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1400000063

第63章 调经论

五种有余不足,都是生于五脏。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

本篇要点

一、说明了经络是气血流行并沟通脏腑内外的道路,邪气也可以由经络传入脏腑或传出体表,所以治疗疾病要重视调治经络。

二、叙述了神、气、血、形(肉)、志的虚实症状及针刺治疗方法,同时指明了疾病症情轻微时的征象并提出刺治方法。

三、阐述了气血相并和阴阳虚实寒热的病理机制和症候表现。

四、介绍了针刺补泻的手法及其作用。

五、提出治疗疾病必须参合四时气候、病邪所在、病人体质、四时气候等情况,采取适当的治法。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但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岐伯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

凡此十种,其气各不相等。

黄帝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而发生百病。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病属不足的也有五种,是怎样发生的呢?岐伯说:五种有余不足,都是生于五脏。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但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始能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五脏相互联系的道路都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人若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

黄帝说:神有余和神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岐伯说:神有余的则喜笑不止,神不足的则悲哀。若病邪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还未见或笑或悲的现象,此时邪气仅客于形体之肤表,病人觉得寒栗起于毫毛,尚未侵入经络,乃属神病微邪,所以叫做“神之微”。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神有余的应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但不要向里深推其针,不要刺中大经,神气自会平复。神不足的其络必虚,应在其虚络处,先用手按摩,使气血实于虚络,再以针刺之,以疏利其气血,但不要使之出血,也不要使气外泄,只疏通其经,神气就可以平复。黄帝说:怎样刺微邪呢?岐伯说:按摩的时间要久一些,针刺时不要向里深推,使气移于不足之处,神气就可以平复。

黄帝说:好。气有余和气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岐伯说:气有余的则喘咳气上逆,气不足的则呼吸虽然通利,但气息短少。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皮肤,而发生皮肤微病,使肺气微泄,病情尚轻,所以叫做“白气微泄”。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气有余的应当泻其经隧,但不要伤其经脉,不要使之出血,不要使其气泄。

气不足的则应补其经隧,不要使其出气。黄帝说:怎样刺其微邪呢?岐伯说:先用按摩,时间要久一些,然后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并说“我要深刺”,但在刺时还是适中病处即止,这样可使其精气深注于内,邪气散乱于外,而无所留,邪气从腠理外泄,则真气通达,恢复正常。

黄帝说:好。血有余和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岐伯说:血有余的则发怒,血不足则恐惧。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孙络,孙络盛满外溢,则流于经脉,经脉就会有血液留滞。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血有余的应泻其充盛的经脉,以出其血。血不足的应察其经脉之虚者补之,刺中其经脉后,久留其针而观察之,待气至而脉转大时,即迅速出针,但不要使其出血。黄帝说:刺留血时应当怎样呢?岐伯说:诊察其血络有留血的,刺出其血,使恶血不得入于经脉而形成其他疾病。

黄帝说:好。形有余和形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岐伯说:形有余的则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形不足的则四肢不能运动。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肌肉,使肌肉有蠕动的感觉,这叫做“微风”。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形有余应当泻足阳明的经脉,使邪气从内外泻,形不足的应当补足阳明的络脉,使气血得以内聚。黄帝说:怎样刺微风呢?岐伯说:应当刺其分肉之间,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伤其络脉,使卫气得以恢复,则邪气就可以消散。

黄帝说:好。志有余和志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岐伯说:志有余的则腹胀飧泄,志不足的则手足厥冷。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骨,使骨节间如有物震动的感觉。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志有余的应泻然谷以出其血,志不足的则应补复溜穴。黄帝说:当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邪气仅客于骨时,应当怎样刺呢?岐伯说:应当在骨节有鼓动处立即刺治,但不要中其经脉,邪气便会自然去了。

黄帝说:好。关于虚实的症状我已经知道了,但还不了解它是怎样发生的。岐伯说:虚实的发生,是由于邪气与气血相并,阴阳间失去协调而有所偏倾,致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各离其所,便形成一虚一实的现象。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则发生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则发生热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则发生心中烦闷而易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则发生精神散乱而善忘。

黄帝说: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像这样血气各离其所的病证,怎样是实,怎样是虚呢?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温暖而恶寒冷的,因为寒冷则气血滞涩而流行不畅,温暖则可使滞涩的气血消散流行。所以气所并之处则血少而为血虚,血所并之处则气少而为气虚。黄帝说:人身的重要物质是血和气。现在先生说血并的是虚,气并的也是虚,难道没有实吗?岐伯说:多余的就是实,缺乏的就是虚。所以气并之处则血少,为气实血虚,血并之处则气少,血和气各离其所不能相济而为虚。人身络脉和孙脉的气血均输注于经脉,如果血与气相并,就成为实了。譬如血与气并,循经上逆,就会发生“大厥”病,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这种病如果气血能得以及时下行,则可以生,如果气血壅于上而不能下行,就要死亡。

黄帝说: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的?形成虚和实的道理,希望能听你讲一讲。岐伯说:阴经和阳经都有俞有会,以互相沟通。如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盛满则充溢于外,能这样运行不已,保持阴阳平调,形体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这就是正常的人。

凡邪气伤人而发生的病变,有发生于阴的内脏,或发生于属阳的体表。病生于阳经在表的,都是感受了风雨寒暑邪气的侵袭;病生于阴经在里的,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房事过度、喜怒无常所致。

黄帝说:风雨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岐伯说:风雨之邪伤人,是先侵入皮肤,由皮肤而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注于大经脉。血气与邪气并聚于分肉腠理之间,其脉必坚实而大,所以叫做实证。实证受邪部位的表面多坚实充满,不可触按,按之则痛。黄帝说:寒湿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寒湿邪气伤人,使人皮肤失却收缩功能,肌肉坚紧,营血滞涩,卫气离去,所以叫做虚证。虚证多见皮肤松弛而有皱褶,卫气不足,营血滞涩等,按摩可以致气,使气足能温煦营血,故按摩则卫气充实,营血畅行,便觉得爽快而不疼痛了。黄帝说:好。

阴分所发生的实证是怎样的呢?岐伯说:人若喜怒不加节制,则使阴气上逆,阴气逆于上则必虚于下,阴虚者阳必凑之,所以叫做实证。黄帝说:阴分所发生的虚证是怎样的呢?岐伯说:人若过度喜乐则气易下陷,过度悲哀则气易消散,气消散则血行迟缓,脉道空虚;若再吃寒凉饮食,寒气充满于内,血行滞涩而气耗,所以叫做虚证。

黄帝说:医经上所说的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生外热,阴盛则生内寒。我已听说过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岐伯说:诸阳之气,均承受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现寒气侵袭于外,使上焦不能宣通,阳气不能充分外达以温煦皮肤分肉,如此则寒气独留于肌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黄帝说:阴虚则生内热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过度劳倦则伤脾,脾虚不能运化,必形气衰少,也不能转输水谷的精微,这样上焦即不能宣发五谷气味,下脘也不能化水谷之精,胃气郁而生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发生内热。黄帝说:阳盛则生外热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若上焦不通利,可使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如此则卫气不得发泄散越,郁而发热,所以发生外热。黄帝说:阴盛则生内寒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若寒厥之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泻,则阳气必受耗伤,阳气耗伤,则寒气独留,寒性凝敛,营血滞涩,脉行不畅,其脉搏必见盛大而涩,所以成为内寒。

黄帝说:阴与阳相并,气与血相并,疾病已经形成时,怎样进行刺治呢?岐伯说:刺治这种疾病,应取其经脉,病在营分的,刺治其血,病在卫分的,刺治其气,同时还要根据病人形体的肥瘦高矮,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决定针刺次数的多少,取穴部位的高下。黄帝说:血气和邪气已并,病已形成,阴阳失去平衡的,刺治时应怎样应用补法和泻法呢?岐伯说:泻实证时,应在气盛的时候进针,即在病人吸气时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刺其俞穴以开邪出之门户,并在病人呼气时出针,使针与气同时外出,这样可使精气不伤,邪气得以外泄;在针刺时还要使针孔不要闭塞,以排泄邪气,应摇大其针孔,而通利邪出之道路,这叫做“大泻”,出针时先以左手轻轻切按针孔周围,然后迅速出针,这样亢盛的邪气就可穷尽。黄帝说:怎样补虚呢?岐伯说:以手持针,不要立即刺入,先安定其神气,待病人呼气时进针,即气出针入,针刺入后不要摇动,使针孔周围紧密与针体连接,使精气无隙外泄,当气至针下时,迅速出针,但要在病人吸气时出针,气入针出,使针下所致的热气不能内还,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使精气得以保存。针刺候气时,要耐心等待,必俟其气至而充实,始可出针,这样可使已至之气不致散失,远处未至之气可以导来,这叫做补法。

黄帝说:先生说虚证和实证共有十种,都是发生于五脏,但五脏只有五条经脉,而十二经脉,每经都能发生疾病,先生为什么只单独谈了五脏?况且十二经脉又都联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也必然波及到经脉,经脉所发生的疾病,又都有虚有实,这些虚证和实证,又怎样和五脏的虚证和实证相结合呢?岐伯说:五脏和六腑,本有其表里关系,经络和肢节,各有其所发生的虚证和实证,应根据其病变所在,随其病情的虚实变化,给予适当的调治。

专家点评

调,即调和或调治的意思。经,指经络。本篇主要论述调和经络气血,这对于因病邪入侵引起人体阴阳气血紊乱所致的各种虚实病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故名“调经论”。

为了说明五脏的虚实病变及针刺调经的意义,本节例举了五脏虚实及其微病的部分症状及治疗方法。这些病证虽欠全面,但这种以五脏虚实分证的方法,却对后世五脏分证及现今临床广泛应用的脏腑辨证奠定了基础。

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奠定了中医的脏腑辨证基础,其实早在《内经》虽未明确提出“脏腑辨证”四字,但其理论雏形也已形成。本篇分列五脏有余、不足的证候具有提纲挈领的示范作用,并进而提示了补虚、泻实的治疗法则。

同类推荐
  • 江湖奇侠传

    江湖奇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山海经

    山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热门推荐
  • 绝世阵法师

    绝世阵法师

    人如何对我,我便如何对人你们给我的耻辱我必加倍奉还
  • 战神飞鹰

    战神飞鹰

    人,神,妖各生活在三块大陆上神族战氏战神唯一的儿子离家出走在人间又会经历怎样的爱恨情仇?飞鹰:“你的梦想是什么?”林敏:“修仙。”飞鹰:“那是什么?为什么要修仙呢?”林敏:“我们村张叔的爷爷的爸爸听说就是修仙修的器械,这都多少代人了,现在他们家还是方圆十里最好的木匠,可有钱了!你的梦想呢?”飞鹰:“那也是修仙吧。”林敏:“你又为什么啊?”飞鹰:“那样,我就可以跟你一起了啊。”
  • 独家绅士

    独家绅士

    他暗恋她十年,她却钟情于另一人。躲避着种种暧昧与告白,她能否认清自己的真心?
  • 凤倾一世:逆天而行

    凤倾一世:逆天而行

    魔族,世间之孽;神族,上天之宠。当身为魔王的冥遇上沦落人间的神界前任公主月,将会发生一出怎样的好戏呢?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上天碧落下黄泉,但愿,今生许下的誓言一定会成为现实…………
  • 腹黑小吃货,夫君大人哪里逃

    腹黑小吃货,夫君大人哪里逃

    这是穿越了?想我陌离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却因为美食穿越了!穿越成婴儿?没事,慢慢长大。成了天界什么悠离公主?没事,当个米虫。被无视了?没……等等!(挽袖,拍桌)公主的威严何在!面对这种尊严问题,叔可忍,婶不可忍!……(站住别跑!我要扑倒你!)面对情商为负值家伙,看我们的吃货小公主如何用尽三十六计扑倒清冷帝君……这是一个腹黑吃货诱拐高冷帝君的故事,也是一部忠犬养成史。本文不雷不狗血。搞笑尽出,是一篇爽文,不喜勿喷(?>ω<*?)
  • 石仓

    石仓

    杨根善是个拐脚儿,他娶了个小自己十八岁的哑巴女人,偏远的石仓山小村炸开了窝,各种评说闲话四处而起.....杨根善的弟弟叫杨根孝,年轻的时候是个木匠,画人民币严打坐了牢,后来却成了大画家出了名,五十六岁他提出要娶小她十多岁的学生......杨根善的妹妹叫杨根娣,辣子嘴豆腐心,年轻的时候一直反对老大杨根善娶哑巴女人的事,自己嫁了个市保卫科干部,谁知患了病。回归自然,感受那段属于父母的爱情,请关注石仓,谢谢。
  • 三命指迷赋

    三命指迷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综找寻

    综找寻

    我向上天祈求,解除你我之间的缘分。只愿你的下一世不再会与我一起受苦被我拖累。我愿用我的全部作为交换。但没想到前来和我交换的神明是他(创世空间之神)他对我说“你想帮他解脱?什么都可以作为交换?”“是的,全部包括我的生命”“那就由你来接管我的职位吧!我将把可以解除你和他之间缘分的东西洒向一些时空,去找寻然后解除吧!”“?你不可能这么好心吧”“呵呵~当然解除用的东西就算你接管我的位置后也要去找,而不是光凭力量可以得到的。而且你要以不同的身份去找”“是吗?无所谓~只要能帮他幸福。什么都可以”“好!那~去吧!”作者:本文主角=智商高+情商低所以请见谅,不要说没节操
  •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巴顿》对戴高乐、巴顿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情侠义江湖

    情侠义江湖

    一块“忠国匾”,便使武林中最负盛名的两个教派,天尊会和天魔教争斗不止,天尊会百余年来,为武林中正派之首,天尊轩辕朔东与手下四大弟子,人人称畏。而天魔教却是武林中邪派之首,教主司马侯与手下四大弟子,一向被视为恶魔。双方水火不容,可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天尊四使中的砚神葛振峰,爱上了天魔四使中的琴魔琴傲雪,两人在经历生死大难后,却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