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300000033

第33章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3)

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类”,所以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费尔巴哈看来,生活世界是由人和自然构成的。所谓生活,就是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在这里,人与自然是直接面对的,没有任何中介,一切都是透明的。正因为如此,人是直接吃自然界、喝自然界,等等。从认识角度说,人可以直观自然界,可以认识自然界本身,因为自然界是人所直接面对的对象。

对生活中的根本问题,首先,在费尔巴哈看来,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异化宗教力量对人的自由的压迫和对人本质的遮蔽,从而导致了人性的分裂。他说:“信仰使人跟人分离,用超自然的统一、信仰之统一来代替基于自然的统一和爱”。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无产阶级生活的全面异化,即“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在生活中,不仅有物质性的异己力量,还有精神性的异己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就超越了费尔巴哈将生活异化等值于宗教异化的狭隘视野,对生活世界进行全面的审查。

第四,费尔巴哈与马克思都致力于消除生活世界的异己力量,从而达到人性的回归,实现人的自由本质。但是二者对异己力量和“自由”的理解不同,消除异己、实现自由的手段与途径也不同。

在费尔巴哈看来,只要通过批判有神宗教,解构宗教,揭示“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点,人是宗教的尽头”,还原宗教的本质于人的本质,从而建立爱的宗教,人成了自己的上帝,这样就消除了“自我”的分裂,使人回到了自身,由此获得生活的自主与自由,因为“爱乃是实践的无神论,爱乃意味着在内心中、在意念中、在行动中否定上帝”,到此解放人的任务也就一次性完成了。由于他把宗教还原为“人”、抽象的无差别的“人”,这样,费尔巴哈的宗教也是抽象的“宗教”,因此他认为只要“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就够了。费尔巴哈批判的是生活之“末”,实现生活目标的手段是乌托邦式的。

对生活的理解上,首先,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生活”本质上是市民社会的生活。在费尔巴哈看来,“生活”即是利己行为以及日常生活,即是对快乐与幸福的追求本身,即是享受“爱”。然而所有这一切在马克思看来只是市民社会的生活,而不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生活,尤其不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对此,马克思评论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恩格斯在拿费尔巴哈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比较时也说:“根据费尔巴哈的道德论,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只要人们的投机始终都是得当的。”

第五,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中,费尔巴哈特别突出的是宗教生活。宗教应该说是探讨费尔巴哈生活哲学不可略过的重要维度。在费尔巴哈的生活哲学中,宗教生活成为“人的生活”独特性之所在。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因为在费尔巴哈看来,“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而人却具有双重的生活。在动物那里,内在生活跟外在生活合而为一,而人,却既有内在生活,又有外在生活。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也就是宗教生活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其二,在他看来以往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他希望通过宗教批判来还原人的类本质。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思考可清晰地呈现出费尔巴哈哲学“生活”的宗教特征。

这里的宗教和费尔巴哈批判的宗教不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过去这种关系是在现实的虚幻映象中(借助于一个神或许多神,即人类特性的虚幻映象)寻找自己的真理,现在却直接地而不是间接地在我和你之间的爱中寻找自己的真理了。归根到底,在费尔巴哈那里,性爱即使不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费尔巴哈对另一类宗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公开与基督教决裂,提出了“人创造了神”这个批判基督教的基本命题;公开揭露了产生宗教的认识论根源,指出形成宗教的社会心理原因乃是人的利己主义的本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依赖感;此外,他还揭露了宗教恶劣的社会作用。费尔巴哈由此以间接方式批判了封建制度。

在社会历史观上,费尔巴哈从自己的人本学立场出发,把利己主义说成是人的本性,把两性之爱说成是道德原则的最高体现,主张建立一种“爱”的新宗教,企图以此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他所宣扬的人性论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起到一定的进步意义。在对爱的阐释上,费尔巴哈认为,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他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而且这是在一个分成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的社会里。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中的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一团和气地痛饮吧!简单扼要地说,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和它的一切前驱者一样的。它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而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也进行了批判。他指出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外化产生出自然界的理论是用一个自己创造的概念引出客观物质世界的语言游戏;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只是思维自身与自身的统一,因而是虚假的,其实只有人才是这种统一的基础和主体。他还指出,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是神学——思辨神学”,“绝对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要否定神学必须同时否定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地位,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但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唯心主义一起抛弃,未能完成扬弃黑格尔哲学的历史任务。

费尔巴哈坚持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以及统一性,明确肯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在许多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发挥。但他的唯物主义仍属于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的范畴。批判黑格尔否定感性事物的实在性,以存在的概念或抽象的存在作为哲学的开端的唯心主义。指出黑格尔哲学论述的出发点存在是不真实的,是想象出来的存在,是空的思维。从思维派生存在,从无创造世界,是违反理性而有害的。哲学应从现实的存在开始,哲学的最高原则应是人的本质。

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思想是第二性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物质的反映。在政治上,他反对君主政体,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1870年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晚年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的。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未能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把它发展成为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思维是人脑的属性,物质世界可以被人认识。他重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也注意到理性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必要性,但他并未深刻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以实践作为驳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但他的实践主要是指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未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对认识世界的重大意义。他把自然界只看作单纯的客体,仅是感觉直观的对象而非实践改造的对象。他未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的互动作用以及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把人的认识单纯归结为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

在政治上,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资产阶级民主制,代表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激进集团的利益。在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他抛弃了极有影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这对青年马克思、恩格斯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对宗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上帝不过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反映。他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批判黑格尔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加以颠倒,主张物质先于精神。他把自然界与人提到了首要的地位,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规律性与必然性。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上的自然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因此他的唯物主义是“人本学唯物主义”。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丢掉了其中的辩证法,看不到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能动性,不了解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还鼓吹普遍的爱的宗教、爱的道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时,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内核”。

延伸品味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以前最杰出的唯物主义者,19世纪30、40年代在德国宣扬并捍卫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他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家。最初费尔巴哈是一个唯心主义的黑格尔主义者,黑格尔哲学处在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折点上,它既是对古代、近代哲学的最高综合,又是滋生、分化、孕育现代哲学的分叉点和出发点。费尔巴哈哲学的出现对于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都是至关重要甚至具有决定意义的。

马克思、恩格思对费尔巴哈有很高的评价。马克思说:“和黑格尔比起来,费尔巴哈是极其贫乏的。但是,他在黑格尔之后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因为他强调了为基督教意识所厌恶而对于批判的发展却很重要的某几个论点,而这些论点是被黑格尔留置在神秘的朦胧状态中的”。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教主,请赐教

    教主,请赐教

    一朝穿越,却成为废柴。虽是公主,却为天下人耻笑。离家出走,却遇上奇葩教主。话不多说,教主,请赐教吧!
  • 几世倾家为君

    几世倾家为君

    上山当土匪,下山变才女,拳打北海蛟龙,脚踢万两白银
  • 梦境之灵

    梦境之灵

    在一个只会出现在传说中的神秘世界—梦灵之境中,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黑暗势力入侵了这里,并企图统治它。在万分无奈之下,梦灵之境的守护者—神圣之光金光梦极耗尽灵力,将所有守护之灵释放到了地球,让黑暗势力无法控制他们,并暗中在地球上选了一位救世主,希望她拯救梦灵之境。梦灵之境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而救世主,又能否拯救这里?
  • 窥仙觅道

    窥仙觅道

    何为仙道?飞升仙界就算窥得仙道吗?何为天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就为天之道吗?何为人道?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馀,就为人之道吗?那敢问天道何在?一个来自小山村的落魄修真界大家族嫡系,机缘巧合踏上修真求仙之路,在一步步艰难的踏上修真界顶端的时候,他剑指苍天,质问天道,为自己而问,为天下苍生而问。而这时,乌云翻滚,降下劫数....
  • 超级纨绔系统

    超级纨绔系统

    纨绔不可怕,就怕纨绔牛逼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不要问我在干什么,我要么在装逼,要么在装逼的途中……
  • 凡越传

    凡越传

    从无间炼狱归来的少年,身负弑父罪名,面临世俗审判之时,却不闻、不辩、不解、不悟;唯有默默在心中种下复仇的火焰,待到燃烧之日,要焚尽那世间一切罪恶……举杯浮月影,拔剑动星芒!我凭坚决之意,要穿出重雾直见诸天真相;我借琉璃之心,可洞鉴今古化净众生魔障;我怀缥缈之梦,游遍四海九洲,但朝自在无忧之处远航。且看星芒,我名,无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史上最诡异的穿越,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华丽的棺材里。不仅如此,身旁还躺着一个“死人”。史上最狗血的相遇,莫过于稀里糊涂的在棺材里失身。不仅如此,那死了七天的鬼王夫君神奇的活了过来,从此将她宠上天。只是历经七夜绝宠后,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天大的阴谋。她失了身,被剜了心,从此万劫不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姗姗来迟别来无恙

    姗姗来迟别来无恙

    小武,说过很多次喜欢你,玩笑也好,认真也罢,如今我再也没有勇气继续等下去了,繁华落尽,唯愿你岁月静好!小静,我错过那么多都不在乎,如今错过你让我觉得生无可恋,无论多久我都要找你回来,请你原谅我的姗姗来迟,再见时可以笑着问候:别来无恙
  • 三国小神棍

    三国小神棍

    唐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乃天降仙人,辅佐魏王曹操平灭四方诸侯,本将一统天下,不想天不假年,功未成而身先去,唐高祖李渊不忍世人再次陷入乱世之中,毅然起兵接过曹公夙愿,一统天下,建朝大唐。而这一切的开端要从一个下水道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