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200000028

第28章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1)

俄罗斯的版图并不全在欧洲,相当一部分在亚洲,它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版图最大的国家。因此,它不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国家,它的文化受到欧洲和亚洲文化的夹击,形成的文化不同于英国、法国、德国,也不同于美国,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大师伍尔夫在谈到俄国文学时讲过如下一段话:

单纯朴素的风格、流畅自如的文笔,假定在一个充满不幸的世界“不要用头脑来同情——因为这还容易做到——而是要出自内心”——这就是笼罩在整个俄国文学之上的那片云雾,它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使我们离开自己黯然失色的处境和枯焦灼热的道路,到那片云雾中去舒展……

俄罗斯文学带有一种很沉郁的气质,这是在英国、法国、德国文学中罕于找到的。各位在电影或者图片上看到过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它是那么宽阔用,那么混浊,流动起来那么缓慢而沉重,带有一种苦难的气质。如果我们再听听《伏尔加船夫曲》,欣赏一下著名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边的纤夫》,你的体会就更深。

俄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一个封建的、军事的、农奴制的国家,非常野蛮、愚昧、落后。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甚至当欧洲资产阶级在文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的时候,俄罗斯还在沉睡。除了《伊格尔王子远征记》以外,它在文学方面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称道的。18世纪最初的25年,是属于俄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皇帝的,这位皇帝就是彼得第一,或称为彼得大帝。俄罗斯从他那时候起,封建的、军事的、农奴制的专制制度开始有所改变。彼得大帝是一个性格很奇特、思想很开放的皇帝,他曾自己化装成一个木工到荷兰去学习造船;他把法国宫廷里的礼仪引人到俄国,要求宫廷里的大臣们要说法语、行法国礼节。当时引进来的是18世纪初期的法国文化,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新古典主义文化,对于当时俄国文化的改造起了不小的冲击作用。各位如果有机会参观冬宫,可以领会彼得大帝和他的后继者们在文化上的开放。在这座辉煌的建筑中,收藏有各个国家的文化珍品,包括从中国虏去的巨大石雕。也是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出现了一些俄罗斯自己的重要诗人,我们特别应该提到的,就是各位了解的那位化学家——罗曼诺索夫,他同时是俄罗斯重要的诗人,对俄罗斯语言的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罗曼诺索夫那时候的诗——他的《伊丽莎白登基日颂》是最有名的——也是很典型的、以称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新古典主义的诗歌,他要彼得大帝的后代像彼得大帝那样去勤勉工作和学习。

到了18世纪的后期,由于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俄罗斯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启蒙主义的文学,但是这些文学的艺术价值都不是很高。到了什么时候,俄罗斯文学开始大放光彩了呢?是19世纪初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登上文坛。别林斯基讲,普希金使得整个俄国的文学从幼稚的小学生一跃成为精练圆熟的大师。普希金把整个俄国的文学提升到全欧的最高水平。尽管俄罗斯的历史风云变幻无常,普希金的“俄罗斯文学之父”的地位没有被颠覆过。

整个19世纪的俄国文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或者说是它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特点:

第一,就是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没有哪一个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在19世纪出现了像俄国这么多的名家,像俄国这么多的名作。关于普希金,著名诗人丘特切夫写道:“就像铭记自己的初恋一样,俄罗斯怎能把你遗忘。”把这话延伸一下,就是说,普希金实际上表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刚刚觉醒的初恋时代。丘特切夫本人也是初恋时期的歌者,较之普希金他带有宗教的神秘色彩,因而也就更俄罗斯化。各位知道普希金是在一次决斗中被杀死的,这场决斗的背景是和沙皇有关。普希金被杀死后有一位年轻人写了一首诗:《诗人之死》,矛头直指沙皇,说沙皇是杀害诗人的刽子手。这位诗人由于这首诗被流放西伯利亚,他就是普希金的继承者莱蒙托夫——他在抒情诗方面是可以和普希金媲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篇小说《当代英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是批判现实主义方面的先驱,而它的奠基者,是乌克兰作家果戈理,在俄国的历史上称他为自然派的奠基人。自然派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和果戈理同时在俄罗斯享有盛名的是屠格涅夫。如果我们说果戈理的作品是一种“分明的笑和不分明的泪结合”的格调,是一种在风趣的外衣下面有相当沉重的内涵的作品,那么屠格涅夫的作品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屠格涅夫也贬斥农奴制,也表现贵族生活中的腐败,也表现贵族青年的无能,他也写新人,写英雄。不管他写什么都是明快的、清澈的,在这一点上,他在俄罗斯的作家中显得有点不合群,但是他的作品的的确确是非常明丽,非常好看的。他最早的一部作品《猎人笔记》的主题是揭露、控诉当时在俄罗斯存在的农奴制,这部书是由一些短篇集合而成的。接着写了长篇小说《罗亭》,这部小说写了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充满了革命热情却怯于行动的知识青年,这类知识分子在当时的俄罗斯是非常有典型性的。在而后的《贵族之家》中他揭露了贵族生活当中的那些反人性的东西。人们视为屠格涅夫代表作的是《父与子》。书中的主人公巴扎洛夫是一位虚无主义者,他的观念直接和贵族阶级相对立。在这之后写出的长篇小说《前夜》塑造了一个叫做英沙洛夫的英雄形象,一个革命者的形象。在最后的两部长篇小说《烟》和《处女地》当中有一些沉郁的、苍凉的东西,但总体来说仍然不失其明快。屠格涅夫还有一些肢炙人口的中篇小说,比如《阿霞》、《初恋》。这是小说方面,果戈理和屠格涅夫做出了很大贡献,两个人的风格又是那么不同。在戏剧方面,我们应该提到的是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是那个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的代表作是《大雷雨》。剧中写了一个像棺材一样的小镇,镇上的一个有着微弱自由意识的女人卡特琳娜的不幸遭遇——她最后投河自杀了。著名的评论家杜勃留洛勃夫指出:在这样一个棺材似的小镇上,在封建的桎桔下被窒息而死的卡特琳娜,她的投河显示了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在诗歌方面,我们应该知道的就是涅克拉索夫,他的代表作是著名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在讽刺小说方面,最有名的是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代表作是《格列夫廖夫老爷们》,他用极其幽默又很辛辣的笔法写了一个贵族家庭的灭亡。这个时期还有几位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们作为新文学的保护者和提升者,起了极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别林斯基、杜勃留洛勃夫;另外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他本身就是一位革命家,坐了21年的监牢,又流放了8年,可以说一生中有用的时光都是在监狱和流放中度过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屈服过。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论点——美是生活,美是那种我们应该要过的生活,显示了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的两部重要的小说都是在失去自由的状态下写成的,在知识分子中间很难找到如此坚强乐观的人物。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一天承认乌托邦的价值,人们就不会忘记这个戴夹鼻子眼镜的文弱书生。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幻想,不在追求美丽,那么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毫不吝惜地抛弃这个世界。他是为理想而活的。《怎么办?》写了一种新人的理想,写了一种他理想中的人所应该过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子,叫薇拉,小说写了她和罗普霍夫、基尔萨诺夫三个人的恋爱生活。由于罗普霍夫曾经救了他,他们非常和谐,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在一起过着男女平权的新式生活,但在生活的过程中薇拉意识到自己爱的不是罗普霍夫而是基尔萨诺夫。罗普霍夫发现了藏拉和基尔萨诺夫相爱之后,就在朋友的帮助下制造一个自杀的假象,退出了三个人的角逐,显示了在处理感情关系上的高尚品质。到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向着更深的心灵世界进发,对社会的批判也更加犀利和深刻。这时候出现了两位不仅在俄国,而且在整个欧洲都站在最高峰上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费道尔·陀斯妥耶夫斯基,这两个作家我们下面都还要谈到。这个时期还有一位非常天才的短篇小说家契河夫,他的作品在中国非常流行,几乎无一遗漏地翻译成了中文,他被视为19世纪西方三大短篇圣手之一(另外两位是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契河夫青年时代的小说充满了幽默感,中年时写的小说显得比较深刻,晚年的作品有一些苍凉的意味,总体来说他的作品还是轻松好读的。此外还有一位重要的作家,大家应该知道,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他是一位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向第三种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过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及一些短篇。这位无产阶级文学的“海燕”,他的创作活动广泛展开已经进入20世纪了,不是我们今天所要谈的内容。通过我们刚才的简略回顾——在回顾中还漏掉了很多重要的作家,大家已经感到了19世纪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确是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

第二,这个时期俄罗斯文学是围绕着两大主题展开的。这两大主题我们可以用俄罗斯文学当中的两部作品的书名来标示,一部作品就是赫尔岑(这也是一位很重要的理论家和创作家)的《谁之罪?》,另外一部就是刚才提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整个19世纪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是围绕着这两大主题进行的:谁之罪和怎么办。当时的俄罗斯苦难极其深重,受到了西欧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们,面对俄罗斯这种逼人的社会现实,不能不问这个问题——谁之罪?所以对当时封建的、军事的、农奴制的俄国专制制度的批判就成了几乎所有重要作家的文学主题。在思索“谁之罪”的同时,就是在思索俄国应该“怎么办”。回答是各式各样的,从普希金开始,就提出了推翻沙皇专制的命题,后来有些作家主张改良,也有些作家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唱出了当时的最高音——他提出了一个新人的理想。

第三,俄国文学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的意识。对于知识分子、作家本身的内心世界的反省和忏悔在西方文学中并不是没有传统的。比如说前面讲过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那是一种相当深刻的、对于贵族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反省和忏悔。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卢梭的《忏悔录》。但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进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时期以后,作家对自身的忏悔和反思在西欧作品中很少有直接的显露,他们都在批判社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罪于社会。我们看英国的小说也好,法国的小说也好,很难找到作家对知识分子社会职责和自身欠缺的思考,几乎看不到对自身的忏悔。而在俄罗斯则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俄罗斯的东正教影响很深,知识分子本身具有一种忏悔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同逼人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变成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对知识分子是否尽到了社会责任的反思。许多作品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自己未能尽到社会责任的忏悔,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形成了一个叫做“多余人”的画廊。其中包括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主人公,也包括像陀斯妥耶夫斯基或者托尔斯泰写的很多作品中对他们自己的反思。托尔斯泰几乎每一部作品——不管是长篇小说还是中篇小说——都包含作者对自身的忏悔,而且占着很重要的分量。作为“多余人”,他们大都觉得自己在这个社会上不满意当时封建贵族的生活,厌恶这个群体。但是当他们转向贫苦的农民,转向工人,转向受苦的市民的时候,又觉得和这些人格格不人。当社会矛盾的双方激烈的斗争爆发的时候,他们反而觉得自己无事可做,是一个多余的人。而这种多余人的位置是由自己来确定的——由自己的思想格局、心理气质、性格上的弱势造成的。这方面的思考相当深刻。这里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冈察洛夫写的《奥勃洛莫夫》。这个人也是一个地主,但是他很厌恶那些地主的经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于是整天躺在床上。小说一开头就是奥勃洛莫夫躺在床上,看了二三十页以后他还在床上,他不想起床,因为起床以后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他很怕改变现在的生活格局。有一个寡妇非常关心他,也可以说很爱他,他也很爱这个寡妇,他终于有了要结婚的欲望。但是当他想到如果结婚,自己的整个生活秩序都会被打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他就害怕了,拒绝了这桩婚事。这部作品非常生动地揭示了那种想脱离贵族又脱离不掉,想和贫苦的老百姓结合又结合不起来的矛盾、惶遽的状态,无所作为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奥勃洛莫夫》这部小说里写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如果说前面那些“多余人”还在试图做一点事情然而做不成的话,那么到了奥勃洛莫夫,他就已经是任何的事情都不想做了,除了睡觉——甚至在睡觉做梦的时候也梦见睡觉。这就是俄罗斯文学的第三个特点——“多余人”的人物形象的画廊,这一点对于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影响很大。各位看看鲁迅、茅盾、巴金、丁玲、曹禺的作品,其中都带有一种作者本人的忏悔的痕迹以及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思考、反思。

第四,俄罗斯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批判现实主义,而且是一种“心灵现实主义”,它很重视关于人的灵魂的探索,并且在这方面有很杰出的艺术上的表现。关于这方面的情形,我们在下面介绍到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时候,还会进一步地向各位加以介绍。

为了能够帮助各位对上述四个特点有进一步的、具体的了解,我们再着重介绍几位俄罗斯的重要作家。

第一位要介绍的就是普希金。

同类推荐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本书收集了胡康民同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实考证、学术论文、宣传文章共五十一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思路、治学特点、学术风格、理论修养,也折射出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世界。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热门推荐
  •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本书内容包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怎样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以及单亲家庭怎样教育孩子等等。
  • 魔王的涅槃

    魔王的涅槃

    新奇的背景,独特的内容,新一代魔王回归魔界,在人间又遭遇了怎样的历练。沧月第一篇小说,更新较慢,还望多多支持之前看了冷轩长风的作品,教给我的东西很多,再此感谢!
  • 茅山僵尸

    茅山僵尸

    茅山弟子,携万年僵尸王能力穿越修仙世界,踏青云,入九霄,灭鬼怪,降妖魔,看蒋小白不一样的修仙路。群号313774265
  • 霸道总裁之追妻十年

    霸道总裁之追妻十年

    某男“错了吗?”“呜呜呜呜,陆铭宇你欺负人。“某女看着面前的人哭了起来。”不承认啊,那好我们床上谈“某男关上房间的灯将正准备逃离的某人拉了回来。笑话他忍了半个多月现在床上的人儿亲自燎火不做点什么不是有为天理吗?本来以为可以逃过一劫没想到还是被某人吃干抹净,还不带承认的。呜呜呜,自己的命咋那么苦?1v1的宠文
  • 二十三魔神

    二十三魔神

    有这样一个时代,群神并起,群魔乱舞。那个时代中,神、魔两族连年征战,伤亡惨重。于是选出十一位神,十一位魔,共掌天地间。不过,后来,一个人族的小小少年,成为了“二十三魔神”。??
  • 永道诸天

    永道诸天

    世间万道,宇内诸天。道若囿我,我斩万道。天若囿我,我战诸天。
  • 穗子

    穗子

    祭奠死去的童年,追忆流逝的青春,抒写一篇奋斗史,努力,失败,尝试,痛苦,欢笑,真情,背叛,怀念,最后还是死去。
  • 道德真经论

    道德真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茅山道士之捉鬼记

    茅山道士之捉鬼记

    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有一户人家,他们有一个孩子。有一天,那个孩子和他的小伙伴相约晚上到墓地“捉鬼”。没想到,他们却被冤鬼缠身,伙伴们相继死去,只剩下自己活着。有一天,一位道士来到他们家,把冤鬼化成“我”家的护家仙。我也成了他的徒弟,从此,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浴血重生:帝女归来

    浴血重生:帝女归来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