书,惊喜地发现他把中国的书法推崇到可与音乐相提并论的地位。

所有的艺术中,哲学家一向把音乐看成“最高级”。史陀说——神话与音乐很有相近的地方,因为两者的意识介于自然与文化、美感与逻辑的中间地带。文学只有诗,绘画只有中国的书法艺术,差可比拟。连抽象画,他也觉得因为要诉诸颜色,颜色的意识发乎自然,不发乎文化,所以,只有中国书法可跨越自然与文化两个领域,而有了音乐之可能。

这个电脑时代,眼看着笔成冢、墨砚成了收藏品,书法家快要穷途末路,如今却在洋哲学家的眼中柳暗花明起来,“高处不胜寒”的真义,我才懂得。

燃烧生命的借口

钟馗的“馗”字,真不好念。后来把他跟“魁”梧高大联想在一起,才记住了——原来念“葵”、“魁”。他是民间驱鬼的门神,据说贴张钟馗像在门上,邪鬼就不敢进门,因为小鬼若是给他逮住,他会吃下肚去。这么凶悍的武士,当然应当魁伟些。

但到艺术家的笔下,他却被改造为酒仙。毛泽东常自喻为钟馗,要为人民除鬼。但他有所不知,若作为酒仙看待,他也是有醉失的时候的。

中国人对待酒的态度,似乎比洋人温文尔雅得多。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骚人墨客中,李白最是酒的知己。

希腊神话里头,酒神狄俄尼索斯却代表着狂欢与享乐——与官能的陶醉连在一起,后来这位洋酒仙也同时成了艺术之神,掌管着狂乱之美。难怪王尔德说:“艺术的本质是不道德的。”不过,狂乱要兼及美感才能称为艺术。过犹不及的范围,好像狄俄尼索斯是不管的。

醉态可掬的钟馗,使我想到:燃烧生命的借口有许多:爱是一种,情是一种,梦是一种,醉也是一种……然醉生梦死,中外不取。李白看似酒醉一生,但下笔写诗毫不含糊。郑板桥也有诗云: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

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钟进士无鬼可捉时,也为我们的灵感兼差吗?狄俄尼索斯先生,我终于为您找到了替身,您可以休假去啦。

时间的去处

扬州八怪之“一怪”的汪士慎,有诗云:

年年送君鬓成丝,何术能教春去迟。

人在江头无意绪,绿杨桥外立多时。

人多以为女人怕老,我读这些文人墨客的“送春之作”,发现男人一样也怕。不过,女人思想集中在自己身上,男人——尤其读书的男人,习惯了以天下为己任,自怜往往只好用追寻时间的去处来取代了。

春去有再来的时候,人用掉的时间从不回头,立在桥头又有何用?只不过把时间又浪费了一些。“浪费”?光阴有节省的可能吗?绿杨白发,天若有情忍叫此君独自愁?

有些诗,写得再好,读的人年纪没到,是读不出那种况味的。如今,我明白了汪老先生的意绪,即使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一样的寂寞啊!沉思,更扩大了寂寞的领域。

随着时间,自我逐渐瓦解,成为了别人……父母成为儿女,儿女成为父母;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爱人的人成为被爱的,被爱的人成为爱人的……也许这就是时间最好的去处吧。

毕业

六月,毕业的季节。

在美国,父亲节也在六月,所以,学校常常就选父亲节那一天举行毕业典礼。典礼当中,也就顺理成章同时向所有出席观礼的父亲致谢与致敬。有的学校,或者选五月来举行典礼,因为五月有个母亲节,也可以在典礼时让毕业生的母亲骄傲一下。

我家两个女儿,恰好一个是五月毕业,一个是六月毕业的。虽然学校不同,典礼程序都差不多。但跟我在台湾的毕业典礼有两样不同:一是领文凭,一是甩帽子。

他们这里,典礼的重点就在上台领文凭(我们的文凭是典礼结束之后,由班代表发给大家的)。他们领文凭是一个一个来,每位毕业生都会在典礼中上台去亮一下相。有些系,因为人数太多,系主任根本记不得那么多人名,所以,通常是毕业生把名字写在卡片上,上台时交给助理,由他报名,然后才走到教授那儿接下文凭与掌声。发文凭的教授照例给每个人道贺:“恭喜。”每个毕业生也回声“谢谢”。

大女儿念考古化石系,毕业时一共只有五个毕业生。教授学生彼此熟极了。哪里需要名片?典礼一完,老师还请学生喝啤酒去。

小女儿念英文系,一百五十人同时毕业,文凭一一领去就花三小时。大家都累得典礼一完就“各奔前程”了。

不过,大系人多情味淡,典礼结束甩帽时却比较好玩。所有毕业生,好像在毕业典礼时,等的不是拿文凭,而是典礼一完把头上的方帽子向天丢去,看谁丢得最高。

大女儿毕业时,礼服礼帽都是租的,典礼完了就还给学校。轮到小女儿,她说:

“礼服学校肯租,礼帽却不行,我们一定要买下来。”

“为什么?”我问。

她说:“因为学校说我们帽子一甩就不管了,他们常常收不回来,或者收回来已经不成样子。”

毕业,不是一种结束,而是某种开始。在甩方帽子这件小事上,已有明训,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能够悟到?

再生纸

女儿寄给我几张灰中透蓝的纸,叫我画画用的。

我看那些纸,非常特别。纸质厚而轻,纤维历历,上头还有几点枫叶的碎片,很有艺术感,就打电话去洛杉矶问她哪儿来的。

没想到,她说:“我自己做的呀。”

我才知道,纸也是可以自己在家里做的。

她说把用过的信纸信封,剪小泡软放进果汁机里打烂,再倒进铁丝网或可把水滴干的模子里,等干透就好了。

有时捡几片枯叶干花压上就更美了。

在古书上读到过,古代用树皮草根做纸。有名的澄心堂纸,用麻作料;薛涛,采集葵花入纸。如今,这些好像都不太远了,再生的意义,在某些方面,倒有点儿像是复古。

为了拯救森林、保护地球,我想闲来无事,自己动手做纸,一定别有情趣。只可惜,写字写信写诗——这年头也在式微,做纸又有何用?

最近,好友从田纳西州来访,送我一副耳环——由两个精巧的粽子串成,轻盈可爱。她说:也是女儿自己做的。我惊讶地发现——那粽子也是纸折成的(难怪非常轻),然后绘图上漆,完全看不出来是纸折的。

也许,纸的新用途,还在开发中呢!我们不必悲观。正如我朋友迷上日本折纸艺术的女儿,跟我那买果汁机不打果汁做纸玩的女儿,下一代比我们这一代可爱的地方,其实还是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我现在知道,不必为纸的命运操心了——因为它超越了应用的界限,而渐渐成为艺术的本体了。

《青木瓜》的滋味

越战的电影,被美国人拍多了,而且拍得遍地血腥,好像越南是个多么不堪的国家。其实,越南也有他们自己特有的文化。

最近看了一部越南电影《青木瓜》,真是如诗如画,是很久不曾见到、正在式微的一种“精致艺术”。整部电影像一件艺术品,不是电影,它超越了电影的通俗意义,因之接近了诗的境界。我非常喜爱。

也许喜爱的原因之中,也有我自己的中国乡愁在。那五十年代人际间的纯,那中国式的门窗、庭院,院中的亚热带植物、青青木瓜树,小小的菜圃、米缸、油爆的炒菜锅,壁虎、青蛙和蚂蚁——童年往事许多生活里的细节,都在导演细腻的刻画中复活。

青木瓜是一种越南人常吃的凉拌菜。把青色未熟的木瓜由树上摘下,削去青青的外皮,然后敲击那椭圆形的瓜身,瓜肉于是自动散成一根根的瓜丝。人们只刮取那白色带青的木瓜丝上桌,其余的部分就被丢弃了。但是,有一个小女孩,是由乡下来城里帮佣,她最喜欢把那被丢弃的部分剖开,在青木瓜的心中有许多种子像珍珠一样洁白。小女孩看着那些晶莹洁净一尘不染的种子,总是一个人偷偷微笑起来。

每天清晨,小女孩就看到青木瓜被割离树枝时流下的白色乳汁,一滴滴流下来,残忍的小男孩在树下捉弄昆虫动物也捉弄她。在一个没有快乐的地方成长,小女孩洁白的心却从没有被污染。

每个人心中,不都有些洁白的种子吗?有人丢弃了而不自觉。人世里很多无声的泪,一滴滴落下,像木瓜树上的乳汁,也并没有人来怜惜。洁白的种子与沉默的哭泣,也可以是我们生命中秘密的爱,也可以是那些爱的秘密。然而,一旦木瓜熟了,那些种子就变黑了,像小女孩身边发生的故事。

故事中的男主人,经常离家出走,走时总是偷走女主人辛苦赚来锁在首饰箱子里的钱,钱用完了才回家。小女孩不懂他为什么不快乐。女主人那么爱他,每次他回来半句怨言都没有。反而是每次儿子出走,那位长年念佛的祖母还要怪罪女主人不懂得让她的丈夫快乐。

足不出户的老祖母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有一个深爱她的老头子,终于再也无法出走病死在家中的男主人,他也不会明白温顺的妻子对他的爱有多么宽宏多么深。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剖开过一个青木瓜。只有渐渐变成怀春少女的小女佣,她独自一人享有那青木瓜里纯净的爱的秘密。

没有什么大吵大闹,没有什么钩心斗角,甚至没有恨没有尖锐的棱角。我们实际的生活本当如此。而爱情,就在那似是而非、无可怨悔,连无奈也多余的时候,更凸显了出来。这是东方式的爱情,我很怀疑老美能够欣赏。那也是古代中国才有的爱情,在现代也少见了。可能,婚姻与爱情并不是一回事。在这电影中,爱与死又以怀旧的方式来浪漫了一场。

还好,它的浪漫并没有落入唯美与感伤的俗套,它情愿让人相信:即使婚姻与爱情不是一回事,那个小女佣她最后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快乐并且洁白。因为后来她的男主人开始教她念书,她快乐地背诵着书上的字句,然后是一首诗:诗里的青木瓜永不会被丢弃。

有些暗喻,那样模糊而温柔,关于爱,关于孤独,其实常常深藏在那被我们丢弃的青木瓜里。

遗物

公公去世后,陆陆续续拿到一些他的遗物,有些东西真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譬如日记,他写了几十年的日记,我花了许多时日才统统看完。又譬如信件、借据、字画与书,还有照片。

信件与借据,当然丢了;字画与书,能留则留,不想留的,捐给图书馆,也还不算麻烦。最不忍的,是那些旧时相片。

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与传统的包袱,无论你意识到与否,在那些旧时的相片上,尤其可见蛛丝马迹。一张泛黄的相片里,你首先看到人,然后想到地点,然后是时间……这样交错而成的时代背景变成的“经”,加上摄影者这条“纬”,经纬交织便是一个人——有时也是整个事件的“定格”。

银幕上出现了“完”字,舞台便漆黑一片,观众各自回家。灯再亮时,让另一场戏再开锣吧!但是,什么是我们最后一张代表“完”字的照片?所有人的一生,最后只剩下了一张“遗照”……除了遗照,其他的相片又有谁来爱惜?不是不为,真是有所不能。他交过的朋友、他到过的地方、他的经历与故事,我们未必都能接收。大概,不使后生起反感或厌恨之情,就算是“成功”的人生吧?

我觉得整理遗物真是世上最难过的事,以后当少照一点相片为妙。

人人以为佛家教人要“舍得”,其实“爱惜”比“舍得”更难;爱惜别人的,又比爱惜自己拥有的——尤难。

有得才舍,有爱才惜。如果说施比受有福,那么我想:在生命的过程中,爱惜比舍得有更高一层次的意义。

写作与结网

美国的田园作家怀特(E.B.White)写得一手好散文,但是他最有名的著作却是一本写给小孩看的儿童书,叫做《夏绿蒂之网》。书里的主角是头猪,而夏绿蒂是那头猪的知心朋友。你一定以为夏绿蒂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吧?怎么也想不到,夏绿蒂竟是一只蜘蛛。

怀特笔下的夏绿蒂是这样的:它像糖一样大,有八条腿,还是个大近视眼。但是,它的网真好,只要等在那儿,食物自然会碰上来,这样就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了。

在怀特之前,好像还没有人这么喜欢蜘蛛。他把蜘蛛写得像是一种打坐的动物,并且只要它愿意,还可以用吐出来的丝写字。夏绿蒂就是靠着用蛛丝写字,才救了它的猪朋友一命。

虽是一本儿童著作,但非常有创意:猪跟蜘蛛怎么可能扯在一起?蜘蛛渺小短暂的一生,因为用丝写字救朋友,而成就了生命中最崇高的意义。如果不用这么卑微的两种动物来写,将是多乏味的说教。

同类推荐
  •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属于每个人成长中的瑰丽岁月、迷茫和感动。治愈系暖文,具有疗伤效果的文字,划破冷冬的阴霾,带来灿烂的春日暖阳。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纪实作品《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与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同呼吸、心相印的崇高风范,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以及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视群众为亲人的赤子情怀。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二)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二)

    “爱在右,同情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本书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挚的美好感受。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认识《诗经》里的植物,能够让人不经意间想象出中华文明曾经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 经相隔两千多年,伴随这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河流,比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因此,在这种亲切感里,爱的心也更真实一些。
热门推荐
  • 其学也无涯

    其学也无涯

    学生腹诗气,居士有心兵,傅者言同灵,昭士鉴是非,武师力万顷。这是另一个文武界。圣者得道,万民寻道。学无止境,或有力助,诸如此类,泛泛文青。诗有道,词生妙法,曲惑人心,武霸天下。以奇怪的文字铸造光怪陆离的世界。从一个被谷涧居士劝退从农的学生开始为你讲述他的诗篇。他名:兰净瑟。
  • 末世英魂系统

    末世英魂系统

    末世到来而主角秦羽正在玩着电脑中的英魂之刃,而晴好窗外,突然变的阴沉起来,而秦羽却正郁闷着打局人机刷局首胜,突然队友全部挂机也就在这时英魂系统融入了秦羽的大脑中.....可是游戏才刚刚开始,英雄的乱流来到地球,秦羽能否战胜众多的英雄与来自其他面位的敌人呢?
  • 女友大人:独宠你

    女友大人:独宠你

    两个素不相识的尊贵千金和豪门少爷,到了一所平民学校,先是大少爷安影洌发现了千金郁薇薇与其他人不一样后,开始调查她......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他们故事的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灵媒鬼娶:冥夫缠上身

    灵媒鬼娶:冥夫缠上身

    我,楚笑笑,一名大二女学生,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却在一天晚上意外坐上黑车被卖进深山给一个傻子当媳妇。叔可忍婶不可忍,趁着月黑风高偷偷溜走,却不想逃进大山深处招惹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半人半鬼,半是冷漠半是多情,我以为逃离他就可以了,谁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老屋里的女尸,罐子里的人头,还有被称为死神的小女孩,每一个都足以吓破我的胆……而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可到了最后,他陷入死局,我为他赴死,却换来他拼死也要剪断赤绳。最后的我只身一人回到老屋,揭开了那层面纱,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阴谋,而这一切居然都是因为…
  • 重生复仇:青镜拂尘

    重生复仇:青镜拂尘

    她本是府内嫡女,众人之上。庶出的姐姐鸠占鹊巢,夺走了本属于自己的一切;继母恶毒,百般加害自己。劫后重生,要如何把握时机、步步为营,翻手为云覆手雨?
  • 白梨传

    白梨传

    自幼一同长大的胞妹居然是江州的嫡公主。她代替她的妹妹走上了那条所谓的公主回宫之路。她今后的人生会是腥风血雨还是一帆风顺,没人能知晓,唯一能确定的便是她白梨不会做任何人的棋子。
  • 仇仙道

    仇仙道

    天之道,取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取不足而补有余。一个主人公自懵懂中成长,经历了人生酸甜、诸般事物,逐渐明悟本心的故事。“这世界纷乱复杂,而我只想做好我自己。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 天使柠檬泪伤梦

    天使柠檬泪伤梦

    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柠檬也不知道心里有什么人一直在占据着一半的心,是尹凉,还是紊熙。“你个大男人就不会帮忙做点事情吗?”柠檬对折紊熙大喊,她经常把一天的气撒在紊熙身上,但紊熙始终都是笑着,只有对着尹凉才是有一点点温柔,到底是喜欢上了他,还是他,还记得第一次相见的时候,现在已经是最后一次见面了,柠檬站在家里的窗户边上,吹着凉风,后面一个她再熟悉不过的声音,终究是他,我爱他,但没有机会了,柠檬冲过去想要抱住他,但她抱住的,只是一团散沙,她跪在地上,哭了,他走了。
  • 职场荣耀

    职场荣耀

    “小李,去电梯那里给我迎个人进来!”“是!张总”“李哥,您要咖啡还是蓝山咖啡?”这有什么不同么,小张?“李总,您要的美女已经给您准备好了,您看?”“好,签了这份离职协议你就可以走了”这是献给所有在职场从底层开始奋斗的,有情怀,有感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