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街一直是明朝最繁华的商业街道,这里的房子不敢说寸土寸金,一般的店铺也付不起这里的房租。可是就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繁华的前门大街变得异常的热闹。位于黄金地段的中心位置,一家店铺开业了。
店铺开业原本没有稀奇的,可是稀奇的是这家店铺展示出来的雄厚背景。有好事者从上午就蹲在这里,只见锦衣卫指挥使、东厂衙门、五军都护府、甚至是各部官员、边军将领都送来了贺礼。往常别的店铺开业,总有乞丐跑来讨赏钱,可是今天一个都没有。
“乖乖,这阵势该不会是哪个王爷开的店铺吧?”望着这家名叫万宝阁的店铺,一个闲汉砸吧着嘴说道。
“你知道什么,王爷也没有这么大的名字啊,我听说是九千岁的干儿子开的店铺。”另外一个闲汉白了那人一眼,随即八卦道。
“就你知道的多,九千岁的干儿子开店铺做什么,人家坐着就把钱收了。”这没事干的人真不少,旁边另外一个搭话道。
“你们几个干什么的?!”一个锦衣卫的小旗官走了过来,向几个闲汉呵斥道。
“官爷息怒,我们就是看个热闹。”闲汉们可不敢跟锦衣卫的人横,连忙作揖道歉。
“闲着没事就回家抱孩子去,污了贵人耳目,看我收拾你们!”小旗官对这几个人没有好脸,厉声说道。
“官爷恕罪,我们这就走。”闲汉可都是机灵人,告了声罪,起身离开。
赶走了几个闲汉,小旗官又去别处巡视。按说一般店铺开业,哪里要小旗官出面,一般的锦衣卫都能镇住场子吗,只是今天太过特殊,据说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也会来。老大都来了,这些小弟们自然不会不开眼,当然要好好的表现一番。
快临近中午时分,京城众多公侯王府也都或派人、或亲自到场祝贺。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之后,万宝阁正式打开大门,让围观的群众进去参观,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心的观众们纷纷涌入进去。望着万宝阁里各式各样的西洋钟表,观众们一个个看花了眼,要知道一般的人根本没见过西洋钟表,毕竟皇宫也只有十几个而已。他们也是在店小二的介绍才知道这些东西叫做钟表,当得知这些宝贝一般王府也没有的时候,很多人睁大了眼睛。只是高达几百两的价格也让这些人瞠目结舌,几百两足够买套房子了。
当然这些看热闹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客户,万宝阁的后院,一些商铺的掌柜的都在围着两辆马车啧啧称奇。这些天在张全的安排下,几乎京城周围的商家都知道了有这么一辆比一般马车快一倍还多的新式马车,很多人甚至乘坐马车,或者起码跟着这些运货的马车来回走过几趟。
作为商家的他们对新式马车出现的意义一眼就能看出来,很多人都在跟自己的东家商量是不是要把老式的马车淘汰掉。时间就是金钱这个说法可能在场的都不知道,可是他们知道其中的意义。更快的时间,更少的损耗,意味着更多的利润。
每辆马车五百两的价格也让不少的商家打起了小算盘,这一般的马车成本也就是一百多两。这新式马车要贵上五倍,虽然速度是快了起来,可是一样的钱可以弄五辆老式马车。这新式马车究竟是合算还是不合算?
当然打这种算盘的都是家资不充裕的,对于有钱商家来说当然划算,增加老式马车意味着更多的人手和更多的马匹,创造同样的利润需要更多的投入,更何况驾车老手并不好找,好的马夫工资也不低。
明朝有钱的商家多不多?当然多,拿出几千两更换更快的运输工具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马车的质量究竟如何。
还没等他们问起马车保养等问题,就被告知现在因为人手不足,马车的单子已经接到了两个月之后。当然工坊正在增加人手,但是这工匠也不是一天就能训练出来的。除了招收新的学徒之外,王韬已经让合作伙伴们寻找更多的工匠。
这些事情并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王韬也就有时间陪着朱由校喝茶。
朱由校早就听说王韬的万宝阁今天开业,虽然一早穿着便服,带着王体乾和两个太监溜出了宫,一是祝贺王韬店铺开业,另外也是想出来散散心。他现在对于以前拿手的木匠活兴趣渐渐的减弱,总是打造一些桌椅板凳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可是要立志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桌椅板凳什么的,格调太低了。
面对他的这种疑惑,王韬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毕竟朱由校的天赋都在木匠活上,木匠能做的事情本来就不多,更别说利国利民。当然王韬说出那番话也是为了讨好朱由校,倒不是说那番话不对,只是对于朱由校来说他会的并不多,除了木匠活,其他的技术他掌握的并不多。
王韬当然也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便给他指了另外一条路,造船!
明朝初期的造船术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的那些船队,不论是规模还是载重都当时欧洲各国。只是现在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各国的造船技术都在迅猛发展,大明却倒退了,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但没能继续发展,反而把当初三宝太监下西洋使用的宝船的图纸给烧毁了。
日后大明肯定是要走向海洋的,总不能到时候再研究怎么造大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远洋贸易很发达不插一腿的话,王韬都感觉对不起自己,这其中的利润也是非常巨大。
“王师傅朕也想过造大船,只是当年的图纸全部烧毁了,朕心有余而力不足。”朱由校听到王韬建议他做船,有些为难的说道。
“图纸被烧了?”王韬倒是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毕竟他前世也只是一个宅男,又不是历史爱好者,甚至明粉都算不上,自然不知道这种细节的事情。
“您不觉得这样更有挑战性么?最早造宝船的工匠师傅们也没有图纸吧,他们能造出来皇上当然也能造出来。”既然没有图纸了,那么王韬只能激将了。
在王韬想来这事情并不难办,虽然图纸没了,可是当年造船的那些老师傅后人们不能说一点技艺没学到,毕竟明朝工匠都是代代相传,不可能一点技术留不下来,再说古代皇帝想做成一件事情不要太难,更何况只是造船这样的事情。
“王师傅说的有道理,既然当年的工匠能造出来,朕没理由造不出来。”朱由校说到底还是二十来岁的青年,再加上这些日子一直想搞个大的发明创造,王韬这低劣的激将法倒也是起了作用。
“那我就预祝皇上造船成功!”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时候,王韬只能为朱由校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