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2200000014

第14章 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1)

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位于地中海到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红海通道的南端,向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它虽属高原地区,然而由于地处热带,北有红海,东有印度洋,故雨量充足。境内多河流湖泊,人民享灌溉之利,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又有金、银、宝石、白金、铜、铁、煤和石油等矿产资源,故历来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目标。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觊觎已久。早在1889年,意大利便利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乌查里条约》中的“埃塞俄比亚(即阿比西尼亚)万王之王陛下在其与其他列强或政府所发生的一切交涉中,可以借助于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中的“可以”二字在意大利文本中改写成“必须”,妄图使其成为保护国,因遭到其人民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得逞。

1895年,意大利又派兵侵入埃塞俄比亚,其人民奋起反抗,并于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败意军,迫使意大利赔款乞和,承认人民的主权和独立。

1906年,意大利同英法两国签订了三国协定。根据协定,意大利又在取得了修建连接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的铁路、使用欧加登地方的水源和牧场以及在北部开发植棉事业的特权。

1922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在夺取政权后,更加快了入侵的步伐。墨索里尼早在1925年就曾准备入侵,只是由于当时财政困难,军备不足,未敢贸然行动。1928年,墨索里尼胁迫订立《意埃互惠条约》,企图借助条约,“通过和平途径”吞并,但未能得逞。

墨索里尼集结65万军队于埃塞俄比亚边境,准备进攻。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给了意大利的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为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摆脱国内危机,意大利法西斯更加急于从战争寻找出路。但因当时意大利实力有限,难以和英法在巴尔干、多瑙河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展开争夺。而一旦侵占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便可将其在东非的几个殖民地连成一片,扼住欧亚航道的咽喉,切断英法同其亚洲殖民地的联系,有利于同英法的竞争;同时,还可控制青尼罗河水源,将苏丹和埃及的整个灌溉体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墨索里尼一心要夺取。

1934年2月8日,墨索里尼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由于四国公约未能得到批准,欧洲将走向战争,因此,意大利必须在1935年对埃塞俄比亚采取行动。在此之前,防止发生一切事件。”

为迅速造成既成事实,墨索里尼认为,“我们的行动将是非常迅速的,这样在外交上遇到麻烦的危险性就会很少”。他主张实行速战速决,为做到这一点,他指示要大量使用现代化技术兵器,“在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至少要分别集中250架和50架飞机,150辆和50辆坦克,大炮和毒气保持绝对优势,要有充足的弹药”。

随后意大利加紧入侵准备。3年内,意大利在其本土和殖民地的军队扩大到130万人。为了运送远征军,意大利准备了海船155艘以上。到战争爆发前,用海船“把40万军队,10万匹骡马,2万辆汽车,数目可观的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运到了战场。它还在索马里等地建造和修复了海港、机场、军事基地,铺设了通向埃塞俄比亚边境的公路。

为了进行战争,意大利向美国购买的武器、飞机、航空发动机、备件、石油、原料和其他军用品的数量猛增。英国对意大利扩大了煤、镍和其他战略物资的供应。1935年前9个月,德国卖给意大利的煤比1934年同期多3倍,机器则多了1倍。法国的雷诺汽车厂向意大利军队提供坦克,向意大利殖民地输入的汽车增加了19倍。

为了制造发动战争的口实,意大利于1934年12月5日在距意属索马里100~150公里处制造了瓦尔·瓦尔事件。意军出动飞机和装甲车,向正在担任保护调查索马里人游牧部落放牧范围的英国—联合委员会的警卫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埃军奋起还击,结果埃方死伤152人,意方死伤60多人。然而意大利却贼喊捉贼,反诬事件是由埃方挑起的,蛮横地要求埃方“正式赔礼道歉,通过在当地向意大利国旗致敬的办法承认意大利占领瓦尔·瓦尔的合法性,把奥马尔·萨曼塔尔交给意大利惩处和支付20万(埃塞俄比亚)银元的赔偿费。”

1935年9月,意军统帅部决心在意属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集中近38万兵力,统由东北非意军总司令德·博诺将军指挥,分北、东、南三路,以北路为主攻方向,向埃腹地实施向心进攻,企图在短期内打败埃军队,占领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举灭亡埃国。

北路由德·博诺任司令官指挥,在此方向上总兵力达25万人。南路由R·格拉齐亚尼指挥,在此方向上集中了2个战役集群,约11万人。在东路方向上有1个战役集群,约1.7万人。

埃军参战兵力约为37~47万人,除皇室禁卫军(3万人)和中央的军队外,多数为各省、各部族的民团。他们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之下,埃塞俄比亚人并没有被强大的敌人吓倒,他们决心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

埃军最高统帅是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埃军统帅部的抗战计划是,实施山区机动防御作战,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条件。在北部展开的是塞乌姆、古克萨、穆鲁格塔等公爵的军队集群,约15~20万人;在南部展开的是涅西布和德斯塔二位公爵的军队集群,约10~15万人;在东部方向的埃军有1万人;预备队由禁卫军和一些地方部队担任,近11万人。

1935年10月3日,意军大举入侵。德·博诺指挥的北路意军在580辆坦克和120架飞机的配合下侵入埃境,向德塞和亚的斯亚贝巴方向实施主要突击。格拉齐亚尼指挥的南路意军在70辆坦克和38架飞机的配合下,由意属索马里入侵埃欧加登地区,向戈腊黑、哈拉尔方向进攻,试图切断吉(吉布提)亚(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牵制尽可能多的兵力。东路意军则试图从意属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地域穿过纳基尔沙漠进攻德西埃,并牵制埃军的作战行动。

北路意军分左右两路向阿杜瓦城进攻。因意大利不宣而战,开始意军未遭抵抗。10月4日,意军凭借猛烈炮火攻陷达罗泰克尔山道后,进逼喀西亚尔西山道。此处地势险要,距阿杜瓦城只有10公里,埃军凭险据守,意埃两军遂在此处发生激战。5日,意军出动飞机狂轰滥炸,埃军营房和诸多设施中弹被毁,埃军势渐不支。6日,意军猛攻喀西亚尔西山道,埃军顽强抵抗并与意军展开肉搏,但终因势单力薄,该山道于6日10时被意军占领。

左右两翼意军会合后直扑阿杜瓦。塞乌姆公爵率军奋勇抵抗。但意军上有飞机轰炸扫射,下有坦克配合步兵作战,且援军源源而至,埃军虽浴血奋战,但终因力不能支,不得不放弃该城,退守提格雷省首府马卡累。

马卡累城海拔3040米,形势极为险要。为攻打该城,意大利竟动用了12万大军。11月6日,意军一部曾一度闯入城区,但在埃军的英勇反击下,又被迫撤出。后来,由于皇帝姻亲古萨克公爵叛变投敌,马卡累才于11月8日被意军占领。

南路意军遇到多路埃军的顽强阻击。在欧加登地区,埃军屡屡以小股部队出击,出奇制胜,战败意军强大的自动车队。10月中旬,埃军盖勃勃莱里阿将军率埃军一部,在欧加登地区阿那拉城附近与意军激战,夺得意军坦克4辆,铁甲车6辆,俘获意军下级军官6人。

戈腊黑是沃迹丹省交通枢纽,是意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意军虽连日对该镇进行疯狂轰炸,但埃军依然坚守不退。虽然该镇于11月8日落入意军之手,但意军也为此付出了不小代价。

东路意军也遭到埃军的奋勇抵抗。埃士兵常常采取夜间活动的方式,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他们撤退时又将粮食运走,并将水井填死,或将食盐投放在井内。意军常因无粮吃,无水喝,而被迫撤出被他们占领的地方。因此,东路意军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马卡累和戈腊黑战役后,英勇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很快就阻止了意军的攻势。11月23日,南路埃军一举收复戈腊黑,北路埃军也在提格雷山区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此时,埃举国上下斗志昂扬,抗敌热情空前高涨,全国军民一致表示,坚决抗战到底,把侵略者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出去。而侵略军在埃人民的有力打击下士气低落,纪律松弛,给养不足,困难越来越大。

为摆脱战场上的颓势,1935年11月16日,墨索里尼决定以巴多里奥将军代替德·博诺为侵埃意军总司令。但这种战时易帅的做法,也帮不了侵略者的忙。12月中旬,伊鲁姆和埃尤厄鲁二位公爵的军队集群在阿克苏姆地域对占领军进行突然袭击,击毁坦克多辆。1936年1月下旬,意埃双方在坦皮思地区展开激战,经过10天恶战,埃军缴获意军坦克18辆、野炮33门、机枪720挺、来复枪3654支,毙伤意军8000多人,解放了亚比亚边城。在埃军反击过程中,意军一些集团陷入合围,损失严重。

1936年2月起,战场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意军凭借自己的空中优势,对埃军进行狂轰滥炸,杀伤大量埃军,使成片的和平居民区变成废墟。意军还肆意践踏国际公法;在战争中大量使用毒气,使大批军民中毒身亡,大大影响了埃军的战斗力。

在意军新的攻势下,埃军接连失利。3月31日,埃皇海尔·塞拉西一世,亲率大军在阿珊吉湖附近的梅丘阻击向首都逼近的意军。尽管埃军官兵奋勇作战,但毕竟顶不住敌机的俯冲轰炸和毒气的袭击,不几天便全线崩溃。此役使埃主力部队遭到致命打击,而意军却由此打通了向埃首都前进的道路。

4月15日,首都的门户德塞重镇被迫放弃。4月26日,南路意军攻破萨萨巴纳一带防线,直逼季拉尔。4月底,意军逼近亚的斯亚贝巴。5月3日,埃皇海尔·塞拉西流亡国外;5日,意军占领亚的斯亚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吞并。意国王爱曼努尔自封为皇帝,巴多里奥被任命为全权总督。随后,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合并为意属东非。

埃塞俄比亚军民作战英勇,并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有力声援和支持,尽管最后沦陷了。但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仍在敌后广泛开展英勇而巧妙的游击斗争,为恢复失去的国土而战斗。

意大利军队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由于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默许甚至纵容,这一可耻的行径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制止。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势力侵略扩张和促进战争威胁的重要事件,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意侵占阿尔巴尼亚

意大利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如德国强大,但其野心却不亚于德国。1939年3月15日,德国进入了布拉格,这使墨索里尼感到吃惊和受辱。这一方面是因为事前希特勒未同他打招呼,更主要的是捷克沦亡急剧地加大了轴心国伙伴之间的力量差距。此后不久,墨索里尼决定亲自致信希特勒,说明某些事件使其感受到了损害。他要求立即得到补偿。从哪里寻求补偿呢?墨索里尼选择了阿尔巴尼亚。

早在1938年5月2日,齐亚诺在给墨索里尼的一份书面报告中就已经建议并吞阿尔巴尼亚。1939年2月7日,齐亚诺和墨索里尼商妥,将侵阿日期定在4月1日至9日之间。在齐亚诺看来,如果意大利控制了阿尔巴尼亚,就会对巴尔干各国产生有利影响,阿尔巴尼亚的资源、农产品以及土地就会为意大利所用。不仅如此,在阿尔巴尼亚建立一个桥头堡会使亚得里亚海变成“一个大陆的内湖”,从而为解决意大利海军的种种问题提供方便条件。同时,可以将阿尔巴尼亚作为反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基地,特别是可以沿着古罗马帝国大道的路线进入马其顿。

1939年3月25日,意大利将保护国协议送往地拉那,那一项在形式和实质上均有损阿尔巴尼亚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条约,遭阿拒绝后,意大利对条约细节略作修改并得到墨索里尼同意后,于4月1日决定再送交阿尔巴尼亚。意大利的行动方针是:如阿方接受条约,齐亚诺将前去地拉那签约,并由强大机队护送,以显示阿尔巴尼亚已是意大利之天下。如阿方拒绝,意大利则鼓动阿境内部族暴动,并命令意军入侵。

阿国王不愿承担投降的责任,向意大利提出一项反建议,意未予置理。4月7日拂晓古佐尼将军率领的意大利军队在都拉斯、圣乔瓦尼一迪梅杜阿、谷罗拉和桑蒂—丘阿兰塔等地登陆。4月8日晨,意军开进地拉那。4月14日,罗马宣布将阿尔巴尼亚并入意大利版图。

阿尔巴尼亚落入意大利之后,使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使世界这一地区的国家的独立遭到严重威胁。因为,意大利既可把阿尔巴尼亚作为进攻希腊的基地,又可把它作为迫使南斯拉夫中立化的跳板。

3.意大利威胁法国

意大利不但对小小的阿尔巴尼亚素有吞并之心,而且对西欧强国法国也有威胁之意。这不是因为意大利有多大力量,而是因为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大大刺激了墨索里尼的胃口。

慕尼黑会议之后,一心要建立地中海和非洲帝国的墨索里尼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侵略野心。1938年11月14日,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在给意大利驻英大使格兰迪的信中,首次公然宣称意大利对法国的殖民地要求是实际政策问题。11月30日,意大利国会辩论外交政策时,意大利发生了反法示威游行,游行的人群高喊:“突尼斯!科西嘉!萨瓦!”意大利报刊也积极响应,大做反法宣传。

12月17日,意大利正式通知法国外交部废止1935年1月7日的法意协定,同时制定了意德武装力量协同作战原则。1938年11月8日和1939年1月8日,墨索里尼曾两次向齐亚诺谈到意大利对法国领土和法国殖民地的野心问题。他的目标是:科西嘉:自治,独立,并吞;突尼斯:意大利少数民族移居地,总督自治,成为意大利的保护国;吉布提:港口和铁路自由开放,与法国共管,并吞;苏伊士运河:掌握行政管理上的大部权力。

1939年3月26日,墨索里尼发表了一篇措辞激烈的演说,再次针对法国提出它对地中海的要求。3月15日,墨索里尼还十分自负地说,如果同法国发生战争,意大利可以单独作战。意大利总参谋长帕里亚尼则说,要同法国打一场局部的殖民战争。意大利对法国提出的领土和殖民地要求及其反法战争叫嚣,在法国引起了很大慌乱。

4.德军开进莱茵兰

同类推荐
  • 回到南宋当皇帝

    回到南宋当皇帝

    话说,这北宋皇帝吃了败仗,只因为这皇帝贪,淫,玩。等不良嗜好导致北宋落魄,让金人占了便宜,这北宋丢了主城,没了皇帝,让南宋皇帝赵括当上了皇帝,可是一个好吃懒惰的宅男却改变了宋朝之命运。
  • 三国伐歌

    三国伐歌

    他,心黑手狠,小肚鸡肠,阴损毒辣,视财如命,好色多情。他,穿越三国,为了一个自己的一个士兵而灭了一个军队,为了一个亲人灭了一个诸侯,为了一个女人宁肯选择与整个国家所有人为敌。他,奸诈至极偏又多情,自私至极偏又大义。他叫唐龙,一个混在三国,以不战为名而战,以不称霸为名却偏称霸天下的阴险小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财色生香

    财色生香

    叶秋,一个从现代穿越到仿宋时代的男人。他下定决心要成为这个时代最富有的商人,坐拥天下最美的美人!从才女到郡主,从公主到域外女王……叶秋相信,只要努力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穿越南洋

    穿越南洋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已经成就了其海上霸权地位,美洲的流氓罪犯们正在抗争,法国的那个小个子好像还在上学。东方的那个十全老人正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然而在这时上帝给他们开了个玩笑..........
  • 明帝天下

    明帝天下

    五个来自未来的机甲控师。离奇来到明末变成了通缉犯。拜托通缉犯头衔后他们,改变了大明帝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大明帝国屹立在世界上,变了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大明帝国的龙旗将在世界上留下无尽的恐惧。天下明风复活,希望各位多多关注天下明风
热门推荐
  • 匣剑——兵器之祖

    匣剑——兵器之祖

    主人公的身份很牛掰,牛到好几千年也木有半个,掰到她遛着骷髅满山跑,后来又遛起了皇后,最后玩到自己被遛……主人公的生活很扯淡,扯到爱情就扯不下去了,淡到最后为了啥瞎跑都忘了,只剩下了瞎跑……作者的文字很烂,烂到发到朋友圈后逼得很多人都学会屏蔽了……作者的思路很傻,傻到别人说反话还以为被夸上天了,这不,还写呢——
  • 神的第二世界

    神的第二世界

    叛神长生者在阴影中建造了十二幻海,称为“第二世界”,神派出神之子血月使,试图摧毁第二世界。然而,无数轮回过去,第二世界已越发强大,血月使亦在一次又一次毁灭中重生,两者的关系渐渐变得不甚清晰了……这一次,血与月分离,赵十二为血之裁决使,他又改何去何从,如何选择?
  • 三界文王

    三界文王

    现代人何太白穿越到了文侠的世界里,本来一无用处的古文学专业成了他的逆袭法宝。笔落纸上,山河变色;吟诗出口,万人俯仰。千军万马,不敌传世文章;刀枪剑戟,不如心中道义。满腹才情,千古诗词,帮他一步步挣开命运枷锁,如怒龙破海,向新世界咆哮自己的存在!
  • 浴血遗迹

    浴血遗迹

    血红盖住了天空,遮住的是生的希望,带来的是死亡的命运。少年在尸山血海中活了下来,他不愿忘记,也不愿沉寂。他握着手中之剑,历经了千幸万苦,去到了那个小岛。只是他面对的却是决定整个大陆的命运。他带着仇恨前行,却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世界的进程......
  • 末世造神计

    末世造神计

    “星际壁垒“开启,暗能生物进入地球,重生之后的赵楠将再次经历这血腥的一幕,但不同的是,这次的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绝不会像前一世那样苟且偷生,他要努力变强,让自己和家人活的更好。然而,当他浴血奋战、九死一生,踩着尸山血海登上了世界巅峰的时候,却见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局……传说中的仙神真的只是传说吗?广袤的宇宙究竟起源于哪里?史前文明只是一个猜测吗?外星生物真的存在吗?所有的问题都会给你一个答案。不救世,不虐主,有热血,有血腥,有YY,有激情,总而言之,你想要的这里全部都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独宠搞笑王妃

    独宠搞笑王妃

    她,本是将军之女从小便可以召唤影卫,而他本是皇亲国戚,却也是噬魂殿的幕后主子。只因一道圣旨两人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大将军之女上官紫汐,冥王轩辕辰逸。。相传大将军之女上官紫汐自七岁以后再没出府,似乎是生命垂危,而冥王轩辕辰逸是当今皇上唯一的兄弟,性格乖张似是断袖。当她遇到他。“这个对她放电的是谁。”只听轩辕辰逸道“娘子身体如此弱,还是别动为好。”说完只剩一阵磨牙声。这是我第一次写文,望大家多包涵。其中可能有些现代元素,望大家不要见怪。
  • 隐姓埋名:青楼女卷土重来

    隐姓埋名:青楼女卷土重来

    吴恩仇,吴府千金。这个名字是她的父母给予她最大的愿望。她的毕生所爱将她收为义妹,丝毫不管不顾她对他的情。从此,吴恩仇成了卫恩仇,一生一世为恩仇。他说他只要权,不要她,于是将她嫁给一位朝中重臣的儿子。吴府被灭九族,唯有她这个异姓人活了下来。家族破碎,感情重创,她要如何活下去……
  • 鬼奠

    鬼奠

    他承认,为了复仇,他变得残暴,变得杀人不眨眼,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你们,到头来你们却怪我,却伤我至此,但是他没有错,他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有何错!既然你们巴不得我去死,好,一切你们所愿,我死。
  • 弗洛伊德的爱情

    弗洛伊德的爱情

    有人知道弗洛伊德的爱情吗?什么?!弗洛伊德也要谈恋爱?他不是研究心理学的吗?谁规定的学心理学的就不能谈情说爱!可是,这种一眼就能看穿别人心思的人要怎么谈恋爱啊?那还不得无聊死!NO,NO,NO,然也然也,看了你就知道,O(∩_∩)O学心理学的要恋爱还是挺有意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