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300000024

第24章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1)

思想大师档案

全名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国别德国

生卒年1724年—1804年

出生地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

爱好独自一人室外散步,风雨无阻

思想大师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属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终身生活在东普鲁士(East Prussia)的这个小城市哥尼斯堡(Knigsberg)中,他的父亲是个皮匠,而母亲是虔信派教徒(Pietist),这对康德的影响很大。

1737年母亲去世。1740年9月24日康德考取哥尼斯堡大学。在大学里,他学了古典文学(Classics),哲学和物理学。1746年父亲去世。《论活力的正确评价》一书付印,该书于1749年出版。在大学毕业后,康德在贵族家庭担任了八年的家庭教师。

1755年以拉丁文论文《论火》得博士学位。同年,康德成为哥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Lecturer)。还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第一次在长期统治人们思想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1766年担任王室图书馆副馆长,1769年是康德的哲学思想发展的关键一年。由于受英国经验主义影响,特别是省察到休谟所提的有关因果联系有无必然性问题的重要意义,他从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哲学的“独断的美梦”中猛醒过来。开始从“先批判时期”向“批判时期”过渡。1770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而这个职位曾由他的老师Knutzen担任,并提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理》论文进行答辩。1797年,他辞去大学教学工作。1780年,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期。在1781—1790年的10年间,构成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导论》、《判断力批判》三部巨著相继问世,另外还刊行了《未来一切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以及其他10多篇论著。在德国,康德的声望日隆,他的新哲学在德国的影响下不断增长。1792年起担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

经典著作

由于康德生活很刻板,一板一眼,才有了康德后来极为严谨、条理的著作。他的著作主要有:《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1781),《未来形而上学导论》(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1783),《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原理》(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s of Ethics,1785),《道德形而上学探本》(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1785),Metaphysical First Principles of Natural Science,1786,《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1790),《理性界限内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Bare Reason,1793)《论永久和平》(Perpetual Peace,1795)。《法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学科的论争》、《实践观点的人类学》,以及逝世之前由他的朋友编辑出版的《逻辑学》、《自然地理学》和《教育学》等。其中,《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引起普鲁士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不满,责令康德终身不得对宗教问题进行著述和演说。

内容精要

《教育论》(Education Theory of Kant)于1803年出版,全书共六章。康德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他的哲学思想,改造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因此“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应是自由的,但“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尤其强调发展儿童的天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使人人都成为自身目的,都得到自我完成。

在《教育论》中,康德把16岁以前儿童的全部教育分为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从初生儿起,依序进行。16岁以后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技能,但这已不在康德这里所说的教育的范围之内。

在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体育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体育是广义的,包括保育、管束和教化。他主张婴儿的保育,应完全顺乎自然。从幼儿开始,则需加以管束,防止儿童把自由发展成任性,可以适当地使用体罚。但他认为教化是积极的措施,主要靠游戏帮助儿童掌握各种器官的运用,锻炼体力、技巧、信心和胆量。游戏之外还要及早教儿童劳动。劳动不仅能锻炼器官,更重要的是带有目的性,强制性,具有培养道德习惯的作用,能为日后的事业心打下基础。

康德关于智育方面的见解是以其知识论为基础的。

关于知识的来源,在经验论者看来,除了按照同一律对观念进行推演的数学知识以外,一切从不知到知,都靠每个人的此时此地的经验,经验总是新出现的。当然有类似的经验,但无所谓必然性、普遍性。唯理论者认为知识主要是分析的,所以有必然性、普遍性。在康德看来,双方恰好均不理解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真正性质。这种知识既是从未知到知。又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既是“综合的”,又是“先天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原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正是由于一个根本的、不变的、继续不断地存在着的“自我意识”或“统觉”,它的特殊功能是对感觉印象发挥综合作用,才产生出知识。康德着重点明人类的真正知识原来是先天综合性质的。这是哲学史上的崭新观点。康德称之为“我思”的统觉的综合统一性,是他的认识论的核心。单纯的多样性不是认识,认识必须是连续的、贯穿的、内在联系着的、有生命的思想。认识总有创造性。认识要建立起一个独立于个人感觉的、又是规律性的对象。他把世界一分为二:在自然界或“现象”世界里,一切都是必然的,这就是科学知识的领域;在超自然或“本体”世界中。必须假定自由的存在,这便是意志或道德的领域。为了沟通这两个领域,他声称必须假定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创造世界的目的就在于调和必然和自由,使人得以完成其道德的本性。

智育的重要不在于增添知识,而是训练心理功能。这在体育的教化阶段就已开始了。心理功能分低高两级。低级心理功能包括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等。记忆力是心智发展的基础,要及早训练,但不可死记,要以感觉(如利用实物或画图)和理解帮助记忆。高级心理功能即逻辑思维活动,包括理解、判断和推理。他主张以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启导儿童“洞见原理之所在”。他还把实践引进到智育方法中来。例如学地理,便要学绘地图,学了文法规则,须要作造句练习。德国古典哲学所发展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康德在德育方面的思想相当丰富。而这与他的有关实践理性思想和关于自由的思想密不可分。关于实践理性,康德有很多具体论述。理性的实践活动与理性在认识活动方面的成果有什么样的关系?行为善恶与教育程度、知识多少、见解高低是不是有密切联系?康德并不否认教育、知识以及见解等条件对道德行为的关系。但是,从道德的根本性质看,关键不在这些。道德的关键在乎理性本身,在乎实践理性。“无论我对于世事怎么样无经验。对世界的一切变故怎么样不能够准备,我只要问我自己说:你能够立志要你的标准成为普遍规律吗?假如不能够,你这个标准一定得要除掉;这并不是因为它对我或是对别人会发生什么害处,乃是因为它不能够作为普遍规律,而同时理性却强迫我们无条件地尊重普遍规律。固然,我还没有看出这种尊重是以什么为根据,但至少我懂得这种尊重是对于一切我的爱好所要献给我的事物的价值都重要得很多的价值作评价,并且我懂得行为要出于纯然对行为规律的尊重,而这种必要就是义务——对于这种尊重。一切其他动机都得让步,因为有了它,意志才会本身就是好的,而这个意志的价值才是高于一切的。”实践指人的意志对于对象起作用的行动。道德是为理性自身的规律所决定而不受任何个人欲望影响的意志的行动。这就是“良心”的哲学含义。决心下得时,意志就是善良的,就是善,就是道德,至于做起来是否成功。那是次要的,尽力实践之后,即使未能成功,也丝毫不影响善良意志的无上价值。单凭这样的善良意志,“它仍然会像一颗宝石那样自身闪闪发光,有如其全部价值就在它本身”。善良意志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的决定纯以理性为根据,它对理性所提供的道德规律无上尊崇,从而把客观的普遍原则转化成为主观的实践原则,这就要求完全不考虑个人的欲望,不顾利害地遵从规律。对于人,遵从规律是义务,是责任,理性的规律俨如命令。道德必须是不顾任何后果来实践这种绝对的命令。

自由概念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伦理学的核心,社会实践活动上的种种复杂情况,只有通过“自由”概念才得以豁然贯通。每个人通过道德实践意识到自由,也就是意识到自己不属于现象世界无休止因果联系的连锁,意识到自己属于智性世界或理想世界,意识到自己正是从感觉看无非现象的对立面:通过道德实践直接意识到的真正的自我,曾是不可知的自我成了千真万确无可置疑的我自身。康德的道德律,在普遍的形式下,却包含着明确的具体指示,而这个指示并不是其他,却恰好是要求每个人在行动上实现理性所要求的普遍性。在这里康德把新兴资产阶级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个人主义道德理想转变成为全体的个人利益的高一级的理想,表现了在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代表身上常可见到的脱离现实的思辨性理想。

事物是具有连续性的。感性与知性之间有想象力,它提供作为直观与概念二者之间中介的范型。知性与理性之间有判断力。判断力的作用,在认识方面是:当掌握了普遍规律时把一定的特殊置于某一普遍规律之下。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也需要判断力的作用,就是还没有普遍的规律,需要为特殊对象寻求一种它可以从属的普遍规律。康德把这种作用叫做反思的判断力。反思的判断力虽然不同于认识中的判断作用,但也并非与认识全无类似之处。反思判断力根据自然界之适合于静观的主体,对自然界下判断,是美学领域,如果反思的判断力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有如合乎目的,是目的论领域。

同类推荐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南非的生活,活跃在祖国撰写了甘地拒绝压迫,反抗专制的印度圣雄的心路历程。
  •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着,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家国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热门推荐
  • 景小泽你这个坏蛋

    景小泽你这个坏蛋

    一场误会,一场阴谋,景小泽三年沉寂,一朝发力,欲搅他个天翻地覆。一个巧合,秦雪灵被无良导师带进了神坑,嬉笑怒骂,把景小泽搞得无比头大。当超级黑客遇到机灵小女子,会不会造成火星撞地球?
  • 掌门师伯太傲娇:邪女娶夫

    掌门师伯太傲娇:邪女娶夫

    她本是天界一枝花,却恋上了俗世的锦绣繁华。一场穿越,她来到了宋朝,成为了异姓王爷的掌上明珠。他倾国倾城,冷若冰霜,却唯独对她一人特别。“师伯,你好美,笑起来比嫦娥仙子还美,宛若深海宝石般。”南宫惋璟眨巴着明眸感叹道。“。。。”苏子歌笑容一僵,转头看向一边笑得灿烂的师弟脸上爬满黑线。
  • 魔蝎座女孩

    魔蝎座女孩

    魔蝎座是什么概念高冷、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坚持、能耐力超强,不,魔蝎座还有你看不到的一面。
  • 从“放牛娃”到宋氏家族的奠基人

    从“放牛娃”到宋氏家族的奠基人

    《从"放牛娃"到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现代教育理念研究》以烜赫一时的宋氏家族的缔造者宋耀如的教育理念为核心,探讨美国“斯巴达——基督教”精神对他的影响;探讨宋耀如倪珪贞自觉的有计划的细致入微的家庭式教育;探讨家族式教育对一个民族,对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是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 武神尊者

    武神尊者

    玄武大陆,据说已经有两百年没有出现一位武神级别的强者,成为武神是那么容易的吗?小轩告诉你,武神还真是那么容易,因为这是人品问题。
  • 高手的悲催生活

    高手的悲催生活

    他有徒手治疗绝症的玄功,还有是个身居省长要职的父亲!可他却是个私生子,亲生父亲暗中帮助他,可父亲明媒正娶的老婆打压他......跟他同甘共苦的孤儿楚洁被陷害了,董晓雨也被陷害了,还有其它美女.....他有钱有能力,头上顶着无数光环,可身边的人总是在受伤!
  • 吾之战争

    吾之战争

    战争中存活的人们,心中是否还有一丝的人性,是苟延残喘,话说热血一搏,直到战争的结束呢?
  • 陆少掠爱上瘾

    陆少掠爱上瘾

    “叶语尘,要怪就怪你是他的女人。”“陆霍轻,你这个恶魔!拿我来对付他,你是一个男人吗?”“我是不是男人,刚刚你最清楚,刚才你不是很享受吗?”男人残忍一笑,落下蜷缩在床边的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兄弟你瘦了

    兄弟你瘦了

    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语段只有单纯的阐述让80末90初的兄弟们回忆当年的青春岁月
  • 菜鸟爱人

    菜鸟爱人

    错过了花季雨季的暗恋,相逢在茫茫人海之间。青梅竹马抵不过一见钟情,一见钟情终究是旱花一现。不喜惊天动地的倾城之恋,只羡平凡生活的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