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8700000001

第1章 自传(1)

自序

余自束发受书,驰驱军旅,追随总理,从事革命,擘划奔走,不遑启处。饱历艰辛,北伐大业,至民国十八年(应为十七年),东三省易帜,卒告成功,全国统一。自此以后,余以劳瘁之身,养疴沪滨。九·一八变起,复以中央委员,效力中枢,忝列国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变起,全国一致抗日,余乃由京、沪转赣至滇,已而入陪都。所幸领导得人,盟邦助我,不平等条约,得一律废除,已跻于四强国之一,诚盛事也。惟还我河山,劳来抚绥,尚赖全国军民,在总裁领导下,加倍努力之必要。总理创造之三民主义,既为建国之本,切盼全国贤达,推诚相与,意志集中,力量集中,期其早日实现。总理遗嘱于吾人者,为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民族,共同奋斗,尤应信守奉行。凡我全国军民所牺牲而翘望者,以及盟邦援助之感情,均将有以慰答。是则于景仰总理,倦怀先烈之余,所日夜寤寐以求之,而不能自己也。余老矣,衰病侵寻,轸念前途,愧赧曷极。顷者,应党史编纂委员会之请,特将余之生平,纪其涯略,挂漏诚所不免,邦人君子,惠予指教,实所幸焉。

民国三十三年月武宁李烈钧识于渝州旅次

李烈钧(1882—1946),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号侠黄,汉族,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中国近代著名将领。

李烈钧书法

家世追述及求学时期

余家世居江西武宁,业儒及农。父讳骏兴,字民仁,号德盦,母杨氏。先严兄弟四人,先严居长,太平天国时与诸伯叔弃儒从军,事败潜返坪原村故里,躬耕自给。余兄弟二人,兄名烈谟,好骑射,应武试,涉某河乘马不肯渡,用力鞭策,致伤肝部,竟以医药罔效而逝。余生于民国纪元前三十二年(应为三十年,清光绪八年壬午),原名烈训,后易名烈钧,字协和,别号侠黄。稍长,见先严与诸伯叔面部或手部均有针刺“太平天国”四字,叩问其故,心怦怦,欲动焉。及年十二,闻父老述甲午战役,国军挫败,余虽幼,憬然若有所悟,思雪斯耻,始蓄投笔从戎之志。

先严居武宁城,躬耕之余,以武宁为产茶区,而运输不便,乃兼操运输业以利乡人。又对茶商作赔偿担保之责,即近世保险意。余家以信用著称,各商至南昌或九江需运输者,多就余家为之。其比较繁重者,先严每躬自任之。运输之徒者,日至数十人,络绎于途。经营数载,家渐小康。大姊配潘爵予,潘佐余家经营。茶商获利至厚,及余成年,家益充裕,各商号来贷款者益多。

潘爵予助予父经商而雄于财,乃为之建筑房屋,议落成即请余家迁入。已而其侄女田潘氏,谋夺此屋,因而涉讼。潘、田两家之间人均出庭。余家仅有李词(祠)之管守李赞和、李海涛及少数绅董出而为助。田潘氏巧言令色,必欲得房屋而后已。县令彭某有偏袒意,余时尚幼,见势不利,乃挺身而出,谓县令曰:“此案经过或已明了?”彭令颔之。余复曰:“如曲在李氏,一切责任余愿负之。”措词不免过激。田潘氏从而中伤之,县令遽将余扣押在右堂,与马快为邻。囚内有马快曾因他事被余惩击之者,见余囚,奚落之余,虐待备至。当时政治之黑暗,益使余愤不可遏。适传教士初至县,以祠堂管守李品章主持天主教事颇得信仰,李词(祠)乃促品章赴县衙理论,县令恐惹起教堂交涉,始将余释放。余虽回复自由,而讼案仍未决,且耗财不赀矣。其后余回赣任管带,田潘氏家中落矣,求余介医治疾,余不念旧恶,慨然允之,田潘氏惭谢不已云。

余少喜交游,服膺先贤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语,豪侠自喜,邑中贤士大夫,皆昵就余。纪元前十年(光绪二十八年),江西巡抚饬知彭县令,以奉督练处令江西设立武备学堂,令武宁选派二人肄业。其时风气未开,世家子视此为畏途。彭县令自审判余家争屋事,视余为孝子,后以余雄纠纠,令余考试。

出题后,命携

汪瑞恺(1873—1941),江苏吴县人。晚清光绪丁酉科举人。清末曾任江西按察使,江西广饶九南兵备道,江苏巡警道,湖南盐法长宝道,长沙关监督等职。民国后历任江西省省长,参政院参政等职。七七事变后投敌。1938年6月,任华中维新政府浙江省省长兼省财政厅厅长。1940年3月以后,任汪伪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24日病亡。

归作答。次日交卷,乃得预选。将赴省,余家因讼事受累颇窘迫,致资斧一时无所出。于是武举人张坦庵先生之女公子张定秀,武举人邱老茂、田建卿之内眷,葛斯堂之女公子及大珑熊康侯均以首饰财物相资送,而平原族长李友民先生,相待尤厚,乃得成行。

抵南昌之次日,余以武宁县派出之首名学员应试。初试为体格检查。见汪总办(汪瑞恺)官服,上坐书记呼余名,趋前行礼。体格检查为举石础。曩者曾从武举人张坦庵先生习武术,颇知门径,及是乃举重若轻。试毕汪总办对余点首,以示中肯,榜发得列前茅焉。入学后勤勉攻读。第一学期内,学、术两科,未缺席一次。监督提调及总教官吴介璋等,均予嘉勉。未几北京练兵处选学生赴日本学陆军,江西应选派四人。余得首选,其余三人为胡谦、欧阳武、余鹤松。均由江西巡抚资送赴北京应试。

先严、先慈和蔼慈祥,尤乐施予,急人之急,忧人之忧,遇有善举及公益,尤努力倡导不懈,因是乡里多称道之。余游学四方,久疏定省。民国二年曾一度携眷至沪,租屋于霞飞路之余村园。先严因年老尝卧病,余侍奉汤药,不敢远离。友好来探问者多,且有以时事及总理决策见告者。先严闻而诏之曰:“现为民国,物阜民苏,袁世凯不度德量力,妄冀非分,阴谋称帝,此全国所不容,人神所共愤。愿吾儿锄去之,毋以父病为念。”余受命于榻前。其后袁世凯逆谋益露,迫于大义,遂起义师于湖口,通电讨袁,遵总理命亦遵先严训也。乡里对二老尤深爱戴。余讨袁不胜,游海外时,二老潜返故里,李纯派兵至武宁抄洗余家,二老乃避匿岩谷之间,乡人有知之者,日送饮食,间有以所藏嘉肴进者,二老得苟全。其后见背,及出丧之日,远近吊者,络绎不绝,县城至平原道途为塞,其德感人深矣。余以奔走国事,未遑承欢菽水以报劬劳者,不孝之罪通天矣。余罔极之深思,至今言之犹有余痛。

从事革命

余抵北京,经过考试手续,派赴日本学陆军。路过天津时,袁世凯以直隶总督兼练兵大臣传见留学生。同行百余人,排队鹄立良久,忽有声云:“宫保穿靴。”继而曰:“宫保升冠。”若传呼警跸然,余甚讶之。俄见有无数差官,拥一短项鹰目之人,方步而来。当时同队中有愤而出声者,一同学蹑止之。立听勉励之词而出。君主时代官吏之声势有如此者。当派遣学生之先年冬,日俄战争已开始,余与同行诸人乘日本商船行至黄浦江外海,忽有一形似俄国兵舰迎面而来,船员通知全船息灯,禁止喧嚷,旋亦无恙,安抵日本。

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的中国青年

余抵日后,先入振武学校。振武学校者,士官之预备科也。在振武两年毕业后,入四国炮兵第十二联队实习一年,乃入士官学校。是时张继、王侃、张华飞均在日本运动革命,吸收优秀学生加入同盟会。余常见张、王诸友披雨衣着木屐,毋间寒暑,不分昼夜,呼号奔走,联络同志,其不辞劳苦,实令人感愤(奋)不置。余方弱冠,思想纯洁,到日本后,复多感触,革命思想,乃益深刻。嗣读《民报》,而民族思想更进一步矣。

未几,总理莅东京。同人等在神田俱乐部(富士见楼)开欢迎大会,听众极踊跃。日政府虽派警士多名保护同人,犹以为不足;因当场有旗人,于是潜伏听众间,为临时之拱卫焉。总理演讲内容,即揭橥三民主义,并如何推翻满清及入党等事。全场欢呼之声,屋瓦皆震。

此次开会时,余见总理已数次矣。曾记最初谒总理于小石川之私邸,同行者李根源、张华飞、罗佩金三人。先容者,王侃也。余一见总理,倾服之念,油然而生。但总理选择会员,手续极为慎重。余乃承张继、张华飞、王侃三君之介绍,始得入会。

余既正式加入同盟会,仍继续学业。是时有武学社应运而生。创办者为振武同学杨曾蔚,河南人,亦同盟会同志,与景定成(字梅九)交甚密,二人均锐意布置河南、山西两省革命事业者。加入武学社之人物,大都北洋三杰(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之学生。内有华世忠(字朗泉)、何子奇、杜幼泉三人,以其聪慧多谋,有北洋小三杰之称。惟华等回国后,仅在北方充任教官各职,幼泉后且以郁愤自投玄武湖死,惜哉。当时之士官学生分南北两派,余因加入武学社,乃并属于北派焉。

士官学校中另有小组织,为余与黄郛(字膺白)数人所发起者。郛学测量,当时颇激昂,常谓众人曰:“满清政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国人应起而推翻之。古人尝谓‘当仁不让’。”又曰:“本校人数甚多,良莠不齐,应有严密组织小团体之必要。”当时赞同其说者颇众。于是商议命名,众皆默然。郛笑谓众人曰:“孟子不云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辈既以推翻满清为责任,必须具有不屈不挠之精神,不移不淫之毅力,革命乃克有济。”众皆服其说,遂命为丈夫团,而推郛为首,召开成立大会。初本秘密组织,嗣为留东同学同志所知,咸要求参加。团中有持异议者,以我等乃士官学校,所习者武功,若辈所习者文事,文武殊途,不宜加入。而成城学校之会员,要求者再,于是选其优秀及诚恳可靠者若十人请其参加,遂改名曰“丈夫成城团”,复开成立大会。故此一组织,有两次成立会,亦佳话耳。

余在士官毕业,得公使某参赞之援助,归国即回江西任第五十四标第一营管带。胡谦为第二营管带。驻于南昌澹台门外,训练士兵。适该营士兵中多良家子弟,且有廪贡秀才应征者,思想极为活泼,余时以革命思想灌输之,并施以爬城越壕等训练。排长彭克俭、闵子彬最为得力。数月后,本营士卒不仅思想一致,超距动作,尤灵敏异常。有吴介璋者(字复初),为余之受业师,余素荷青眼。而武学社为北洋派之势力,余且为新北洋派中人物,以此种种原因,乃为协统商德全、标统齐宝善所嫉忌,密谋陷害,必欲致余于死,而余未知也。余营中有兵士钟某,萍乡孝廉之子,适丁内艰向余请假。余以母丧大事,焉有不准之理,惟余只有二十四小时准假权,不得不将请假签呈照转。乃一再转呈,未见批准。该兵情急异常,余乃亲见标统,证明该兵母丧确属实情,并代乞假。标统曰:“君何苦相扰如此!”

少间,忽又曰:“君自准其去可耳。”余请批示,答曰:“我口头准许即可,何用批,为汝转嘱该兵早日回营可矣。”余乃遵办。次晨出操,适余担任总值日官。标统协统先后到场,余报告出操人数及演习科目,并以兵士准假事告之。标统默不一语,余甚异之。次日标统与协统,遂借兵士请假事,诬余以“匿报逃亡”、“侵吞截旷”之罪,控诸上院。立时派人看管。余行动突失自由,自忖此罪有杀身之危,欲逃已不可得,乃以其中委曲密陈吴师,并托其周全之。吴师邀陆总文案长佑及兵备处总办张季煜(字子畏)联名迭保,均无效。先是本营饷册按月呈报,均经标统手批,有“复查无异”、“依次转呈”等语。至是院上命督练公所开军法会审,并派张季煜为审判长。张虽非党人,然素同情革命。开审时,警戒森严,余惴惴不安,突闻公案拍击声,连呼“将犯人带上来”。正鞠讯间,忽见本营军需长詹哲夫立于案前高声曰:“李管带素不问军需事宜,所有军需一切责任,概由本军需长负之。”詹军需长者,乃吴师介于余者也,知余冤,抑特为余抱不平耳。张审判长闻言,将公案一拍,回顾标统曰:“糊涂!李管带所报饷册,明有汝手所批‘复查无异’字样,奈何反言李管带‘侵吞截旷’乎?”标统面赤不能答。斯时张审判长喝令协统起立,痛斥其非,且曰:“此事经过,本审判长已明了,尔等小心,我当详呈老师。”于是宣告无罪,将余开释。

初李经羲(字仲仙)奉调云贵总督时曾函冯国璋,以云南当英法之冲,案情颇多棘手,请介绍能训练新兵者数十人,冯即以靳云鹏、王华东等多人为介,并言靳,王等均系老人,此外犹应另选青年有为之士参加,以资臂助。于是乃由新自日本归来之同学杨曾蔚、罗佩金缮具名单一册,有杨准任、方声涛等共四十余人,均系同盟会会员,而余名亦列其中,惟余以归省念切未就。及此案发生,余虽未被诬陷,然去志已坚,因决往滇之计,并函致冯国璋详述此间被欺侮情形。冯即与王士珍、段祺瑞联衔电请江西巡抚冯汝骙云:“有学生李烈钧服务赣省,想属麾下,望请多赐指教。”巡抚得电后,立即下令“标统出缺,李管带递升”。时余离赣已多日矣。

余到滇后,初任讲武堂教官,欲将革命思想灌输青年,诸多未便,故又另约李曰垓创办一体育学校(校址即江右新馆)。曰垓字子畅,云南名孝廉也,对革命素具热心,且愿以身当其冲者,并聘请日籍教官一人名佳田乞夫,遂借以鼓吹革命。校中一切,由李曰垓总其成。

时罗佩金奉令为标统,其陆军小学堂总办遂悬缺。李总督经羲询继任人选,罗举余以对,因派余继任。仍兼兵备处提调,军中军法案件,余承办者为多。与总办靳云鹏相处虽甚合,然以宗旨不同,诸事仍感棘手。时四川总督赵尔巽(字次珊),据四川督练公署总办何国钧之请,电余入川。余正欲他往,得电即请假两月,遵陆入川,任四川督练公署兵备处帮办。国钧方庆得人,而云南李总督经羲已向北京督练处交涉,以国钧未经本人同意,如何可以调人,督练处据以转赵督。国钧不便强留,余遂仍回云南。国钧字干诚,云南富绅也,对同志极慷慨,后与罗佩金同时遇不幸,惜哉!

是时同盟会党员先后到滇,或在督练公所,或在军队任职,至为踊跃。盖李根源为云南支部长,善待诸同志,与罗佩金甚契厚,二人且深得李总督信任,故布置同志与学堂或军队,皆能为所欲为。而云南革命基础遂伏于此矣。

辛亥起义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最是惊艳民国范

    最是惊艳民国范

    民国时期,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东西依然存在,但民主之风吹进中国,现代社会新元素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在变革中动荡,人们在迷乱中求索,各种思想杂陈,各样异事叠现,各方奇才辈出。其中,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有投笔从戎赴汤蹈火以报国之书生,也有宦海失意后钻进书斋潜心治学之政客……于是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风云际会,好戏连台,惊艳惊悚,沙场官场文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民国史比以往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更有看点。本书发掘民国奇人奇事的耀眼点,述写民国人物与事件的未解之谜,揭示民国知名人物的情感经历,品评民国往事的悲喜结局。
  • 胡雪岩那些事儿

    胡雪岩那些事儿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发迹,成为名满天下巨商富贾;慈禧太后赏其红珊瑚顶戴与黄马褂,红顶商人名扬天下。 “白话历史”的写作手法颠覆了原来死板、索然无味的历史人物。 不爱红妆爱历史,80后美女作家杨秋丽,为您奉上一道全新历史美餐。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热门推荐
  • 三英十杰

    三英十杰

    三国,就是三国。这次的主角不是那曹操也不是刘备更不是那东吴的孙权,重生于汉末乱世,董卓还在做恶,天下暂未三分。乱世云涌,英雄辈出,这是一个相互争斗的时代,成王败寇,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牙坠:云上离歌

    月牙坠:云上离歌

    她是月落大陆轩辕国丞相府云家的废物嫡女,胆小懦弱,但是她却是一位有着自己心爱之人的小女子。爹不疼,后母欺,庶姐骗。但是她忍下了这一切,只为了在大婚之日她心爱的男子娶她进门,这样她在也不用过这样的生活了,也能和自己心爱之人幸福生活着。一日,至亲虐打,逝去坠崖。当她再次醒来早以不是当初的云离歌而是华夏拥有“云歌”之称的云离歌。开药鼎,练丹药。重修灵脉,月神降世。神兽当小弟,万兽臣服。牛逼轰轰云离歌,偏偏被一个妖孽缠身,丢也丢不开。
  • 强势唤忆,总裁请自重

    强势唤忆,总裁请自重

    他在她生死攸关的时候救了她,她在他洗澡时看光了他的全身。她许诺要嫁给他却在结婚当日失踪,两年后进入他的公司,她这样说:“总裁,还请自重我不是什么林清雪,我叫林潇。”“呵呵,是吗?”他总有一天会让她知道她是林清雪,不是什么林潇!
  • 此情可待之君如磐石

    此情可待之君如磐石

    一个是雄才伟略杀伐决断的将军,一个是娇俏可爱的富家千金,因为靖康之耻走在了一条路上,他对她颇为眷顾,几次从虎口救下了她的性命,她似乎并不动容,还屡次想要害死他;她一点点被融化,一点点被感动;他慢慢地一往情深,却不能给她名分,直到正室妻子被宋王朝无情地杀害。她始终不能忘记自己是大宋的子民,乔装打扮回到了临安,与家人团圆,却不想烛珠抬暗结,想打掉却又不忍,听闻官家抓住了金国的奸细,她担心是他被捕,私自前去查看,遇到他却又抵死不认。他在王位夺权中被陷害,她带他离开是非之地,让他彻底变成了一名宋人
  • BOSS情难控:斩不断的情是你

    BOSS情难控:斩不断的情是你

    七年可以改变很多.七年前她出国只为逃避事实。七年后回国却发现自己真的变了,但是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她的那颗心。他对她的爱始于初见终于白头,可是她却又苦恋另一个人。到最后是修成正果还是无缘到老?
  • 医瑾风华

    医瑾风华

    若瑾一朝穿越而来,习得绝世医术,心怀远大理想:左手握银票,右手掌地契,春赏花来秋赏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至于男人?哼!
  • 书神道

    书神道

    这是一个书法家纵横的世界。书气加身,笔能为器,字可诛军,书法动乾坤。古有楷书,分为大小,楷体如兵征战天下。行书横扫,书气灌顶,驰骋苍莽,威震八方群雄。草书纷舞,狂乱潇洒,豪迈自身,不惧天地万法。书法家怒,提笔为字,字诛笔伐,可伏尸百万,踏万里天涯。一个被人坑害的书法家石羽,默默的展现惊世书法,书写神之道。
  • 邪王宠妻:废柴二小姐

    邪王宠妻:废柴二小姐

    作为一名特工执行任务死了那是在正常不过了!别人可以逍遥自在的去投胎,可是她呢?苦逼穿越到古代!还是架空的!我靠!这剧情会不会太坑了?人家穿越了是在床上或者是在地上而她呢?既然浑身是泥的躺在黄土堆上!而且更可恨的是,她居然要被活埋了!这让她怎么能安心?怎么能!爹爹不疼?管她屁事?反正也不是亲爹!要是有机会她连着一块儿打!来一个秒一个!来两个秒一双!什么居然有人跟她抢老公!哼哼,我磨刀霍霍宰向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原小草

    荒原小草

    本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诉说了当时教育发展的现状,尽管素质教育到目前还是教育发展亟待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的教育体制依然困难重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小说同时描写了女主人翁因父母离异而导致她的一生婚姻、爱情的悲惨遭遇,从而呼吁年轻夫妇不能轻率的对自己的婚姻因一时冲动而分开,如此一来,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既不利于性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号召广大夫妇要建立和谐家庭,给孩子一个完美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