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5000000128

第128章 斯套佛·柏恩致利笛阿·亚竭

【人物简介】

斯套佛·柏恩,是一个画家,因他所爱的利笛阿·亚竭和她的丈夫言归于好,不再用心于他,他便由于失望而变得癫狂。

利笛阿·亚竭,人物不详。

【书信内容】

(一)

我最景仰的夫人与女友!今天为我三十三岁的生日,所以我没有做事,惟坐在我的书桌面前,反复思念我的母亲,生育抚养我的劳苦;因为人生在世,能体察万事万物,便是一桩乐事,自有美术以来,此事就成为美术的工作了。我十分尊敬佛爱巴哈(Feuerbach)为一个艺术家,然他在他的遗嘱上起首就说:“我的生存可以视作三重不幸,第一,就是我竟出现于世”,云云,我看了这些话深有所感。即使他在初时甚感困苦,然当他开始工作颇有价值时,他至少可以看出他的工作足以维持他的生活。不仅是这样,了解艺术的精华即刻就能如分珍视他的作品。他没有厌世的理由,因为一个艺术家即令有许多的失败,只要这些失败不是终极如此的,只要他还有少数最好的作品存在,他对于他的失败是可以不措意的。在佛爱巴哈的“遗嘱”物中也有不好的形像足以为他的最佳的作品之玷的——如在敏兴的马丽圣母及耶稣死时的形像上有三个美丽的罗马女子(Romorinnen),她们没有表现思念这个母亲对于儿子被鞭打磔死的痛苦,但顾虑她们的甜蜜的小口,就是一个例。我对于佛爱巴哈这样的说法,是认他为本世纪大艺术家之一,我在这种前提之下对他下批评,这是不待说明的。他的作品颇有造诣,但常是过于矜持,失去真正的直接的感觉,所以种种形像不见得常能充分表现它们应当表现的神气,它们为观众所摄,不能任情所之,它们差不多是因恐惧心使自己败坏了。绘画,雕刻,和建筑等等总是因你所想像的感觉而表现感觉的,因为只有你的感觉投入死的材料中,才构成艺术的作品,这种作品本来就只是把你的感觉向别人表现出来的媒介。所以凡没有蕴于中的,即不会形于外,刺上不会生出无花果,也就是这个道理。人性是要在艺术中表现的――依照人性的品质形成作品的等级,从幼稚的平庸的企图起至天才的产物为止。这种说法适合于一切称为“艺术作品”的东西,并且由此可以作出下列的推论:努力形成你自己和你的感觉,意志,使它们值得宣示于他人,努力使你自己对于你使用的工具得操纵自如,因此不独可以想像艺术的作品,并且可以创造这种作品,使他人对于你的意思能够了解,且能够留下一种印象。(我觉得这些话说得没有错。)

1889年9月2日于罗马

(二)

亲爱的利笛阿!当着凄惨的星期四日我在罗马,癫狂病院的主任向我报告你的起居。他说你十分满意地和亚密尔(Emil)向某处旅行去了。这是我被捕以来第一次得到关于你的消息。你深深知道那些事是于你有益的,我也不能来支配你。可是你如背叛我,那你对于自己所做的事,当负责任。你很晓得你是我所爱的唯一的女子,我自认识你以来,我的全部力量是建筑在你的心理的帮助上的——凡我的一切行动都只是为着取悦于你。你又晓得我是怎样尽力之所能及抵制那种诱惑,你如破碎了,使我的力量消灭了,使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归于乌有了。我是应该受此报答么?我在缧绁之中,在羞辱和疾苦之中,只是思念我的爱人。你真正没有心肝么,这是可能的么?你知道人家加我以莫须有的罪名,我是问心无愧。你如果要完全毁灭我,请直截了当地从速干罢。你已经和一个充满了烈火与爱情的丰富生命游顽过,并且将它破坏了。唉,我总不能相信一点,你不致愿意践踏我,试想一想,他终有一次会向你要求我的心灵。

你完全认识我,我在你的面前像一部开着的书一样。或彼或此,请你即刻决定。我愿忍受一切,你可以向我说,你对于我的感情是自欺的;但你不得承认我必须丧身于羞辱之中。我从不敢称你为我的,我在你的旁边即觉得快乐;我具有一种意识,就是能获得一个女性的心灵真正爱我,和姊妹的爱一样,我便终身满足了。你愿意别一个样子,遂使我一败涂地了。每种希望,每种志愿,一切的一切都成了过眼的烟云。

我如没有你的爱情与友谊,我的生命便不复具有价值,但在我了却此残生之前,我还愿获得你两行书,我所要求的既如此之少,请你即予以允许。

你不能够愿意我灭亡;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

我不复能往下再写了。

你的卡尔

4月6日

同类推荐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散文集2010年卷:失踪者的旅行》主要收录了闫文盛的“生年”、“寄居者”、“在异乡”、“世事如烟_”、“时间的斑痕”、“暗部”、“小事物”、“滴水时光”、“向内的旅行”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热门推荐
  • 繁华落尽终释下

    繁华落尽终释下

    幸福的美,或许能够谱写出一段永生难忘的爱情;荡气回肠的经历,或许能够谱写出另一段传奇,轰轰烈烈;伤口的痛却只有自己能够诠释;,浮华三生,似水年华,如梦一场,当繁华凋零,年华不再,青春褪色,人生还剩下什么?有些事明白的太晚,所以总是错过;有些人遇见的太匆,所以注定路过,物是人非事事休,繁华落尽终释下。
  • 瑾荣有年

    瑾荣有年

    当有一天他降临在你面前,你却四处逃窜,你问:我是不是又犯了什么错。你的错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我有多爱你。苏瑾年你就是头猪。
  • 贪玩姐妹在古代:星月传

    贪玩姐妹在古代:星月传

    姐妹俩在逃家时,在海边玩时,不小心溺水了。醒来时发现周围的人都穿着古装,看见自己时吓了一下,这手咋变的这么小嘛,根本就是个小婴儿嘛。既然来了不好好玩玩对的起自己嘛?看姐妹俩如何玩转古代。。。。。。
  • 摩尼教下部赞

    摩尼教下部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之守墓者

    时之守墓者

    别名《辛月传》,一个腹黑女剑仙的故事养成连绵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名为天鼎山的山峰,高耸入云,极为陡峭,而在山腰处却坐落着一所大殿名为极清殿。
  • 青春南京

    青春南京

    一段发生在90年代南京的大学校园故事,回归那段没有QQ、微信和现代通讯工具,但充满了兄弟情、同学情和生死爱情的青春生活。
  • 心灵有约(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心灵有约(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不管有多忙,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在你身边的是不是可以诉说哀肠的知心朋友,你都需要和自己的心经常有个约会。听听它是不是过得开心,听听它想要什么,在乎什么。失去别的东西,可以凭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找回来,可是失去了心的灵性,那么一切也就没了光彩。闲来读读散文,和心灵来一个细致温柔的约会。
  • 无尽世界大冒险

    无尽世界大冒险

    如果你看惯了各种自带脑残光环,无脑越级强杀的主角;如果你看惯了各种废材退婚流,只看前三章就能猜到后一百章的剧情;如果你看惯了各种剧情拖沓,故事情节进展缓慢,一场战斗能打上十个章节的小白文;当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穿越到一个充满巨龙,战争,英雄,恶魔的世界,到底会用怎样方法活下去,到底会和这个瑰丽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然后踏上探索无尽世界之旅,就算不了解故事背景也不影响阅读,因为背景……并没有什么卵用!喜欢这个类型的朋友不妨试试本书,将会带你进入一个个奇妙的世界。
  • 幽梦续影

    幽梦续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侠传

    剑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