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93600000003

第3章 《三皇五帝》(三)黄帝战蚩尤

三皇都不是指单个的人,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接下来的五帝,则都被定义为了单个的首领。

传说炎帝神农氏最后是因为尝食了有毒的植物断肠草而不幸去世的。首任炎帝姜石年在位140年,活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

姜石年娶奔水氏之女听詙(音拔),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女儿就是著名神话《山海经》中那个大名鼎鼎的填海的精卫。

炎帝姜石年死后,炎帝神农氏部落的首领之位由儿子魁继承。魁死后,其子承继承首领之位;承之后,其子明继位;明死后,其子直继位;直死后,其子里继位;里之后,其子哀继位;哀之后,其子榆罔继位。到姜榆罔之时,炎帝神农氏部落已经传承了8个首领,都是父子相传,享国520多年。

再说其时的少典部落,第N任少典氏又娶了有蟜氏部落的女子附宝为妻。有一天,附宝到外面游玩,突然天降大雨,耀眼的闪电绕过北斗星,亮光照亮了郊野,附宝感觉自己怀孕了,25个月之后,生下了一个孩子,少典氏为这个孩子取名为云,这就是后来的黄帝。因为黄帝长得龙颜凤目,生下来不久就会说话,所以少典氏很喜欢他,就留他们母子生活在****河边(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漆水河)。附宝经常到****河边去洗衣,因为她长得非常美丽,人们就把那段河叫做姬水,所以,黄帝又姓姬。

史书上说黄帝和炎帝姜石年都是少典的儿子,这种说法要这样理解,他们并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是炎帝是某一代少典氏的儿子,而黄帝则是500多年后又一代少典氏的儿子,他们同宗,但却并不同父。

黄帝本姓公孙,又因长于姬水,所以改姓姬,因为居住在一个名叫轩辕(今河南省新郑市区一带)的山坡上,所以取名轩辕,号轩辕氏。说到这里就有必要介绍一下中国姓氏的来历,不然许多人常常会为此感到困惑,感觉古人的姓氏怎么会那么古怪。

姓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当时以母系血统为纽带形成了一个个氏族,每个氏族为区别于其他氏族,就必须得有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姓。所以中国许多古老的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如姬、姜、姚、姒等,这时候的姓大多来自于原始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而部落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又与图腾有关。而氏的产生,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阶段,氏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父系氏族的称号,或者是父系氏族首领的称号。大体来讲,某一个氏族为什么取了某一个氏,跟这个氏族或氏族首领、族长所居住的地点、分封的食邑、所任的官职或所做的事情有关。比如燧人氏、有巢氏等,跟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关;还有这里的轩辕氏,是因为住在了一个名叫轩辕的山坡上;其后兴商的名相伊尹是因为生活在伊水边,所以以水为姓;兴周的姜子牙吕尚,是因为他的先祖被封在吕地,所以以吕为姓等等。

姓氏是标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宋代史学家刘恕曾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是说,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自于何处的标志,而氏,则是区别子孙后代分化于何处的标志。可说是准确地解释了姓、氏的联系和区别。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居住地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就出现了同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不同的氏或是父子两代不同氏的情况。比如炎帝最初来自于少典氏(有熊氏)部落,而当他发明了农业之后,就成了神农氏,与之前的少典氏(有熊氏)区别开来;炎帝部落的几个分支,如炎帝朱襄氏等,又与炎帝神农氏相区别;春秋时的荀林父,本是荀姓,因为担任晋文公所设的中行将,所以在荀姓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行氏”等等。原始时期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姓没有氏的,而首领的子孙如果不继承首领地位,或者是得不到封号,也基本上不会跟氏产生多大的关系。那些被分封出部落之外的同姓子孙,为了体现他们地位、财富等的不同,就有必要改一个别的氏。而女子则一般称姓,主要是为了防止同姓通婚。所以说,氏主要用来区别贵贱的,而姓则主要用来区别婚姻的。当然了,只有贵族才有氏,而平民百姓一般没有氏。而到了战国之时,长年战乱导致秩序紊乱,森严的等级制度被打破,那么氏作为“别贵贱”的作用也就渐渐淡化消失了,只作为以男子为中心的家族的标志,氏也渐渐取代了过去姓的地位,人们往往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直到今天。

弄清了上述姓氏的来源,此后再要是遇到一个古怪的姓氏,那么就应该不会再感觉到诧异。生活中有一些好事的人编段子丑化日本人说,日本人的名字来自于他们祖先野合的地点,这不是历史的真实,不过参考一下倒是更有助于理解姓氏的起源。

据载,黄帝生活在公元前2700年至2600年左右,活了118岁。他的诞辰相传是农历的三月初三,民间俗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之说。

黄帝20岁的时候,继承了有熊国国君的首领之位。传说黄帝即位之年为公元前2697年,中国的道家因此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黄帝部落。

黄帝生活的时期,正是炎帝部落统治的衰微时期。其时炎帝神农氏部落的首领是第九任炎帝姜榆罔。姜榆罔居住在空桑(今山东西部到河南东部之间的地区),四方诸候相互侵伐,战乱不止,残害百姓,其中以九黎部落的蚩尤最为凶暴。姜榆罔的势力非常衰弱,已经没有能力去征服这些诸侯,最终被迫向北迁居于涿鹿(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于是黄帝带兵征伐,打败了许多的部落,其他部族的首领见状,纷纷前去归附他。之后便形成了中原的黄帝部落、西方的炎帝部落和东方的蚩尤部落鼎足而立的局面。

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在现今的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一带,也就是今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江西一带。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并且九黎部落的人擅长制造刀斧、弓弩等各种各样的铜制兵器,所以战无不胜,势不可挡。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攻打别的部落,并最终侵占了炎帝的地盘。炎帝姜榆罔起兵抵抗,但却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所率的九黎部落打得一败涂地。姜榆罔不得已向北逃走,向驻扎在涿鹿附近的黄帝求援。于是炎、黄二部落联盟,并联合其他的部落,在涿鹿的田野上与蚩尤进行决战,这就是上古时期著名的“涿鹿之战”。

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精良的武器和勇猛的将士,占据上风。在三年之中,黄帝与蚩尤先后打了九仗,但都没有取胜。在其中一仗中,大雾迷茫三天三夜(神话传说中,大雾系蚩尤所作),黄帝的军队陷入困境,大将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带领黄帝的大军冲出迷雾。

最终双方的决战在冀州的原野上展开(今河北涿鹿一带属于古冀州),黄帝命令应龙(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其后相传大禹治水时,应龙用尾巴画地成江河,引导洪水入海)蓄水,想用水淹蚩尤的军队,但碰巧遇上大风雨,黄帝一方的形势极为不妙,正在危急时刻,突然雨过天晴,黄帝非常高兴,在大将风后、力牧的帮助下,率领军队向蚩尤的军队发起攻击,结果大获全胜,活捉了蚩尤。

这场大战后来被演绎为神话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了九天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传说夔是东海中的神兽,形状像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角,只长了一条腿,每次出现都会发生狂风暴雨。它还浑身发光,就像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就像雷声那样震耳欲聋。黄帝把夔皮蒙在鼓上,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人们和兽类听到这种巨大的声音之后,都非常恐惧骇怕。黄帝与蚩尤最终决战于冀州之野,双方都命令巫师作法,希望借助神力来征服对方。黄帝命令有翼的应龙蓄水,准备淹没蚩尤军队,而蚩尤则请来风伯和雨师,纵大风雨,大雨飘向黄帝这一边。黄帝的军队落了下风,于是赶快请天女旱魃下凡制止风雨,大雨顷刻停止,雨过天晴,蚩尤军队见状感到非常惊诧,黄帝乘机指挥军队掩杀,最终击败了蚩尤的军队。大战之后,应龙和旱魃因为参加大战导致元气大耗神力大减,所以无法再返回天上。旱魃居住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连年大旱,而应龙因为无法返回天上,所以天上也没有了降雨之神,导致人间连年不雨。而有趣的是,近代环境考古发现,在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气温不断升高,冰川融化和降雨都骤然停止,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留下了海退的遗迹。涿鹿之战中那些神话传说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当时的气候变化情况相吻合,可见这些神话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一段时间的历史事实,并不是全无根据的想像、杜撰。

黄帝活捉蚩尤之后,命令给他戴上枷锁,然后处死他。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乱,于是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较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每一片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至今,作为蚩尤后裔的苗族同胞仍有枫树崇拜的传统。而在现今山西省运城市南的盐池中,池水呈红色,民间称之为“蚩尤血”等。

涿鹿之战后,一部分东夷族融入炎、黄部落,共同形成后来的华夏族,而部分没有融入炎、黄部落的,其后裔成为南方的三苗、西方的羌族等少数民族。九黎部落不仅是今天苗族的先民,而且是南方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先民。大量的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表明,蚩尤作为九黎的首领,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苗族的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黄帝部落(华夏族)所败,最后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

蚩尤所统率的九黎部落,在当时具有非常发达的物质文明,在当时三个大部落联盟中是非常强大的。蚩尤还发明了金属冶炼,并制造了金属兵器。这使蚩尤被后世尊为“兵主”,即战争之神。周、秦之时,国家每逢出动军队,都要祭祀蚩尤,汉高祖刘邦起兵之时,也祭祀了蚩尤,以示对他的尊敬、缅怀,并希望他能为出征的军队带来庇佑。

蚩尤还建立了法规,实施刑法,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缔造者。他用刑法治理九黎部落,使治下的人们普遍感到畏惧。蚩尤死后,天下再次出现****,黄帝于是命人把蚩尤的画像画在军旗上,一方面鼓励自己的军队,另一方面威慑天下。叛乱的诸侯见到蚩尤像,都以为蚩尤还没有死,于是全都不战而降。

长期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因为强调“正统”,史家又多有“成王败寇”的写史传统,所以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常常被描述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流传甚广。那么相应的,蚩尤自然也就成了“凶暴”、“乱臣”的代名词。自近来以来,人们对蚩尤的评价才渐渐趋于客观,蚩尤和黄帝、炎帝一起,共同被尊为中华三祖,受到华夏族人民的纪念。

同类推荐
  • 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编撰的关于太原的普及性质的图书。本书追溯太原的历史、发展进程、太原的特殊地缘特点以及特色的文化风貌,并且着眼现在看待太原建国之后的发展转型经历,展望十二五之后太原未来发展的规划。是一本纵观古今、并且涉及太原方方面面的内容的图书。
  • 上将潘凤

    上将潘凤

    一个未来人穿越到了汜水关外,上将潘凤的身上。大战当前,潘凤是接着被砍呢?还是想办法把华雄砍了!
  • 水浒别讲

    水浒别讲

    黄屋朱轩半入云,涂膏衅血自欣欣。若还天意容奢侈,琼室阿房可不焚。
  • 法西斯运动

    法西斯运动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水煮宋王朝

    水煮宋王朝

    一个人想成功,就得有成功的条件,比如背景,比如才华。李京来到这大宋朝,外忧内患纷纷扰扰,各种改革纷至沓来,李京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热门推荐
  • 文学

    文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地逍遥行

    天地逍遥行

    天地无双!世人无同!天亦有道,人亦有路!逍遥天下。
  • 六十种曲琵琶记

    六十种曲琵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重修百年回地球

    重修百年回地球

    地球一载,大陆百年。一次意外,城市上班族杜云霄穿越到先秦炼气士飞升之地——炼气大陆。在异界大陆修习千年,欲返回地球却不幸陨落,最终一缕残魂借体重生,修得筑基圆满之时,恢复前世记忆。……他,手掌异界超级电脑,潇洒异界修行。他,能否登临强者之巅,顺利返回地球。(新书《古墓强者仙界纵横》已经发布,欢迎围观,拍砖撒花。类别:仙侠--现代修真)
  • 破道之天

    破道之天

    神秘棺木来到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棺木之婴,被抚养长大,林溪。少年修仙行,看他如何,走出一条传奇之路,“踏过星河,破开天道,欲看这天是否能遮我的眼;走过大地,行过苍茫,欲问这地能否埋葬我的身!”
  • 吸血鬼领主

    吸血鬼领主

    我选择堕入黑暗,只是因为我不舍这片迷人的土地。法尔斯·德·希尔原本只是个纨绔子的小法师,在家族败落后,萌生了重现家族辉煌的梦想,在无奈变为吸血鬼后依然不死这心,走上了领主的道路。
  • 地狱的王者:魔帝临凡

    地狱的王者:魔帝临凡

    陌生的异界中,魔帝终于觉醒了,他要开始为自己的前世复仇,聚集着各族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红颜知己们,他誓要讨个说法,他相信自己早晚有一天会站在万神之上,高喊着:神也只能被我踩在脚下……
  • 万古刀皇

    万古刀皇

    李天本是家族大少爷,突遭劫难伦为家奴,任人宰割。努力修炼,逆天改命,终于摆脱家奴身份却遭人刁难。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一次他不会在任人欺辱…一人、一刀、杀尽天下负我狗!!
  • 来谈谈这所谓的恋爱

    来谈谈这所谓的恋爱

    我们爱三小只,请不难盲目的爱,尊重他们的决定,请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们的身上。我们唯有支持,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