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100000012

第12章 朝廷部(分)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皇:传说中远古的帝王。

帝:帝王、君王。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郑玄《中候·敕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子鱼注:张守节撰写的《史记正义》,倾注其毕生精力,对《史记》的注音释义都比较严谨,对地理的注释尤为详明。

另外,南朝刘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所作的《集解》八十卷、唐代司马贞的《索隐》都较为著名。裴氏《集解》主要利用儒家经典和各种史书来注释文义,吸收了不少前人成果。司马氏《索隐》比《集解》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不仅注音,还注重释义,音义并重。张守节撰《正义》倾注毕生精力,注音释义都比较严谨,对地理的注释尤为详明,质量比《集解》、《索隐》又有所提高。

裴氏、司马氏、张氏三家的注释,被公认为古代最有权威的训释之作,人们习惯上合称“三家注”。)

《尔雅·释诂》:“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晋·郭璞《尔雅注疏》:“‘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皆天子诸侯南面之君异称也。帝、皇者,班固《白虎通》云,德合天地者称帝,帝者谛也,象可承也。皇,美也,大也,天之总美大称也。时质,故总称之。号之为皇,煌煌人莫违也。天、帝、皇、王惟谓天子,公、侯惟谓诸侯。”

皇帝:史称古代三皇为“皇”,五帝为“帝”。夏、商、周三代之君称“王”,秦王赢政统一全国以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泰皇。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子鱼注: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过去五帝管辖千里见方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外的侯服、夷服,有的诸侯朝贡,有的诸侯不朝贡,天子不能控制。现在陛下调遣正义之军,诛暴乱讨残贼,平定天下,于四海之内设置郡县,统一法令,这是自上古以来所没有过的事,五帝也望尘莫及。臣等谨慎地和博士们讨论以后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贵。’臣等冒死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天子之命称为‘制’,天子之令称为‘诏’,天子自称‘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表示地位称号的‘帝’字,称作‘皇帝’。其他的遵照议定的意见。”)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皇帝》载:“古或称皇或称帝。秦始皇自谓德过三王,功高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曰制,令曰诏,自称曰朕。古者称朕,上下共之。咎繇与帝言称朕;屈原曰‘朕皇考’。至秦独以为尊。”

(子鱼注:“服”的原义是为天子服务中有关的服事、职务、官位之类。《尚书·酒诰篇》说殷商分为内外二服:邦内官吏为内服,从王朝百僚到基层里君都是;四方诸侯为外服,有侯、甸、男三种。由于诸侯拥有土地,所以侯、甸、男等服逐渐引申发展成为指各服的地域。这些都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其后逐渐离开实际,衍成纸上文章。

东周时的《周语》中出现了系统地由近及远的甸、侯、宾、要、荒五服,但尚未规定其地域大小、疆界里数。到写进《尚书·禹贡》中,便机械地规定了各方每五百里为一服,依次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成了完全不顾地理实际的空想的非科学的东西,以此来对全天下作出飞鸟距离式的地域区划,后来发展成《周礼·职方氏》的“九服”及《大司马》的“九畿”,就更为悠谬无稽。

《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天子直接管辖的长宽各一千里的地区称王畿。其外为对天子称臣的小国,由近及远分为九服,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服内各按规定提供职贡。每服相去五百里。这仅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区划。这里说“侯服”,表示距王畿较近的地区;说“夷服”,表示距王畿较远的地区。夏、商代则分为五服,即侯服、甸服、卫服【或称绥服】、要服、荒服。)

《国语·周语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子鱼注:邦内,指国都四面方圆千里的区域。夏代称邦内,殷商称邦畿,周代称王畿。

甸,田,古代称国都郊外的地方为甸。邦内甸服,邦内之人以耕作田地交钱出兵车服事天子,故称甸服。

邦外,之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侯服,言诸侯国为王前驱而服事天子。

侯卫,诸侯国的外卫,即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宾服,因不是诸侯,而是以宾客的身份服事天子,故称宾服。又一说,以侯为侯服,卫为卫服。宾,朝见,即言侯服、卫服区域内的要定期朝见天子。

夷蛮,古代对边远地区民族的蔑称,俗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要服,指侯卫以外五百里的区域。要,束缚,因蛮夷之地距国都甚远,依靠立盟定约,用约束性的规定使其服事天子,故称要服。

荒服,因戎狄之地距离国都更远,处于荒野,顺应其风俗而使之服事天子,故称荒服。

祭,供应天子每天祭祀所需要的物品。祀,指供应天子每月的祭祀用品。享,献,指供应天子四时【即四季】的享献,祭祀天子的始祖。贡,岁贡,要服者六年一朝觐天子,贡纳祭品祭祀天子的远祖及天地之神。

荒服者王,指夷狄的首领称人周天子的正统地位,每一王去世,新王即位,即以本国珍宝作礼物来朝见天子。

意,思想意念。修言,指天子自己检点所发布的号令,是否合乎古制。文,政令教化。名,尊卑职贡的名分。德,文德,指仁义礼乐。序,次序,指以上“意、言、文、名、德”五者的次序。刑,刑罚。让,谴责。辟,法令、条例。勤,劳苦。)

《尚书·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金至,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子鱼注:甸服,《尚书·禹贡》“五服”的第一服。

侯服,这是《尚书·禹贡》“五服”的第二服。在本服内按远近规定了三个地域:一、采。【历史上有过采邑,文献早者见于《尚书·康诰》,金文中亦有之。】二、任国。【《尚书·禹贡》作“男邦”,亦见于西周文献及金文。甲骨文中则固作“任”,知《史记》有据。但历史上男服原与侯、甸并立,此则降隶于侯服。】三、诸侯。对他们的贡赋如何定,没有说。苏轼《书传》云:“此五百里始有诸侯,故曰侯服。”其实周代虢、毕、祭、郑、晋等诸侯皆在甸服,此说显误。总之这是违反原历史实际的侯服。

绥服,《周语》中此为宾服,《尚书·禹贡》改称绥服。宾服原指对前代王族的封地,,此则不着边际地说“三百里揆【度】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可能是以文教招徕四夷,以国防抵御四夷,因此叫“绥”。但各占三百里、二百里,实属硬凑。

要服,义同《周语》马其昶云:“要、徼通用,边塞曰徼,要服即边服。”

荒服,“荒”,荒远之意。要服离王都一千五百里外之地,荒服离王都二千里外之地。要服住夷族,荒服住蛮族,这又是硬派,《国语·周语》里安排的夷、蛮都属要服,也与此异。又要服安置判处“蔡”刑的罪犯,荒服安置判处“流放”刑的罪犯。但“蔡”是仅次于死刑的最重刑,反比流刑处理轻,亦不合理。)

《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服。”

三皇五帝: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以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依《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

第二,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依孔颖达注《尚书》】以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大戴礼记·五帝德》、《帝系》、《吕氏春秋·古乐》、《尊师》、《史记》《世经》、伪《孔安国古文尚书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第三,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依司马贞《三皇本纪》】

第四,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战国策·赵策》、《易·系辞》、《庄子·缮性》、《淮南子·俶真》、《三统历》】

第五,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第六,以伏羲、祝融、神农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第七,以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训》、《时则训》】

(子鱼注: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对于三皇五帝还有一种比较另类的记载,他说按照郑玄《中候·敕省图》的说法,三皇是伏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轩辕【黄帝】、少昊、高阳【颛顼】、高辛【帝喾】、陶唐【尧】、有虞【舜】,共六代。原因是“德合北辰者皆称皇,感五帝座星者皆称帝,故三皇三而五帝六也”。此处“五帝”并非指上古五位有作为的帝王,而是天上的一个星象,叫做“五帝座星”。

其实“五帝”只不过是后世的称呼,当时中国尚处在氏族社会时期,所谓的“帝”不过是部落联盟首领中的佼佼者。这个时期,氏族部落众多,每个氏族及其联盟都有自己漫长的发展史。他们在各自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在生产和生活方面都有各种发明和创造,同时伴随着氏族部落间的生存斗争。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历史故事在传说过程中,不同人、不同时期的事迹被归集到少数神话化了的人物身上。古代传说中的“帝”名本来很多,但自从战国后期流行“五行”学说以后,什么都爱配成“五”,于是就要在许多“帝”中找出五个来抵充“五帝”,因而才会出现多种“五帝”说。)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也。”

唐·司马贞《三皇本纪》:“太皞庖犧氏【即伏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通“伏”】犧立..。女娲氏没,神农氏作。炎帝神农氏,姜姓。”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以黄帝为五帝之首,盖依大戴礼五帝德。又谯周、宋均亦以为然。而孔安国、皇甫谧帝王代纪及孙氏注系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

汉·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天皇始称皇,伏羲始称帝,夏、商、周始称王。神农,母安登感天而生,始称天子。文王始称世子。秦始皇始尊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周制称王妃为王后。秦称皇帝,遂称皇后。汉武帝始尊祖母窦为太皇太后。魏称诸王母为太妃。晋元帝始称生母为皇太妃。”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王霸:王业和霸业。儒家认为用仁义治理天下是王道;用武力征服天下是霸道。

以德行仁者王:凭借道德实行仁义的人可称王治天下。代表人物:三皇五帝。

以力假仁者霸:凭借武力假托仁义的人可称霸诸侯。代表人物:商汤、周武王。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南宋·朱熹《孟子集注》:“力,谓土地甲兵之力。假仁者,本无是心,而借其事以为功者也。霸,若齐桓晋文是也。以德行仁,则自吾之得于心者推之,无适而非仁也..。赡,足也。《诗·大雅·文王有声》之篇。王霸之心,诚伪不同。故人所以应之者,其不同亦如此。邹氏曰:‘以力服人者,有意于服人,而人不敢不服;以德服人者,无意于服人,而人不能不服。从古以来,论王霸者多矣,未有若此章之深切而着明也。’”

(子鱼注:孟子说:“凭借武力假托仁义的人可称霸诸侯,称霸必须依靠国力的强大;凭借道德实行仁义的人可称王治天下,称王不一定要依仗国立强大——商汤只用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用方圆百里的土地就使人心归服。凭借武力服人,绝不是心里服气,而是因为抵抗的力量不够;以道德说服人,才会出自内心地甘愿服从,就像七十弟子服侍孔子那样。《诗经》上说:‘来自西部,来自东部,来自南部,来自北部,全部归服。’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天子:周代社会分为几个等级,分别为天子、诸侯、卿和大夫、士、庶人、奴隶。

诸侯:周天子将天下分为许多小国家,小国家的君主们称为诸侯。诸侯又有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官:官府的、国家的。

《史记三家注·五帝本纪》:“尧知子丹硃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索隐】父子继立,常道也。求贤而禅,权道也。权者,反常而合道。【正义】五帝官天下,老则禅贤,故权试舜也。”

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二·五帝官天下》:“汉盖宽饶奏封事,引《韩氏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成功者去。’坐指意欲求禅而死。故或云自后称天子为‘官家’,盖出于此。今世无《韩氏易》,诸家注释《汉书》,皆无一语。惟《说苑·至公篇》云:‘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于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此说可以为证,辄记之以补《汉》注之缺。蒋济《万机论》亦有官天下、家天下之语。”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官家》载:“李侍读仲容侍宋真宗饮,命饮巨觥。仲容曰:‘告官家免巨觥。’上问:‘卿之称朕何谓官家?’对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称官家。’”

以位让贤:上古推行禅让制,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把帝位禅让给了禹。

(子鱼注:在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父系氏族公社里,世系按父系计算,男子成为氏族的首领,在氏族内占主导作用,所有财产全部由男性后代继承。氏族公社内部的最初管理,仍具有民主性质,首领由氏族内年长男性担任,遇到重大事件,召集长老举行氏族会议来决定。氏族首领若不称职,会随时被罢免。但随着私有制的产生,掌握氏族财富的人独占权力,成为氏族的主宰。氏族首领和氏族成员逐渐对立,阶级分化,最终导致氏族公社瓦解、国家诞生。

尧舜虽然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从尧、舜、禹的血缘关系来看,他们却是同宗。

根据《史记》的记载,尧舜禹与黄帝的关系分别是: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尧;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黄帝—昌意—颛顼—鲧—禹。

玄嚣是黄帝的大儿子,昌意是老二。由此可以看出来,尧和禹的高祖父都是黄帝,舜就比较远一点,自黄帝起已经是第八世孙。因此说,尧舜禹的禅让,也只不过是在家族内选拔继承人罢了。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疑点,按辈分来说,尧、禹都是舜的高祖辈,相差四世,怎么会生活在一个时代呢?而且禹竟然还继承了舜的帝位。出现这种情况,除非自穷蝉开始,个个都是短命鬼,结婚生完孩子就死,不然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而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下》中记载:“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依此说法,那么舜与禹则是同辈人,如此就可以解释舜禹禅让的真实性了。)

以位传子: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曰:“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子鱼注:禹死后把天下交给了益,但是益辅佐禹的时间较短,天下不服,而愿意让有贤名的禹的儿子启继承帝位,启就是夏朝的第一位君主。自此以后,帝位就从禅让制变成了父传子,即家天下。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黄帝之位传给了孙子高阳【帝颛顼】,颛顼传给了侄子高阳【帝喾】,高阳传给了儿子放勋【帝尧】,由此可知,事实上“家天下”并非从大禹开始,而是自黄帝时代就已经存在,所谓的上古“禅让制”不过是被后人无限放大了,其实不过昙花一现。)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陛:宫殿的台阶。

陛下:本指宫殿台阶下站着的侍臣,臣子与君主说话,不敢直对君主,呼君主的侍臣转告,以示尊重,后来变成对君主的敬称。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窃为陛下惜之。”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礼异》:“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于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史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言称足下。”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陛下》:“陛,阶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器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上书亦如之。”

殿: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封建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殿下: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

宗:同祖,同族。

《列女传·仁智传·赵将括母》:“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

藩:篱笆,指血缘像藩篱一样是连在一起的。

(子鱼注:“陛下”一词是臣子对君主的称呼,自秦以后只用来称呼皇帝一人。而其实,“陛下”中的“陛”即指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顶的台阶。“陛”有时是土筑,有时是木构,有时还有花哨的形式,如“飞陛”。又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君主宫殿的台阶。

那么,为什么“陛下”一词由一个建筑构件,变成了一种尊称呢?因为在古代,这条通往君主的台阶是有侍卫把守的,只有经过陛下的允许才可登阶升殿,见到君主,“皇帝陛下”即是通过陛下的卫士向皇帝转达的意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也就是说,到了西汉,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经被普遍接受了。)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龙飞: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龙飞》载:“新主登极曰龙飞,取《易经》‘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盖乾九五为君位,故云。”

《华林集》:“位以龙飞,文以虎变。”

觐:朝见帝王。(子鱼注:“觐”本来指诸侯秋天入朝见天子;“朝”指诸侯春天入朝见天子。后来两者都指诸侯朝见帝王,不再有时间季节上的区别。

《周礼·天官·大宗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虎拜:臣子觐见君主谓之虎拜。

《诗经·大雅·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子鱼注:《江汉》写周宣王大臣召虎【即召穆公】奉王命征讨淮夷之乱,取得了胜利,立功受赏。

釐,li,二声,赐予。圭瓒,gui,一声;瓒,四声;古礼器,用玉作柄的酒勺,有鼻口,酒从中流出。秬鬯,ju,四声;chang,四声,用黑黍和郁金香草酿成的香酒。卣,you,三声,有柄的酒壶,青铜制。文人,有文德的人,此处指召虎先祖召康公。自召祖命,指用召虎的先祖召康公受封时的礼仪。稽首,古时跪拜礼。

诗句大意:赐你玉柄勺一把,黑黍香酒满铜壶。祭告你的先祖神,王赐世代田与土。尔于王室受册封,礼如汝祖召康公。召虎下拜叩首颂,祈愿我王万年寿。)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虎拜》载:“群臣觐君曰虎拜。《诗经》:‘虎拜稽首,天子万寿。’谓召穆公虎既拜受王命之辞,而祝天子以万寿也。”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纶:lun,二声,古代官吏系印的青丝绶带。

纶音:皇帝的诏书或言语。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细绳);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同“绋”,大绳)。”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后遂以纶言、纶音、纶綍称呼皇帝的诏书、制令。

(子鱼注:孔子说:“君王所说的话像丝缕一样细微,传出去以后就会像绶带一样粗大;君主所说的话像绶带一样粗细,传出去以后就会像缆索一样粗大。”)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如丝如纶》载:“《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注:纶,绶也。言王言始出之,小如丝;群臣举之,若绶之大。故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又曰懿旨,懿,美也。”

懿:美、好。

唐·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懿旨: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椒房:汉代在后宫墙上多以椒涂墙,用以取暖避恶气,故后宫称椒房。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璇宫椒房》载:“帝少昊母星娥处于璇宫,以椒涂壁,取其温和,以辟恶气。一曰取椒实繁衍之义。”

枫宸:帝王殿前多种植枫树,故帝王所居之处称为枫宸。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仪制·枫宸》载:“汉宫殿前多植枫树,故曰枫宸。一名紫宸。”

宸:北极星所居,借指帝王住的地方。

《尔雅·释天·星名》:“北极谓之北辰。”

唐·王勃《九成宫颂》:“宸扉既辟。”(子鱼注:扉,大门;既辟,已经打开。另外,古人认为北极星是众星的尊长,为众星所拱抱,因此借指王位。)

莅:到,临。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临辅翼,故曰股肱。

元首:元和首都有头脑、开始的意思。

皋陶《元首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尔雅·释诂》:“初、哉、首、基、祖、元、胎、匚、落、权舆,始也。”

《尔雅注疏》:“首者,头也,首之始也。元者,善之长也。长即始义。”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元首》载:“《书经》:‘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言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君明则臣自良。”

股:大腿。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肱:胳膊。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洸洸司徒公,天子爪与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

龙之种,麟之角: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麟趾龙种》载:“《诗经》:‘麟之趾,振振公子。’唐诗:‘元师归龙种。’俱誉宗藩也。”

(子鱼注:现将《诗经·麟之趾》及现代诗翻译全录如下: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的蹄趾,振兴你的子嗣,哎哟麟哟!】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的额顶,振兴你的同姓,哎哟麟哟!】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麟的头角,振兴你的同族,哎哟麟哟!】

另外,说说“麟之定”的“定”。很早的解释就是“额头”的意思,弁庭《诗切》中解释“定”为“臀”,即屁股,云:“今俗语臀曰定,即诗人之遗言也。”其实将“定”解释为“臀”也是正确的,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地域差别,古今很多字,字形虽同,字义却大不同,比如山东地区,俗语“臀”就是腚,光屁股即说“光腚”。)

储、贰:古代对太子的称呼。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帝王·邦贞国贰》载:“《礼记》:‘一人元良,万邦之贞。’太子之谓也。高允曰:‘太子,国之储贰。’”

同类推荐
  • 南诏史概要

    南诏史概要

    本书不仅充分地掌握了到目前为止所可能获得的有关南诏历史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而且参阅了中外学者的有关论著。对南诏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高。
  • 缘来千年前

    缘来千年前

    几世的轮回才换取了今生的相逢,又要几世的轮回才能再聚前生,纵使沦落了千年,请容我再爱你一次,那一世实在太过短暂!千年之后的白小雨和钟泶相遇、相知、相爱,本可相守一世,却不敌轮回的召唤,回到千年前变为赵雨蝶和李玉棠,就此一段前世因,来世果化为时光车,驶向未知的命运··········
  • 天战诀之九数传奇

    天战诀之九数传奇

    天下动荡,雄兵四起,天下一统的大羽王朝摇摇欲坠。羽成王纳兰贺悬无力回天,政权遭奸相洪昌独掌。司马辉、林天羽于【南易】发动起义,天下各路诸侯纷纷响应。旧七域王族欲复旧都,与天下义士一同拉开一场浩荡的灭羽之战!天下江山,到底花落谁家?就在《天战诀之九数传奇》
  • 吕后与陈平

    吕后与陈平

    秦朝末年,阳武县人陈平去参加项羽的反秦起义军,路上救了逃亡中的吕雉,二人从此相识。陈平离开忌贤妒能的项羽投奔刘邦,六出奇计为建立和巩固汉室江山立下大功,是著名的开国功臣,被做了皇帝的刘邦封为曲逆侯。单父县人吕雉听从痴迷相术的父亲吕公的安排下嫁刘邦。刘邦率兵反秦,吕雉被抓入秦廷监狱,受苦遭罪,险些丧命。楚汉战争中她被项羽捉住,在楚营中做了两年多的人质。刘邦得了天下,另寻新欢宠幸年轻貌美的戚妃。吕雉不能容忍戚妃的夺嫡行动,求助与自己同患过难的陈平出谋划策,使一对儿女避免死于非命,保住了她的皇后位。刘邦去世后,吕雉揽政弄权,寻仇解恨,肆意杀戮刘氏皇族子弟和贬谪敢于直谏的大臣,令陈平茫然、后悔。陈平采取曲意逢迎的策略,赢得吕后信任,保护了一些刘氏皇族子弟和刚正老臣,虽多次涉险仍忠诚无畏。陈平联合太尉周勃、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颍阴侯灌婴等剪除吕党,安定了刘汉王朝。
  • 清廷风云

    清廷风云

    清乾隆四十七年,在天朝大黑暗时代来临的前夕,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美国人发表了独立宣言,法国人攻陷了巴士底狱,拿破仑横扫了整个西欧,沙俄也对天朝北部虎视眈眈。60年后的鸦片战争更是天朝近代史的残酷的开端。然而在天朝内乱不断,白莲教9年起义带走了亿万国民的生命,嘉庆皇帝面临残酷吏治,和内忧外患的历史考验,且看一个小人物在危机四伏的天朝能否为天朝人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的历史,走出一条天朝的复兴之路?
热门推荐
  • 源因风爱草

    源因风爱草

    她是标准的才女,年轻貌美,可是却有着悲惨的身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就被父亲抛弃,母亲为了照顾她,劳累致死,失去母亲后,对父亲的恨更加深了……他是首屈一指的富豪集团继承人,英俊不凡,他一向霸道,冷酷,对人冷漠,在无意中,他看到了昏迷的她,把她带到了台湾,一个让她恨了很多年的地方……一次意外的遇见,他们的人生转变,爱徘徊在缘分的边缘,在等一道光线……
  • 商贸:繁荣贸易举措

    商贸:繁荣贸易举措

    本书包括儒商之鼻祖的自贡、秦汉时期商业的活动、五代十国的商贸特点、明清时期的五大商帮等内容。
  • 乡村物语

    乡村物语

    本书收录的精彩动人、发人深省的隽永故事,内容涉及心态、宽容、尊重、亲情、爱情、友谊、善良、感恩、幸福、做人、做事、挫折、成功等重大人生课题。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而且可以获得宝贵的知识经验,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毫无疑问,它会成为你的终生益友,将持续不断地为你的生活提供深刻的经验和智慧。
  • 天奇囧游之人者帝王

    天奇囧游之人者帝王

    我乃江城第一守护神兽——游龙,奉主君之命,在此等候天奇行者,重新点燃苍穹神戟的力量,破灭魔桓之心,我已经在此等了五千年。早在远古地球洪荒之年,这里便拥有着天地神明之力,守护着茫茫天宇的命运安危。当神明之力达到最高点之时,魔桓之心也会随之强大,五千年前,江国国君倾泻全力也只能将魔桓封印在神五炼狱之中,并且随着神灵王气的逐渐消失,这里本来繁荣昌盛的文明也退回到一万年前的古国旧城,我在幽龙梦泉藏卧五千年,只为等待你的出现,当世界面临巨大灾难的时候,人间便会出现不同凡响的救世英雄,而你,就是拯救万物苍生的人者帝王。
  • 代言009
  • 金牌宠妃:高冷王爷太凶猛

    金牌宠妃:高冷王爷太凶猛

    最强佣兵慕妖妖一朝重生成将军府人见人踩的三小姐,上有家族暗算迫害,下有个明目张胆和自己姐姐勾搭在一起的皇子未婚夫。经脉尽断?夺先机抢至宝,恢复巅峰!家族迫害?暗地下毒绊脚,算计死你!当众退婚?那本小姐就嫁你皇叔,做你嫂嫂!只是这皇叔为何如此凶猛?让她这个温柔善良不沾男色的好姑娘承受不起啊!“以后你就是本王的宠物了,要是和别的男子有接触,本王就把你皮扒了!”某王爷一脸凶狠。“那……我爹爹爷爷呢?”慕妖妖问。“小野猫,本王看你现在就是欠收拾。”某王爷危险的眯起了眸子。
  • 幸运E也能进行圣杯战争

    幸运E也能进行圣杯战争

    因龌蹉的PY交易而被迫参加圣杯战争,并不断的以枪兵的职介降临的故事。另,本书在欢乐·X客也有投,也请大家方便的话去那里也支持一下……
  • 青龙修厨记

    青龙修厨记

    千格,是一条生活在猪之村的小青龙,一直梦想着成为厨神,名扬天下。不知道是他太诚心,还是太幸运,有一天,他和小伙伴儿们玩做饭游戏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厨神馒头。于是,他离开猪之村,前往美罗镇,开始自己的梦想之旅……轻松励志,整本书都没有人的存在,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 巫陵

    巫陵

    传说中十二大巫创造了巫蛊之术,追求最终的天道永存,可是后人却以巫术为邪道,终不得善终。——————这是一个轻松的故事,请大家放心观看。
  • 薄情王爷的宠妃

    薄情王爷的宠妃

    似乎在古代,找到为了救我、误和我一起穿越来的朋友,就是我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没有想到,他竟然一直在我身边,他竟然一直活在王爷的体内。逼不得已离开王爷府后,马上被一直虎视眈眈的水晶宫的王--一只滥情又滥交的“霸王龙”诓了回去,强迫成为他的侍女,还大言不惭是对我的恩宠......我的桃花运太泛滥了,我居然成为阴险毒辣的蛟亲王认定“非我不娶”的女人,天天发了疯似地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我......本来,以为可以大团圆结局了,又被幼稚的金甲大王拐走,逼我牺牲小我......“海洋之星”是王后的信物!水晶宫历代的王都会从天下摘一颗星星送给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