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39300000092

第92章 皇帝

恭亲王要谭嗣同先到养福轩小坐,他自己匆忙出去想法联系皇上。

相传养福轩有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一个福字,谭嗣同闲极无聊,便在大厅找了一圈,可并没有看到那个福字。

但是转到内屋,谭嗣同却大吃一惊,他发现那墙上挂着的是陆机的平复帖。这才是国之重宝呀。

平复帖乃法帖之祖,九行八十四字,字字珠玑。若论它的价值,就是十座恭王府只怕也买不到它。

陆机以隶书入草,秃笔枯峰,字迹简约而有奇峤,古质却有洒脱。这正是魏晋时期书法大变时的典型特征。

魏晋时期,涌现了大批书法大家,而秦汉时通用的篆隶书法也由这些书法大家们改变得更为优美洒脱,并渐渐形成了新的字体。而陆机的平复帖就是这段历史的代表。

谭嗣同看到这些的名帖,怎能不心潮澎湃。他神往着魏晋风度,仔细揣摩着陆机的笔法用墨,已经神游物外,竟然忘了身在何处。

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恭亲王轻轻一声咳嗽,谭嗣同才从平复帖里醒悟过来。他回头一看,不知几时恭亲王已经回来了。他身边还站着俩人,一个正是那光绪皇帝。他身边还倚着一位衣着华贵,千娇百媚的女子,应当不是皇后就是贵妃了。

几年不见,光绪已经长高了许多,他眉清目秀,眉宇间也有了帝王之气。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似乎血气不足。

“还不快快拜见皇帝与珍妃娘娘。”恭亲王提醒谭嗣同。

谭嗣同赶忙翻身下拜:“吾皇万岁,珍妃娘娘千岁。”

光绪一把牵起谭嗣同:“爱卿免礼了,知道你来了京城,我这是特意来看你的。”他眼中情真意切之意真切,显然对谭嗣同的到来特别高兴。

早有人送来茗茶,恭亲王请大家落座。谭嗣同不敢越礼,只是拱手站在一边。光绪拉他坐下:“今日不是朝堂,爱卿但坐无妨。”于是四人团团坐下,恭亲王屏退了手下。

谭嗣同毫无忌讳说了张之洞要自己来京城的目的,也向光绪汇报了湖北这一年的改革情况。他说张之洞倒不是关心个人荣辱,只是担心有人借题发挥,要中断湖北的洋务改革。希望圣上慎重处理这件事。

光绪和奕欣一样,开始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他本来是把张煦的折子已经留中不发了的,以为过段时间此事自然就阴消了,听了谭嗣同一说这份折子竟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也是始料不及。

朝中已经斗法了,张之洞身在湖北都知道自己身处险境,自己这个皇帝却还蒙在鼓里,光绪觉得自己真的窝囊。

“旨由上出,圣上只要自己有主意,其实他们也掀不起什么浪来。恭亲王安慰光绪。

“王叔你又不是不知道,万事还是太后说了算,我父亲如果真闹得太后那里去了,我就做不了主了。”

“只怕这背后就是有太后的主意,她怕张之洞步子走的太急了,要借机打压他一下。要不李鸿章怎么敢扣押湖北的物质?他就不怕张之洞参他吗?”奕欣分析。

李鸿章位高权重,在朝中已经无人可以摆布他当枪使。他惟惧老太后一人,想想要真有人指使动他,那肯定是太后了。否则李鸿章不傻,他怎么会无缘无故和一个和自己平级,圣眷正隆的大臣结怨呢?

谭嗣同有朱嬛玉早帮他分析过形势,所以他对局面倒有了见解:“既然这事是太后撑腰,那其实只要哄住她就行了。”

“怎么哄她,太后看似已经交权与我,其实朝中大小事务依然是由她朝纲独断,她本来就是反对我不尊祖宗成法,一心改革的。”

“太后嗜好权利,平生最怕的就是有人来夺权。这张煦一下犯上,揪着张之洞的小过失就想掀翻顶头上司,这是狼子野心,皇上如果在太后面前说穿这一层,您认为太后还会支持他吗?”谭嗣同提醒光绪从夺权着手。这是朱嬛玉教他的说词。

打蛇打七寸,太后一生权谋起家,最忌讳的也就是怕人觊觎她手中的权力。如果把张煦说成是篡权的阴谋家,那太后自然就会对他的看法大打折扣了。这果然行得通,恭亲王连连点头。

“醇亲王除了胆小慎微,遵循旧制,其实他最担心的是怕各地都推行新政,导致国库财税收不上来,因为他主持着太后的园林修建。这需要巨大的开支。皇上如果答应你父亲财政上绝不影响他修建颐和园,我相信作为父亲一定是不会为难自己儿子的。”谭嗣同继续帮光绪分析形势。

“如果没了太后背后支持,醇亲王也不掣肘,那张煦一道状子就掀不起浪来了。”光绪如卸重负。

“皇上还得快刀斩乱麻,就以督抚不和的名义马上把张煦调离湖南,如此这事也有了个结论,不会再给人闹事的口实。同时也实际表明了支持张之洞的态度,这对那些守旧派也是一种威慑和提醒。”恭亲王心思缜密,不忘提醒光绪且不能拖泥带水。

这件事看来可以想法平息了。但李鸿章扣押的机器怎么办呢。他可是以维护国家利益的名义扣押那批货物的,张之洞也承认那是德国人淘汰了的生产线。

但是中国能买到人家的先进技术吗?有了那条别人淘汰的生产线,中国却可以让国家的兵工产业有零的突破呀。张之洞不是无脑傻瓜,他是想积累经验好后起直追呀。

但光绪总不能鼓励大臣去买洋人的淘汰货吧。所以这件事他是不能出面压李鸿章的。

“爱卿,张之洞我会保住,但机器的事你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找李合肥要了。”光绪对谭嗣同说。

谭嗣同头都大了,这个李合肥权倾天下,风头比张之洞还劲一头,皇帝都不敢逼他,自己拿什么找他要货?

好在张之洞看来是无忧了,也算解决了一件大事。机器的事再想办法吧,谭嗣同只能宽慰自己。

自从那年见谭嗣同在擂台上计败日本第一武师后,光绪对这个只大自己几岁的谭嗣同就深深记在了心里。两人年纪相仿,心智相近,自然容易有共鸣。

光绪也是个有抱负的年轻人,所谓英雄重英雄。所以他一开始就对谭嗣同青眼有加,这才有了后来御赐盟主和兰州赠剑之事。

而谭嗣同也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这几年里他在西藏维护了国家主权,在四川清除了日本间谍,在湖北又帮张之洞把洋务运动搞得风生水起。光绪欣慰自己当初没有错过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

这次微服出宫,光绪有一半的心思就是要面见一下这个自己悉心栽培的手下,他还有很多的想法要和这个人交流,还有很多的事情要交给这个人办。

刚才处理张之洞一事谭嗣同的中肯建议再次证明了光绪的眼光没错。他现在对谭嗣同是爱护有加,苦于不能一下把他调到身边办事,但对谭嗣同的倚重之心已经更重了。

“国家如果只靠建几个工厂,买一些洋货,还是改变不了现在这种挨打落后的局面的。谭爱卿,我还有事要交给你办。”光绪对谭嗣同说。

“皇上只管吩咐。”

“上次我要皇叔去兰州,就是要你帮朕多招揽些人才,这事已经刻不容缓了。朕已经亲政,可满朝文武庸庸碌碌,或为太后心腹,或是尸位素餐,竟无可用之人。我即刻就需要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干才来帮朕治理国家。你从现在起就留心网罗一批干才囤积在你身边,我时刻便会提拔他们。”

“广东的康南海就是个有真才实学之人。皇上何不试用下他。”

“此人好高谈阔论而沉稳不足,喜沽名钓誉而德行有亏,比爱卿的仁质厚德,敢于任事还差了些,朕想再磨砺他几年,挫挫他的锐气再说。”

谭嗣同想不到光绪竟然有如此眼光和心术。他说的不错,从自己和康有为的交往看来,康有为确实有这些毛病。看来出身帝王之家,天生就是有政治手腕和懂相人之术的。

“朝鲜的袁世凯敢于任事,还驭兵有方,且不惧洋人,皇上可以留意下他。”谭嗣同推荐了袁世凯。

“嗯,这个人胆子很大,也头脑活泛,朕以后会重用他。可现在朝鲜风雨飘摇,朕还需要他在那里坐镇威慑洋人。”

说道这里,光绪忽然想起一事:“朕记起来了,袁世凯是淮军起家,他能在朝鲜屡立奇功正是得益于李鸿章的全力支持。这个人是李鸿章的得意门生。朕听闻你与袁世凯素来交好,看来张之洞的机器有着落了。”光绪为自己的灵机一动得意起来。

是呀,袁世凯和李鸿章情同父子,自己又和袁世凯有如兄弟,而且袁世凯狡黠多谋,他一定会有办法帮自己的。谭嗣同拍拍脑袋,感谢皇帝提醒。

光绪为自己终于计胜谭嗣同一筹高兴。他笑着对谭嗣同说:“要不回机器也不紧要,朕还有一事你得赶紧为朕筹谋,朕准备推行新政

来全面改造国家。而需要颁布哪些新政,制定什么计划,如何全面改革,朕心里也一时没底。你要尽快帮朕拟出一个尽量完美的草约出来。这件事皇叔也要出谋划策,谭爱卿也可以征询张之洞的意见。但今年一定要给朕一个满意的交代。”

谭嗣同没想到光绪如此雄心勃勃,如果真的能复兴这个国家,那是万民之福,谭嗣同如何不支持!他满口便答应光绪自己一定办好这件事情。

君臣不住不觉已经聊到了天黑。恭亲王要留皇帝用膳,光绪想着还要去给太后请安,便谢绝了奕欣。带着珍妃匆忙回宫去了。

聊了半天,那珍妃只是陪在皇帝身边安静的坐着,并不插话,很是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妃。谭嗣同对她印象很好。

“裕隆皇后是太后的亲侄女,皇帝对她很不喜欢,只是慑于太后淫威才不敢反抗。所以皇帝平时只带着这位珍妃出行。”恭亲王见谭嗣同赞扬珍妃,便告诉了他这些宫廷闺闻。

谭嗣同要急着想法去找李鸿章要机器,也不留在王府吃饭了,他辞别恭亲王出来,一边往浏阳会馆赶,一路想着心事。

这光绪似乎很有大志,也懂得御人之术,而且对谭嗣同信任有加,按理说谭嗣同应该兴高采烈。可不知道为什么,谭嗣同隐隐还是有些不安。

一个皇帝要偷偷摸摸出宫,又急着赶回去给一个老太后请安。他能自立吗?只怕骨子里也是和他父亲一样,对那个老太后深深畏惧吧。否则一个皇帝,怎么连皇后也不能选自己心爱的女人呢?

可如果这个男人也拯救不了这个国家,那还能依靠谁来改天换地?

这时天空里突然下起雪来。人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国家会不会好起来?

同类推荐
  • 混天元记

    混天元记

    明成祖时期,江湖上存在着一个叫做“集英会”的门派,其势力极为强大,甚至朝廷也不敢轻易得罪。集英会门主——剑神秦朗,手持重魂剑,力量可劈山兮。集英会二门主——当代卜师白一孤,神机妙算,一招玉凌步法出身入化。集英会三门主——人称影王杨风,擅长各种暗器,速度无人匹敌。(本故事纯属虚构)
  • 峨眉群侠

    峨眉群侠

    公元1142年,岳飞为秦桧污陷,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命,将其杀害于风波亭,享年39岁。京师内外,无不哀淘痛声,陷入一片悲愤与无望之中。时隔20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与金签下《隆兴和议》,也叫《乾道和议》,无疑是雪上加霜,自此南宋内乱不止,兵戈不断,民不聊生。而此时的西南诸路,以峨眉山为中心出现了一批批豪侠,从公元1142年到公元1279年,他们武功精湛,智谋过人,外战金兵元兵,内助各地守将护城,惩奸锄恶扶弱济贫,斗智斗勇挽救即将灭亡的宋朝。他们就是峨眉派,江湖人称峨眉群侠。
  • 天涯明月刀之风烟起

    天涯明月刀之风烟起

    一篇基于《天涯明月刀ol》世界观之上的轻武侠
  • 火焱昆岗

    火焱昆岗

    从汉匈和亲到五胡乱华,一个青年身上有多少前朝和他类似的青年的影子。融合的不仅是武功,更是习俗。冲突的不仅是民族,更是观念。传承的不仅是侠义,更是情感。(这可能和这里别的武侠不大一样,也许是我发错地方了)
  • 剑荡七荒

    剑荡七荒

    “列千元!为了一本七绝剑谱你已经将你们整个列家搭进去了。如今还要执迷不悟吗?”“执迷不悟?你等小人竟然为我太公列开阳以性命拼来的宝物对我列家上下六十四口痛下杀手。现在竟然还要我三兄妹束手就擒?你当我们是傻子么?今天我就是玉石俱焚也不会让你们得逞!啊云!烧书!”“是,大哥!”列千元身后一个青衣少年应道。“……大哥,这书烧不坏!”“什么?竟有这等事!”“小辈,你想死么?”一个声音在列千元脑海中响起。“何人?”“吾名七绝仙人,九不悔!”………………
热门推荐
  • beyond the city

    beyond the c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医药系统

    重生之医药系统

    意外回归,面对偏心祖父母,面对各种自私自利的亲戚,面对已知的未来。林穆璇表示背靠系统大树好乘凉。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论君子

    论君子

    之前的一些散文,陆陆续续先发上来。小说随后再发。
  • 女校大仙医

    女校大仙医

    唐逸凭借小小微信系统,结交各路神仙。帮西王母打离婚,为唐三藏治阳痿,和李天王拜把子。搞物流、做地产、开银行,成就三界第一大亨。嫦娥:唐哥哥,人家的胸口好疼,你来帮我按摩一下吧。七仙女:唐逸欧巴,你上次给我做的全身按摩好舒服,我六位姐姐也都想试试呢。苏妲己:小糖糖,我们家那口子又去找姜子牙斗嘴去了。今晚是你来找奴家,还是奴家去找你呀?
  • 破世法尊

    破世法尊

    异世大陆,破世之尊!位面林立的空间充斥着机遇与危机!漫漫修行路,吾心坚且硬犯我者,必诛之.....
  • 神宅的幸福生活

    神宅的幸福生活

    神宅刘林带着一个随身空间,开了个小店,天天宅在店里!在一次外意中认识外星智慧生物(单色)单色也是个懒虫,两个不同位面的生物一拍即合,都当起了全职宅男。整天玩于网络,于是精彩的故事在网上开展了!要知道是什么样精彩故事,请看正文.....本文不种马,不爆力,不热血!喜欢看这类的朋友请绕道!因为是网文会有很多不合理的情节,只要读者看得爽快,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合理的!本人10多年书龄了,现在书荒中,想找一个不种马(现在到处都是种马),轻松,爽快书!结果百度不知道N次了,没找到喜欢的,就干脆自己动手写一本心目中的书
  • Ancient Poems

    Ancient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让梦想照亮未来

    让梦想照亮未来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契约魔王以太独角兽

    契约魔王以太独角兽

    以太共存体是突如其来的力量。导致全国百分之1的人类拥有了以太力量,以及以太召唤的能力,可以说是契约召唤,召唤出各种使魔(无论正邪)称之为以太使魔,而我也是一名拥有这等力量的人类,我召唤的是一名自称魔王的魔女,我因为被魔王半强迫加入以太战争,我的魔王以太物语就此展开。
  • 刁蛮小姐:倾尽一生我也爱你

    刁蛮小姐:倾尽一生我也爱你

    火爆脾气的她在某种不经意间爱上了腹黑霸气的他,可是,面对家人的逼婚,她该如何选择?与自己的未婚夫相见,才发现是他!她对他全力以赴,由于某种原因逼迫他对她冷漠相对,她伤透了心,选择离开。五年后,刁蛮小姐回归,她对他却冷漠相对,试问,我们的男主还能挽回女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