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7900000114

第114章 哭泣的椅子

文/佚名

我一天一天地长大,我家厨房餐桌边的椅子也在一把一把地增加。我的弟弟妹妹们根据自己出生的顺序依次决定自己想要的椅子。这种选择是从我开始的,因为我是老大,随后是妹妹格洛丽亚、弟弟布雷特和特里。

我选择了斜对着爸爸的椅子。人人都知道这是“马西娅的椅子”。不过,有的时候,我会把椅子让给客人坐,它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哭泣的椅子”。我的家人、朋友和邻居如果想好好地大哭一场,或者希望有人能与他们分担忧愁的时候,他们就会坐在那张椅子上。

我们家的人都非常好哭,这倒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的都是意外的悲剧,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心总是沉浸在悲痛之中,而只是因为我们觉得,有时哭泣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

妈妈说“马西娅的椅子”变成大家的“哭泣的椅子”是很自然的,因为我是家里最心软、最喜欢哭的人。我在我的生活中最善于利用这张哭泣的椅子。当我的狗米莉死了的时候,当我爸爸在一次车祸中受伤的时候,当爸爸为我们唱一支有关一个残疾小女孩儿的歌的时候,当我在我们家的黑白电视中看到超人带着一个残疾的小男孩儿飞翔的时候,当我两岁的弟弟特里想成为超人,从邻居家的高墙上跳下来的时候,它都是我哭泣的宝座。每当我的男朋友甩了我,或是我甩了他们,我都会求助于我的“哭泣的椅子”。

不过,我并不是一个不快乐的孩子。实际上,恰好相反,我非常快乐。“哭泣的椅子”为我提供了一个放下我情感包袱的地方,因此我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

当然也有一些时候,我在“哭泣的椅子”上流下的是喜悦的泪水。当妹妹格洛丽亚和我被选为拉拉队的成员的时候,当我被选为班干部的时候,当我被誉为最乐于助人的孩子的时候,当我去上大学的时候,当我从大学回家的时候,当我订婚的时候,当我怀上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我都会流下喜悦的泪水。

当然,如果有其他人需要借用“哭泣的椅子”,我都会很乐意地出借“马西娅的椅子”。比如说,住在街对面的弗兰和鲍伯就时常在我们家的餐桌边与我们一起分享咖啡和故事,有时也会坐在那里哭泣。时至今日,“哭泣的椅子”上仍然上演着一出出故事,它也依然被放在我父母家。弗兰和鲍伯却早已经搬走了。但是鲍伯死后,弗兰又回来使用过“哭泣的椅子”。

一年又一年,“哭泣的椅子”工作得非常出色。所以,我决定在一所教会学校的幼儿班中也这么做,在那里我教了7年书。我在试图安慰我幼儿班中的一个学生的时候,这个念头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孩子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都哭个不停,而且一天当中总要哭几次。他的父母离婚了。小家伙从爸爸手中转到妈妈手中,他永远不知道谁会送他上学,谁又会接他放学。

在举行了一番仪式之后,我宣布“哭泣的椅子”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那只是一把普通的椅子,我把它放到教室中一块比较僻静的地方,并且准备了一盒纸巾。学生们睁大了眼睛听我宣布有关“哭泣的椅子”的规则,他们还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有关“哭泣的椅子”的规则:

1.老师:“哭泣的椅子”不是一种惩罚措施。

学生:我们不会有麻烦。

2.老师:如果你需要使用“哭泣的椅子”,请举手。得到同意之后方可使用。

学生:首先要征询老师的同意。

3.老师:使用“哭泣的椅子”的学生不能弄出太大的声音,不应该干扰其他同学,或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学生:不要尖叫。

4.老师:使用“哭泣的椅子”的时间随各人的意愿而定。以5分钟为宜,但是如果需要也可适当延长。

学生:直到恢复状态。

5.老师:学生和老师都可以使用“哭泣的椅子”。

学生:老师也哭?

6.老师:其他学生不应骚扰或者戏弄坐在“哭泣的椅子”上的同学。

学生:可以哭,不准打架。

7.老师:鼓励其他学生为坐在“哭泣的椅子”上的人祝福,或者特别关注这些人。

学生:要亲切,充满善意,为他们祈祷。

我的学生们几乎都对“哭泣的椅子”怀有敬意。当那个小男孩儿在“哭泣的椅子”上哭得难以抑制的时候,他会用双手把脑袋深埋在手掌中,偷偷地抽泣。这个孩子让我心疼,但是看到其他学生自发地为他们的同学祈福的时候,我又感到由衷的喜悦。

“哭泣的椅子”在我们班上有两年了,它给大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我真希望自己在教学生涯的头五年就开始使用它。我知道每当分离的时刻,每当老师和学生的泪水无法抑制的时候,它就在他们的身边。

在一个特别让人感到疲乏的日子里,我感到就就要被教学任务、母亲的职责和婚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因此,我在课堂上宣布,我要使用“哭泣的椅子”一段时间。我把头枕在手臂上开始哭泣。当泪水流过我的脸颊的时候,我感到了许多小手的触摸。我的学生们走过来,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

老师感到了来自学生的同情。

学生开始明白老师也会像他们一样受到伤害,也会像他们一样哭泣。

双方都学会了如何去爱护对方。

“哭泣的椅子”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责任重于一切

    责任重于一切

    本书针对企业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中“责任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
  •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

    你认识自己吗?当你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呢?谁能不认识自己呢?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和成功的,是有效率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认识自己,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在急剧变革的今天,面对色彩斑驳日渐月新,认识自己更是件困难的事情。有句话说得好,“万千皆识,唯有辩自己”。
  • 做人做事就这么简单

    做人做事就这么简单

    人生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做人固然没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但它存在一定的通则,一定有它的技巧与规律。做人做事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时刻,都需要不断地去校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以善美的心姿融入到生活的舞台上,赢得社会、生活、他人的信赖。历史上的王侯将相、圣贤豪杰,凡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做人做事的高手。他们之所以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成就,完全得益于他们知道了人生的奥妙,懂得做人做事之道。
  • 伟大的凝聚力:世界500强精英团队制胜之道

    伟大的凝聚力:世界500强精英团队制胜之道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大批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知名或不知名的企业。它们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演绎着精彩纷呈而又激烈竞争的大戏,其态势丝毫不亚于狼烟滚滚、群雄四起的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和知名跨国品牌的快速渗入,随着市场竞争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和竞争的不断升级,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生存定律得到充分印证。与狼共舞,就要先学会狼的本领。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培育出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凝聚成中国的国际化精英团队。
  • 厚黑学全书(全4卷)

    厚黑学全书(全4卷)

    本书是一部以史为例、集文学性欣赏性可读性于一身的全书,适于阅读,是青少年朋友和读者为人处世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热门推荐
  • 超级帝君系统

    超级帝君系统

    帝皇一怒,伏尸百万;帝君一怒,万界崩塌!且看一异世少年崛起的故事!
  • 一起混过

    一起混过

    男人可以倒下,但倒下之前,你至少得像个真正的男儿!兵王王兵回归都市,本想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不料无意间卷入地下势力的纷争。为了兄弟,他再站江湖,靠着一双铁拳,一路横扫,成就巅峰霸业!
  • 鹿晗一生永爱

    鹿晗一生永爱

    言冰,鹿晗,他们爱的轰轰烈烈,不离不弃,最后他们会在一起吗?
  • 综漫之悟道

    综漫之悟道

    男主角向昊天跳崖自尽,却转生到综漫的世界里,且看他怎么一步一步变强,最后参悟天道
  • 她来了,请闭眼

    她来了,请闭眼

    她是一个四处游离的鬼;他是一个四处捉鬼的法师;他们青梅竹马,他们也情路坎坷,且看法师如来是如何携“女鬼”幼雅一起捉鬼去……
  • 风不鸣条

    风不鸣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门枕上宠:娇憨妈咪有喜了

    名门枕上宠:娇憨妈咪有喜了

    她,看似弱如花,其实坚似钢。他,看似冷如冰,其实就是冰。可是这坚冰在遇到花后,竟然开始慢慢融化,这不知道吓退多少人。她带着一双腹黑的儿子强势归来,她在父亲的安排进入了他的公司做了他的秘书,不知道救了多少被冰封的人。婚礼上,所以人都说他们的结合是一场交易,却不知这是早就定下的缘份。
  • 你是我此生不舍的柔情:三毛的流离与沧桑

    你是我此生不舍的柔情:三毛的流离与沧桑

    一世清欢,小文员,以文字为生的女子,喜欢自由,喜欢流浪,对人物传记情有独钟,爱研究每个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具有传奇经历的女子,渴望从他人的经历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 首席冷少:独宠正牌千金

    首席冷少:独宠正牌千金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因一场恩怨而被抛弃。恢复身份,却发现那个家已经有一个代替她的人。他是集团总裁,却时时被身边人算计。一场阴谋她救了险些坠海而亡的他,他为报恩处处护她。父母不宠,哥哥不爱,那他来宠,他来爱。标签:暧昧,青春,豪门,萌系可爱
  • 重生末日之前

    重生末日之前

    末日,并不是真的末日,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只是新纪元的开始。世界在异变,众神在升起。这里是神圣时代,这里很现实,也很残酷,这里实力决定一切。这里可以称王称霸,也可以求长生不老,这里强者便是众神。李敬,带着不屈的灵魂回到了世界异变之前的一年,一步先步步先,步步为营的迎着这个前所未有之大变之局。天赋不行那就笨鸟先飞,有了一年的准备,李敬前世悲惨的境遇可否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