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200000009

第9章 中世纪的基督文化与(2)

但是,摩西和阿喀琉斯差别很大:阿喀琉斯是爱琴海女神忒提斯和人间国王佩疏斯结婚生下来的儿子。出身很高贵,母亲是神,父亲是人间最尊贵的国王,而且他长得非常英俊,孔武有力,技艺高强。摩西却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的孩子。‘他父母都是很普通的犹太人,在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埃及人到处在杀犹太人的孩子。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摩西的母亲把他装在一个箱子里,丢在河里,希望侥幸有人捡到他,获得一条生路。结果,摩西被一个埃及的法老捡去了。他在法老的家里过着很优裕的生活。从出生看,摩西和阿喀琉斯相比,实在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是他有很不平凡的地方,就是在先知的启示之下,他知道了自己是个苦难的犹太人,是和那些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的人属于同一个种族。他从来不敢忘怀自己的那些苦难的兄弟姐妹。夜里躺在床上的时候,耳边常常响起他们的哭声。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拯救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民族。在他40岁时,有一次看到埃及法老的监工在猛力地抽打着干活的奴隶,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他杀死了那个监工。他由此开始了流浪的生活。那时候他40岁,在这之后的40年的流浪生活中,他每天想到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怎么样把自己的民族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没有任何能力来完成这样的事情。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而且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这样的一种精神,坚持了40年,终于感动了上帝耶和华。上帝耶和华选定摩西作为自己的代理人。他授予摩西三件魔法:第一,手中的手杖可以变成蛇,蛇又可以复归为手杖;第二可以把水变成血;第三,可以传播麻风病,又可以治愈麻风病。摩西有了这三件魔法以后,他就镇唬住那些埃及的统治者,使自己有可能选择一个机会带领以色列犹太人走出埃及。埃及统治者发现以后,带着重兵跟踪追击,追到了红海边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后面是追兵,在这个万分危急时刻,摩西高举手杖,站在岸边向上帝耶和华求救,耶和华在红海当中分开了一条路,露出了一条平整的陆地,使得以色列犹太人可以沿着这条陆地穿过红海。到后边追过来的埃及士兵也下了红海时,红海重新弥合,把那些埃及的士兵淹死在海里。在和埃及的军队作战中,摩西“举手即胜”,他只要把他手里的神杖一举起来,以色列犹太人就打胜仗。当他们走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找不到任何一点吃的东西的时候,摩西向上帝祷告,从天上像雨点一般降下来小圆面包。可以说,摩西是一个战无不胜的神一样的人物。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上帝赐予他的。一旦不听上帝的招呼,马上所有的神力全部失去。比如说,在远征的过程中,有一次,这些以色列犹太人干渴难耐,摩西就用自己的神杖敲击地面,使地面涌出了清泉。在做这件之前,他忘记了向上帝禀报。上帝发现了以后,非常生气,马上剥夺摩西的所有神权、所有神术。摩西立刻就变成了没有任何能力的一个人。摩西非常惊恐,向上帝作了祈祷,请求上帝饶恕他的错误。于是,上帝重新赐予了他神力和神法,他才带领着以色列犹太人走到了“流着奶和蜜的迦南”。摩西看到自己的民族终于摆脱了苦难,有了幸福的平静的生活,他感到自己完成了一件很大的事业。但是,他没有任何一点骄傲自满的情绪。为什么呢?因为他很明白,所有这些事不过是代神施法,所有的荣誉都应该归于上帝。在他120岁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的民族产生新的分裂,他交出了神杖,自己一个人穿着那件褴楼的衣服,走上山顶,在那里孤独地死去。显然,摩西这个英雄和阿喀琉斯就很不一样。我们在阿喀琉斯身上看到的是他对自己的荣誉、尊严的极度重视和敏感。对于所做的事他绝对地认为是出于自己的能力,所以阿喀琉斯是很骄傲的。他很珍视自己的荣誉,为了自己的尊严,他不惜损害本民族的利益。摩西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基督教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和希腊人不同。在4世纪的时候,古罗马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教父,叫圣·奥古斯丁,他说过这样一段很有名的话:“把希望寄托于人是可诅咒的,严格说来,任何人都不会达到享用其自身的程度;因为他的责任不是为自身而自爱,而是为他应当享用的上帝而自爱。”也就是说,作为人,他不应该成为人自身享受的对象。大家应该共同膜拜的只有上帝,人本身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当上帝的光覆盖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才会变得神圣。在《圣经》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臂膀向谁显露呢?……他(指弥赛亚)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耶和华使我们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他将命倾倒,以至于死。”也就是说,人长了一个肉体凡胎,如果说他还有一丁点价值的话,就是他应该把别人的苦难集中在自己身上,耶稣就是这样的。至于你有没有佳形美容,你有没有高强武艺,都不重要。一个人懂得受难,懂得用自己的身体来为别人做赎罪祭,那么这个人他才算是活得有价值。所以我们看,通过摩西所显示的基督教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希腊人是很不相同的。吴宓先生讲,基督教的要旨在于谦卑。在摩西的性格中,谦卑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二骑士浪漫主义

骑士是在欧洲中世纪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当时,各个国家之间经常地发生战争。多数国家的国王都有一支亲信部队,用中国的名词来说就是“御林军”。这支部队是由一些中小地主子弟组成,后来也有一些贵族青年参加。部队的成员不同于一般的平民,带有贵族化的倾向。他们比较有文化,过着很优裕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一匹漂亮的马,构成了所谓的骑士阶级。表现骑士生活的作品称之为骑士文学。文学作品中的骑士把“忠君。护教、行侠、尚武”视为“骑士的信条”,把勇敢、冒险、在战斗当中取得胜利视为“骑士的荣誉”。骑士们还有一种“荣誉”是我们所不太理解,而在西方的骑士文学中常常加以表现的——骑士应该有一个女恩主,这个女思主通常是贵族的已婚的妇女。骑士同她约会,效忠于她,为她做各种事情,甚至为她牺牲。除了骑士的信条、骑士的荣誉外,还有“骑士的风度”:骑士们比较讲究礼仪,比如说,在西方,甚至在我们国家也快要成为一种规范的所谓“女士优先”,就是骑士时代的遗风。一个骑士在给他所喜欢的女人写信的时候,落款往往是“你的忠实的仆人”。这样一种习惯,直到现在,在西方依然相当地流行。骑士在吻一个女人的手的时候,能不能保持优美的姿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风度上的要求。哪怕在发生热烈的爱情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保持一种优美的姿势。骑士的信条、骑士的荣誉、骑士的风度加起来叫“骑士精神”,即骑士文学的思想内涵。

骑士文学有两大类:一是骑士抒情诗,以普罗斯旺为最。还有一类是骑士传奇,有三个系统: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庭系统。在这三个系统里,比较流行的、价值比较高的是不列颠系统,特别是《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各位可以在我们书店里找到一些不同的中文版本。在这些骑士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和我们的剑侠小说相似的东西,例如,它们都是写一些很勇敢的、武艺很高超的人,情节比较离奇,都有一些神秘的描写。但是,西方的骑士传奇和中国的剑侠小说也有一些不同(我说的剑侠小说是指明清到民国时期的作品,不包括当代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的小说),至少有以下两个区别:

第一就是关于忠君的问题。在我们中国的剑侠小说里比较多的还是强调忠君。这些小说的核心人物往往是一个清官,他们忠实地为皇帝效劳,比如说《三侠五义》、《包公案》、《彭公案》。《丁公案》、《施公案》、《于公案》里的包、彭、丁、施、于都是清官。他们要为皇帝办事,要为民除害,要除暴安良,靠谁呢?靠手下的一批快客。到了关键时刻,危急时刻,都要靠侠客们挺身而出,化险为夷,解决问题。这些侠客都是为清官服务的,像展昭一样,是一只“御猫”。在西方的骑士传奇里,骑士们的信条首先也是忠君,但是事实上看这些小说的时候会感觉到,他们更多地还是重视个人的荣誉。譬如说在《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里,有一张150人的大圆桌,哪一个骑士想在圆桌周围占一个席位,首先得讲述个人的英雄业绩,周围听的人,感到他够得上一个英雄,他才可以获得这种资格。个人的勇敢,个人的荣誉,还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不同就是对待女人的态度。在中国的剑侠小说里,剑客一般是不结婚的,即使没有妻室也是不恋女色的,绝不能贪恋女色。但是欧洲的骑士文学不同,如果从中国剑侠们的眼光来看,西方骑士传奇里的那些英雄,都有点像中国剑侠小说里的“采花淫贼”。我们举一个例子:在《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里有一位最有名的骑士叫兰斯洛特,这个人武艺非常高,非常受亚瑟王的重视。但是,他一方面和亚瑟王的妻子桂内维尔偷偷地约会,另外又接受一个叫阿斯特拉特的少女送给他的礼物。他为了王后桂内维尔,可以不骑马而坐小车,这对于一个骑士来讲是有伤荣誉的事情。但是为了自己的女思主,他毅然这样做。为了桂内维尔,他曾经非常勇敢地从两座悬崖之间像剑刃一样薄的桥上爬过。在和别人比武的时候,完全按照桂内维尔的眼色行事,要进就进,要退就退。完全被一个女人的意愿左右,这样的人能算做一个英雄吗?当亚瑟王发现了自己的妻子和兰斯洛特之间的隐清的时候,兰斯洛特非常果断地把亚瑟王的妻子虏到自己的房间里,然后站在门口要和亚瑟王决斗。这种事在我们的剑侠小说里,是不可能出现的,是有背于伦理道德的,但是在西方的骑士传奇里蔚为时尚。骑士对待女人的态度很谦卑,但也包含着某种虚伪,因为他所重视的是骑士的个人荣誉,对待女人的态度是他个人荣誉的一个方面。对于“风度”,他们所重视的是外表而不是内涵。

在骑士抒情诗中,特别是普罗旺斯的抒情诗中,有很多是描写骑士与女恩主的爱情,和与女思主幽会时的情景及感受。我们前面讲到,骑士的女思主常常是一些已婚的贵族妇女。恩格斯在评价普罗旺斯抒情诗时说,它“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个人的爱情,它破坏了封建主夫妇之间的忠减,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一种挑战”。从反基督教禁欲主义这个角度来讲,普罗旺斯的这些抒情诗有其特别的意义。

以上是关于骑士文学的简单介绍。和基督文化相对立又相互融合的还有两种文学现象,一种就是民间英雄史诗,这些英雄史诗大半都记载了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在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英雄。在基督教从天上寻找上帝的时候,这些英雄史诗的创造者在人间、在自己的民族里找到了自己的上帝。这些英雄往往也具有一些神力,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为自己的国家效忠,是受本民族敬仰的强者。英国的《贝奥武甫》、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俄国的《伊戈尔王子远征记》都是这一类的史诗性的作品。

除了这些民族英雄史诗以外,还有一种是反映刚刚形成的城市生活观念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国的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主人公列那狐是中世纪富裕商人和上层市民的写照,作品第一次把狡黠作为审美的对象加以描写,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生活与价值观念。整个故事诗十万多行,富于生活气息,情节生动,所描写的各种动物均具有鲜活的个性,十分有趣。

同类推荐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 谈文说画

    谈文说画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谈文,收录了胡适、林语堂、余平伯等著名文学家的文章;下编为说画,包括张大千、潘天寿等著名艺术家的文章。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以词作著称于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其词作被称为“英雄之词”、“词中之龙”。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辛弃疾除了词作著称于世外,还写有大量的诗文,辛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热门推荐
  • 辰吟离歌

    辰吟离歌

    我们叛逆,我们张扬,我们无拘无束.年少轻狂的我们天不怕地不怕,做事情不用考虑后果,因为我们知道:"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狂暴人猿

    狂暴人猿

    问洪荒大陆谁主沉浮,且看一群猴子引领潮流...
  • 笑傲仙神

    笑傲仙神

    仙路断,神道绝,一小小流浪儿,何以夺天地造化,笑傲九天仙神!一曲笑傲仙神,唱尽古今修士几多煎熬、苦难、血泪······曲终人散,但闻······,不见······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无穿越,不装X,亦非热血爽文,岂有道友垂青?是耶?非耶?且静待大幕徐徐拉开······
  • 身边有它

    身边有它

    它的存在并不是所以人都认为,但它却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窥视着世人心中的秘密,它是幽灵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窈窕将军

    窈窕将军

    三年前,面对你的怀疑与背叛,我选择了刳腹产子,与你割裂。三年后,我穿越归来,武功尽失,容颜憔悴,相逢未必曾相识。山河可以重整,感情如何收拾?天下无战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谁与我一道,手挽着手,一起面对征程上的雨雪风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时光漫过那星海

    时光漫过那星海

    多年前,在那个挥汗如雨肆意奔跑的夏天,乔月白对顾盼宵一见倾心。一碗辣椒面引出的缘分,补习班的偶遇,分班后的同桌,都是他们之间最珍贵的回忆。乔月白本以为可以这样满心欢喜的等到毕业,可当闺蜜莫名的疏离,好友的离世,情敌的打压。这一切一切一齐发生时,顾盼宵却毫无预兆的消失不见。八岁那年的初见,是月光下孩童间玩笑的时光。十五岁的倾心,是篮球场上那无意间的一督。二十岁的分别,是两人心上重重的一道伤。当三年后的今天,他们再度相遇,她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懵懂青涩女生,他亦不是再受家族压迫的少年。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误会一一解开时,却牵扯出了更大的秘密。他们的感情能否坚守如一,还是最终只能错过?
  •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

    比尔·盖茨成功秘诀:向未来进军,不断创新,连续创新。创新可以让自己保持活力,创新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软件企业不能只会呼喊狼来了,而是要拿起武器迎接残酷的战斗,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还是拿出世界水平的优秀软件,与狼共舞。成功的做出风险预测,会让企业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面对商场变换速度的迅猛,经营者们一定要完善老产品,推出新产品,不断提升自己,力求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