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900000024

第24章 懂得自我学习的人最富裕(1)

我认为我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从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学海泛舟】

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但是,达尔文能成就这番伟绩,走的恰是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他虽然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是他自己说:“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从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的父亲罗伯特.达尔文是当地名医,他的祖父伊拉兹马列斯.达尔文也是位名医,对于生物学的研究极有兴趣,并且还是个提倡生物进化观念的先驱者。

达尔文受他祖父的影响,从小爱好自然。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从10岁开始又搜集各种昆虫、贝壳、鸟蛋和矿石。他对学校里教条式的课程几乎不感兴趣,只爱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或者读课外书。有一本名为《世界奇观》的书,描述了古代七大奇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他朝思暮想地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迹和现有的珍贵植物。

但是,命运还是给这个小奇才开了一个玩笑。16岁那年,依照父亲的安排,达尔文和他哥哥一起进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难以维系当时的学习,只读了两年就转学了。尽管被困在自己没有任何兴趣的医学院,他还是凭着自己对大自然的热情,在那两年里,自己研究动植物学,经常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去潮水退落的沙滩上拣取动物,有时候甚至一起做动物解剖。此外,他还热衷于和朋友们一起旅行或打猎。

他的这些怪异行为受到了父亲的质疑,他父亲认为,他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求上进。为了不使这个儿子将来一事无成,给家里丢脸,他将达尔文送至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使他戴上了神学的枷锁。

但是,达尔文始终无法投入大自然研究之外的事业中,他没有沿着神学的道路走到底。在剑桥大学期间,有两件事大大地影响了年轻的达尔文。一是他读了两部书: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著的《南美旅行记》,以及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著的《自然哲学人门》。这两部著作激起了达尔文火一般的热情,他很希望自己能在自然科学的宏大建筑上添砖加瓦。

另一件事是,他巧遇“伯乐”——有名的植物学教授亨斯洛。亨斯洛精通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长期不断地观察和研究自然。亨斯洛教授因势利导,鼓励达尔文努力钻研地质学。达尔文听从他的意见,读了好几本地质学著作,并且在短时期内考察了家乡附近的地质情况,绘制了一套彩色地图。

达尔文快毕业时,亨斯洛介绍他跟随剑桥大学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去北威尔士旅行,考察了那里的古岩层地质。在这次旅行考察中,达尔文学会了发掘和鉴定化石,学会了整理和分析科学调查的材料,并且总结出一条十分有益的经验:某些现象如不注意观察,即使有显著的特征也极容易被忽略掉。后来的事实证明,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就是一个显著而历来被人们所忽略的现象。

从达尔文个人教育经历来看,不难理解,他从自学中所获得的知识,远甚于他在课堂上所接受到的学问。

【智慧心语】

就一个人一生所获得的知识总量而言,大部分并非学校老师所授,而是靠自己学习所得。古往今来,像达尔文一样成就大业者,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独自刻苦钻研。大发明家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小学,靠自学取得一千多项发明而闻名于全世界。著名数学家笛卡儿靠自学,在二十三岁时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华罗庚教授早年在小店当学徒,他也完全是靠自学,成为世界著名数学家。法拉第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从一个未曾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铁匠的儿子,一跃成为英国第一流的科学家。

我们知道,随着知识的不断膨胀,各类信息量急骤增长,需要学习的知识量已大大超过了在校学习的有限范围;而且,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陈旧率加快,许多新知识是靠学校学习无法获得的,这就必须要靠自学来补充。

有这么一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一天,一位老大爷在江边钓鱼,一个七岁的小男孩蹲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临走时,老大爷收拾好渔具,捡出一条鱼送给小男孩,让他拎回家。这个小男孩却摇摇头。老大爷问:“是不是太小了,那你挑一条大的吧?”这个小男孩还是摇摇头。老大爷又说:“嫌少吧,你多拿几条回去?”这个小男孩仍然是摇摇头。老大爷有些不惑,又问:“这样吧,这些鱼都给你了?”这个小男孩看看那些鱼,又看看老大爷,还是摇摇头。老大爷看着小男孩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道:“你想要什么?”小男孩这才不好意思地说:“我想要一条钓鱼杆。”老大爷问:“为什么?”这个男孩说:“我以后可以自己来钓鱼。”老大爷哈哈大笑:“孺子可教也。”于是,老大爷爽快地把钓鱼杆送给了小孩子。望着小个子乐颠颠地扛着钓鱼杆远去的背影,老大爷自言自语地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现成的鱼只够吃一次,如果学会了捕鱼的方法,那么一辈子也吃不完。

孩子们进入学校学习,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我学习。我们如果把知识的技能比作“黄金”,那么,良好的学习能力就是“点金术”。黄金固然可贵,然而却难以和点石成金的本领媲美。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将这句话用在学习上,就可以说“给我学习的能力,我就能囊括万千世界的信息。”

凡是教,目的在于达到不教。——叶圣陶

【学海泛舟】

叶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老主张学生本位的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事业的中心”,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叶老曾经多次尖锐地批评满堂灌的做法,他多次批评一些教师把学生当成装东西的袋子、瓶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瓶子,瓶子里短少些什么,就给装进些什么。……正因为把学生看成瓶子,‘装进去什么’的想头不召而自来。……东西装在瓶子里,东西自东西,瓶子自瓶子,不起什么混合作用或是化合作用。两种作用都不起,还有什么旁的作用呢?”

叶老认为,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千古不易。自己努力,才有进步。教师与朋友无论如何高明,总之只能从旁启发,尽切磋的责任,代替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搞好学习。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纯粹被动的学习态度必须彻底打破。学生不应该把教师的讲授看作学习的终极目的;教师的讲解只是发动学习的端绪,学生必须自己再加研求,才可以得到能运用于实际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知识的获得就如婴儿学步,“孩子看见人步行,非常艳羡,于是循着他的本能,努力学步,后来竟自己能走了。只有自己能走了,才可以算知道了走的意义,具备了走的知识。”

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启发,“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知道学生应该怎样学才能像吃东西一样,完全消化,化为血肉;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教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才能使学生得到真实的东西,一辈子受用不尽。”“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同样,他以婴儿学步做类比:“老师讲,目的是要达到不用讲,好比帮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扶着他走;进一步让他自己走,在旁边护着他;最后完全可以放心了,就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

总揽教与学,叶老主张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课上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教师相机诱导。“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关于问题教学法,叶老曾批评教师满堂问:“像牧人拿着长竿子赶羊群似的,务必驱使学生走上老师预期的路线,说出老师预期的答案来。这个办法好像是启发式,实际还是灌输式。”而应该“让学生劳心劳力,提出些问题来,指出一些工作来,教他们自己去搏斗,搏斗而遇到了困惑的时候,然后请教教师、教本或讲义。”“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教师在课堂上,“他们忽略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提醒一下,他们弄错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纠正一下,他们遗漏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补充一下,不过如此而已。”

【智慧心语】

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能够自己学,学到老。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也指出:“我们必须改变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到知识的陈旧教育思想,要使学生从‘不教不会’变成‘无师自通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人为了求生存和为了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和完善过程。”

学生学习是为了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当他们能够把学校所得的经验作为基础,去应对未来生活上的挑战,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既然如此,教给孩子们自己学习的本领才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而知识的灌输远不能满足孩子未来生活的需求。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阿·林格伦

【学海泛舟】

阿·林格伦是蜚声世界的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曾于1958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章。

在瑞典,没有人不认识这个小姑娘——长袜子皮皮。1941年女作家林格伦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在医院,她守在床边。女儿每天晚上请妈妈讲故事。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呢?”女儿顺口回答:“讲长袜子皮皮。”是女儿在这一瞬间想出了这个名字。她没有追问女儿谁是长袜子皮皮,而是接着这个奇怪的名字讲了一个奇怪的小姑娘的故事。

皮皮一个人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生活完全自理,富得像一位财神,壮得像一匹马。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违背成年人的意志,不去学校上学,满嘴的瞎话,与警察开玩笑,戏弄流浪汉。她花钱买一大堆糖果,分发给所有的孩子。她还带着她的小伙伴——两个曾经循规蹈矩的乖孩子开始了种种有趣的游戏与冒险。他们捉弄那些保守迂腐的大人们,过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最后,三个孩子吃下了可以令他们永远不会长大的神奇药片,他们坚决地认为“大人没什么可羡慕的。”

最后,长袜子皮皮整理成儿童读物,瞬时,皮皮成了儿童们的新偶像。对全世界的儿童来说,皮皮是一个令人喜爱、近乎神秘主义的形象,她不受社会上的任何约束,把孩子贪玩的天性发挥到了极致。其受欢迎程度可与福尔摩斯、唐老鸭、米老鼠、小红帽和白雪公主相媲美。

读过林格伦的儿童读物的人都会注意到,她书中的孩子们大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皮皮就是如此。他们也许不擅长古板的教育体制规定孩子们掌握的一些东西,但他们都具有一颗纯朴的赤子之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得以健康快乐地生活和成长。一个世故的大人也许会担心,他们长大了该怎样去适应社会呢?然而,一个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和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一定会比大人们统治的已知世界更糟糕么?这倒未必。

随着现代自由教育思想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严厉要求儿童,无条件服从的教育只会使他们产生压抑和自卑感,让他们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创造力,远比死读书和考试分数更重要。就如林格伦所说:“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同类推荐
  •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本书内容包括:面对苦难笑一笑,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面对艰辛笑一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面对苦闷笑一笑,适时给心灵放个假等。
  • 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本书内容包括:工作保障生存——工作就是为自己干的、工作奠基事业——没有职业何谈事业、工作磨砺人品——好人品助你打开成功大门、工作积累人脉——人脉为成功插上腾飞的翅膀、工作实现自我——在工作中展示自我挥洒自我等。
  • 人生提醒:心态篇

    人生提醒:心态篇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来。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旦失去他,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本书记载了100多个爱情、亲情和哲理故事,并附点石成金的人生感悟,让人感动,给人激励。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平实、平和的文字,揭示了爱情、婚姻、生活、人生的真谛,以及夫妻之间、情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它告诉我们,无论男女,做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保持淡定,就能收获幸福。 当一个人把寂寞当作人生预约的美丽,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寂寞了。
  •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本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
热门推荐
  • 鬼才王妃

    鬼才王妃

    21世纪的特种兵因为队友的背叛穿越到了一个痴傻小姐身上。。。。。。。。
  • 南迦巴瓦的金顶

    南迦巴瓦的金顶

    人类,正在被内心极端的自私吞噬着,世间成为一片苦海。相传,南迦巴瓦的金顶可以指引着“五行者”找到能够净化人类心灵的圣洁灵光。所以,为了拯救人类世界,一项历时千年的浩大工程进入了关键时期.....
  • 王子你别拽

    王子你别拽

    国际黑帮少掌门申海成,总是拽拽冰冷的他,却爱上了可爱美丽的她宋佳佳,屡次为她差点丢掉了性命,总是喜欢霸道的叫她:“女人,你是我老婆”另一黑帮的新任掌门人冷莫寒,人如其名一样冷漠的他,总是默默的为她佳佳付出,第一次夺走了佳佳的初吻,还霸道的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女人了”林枫全国际被最大的一个杀手组织“暗杀”的少掌们,第一次在酒吧见到佳佳,就被她落寞的身影所牵动,当他知道佳佳竟然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之后,他选择默默的保护,将那份爱埋在了心里
  •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据卫生部报告: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超重者2亿,肥胖者6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万,更严重的是每天还在增加数以万计的新的年轻的“三高”患者。2007年,在北京市各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25%的病人同时伴有糖尿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10%是单纯的糖尿病,有40%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而有50%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 预见一步未来

    预见一步未来

    如果你能预见未来?那就好办了,可以预知所有的危险和福源,然后去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不,没有那么简单。预见不是普通的能力,而是超乎你想象的力量,这种力量会随着你的成长逐渐觉醒。那么最终,你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颠覆性的力量呢?
  • 天御风暴

    天御风暴

    人们都说运气也是成功的一部分,那么他一定是上辈子积攒了太多的狗屎运。原本他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了,却在一次偶然的试炼中,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从此,他踏遍诸天万界,战尽各路豪杰!在这个神奇的大陆上,书写关于他的不朽传奇……
  • 小人物偷得大人生

    小人物偷得大人生

    李四平只是个普通的人,他的名字更是普通的掉渣。四平八稳是句成语更是爷爷对他的期待,希望他的人生平平安安,四平八稳没啥大起大落,就这样过一生
  • 梦逝成殇

    梦逝成殇

    在这个小说中,我所要写的都是一些很平淡,很平常的事,也许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但我就是要把那个年代的气息与平淡幻化成文字,让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人们慢慢的去感受,也许会有那么一点点会刺痛你的心脉,让你有一丝的感动与怀念!有些事逝去后,我们恍若做了一个梦,不知所措!生活的不如意,生命的无常,让我们开始念念不忘过去,过去的忧伤成为一道美丽的殇,时刻在梦中徘徊,醒着做着未来的梦,睡着了做着自己不曾知道的梦!有时,醒着,却在做梦,有时,睡着了,仍在做梦。梦,是现实,梦,是虚幻。沉浮在人生的长河中,总希望到达人生的彼岸,而彼岸却永久的活在梦里。梦,会缓缓的走来,梦,会悄悄地逝去,走来的,总让人欣喜若狂,逝去的,总离殇在落寞的年华中!那年的暴风雨,你让我在心里埋藏下了梦,那年的麦子地头,成为永恒的梦,那年的校园里,有着一群少年狂热的梦。逝去的,到来的,都会终将过去,一曲悲壮的凯歌奏响梦的前曲,一幅荒凉的风景画描摹出梦的永恒,一盏淡淡的清茶品味出梦的醇香。啊——流年的梦,已逝去,流殇在心动的岁月中!谱写出一曲《梦逝成殇》的慨叹!
  • 云境大陆

    云境大陆

    英雄四起,群雄争霸,无数新鲜的头颅和滚烫的血液祭奠着强者的对峙。在这个大陆,征服与被征服时刻上演,阴谋与诡计穿梭其间。在这个大陆上,有忠诚与背叛,有正义与邪恶,有真实与虚伪,有遗忘与欲望。若是强者,谁不欲为王?谁不欲取下这个大陆?可这不光是一场天下的争霸,当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举目皆是逍硝烟时,人们沦失在虚假的救赎之中,朝着神膜拜。当最后一战打响,虚伪的神会露出真实的面目,所有的强盛和衰落都将面临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