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200000018

第18章 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文学(2)

从启蒙主义文学的几个比较主要的特点看,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各位知道17世纪中叶,英国就发生了所谓的“光荣革命”。这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带有很大的妥协性,没有完成推翻封建政权的任务。英国的启蒙文学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是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下兴起并继续执行批判封建主义的任务,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各样黑暗的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但是正像这个国家的革命一样,它的启蒙文学带有太多的柔和的玫瑰色。我们首先应该提到的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产生于18世纪初,它的作者叫笛福。写的是一个到海上冒险的故事,但是很不同于我们在讲古希腊时提到的那个伊阿宋跨海去夺取金羊毛,也不同于但丁《神曲》中的奥德修航海去了解太阳落下的地方,当然也不同于哥伦布去发现新大陆。鲁滨逊出航的目的很简单:他要买回一些奴隶来,安置在自己在巴西的种植园里,发展自己的产业。很不幸的是他在海上遇到了风暴,漂流到一个根本没有人的小孤岛上。鲁滨逊在这个孤岛上的生活没有任何传奇性:他一上岸,就捡点自己的货物,看见货物都还很完整,包括整整一袋钱,都很完整,他很高兴。尽管这些钱在荒岛上没有任何用处,但是他依然很重视,把它们安置在一个很妥当的地方。他在这个小岛上,每天除了念《圣经》,祈求上帝帮助他,解脱他目前的困境以外,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开垦荒地,经营那些对维持生存所必要的事情。在一次战争中他俘虏了一个人,给他取名叫礼拜五,实际上他就是鲁滨逊的一个奴隶。后来鲁滨逊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听说自己的种植园不仅没有受到伤害,而且有很大的发展,他已成为一个富翁,乐得差点昏死过去。对于鲁滨逊来说,生活里没有什么传奇,没有那些爱情的浪漫故事。他也娶妻,他也生了三个孩子。但这对他来讲,都是很平常的事。他也要念《圣经》,他也向上帝祈祷,主要是希望上帝来帮助他,使他发财致富。在他的生命中,用最少的劳动来获取最大的财富,通过合理的经营、通过自己的勤劳使自己致富,这就是他的最主要的愿望。在鲁滨逊身上,我们看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精神。所以恩格斯说,鲁滨逊是世界上的第一个资产者。

英国的启蒙文学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作家,比如菲尔丁,他的代表作是《汤姆·琼斯》。作品通过弃儿汤姆·琼斯和乡绅的女儿苏菲的恋爱,以及他们游历社会的经历,全面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不合理的状况。除了菲尔丁以外,还有一位作家是同学们所熟悉的,那就是女作家简·奥斯丁。她所写的《傲慢与偏见》因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而广为人知。它描写了一个中等偏下的乡绅家庭。家里有父亲、母亲和四个女儿。四个女儿的婚嫁是生活的中心。四个女儿里最中心的人物是二女儿丽萃——一个漂亮、聪明、重视个人尊严和自由的新女性。她的母亲想把她嫁给一个愚蠢、自私、贪图家财的牧师,丽革坚决地拒绝了这桩婚姻。名门望族的后代达西,人品优秀,但很高傲,他爱上了丽苹。这件事情令而萃的母亲和她的姊妹惊喜万分,她们没有想到达西会爱上一个低等家庭里的女孩子,很希望而革能够迎合俯就达西,把婚事促成。但是丽革在达西面前越发要表现自己的高傲。两个人经过了很多的摩擦、误会,克服了一些偏见,理解了对方,终于相爱。《傲慢与偏见》用一种幽默的、讽刺的轻松笔调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虚伪和愚蠢,赞美了像丽萃这样重视个性自由的女性。小说里对于贵族的态度值得注意,她写到达西和大女儿的丈夫都是贵族,都是品德教养很好的人。对待贵族的这种调和色彩在英国的文学里很有代表性,与法国文学有较大不同。另外,在英国启蒙文学中农民诗人彭斯的诗也很突出,值得阅读。

启蒙文学流行于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其间,西欧的几个比较大的国家里,德国是比较落后的。在1789年法国发生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候,德国还分为许多小公国,被封建势力所统治,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启蒙的社会条件。但是,在那里发生了一场由青年人掀起来的“狂飙突进运动”。这个运动的中心口号就是一个字:“不广即对当时德国的现实说“不”。这是一个带有爆发性的、时间短促但力度很强的运动。运动的领导人叫赫尔德尔。真正影响比较深远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席勒,另一个是和席勒同时代的歌德。席勒是诗人和剧作家,代表性的剧作是《强盗》、《阴谋与爱情》。在《强盗》的扉页上明确地写着:“打倒暴君!”恩格斯讲,席勒的话剧是带有政治性倾向的戏剧。无论《强盗》也好,《阴谋与爱情》也好,政治倾向性都特别鲜明。这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特色,也是德国启蒙文学的很大特色,它和英国的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对政治倾向的直露追求常会削弱作品的艺术水准,恩格斯说,席勒的戏剧是“时代的传声简”。关于歌德,我们下面还有专门一讲介绍。

四四大启蒙学者

法国是启蒙主义文学的中心,也是成就最高的地方。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尽管现在有不同评价,但它对文学的发展远比英国的所谓“光荣革命”来得重要。恩格斯在谈到法国的启蒙学者的时候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本身是非常革命的。”

大概是从18世纪初开始,古典主义文学走向衰落,启蒙思想的闪电划破夜空。当时有所谓“四大启蒙学者”:第一位是孟德斯鸠,他所写的《波斯人的信札》对于当时法国社会上封建政权和基督教教会的黑暗统治造成的社会病态有深刻的揭露与鞭挞。他讲,当时的法国已经是一个百病丛生的身体,需要彻底的治疗,这个治疗的药方是什么呢?革命。第二位启蒙学者是伏尔泰。伏尔泰这个名字在18世纪的法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影响要比孟德斯鸠大得多。他是一个很博学、机智、富有思想的学者,他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品是哲理小说《查第格》(又名《命运》)、《老实人》(又名烁观主义》)。他还受到中国的《赵氏孤儿》的启示,写成悲剧《中国孤儿》。第三位启蒙学者是狄德罗,恩格斯说他是一个战斗的无神论者。在狄德罗之前,孟德斯鸠也好,伏尔泰也好,对上帝的存在都提出过某些怀疑,但是没有明确地张扬起无神论的旗帜。狄德罗比他们更富有战斗性,他在文学艺术上比较明确地提出反对新古典主义的主张,他说:“新古典主义所提倡的美是一种奴隶的美。”他认为诗和道德,美和善是有区别的。他说的这样一段话,非常有名:

诗人需要的是什么?是未经雕琢的自然,还是加工过的自然?是平静的自然,还是动荡的自然?他喜欢晴朗宁静的白昼的美,还是狂风阵阵呼啸,远方传来低沉而连续的雷声,电光闪亮了头顶的天空的黑夜的恐怖?他喜欢波平如镜的海景,还是汹涌的波涛?他喜欢面对一座冷落无声的宫殿,还是在废墟中作一回散步?一幢人工建筑的大厦和一块入手栽种的园地,还是一座深密的古森林和在一座没有生物的岩石间的无名洞穴?一湾流水、几片池塘和数股清泉,还是一挂在下泻时通过岩石折成数股,发出直达远处的咆哮,使正在山上放牧的童子闻而惊骇的奔腾澎湃的瀑布?诗需要一些壮大的、野蛮的、粗旷的气魄。

自然在什么时候为艺术提供范本呢?是在这样一些时候:当孩子们在临死的父亲的榻侧撕发哀号;当母亲敞开胸怀,用喂养过他的乳头向儿子哀告;当女人死了丈夫,披头散发用指甲抓破自己的脸皮;当人们看到一个人头缠布条跪在祭坛前,一个女巫把双手在他头上伸开,向天起誓,举行着赎罪和受洗的仪式;当那些被魔鬼附体,被鬼魂折磨的女预言家口吐白沫、目光迷乱,坐在三足凳上,呼号着预言性咒语,从魔窟的阴森森的底里发出悲鸣;当神抵渴欲一饮人类的血,必待这血流畅了才安定下来;当淫乱的女巫手持魔杖在森林里倘祥,引起在路上所遇见的异教徒的恐怖;当别的一些淫妇毫不害臊地剥光了衣服,看到随便哪个男人走来,就伸开两臂把他抱住,满足淫欲,等等。

我不说这些是善良的风尚,可是我认为这是富有诗意的。

狄德罗虽然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但是他很重视感觉。在艺术的范畴里,他很重视非理性的东西,他认为这些非理性的东西带有一些自然的、真实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恰恰是突破封建主义理性道德和新古典主义框框的最强大的破坏性的力量,所以他强调说:“我不认为这是善的,但我认为这是富有诗意的。”他用“善”与诗意的对立,把艺术从新古典主义道德劝善的框架当中解放出来。狄德罗是在启蒙时代,用最鲜明的语言提出艺术应当与当时的封建理性、道德和古典主义所谓的美学观念决裂的思想家。

特别应该给各位介绍的是第四位启蒙学者,即雅克·卢梭。卢梭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钟表匠。很小的时候,父亲被捕入狱,母亲不幸去世,他过着一种很艰难困苦的生活。他做过店员、仆人和很多卑贱的工作,饱尝了人间辛酸,养成了对当时社会上层的极强的憎恨。他的天资极高,自己阅读了许许多多的作品,非常爱好音乐。他的第一篇论文《科学与艺术》是一篇征文。后来又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他写作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当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党人的“圣经”,人权宣言的理论基础。说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头脑是不为过的。他的思想,对于西方世界形成的一整套人权观念起了奠基性作用。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果,一部是教育性小说《爱弥儿》,这部小说在当时一出版就遭到了查禁。还有一部叫《新爱洛绮丝》。我们在讲中世纪的时候曾经提到,有一本书叫《阿伯拉与爱洛绮丝的情书》。卢梭想写一个新的爱洛绮丝,和那个中世纪的悲剧性人物不同的新的女性和她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也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但是我特别想给各位介绍的是卢梭的《忏悔录》。

卢梭由于思想上的激进,也由于他个人生活中某些比较奇怪、不易让人理解的做法,他遭到各方面的攻击:来自当权者;来自封建的和宗教的势力;还有的来自友军阵营,比如说伏尔泰对他的讥嘲。各种各样的、造谣诽谤的传言如乱箭纷至沓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想要为自己辩驳,对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予以抵挡,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按通常人的想法,要保护自己,当然应当义正词严地去反驳那些流言,澄清一些事实,使自己的形象变得纯洁。这可以说是通常人都要采取的自我防御的做法。而卢梭很不同,在他这部《忏悔录》里,他写了很多别人并不知道的他自己的弱点、一些肮脏的事情。这些事用平常人的眼光看就很难堪:你说有谁愿意坦白地承认自己从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偷窃别人东西的习惯,到别人家里看到一些自己觉得很可爱的小东西就顺手摸过来装在自己的口袋里?有一次他因为偷了东西,主人家查的时候他还诬陷了一个女仆,使那个女仆因此丢掉了工作;有谁愿意把这些事情都写在自己的书里?他坦白地承认自己在少年时代就有手淫的习惯,这在当时是男人羞于启齿的“恶习”;各位想想这是18世纪,有谁愿意坦白地承认自己这样一些令人贻笑大方的毛病呢?在这部《忏悔录》里,他还如实地描写了私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他和华伦夫人之间又像对待母亲又像对待情人的那种很紊乱的感情生活。他把这些东西统统写在自己的书里,把它公之于众,这不是援人以柄吗?!有一位很有名的传记作家莫罗亚讲:“他好像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剥掉了衣服,而且剥掉了皮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被赶出去和猛烈的狂风暴雨进行搏斗。”当然,在这部书里,他也如实地描写了自己幼年、少年时代的苦难的生活,他从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让他父亲给他念书,有时候要一直念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已经升起,燕子已经在窗外的树上喃喃的时候,他还不肯睡去。他在书里也描绘了自己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形成的过程,关于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探索过程。他在书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非常有名的话: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与恶,我都同样地坦率写了出来。我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方面作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那也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其中可能把自己以为是真的东西当真的说了,但没有把明知是假的说成是真的。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些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我们联想一下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这两部《忏悔录》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在暴露。圣·奥古斯丁的暴露是要说明人是微不足道的,这世界惟一配得上让众人膜拜的只有上帝。人都是卑劣的,即使是像他那样的一个教父;而卢梭的《忏悔录》让人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恶习是由于社会本身存在的弊病造成的。人应该珍爱自己,珍爱自己这样一个独立自足的生灵。正像德国的一位思想家所讲的一样:“人应当重新认识自己,他是为自身而存在的,他应当能体会到对所有每一个能思维的人来说,整体是为每个个体而存在,就如同每个个人是为整体而存在一样,永远不应该把个体的人仅仅当成一个有用的生物,而应当把他当作有特殊价值、崇高的一个生灵,人的精神就是一个自足自在的整体。”独立自足并不是天生完美。卢梭就不完美,无论思想还是行为,卢梭都有许多荒唐的、不值得效法的东西。但是,也正是在卢梭的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于历史和社会的最高价值。当今的时代不是革命的疾风暴雨时代,专业化已成为知识分子发展的主要潮流。但是,社会仍然存在着和不断地提出一些超越“专业”的逼人问题,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或不屑一顾,正在使当代知识分子群体萎缩为某种专业的“工具”。与卢梭相比,他是巨人,而我们不过是侏儒。

同类推荐
  • 云岳诗选

    云岳诗选

    本书是作者的韵体诗作品集,作品有:拐杖吟、读《史记》随感、赞玄奘大师、读散文杂感、惦念、长征颂、咏松、庆澳门回归等。
  •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本书是从《文汇》杂志的征文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篇目,故事精彩,寓意深刻;文章被划分为若干类别,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
  • 彷徨: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彷徨: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本书是故里食物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主要部分共分4部分:鲜、清、境、人,这些文章均围绕美食展开,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文章语言纯朴,文字清新,适合广大休闲文学爱好者阅读。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热门推荐
  • 能灵之爵影大陆

    能灵之爵影大陆

    无情的战争纷扰着这座精彩纷呈的大陆。影兽是人类的天敌,大陆称特殊能力的人为影猎人。他们,一位是天地孤儿,一位是冗杂混血种,一位是落幕皇族。命运似无形丝线,贯穿着所有,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斩断命运!
  • 嗨,女孩,请带我回家

    嗨,女孩,请带我回家

    我以为年少的爱情都是游戏,可以夭折。现实结结实实的甩了我一耳光。而我,死命的给自己又一巴掌,这下,对称了。
  • 执念集

    执念集

    轮回,成仙。抵不过执念心间。千万年寂寥,只为你一个心愿。冗长岁月里,孤寂独行。
  • 死尸道长

    死尸道长

    我是一个阎王爷选上的人……也许与葛老头相遇是命中注定的,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我宁可当时死去,也不愿和他学习道法……直到20岁那年,我知道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原来我在出生三天后就已经死了,我是一个活了20年的死人……
  • 回到清朝做恶绔

    回到清朝做恶绔

    重生转世回大清、结交狐朋闹京云、为爱反目把情断、临终遗愿铸红楼。……(求推荐、收藏、拍砖…)
  • 狂神征途

    狂神征途

    他本是修真界的废材,备受白眼与欺凌,机缘巧合之下,他于绝境得到不世绝学,从此好运叠来,渐成为修真界的巨人,无数次的热血对决,无数次的壮怀激烈,无数次的征战厮杀,胜利永远都属于他,最终,他成为了神界至尊!
  • 灵修世家

    灵修世家

    阿玛兰旦是一个秘鲁灵修世家的传人,她执行第一次任务来到中国的古代秦国,当她完成任务,却不经意卷入到一场历史的风波中,她忘记了师傅乌苏拉的谆切教诲出于好玩,好奇,和好心意图拯救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结果却发现一切就像现在的火车轨道一样——开始终结始终没变改,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她个人也因此受到了惩罚,她也抛弃了常人的情感,正式步入了初步的灵修师系列。重要的是她发现了……
  • 难得有情郎

    难得有情郎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嫁个老男人,甘为美娇娘。总而言之,这就是个粗糙的老爷们如何宠爱自己小媳妇的故事,甜宠向,1V1。
  • 绝地重生,萧晨

    绝地重生,萧晨

    主角在一次科学实验中离奇死亡,等待他的是1000年前的修仙界。
  • 逆世伐苍

    逆世伐苍

    引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一个没有公平可言的世界,一个冲满杀戮的世道。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正是那万物的主宰,冥冥中的天道,它至高无上,它无所不能,它主宰世间沉浮。或许它掌控的这个世界,只是其一个玩具罢了。而它要做的就是以天地众生导演一场自己喜欢的戏。而事事不会尽如人意,就算它是天道也不行。看一名普通的少年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是如何,顺应天意,抵抗天意,最后逆上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