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200000016

第16章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2)

天快要亮了,我希望你离去;可是我就好比一个淘气的女孩子,像放松一个囚犯似的让她心爱的鸟儿暂时跳出她的掌心,又用一根丝线把它拉了回来,爱的私心使她不愿给他自由。罗密欧狂喜地回答:

我但愿我是你的鸟儿。

处于情感高峰上的恋人都心甘情愿地失去自我,把自己完全地融进对方的身体中去。这种融会不是自由的丧失,而是获得最大的自由。朱丽叶表示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罗密欧时说:

我的慷慨像海一样的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的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又一个数学上的真理在情感领域失效:1加1不再等于2,而是趋向∞(无穷)。

这种“高峰体验”不仅寄寓着莎士比亚的爱情理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也是他对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亲密关系的追求,它是莎士比亚的人间伊甸园的象征性符号。

莎土比亚第一时期的历史剧与喜剧总的倾向是乐观向上的。但是到了1601年,好像天空突然一下于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整个世界风云变色,莎士比亚进人了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年。这个时期主要的作品是悲剧,特别是“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三李尔王

《李尔王》是一个杰出统治者的悲剧。关于他的青年时代,作者没有回叙,但从他所统治的偌大国土、显赫自信的气概以及直到年迈仍然稳居王位来看,他曾经是杰出的。但人到晚年,成功者就几乎无法逃避一种居功自傲的偏执。这种偏执使一个人只愿听颂歌,不喜欢微辞。大女儿和二女儿那种关于爱父情感的过分表达,从常人的眼睛看上去,全然带有虚夸的性质,而三女儿也不过只是讲了一句实话——在她结婚之后将拿出一半的爱去爱父亲,另一半给她的丈夫——竟然惹起李尔王的勃然大怒,将考狄莉亚逐出宫门。这种骄矜使李尔王失去了常人的理智,把爱当作恨,把恨当作爱。当他为此遭到无情的报复——被大女儿与二女儿逼出宫门,流落荒原后,他疯了。然而,人们在这个疯子身上却看到了理智,看到了常人的理智的复归。这就揭示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真理:权力不等于智慧,权力不是智慧的源泉;如果你以为智慧是随着权力而增长的,结果却是恰恰相反,愚蠢是随着权力而增长的。权力可以使你在失去智慧的同时失去爱。权力越高,失去的爱越多——如果你把权力等同于智慧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尔王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它还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重演。

《奥赛罗》的悲剧是另一种类型。有人说这种悲剧是男主人公的“嫉妒”;有人说是女主人公的大意,提醒女人不要丢掉自己的手绢。但更深刻的意义却是揭示人类一个重要的弱点:轻信。奥赛罗是一个战功显赫的英雄,在战场上是一个杀人魔王,但在战友中间却天真得像个孩子。他丝毫没有想到过伊埃古竟然要把他置于死地,特别是苔丝德蒙娜——一个白皮肤的美丽女子毫无保留地献身于他这个黑皮肤的摩尔人,使他更加确信世界上人和人的关系是美好的。苔丝德蒙娜这个温柔、善良的美丽女子,在对人的态度上比奥赛罗显得更加轻信。纯洁遇上罪恶,就像羊遇上狼外婆一样,道义上的优势在这里毫无用处。就在奥赛罗已经怀疑她同凯西奥之间有暧昧感情时,她还浑然不觉,不顾一切地为凯西奥说好话,使观众恨不能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喊一声:“小心你脚下的陷阱!”奥赛罗把他同苔丝德蒙娜的爱情视为人类的本体象征。奥赛罗全部的信念,关于人生的赌注都押在这个美丽、温柔的少女身上了。他说:“可爱的女人!要是我不爱你,愿我的灵魂永堕地狱!当我不爱你的时候,世界也要复归于混沌了。越是轻信的人,在轻信破灭之后的报复往往显得更强烈。他杀死苔丝德蒙娜不是由于生性冷酷,恰是因为爱得太深。他把这件事看作是“出于荣誉的观念而不是出于猜嫌和忌恨”。苔丝德蒙娜的毁灭,就是爱的毁灭,世界的毁灭。

《雅典的泰门》是“四大悲剧”之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轻信的悲剧,但它更深刻的意义是金钱对人性的异化。金钱支配一切、取代一切的魔力把泰门逼疯了。他变成野人而又意外掘出黄金时的那一段“黄金咒”被马克思赞誉为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作用的最杰出的描绘。莎士比亚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早发现金钱秘密并予以形象揭示的诗人。

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李尔王、泰门在遇到罪恶的侵袭时,他们采取的态度都是憎恶和反抗,只有一个英雄例外,这就是麦克白。当女巫预言他将成为君主时,当麦克白夫人怂恿他杀害邓肯王时,他开始去适应恶的环境,雄心变成了野心。悲剧《麦克自》相当细致地揭示了一个人是怎样从善良变为罪恶的。然而麦克白的悲剧在于他终于没有变成彻底的恶棍,如伊埃古。尚未混灭的良心仍然顽强地抵抗,善与恶的搏斗在他内心的交织扼杀了他的睡眠,使他眼前不断出现死去的邓肯与班柯的形象,使他觉得眼前的每一个人都窥透了他内心的罪恶的秘密,这种恐惧使得他继续地、不停地杀人,直到他自己被杀。在这个滑向深渊的痛苦过程中他痛切地感到生命的无意义:

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传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生命“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这也成为西方现代派颇为重视的一句名言。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福克纳的代表作题名《喧哗与骚动》就是由此而来。

还有一部悲剧值得一提,就是《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这部戏我们在前面曾经说到过,它叙述的是罗马执政官安东尼与埃及的风流艳后克莉奥佩特拉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一个是罗马的狼,一个是埃及的蛇。两个人如此恶毒地咒骂和撕咬,同时又极其热烈地恋爱。在这种完全丧失了理性的爱情的烈火当中,安东尼不仅焚烧了自己,而且焚烧了自己的事业、焚烧了罗马的事业,使得自己身败名裂。最后罗马的狼和埃及的蛇热烈地拥抱着,在热烈的爱情中下沉。

四《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这出戏剧在戏剧史上是一个奇观。莎士比亚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很注意这部戏,但是没有人估计到它究竟有多么高的价值。莎士比亚去世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跟它享有同等荣誉的一些同代人的作品逐渐地都像泡沫被历史的潮流吞没了,消失了,而《哈姆雷特》却始终如日中天,被人重视。它像一口涌流不尽的深井,不断显现出一些新的东西,让人们惊讶,让人们深思。有人作了这样一个统计,从1877年开始直到现在,平均每12天就有一篇研究《哈姆雷特》的论文或者专著问世,二直延伸到现在。这可不可以算是一个奇迹?像这样的奇迹,我们中国也有一比,那就是《红楼梦》。说不完的《红楼梦》,就像是说不完的《哈姆雷特》一样。

《哈姆雷特》是从丹麦1200年的历史中提取出的一段故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复仇故事。在莎士比亚以前,已经有好几位作家对这个历史题材有兴趣肥它改编成剧本。所以莎士比亚并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个题材,但是在莎士比亚写出《哈姆雷特》后,就再也没有人尝试着重新去改编或加工这段历史,因为他们觉得不可能超过莎士比亚。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丹麦的国王哈姆雷特有一个美丽的、贤惠的妻子,叫乔特路德。他们有一个非常心爱的儿子小哈姆雷特。在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他们把他送到人文中心威登堡大学去读书。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在那里过着一种非常愉快的生活,他有自己的好朋友——像霍拉旭这样的很有骑士风度的年轻人;他有那么关爱他的父亲和母亲,特别是老哈姆雷特,在年轻工子的眼里,父亲是人伦的典范,时流的明镜,自己愿意将来做一个像父亲这样伟大高尚的人;哈姆雷特还有一个美丽的情人,就是奥菲莉妮。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可以说他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他有一个充满玫瑰色的、关于未来的理想。这理想不仅是关于他个人的生活,而且是关于丹麦国的,因为将来他要做这个国家的国王。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他的父王猝死的消息。他急急忙忙赶回了自己的国家,遇到第二件事情,就是在他的父亲死了还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他的母亲,他那么钟爱的母亲,要跟他的叔叔,也就是他父亲的弟弟结婚了。这在当时是算作一种乱伦的行为。而且这个行为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本来属于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的王位被他叔叔夺走了。父王的惨死、母亲的速嫁和王位的丢失,这是三道冲击波,一道强似一道,冲击着这个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年轻人。这时,他的父亲的鬼魂向他显现,并且告诉他说:我是被你的叔叔克劳狄斯用毒药灌进耳朵毒死的,你应该为我复仇。作为一个年轻的骑士,哈姆雷特当然应该为自己的父亲复仇。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宫廷里边,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克劳狄斯的耳目和帮凶,他必须要非常谨慎地来做这件事。他决定装疯。在他装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王子虽有一点疯癫的样子,好像不能控制自己,不断地在说一些疯疯癫癫的话,但这些疯疯癫癫的话又带有某些真情的流露。他的母亲乔特路德很担心,克劳狄斯也非常地疑心,就让他的母亲乔特路德把自己的儿子叫去,好好教育教育、规劝规劝。就在母亲的卧房里,年轻的哈姆雷特痛斥他的母亲从为她很“无耻”。母亲这时候心里头也感到惭愧。就在母子俩谈话的时候,哈姆雷特觉得窗帘后面好像有人在偷听,便一剑捅过去。因为他当时认为这个人一定是克劳狄斯。没想到剑捅过去,倒下来的不是克劳狄斯,而是克劳狄斯手下的一个亲信,叫波洛涅斯。这个人说起来也是一个帮凶,是一个罪有应得的家伙。但是,他是青年王子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莉妮的父亲。奥菲莉娅是一个年轻的、纯洁的、不谙世事的女孩子,父亲的死对她的打击很大,而且,竟然是自己倾心所爱的人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因此,脆弱的奥菲莉妮疯了。她的疯是真疯:她全身戴满了花环,爬上小河边的树上,然后从树上跌下来,跌到河心。开始时,她浮在河面上,漂流而下,她唱着歌,逐渐地下沉,就这样死去了。由于哈姆雷特对波洛涅斯行凶,使得克劳狄斯察觉了哈姆雷特的内心,就准备要对哈姆雷特下毒手。但是克劳狄斯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他知道如果用自己的手杀掉哈姆雷特,那么丹麦的臣民就会起来反对自己,因为他们很喜爱自己老王的后代。于是他就想借刀杀人,把哈姆雷特送到英国去,用英王的手来结果他的性命。在半路上,哈姆雷特察觉了这个好计。他使了一个掉包计、让送他去的两个人当了自己的替死鬼,而他自己悄悄地返回了丹麦,想继续实行他的复仇计划。在他回来的时候,在郊外,他看到有人在埋葬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就是奥菲莉娅。哈姆雷特的出现使奥菲莉娅的哥哥,也就是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大为愤怒,因为自己的父亲和妹妹都死在了哈姆雷特的手里。作为一个骑士,他要复仇。他向哈姆雷特提出了挑战,要和哈姆雷特比武。哈姆雷特出于内心的一种愧悔,同意和他比武,并且决定让雷欧提斯赢。奸王克劳狄斯觉得这是一个可乘之机,设下了毒剑和毒酒的计谋,让雷欧提斯的剑不仅开了刃,而且抹了毒,另外准备了一杯毒酒。结果毒酒毒死了乔特路德,毒剑分别刺死了哈姆雷特和雷奥提斯。哈姆雷特死前拼着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刺死了奸王克劳狄斯。戏剧以所有的主要人物:老哈姆雷特、青年王子哈姆雷特、乔特路德、波洛涅斯、雷欧提斯、奥菲莉娅、克劳狄斯——所有人的死亡而结束。这是一个大悲剧。

下边进一步来分析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是怎样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特别是剧中主要人物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一步一步被揭示出来的。

任何一个文艺运动,只有出现了代表巅峰的一两个人才能够完成一个很高水平的运动,缺少了这一两个人,整个运动的水平就下降了一大块。文学运动中这样的情形很多。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运动的水平就下降了一大块,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能和今天一样。这段话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杜勃留洛勃夫说的:……但是,在文学,到现在却出现了几个这样的活动家,他们在宣传中站得这样高,不论实际活动家,不论从事纯科学的人,都不能超越他们。这些作家是得天独厚的,他们能够凭着天性去接近他们同时代的哲学家要靠严格的科学之助才能找到的自然的见解和追能从生活中把它把握,动手把它描写出来。因此,正因为他们是某一时代人类认识的最充分的代表,从这一高处来观察人们和自然的生活,把这种生活描写给我们看,他们就能高出于文学的服务作用之上而跻身于一群能够促进入类彻底认识自己的活跃的力量和自然倾向的历史活动家的队伍。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他的剧本有很多东西。可以叫做人类心灵方面的新发现,他的文学活动把共同的认识推进了好几个阶段,在他之前没有一个人达到过这种阶段,而且只有几个哲学家能够从老远的地方把它指出来。这就是莎士比亚所以拥有全世界的原因:……但丁、歌德、拜伦的名字常常和他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可是很难说,他们每个人都是像莎士比亚似的这样充分地标示出全人类发展的新阶段。

同类推荐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午后的镜子

    午后的镜子

    杨森君,笔名杨迈,宁夏灵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诗歌创作二十余年。已出版诗集《梦是唯一的行李》、《上色的草图》、《砂之塔》(中英文对照本)、《午后的镜子》,随笔集《冥想者的塔梯》(与人合著)、《草芥之芒》。《午后的镜子》是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之一。收录了作者《十一月的山上》、《向下望去》、《观察一滴水》、《清水营湖》、《高空》、《黑山》、《桃花》、《再次来到镇北堡》、《五月十六日在磁窑堡西夏瓷窑遗》、《在东庄子草原上》、《登秦长城》、《荒芜之述》、《东塔寺院》、《中午之蔽》等。
  • 爱我海南三字经

    爱我海南三字经

    一部面向青少年的乡土教材,一部爱国爱乡的通俗读本,一部倾情讴歌海南的经典诗作。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情结;爱乡,海南人永恒的美德;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文化。正是这种“爱乡情结”,使千千万万海南之子扎根海南,苦创伟业,成为栋梁之材;它更是一种信念,维系着世世代代海南外出谋生创业的海南人,使他们精诚团结,纷至沓来,为家乡的美好未来献策出力。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是一本涵盖了饮食、读书、旅行、品茶等在内的心灵随笔。也是心灵随笔作家李丹崖一年沉淀的最新力作。俗世匆忙,读她,能让你慢下来;人心躁动,读她,能让你静下来。修身养心,不可错过。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本飞扬

    重生之我本飞扬

    一次意外,张扬回到了1998年。家境贫寒,只有十六岁的他是否可以在互联网刚刚崛起的浪潮中凭借自己未来的知识分一杯羹?虽然是个老套的故事,但谁都想有个重来的时候,去把当初的遗憾和悔恨抹平。
  • 雨花香

    雨花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渡灵人之血瞳密宗

    渡灵人之血瞳密宗

    世间有两种人,一种为活人做事,另一种替活人为死人办差。然而,阴间却没有专门为死人办差的。日积月累,渡灵人就为此而生。关于渡灵人的来历,各有不同。他们有的是活人,有的是死人。不过,到了这一代却是个例外。俗话说凡是例外必然有妖,而我就是这个不幸的人。我是个僵尸,双瞳血红。作为渡灵人,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有麻烦,我就会出现。我就是现代的蝙蝠侠,蜘蛛侠。
  • 圣斗士之斗士世界

    圣斗士之斗士世界

    一个小混混在喜欢的女孩子面前被无情地欺辱后,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他一心想变强,一心想证明自己,于是他开始外出探险。经过了一系列奇遇和考验,他不仅仅成长为了一名英雄,而且在他的身边美女也越来越多。这时候他迷惘了吗?时间给予了他答案。身为圣斗士和法术师双重职业的他,注定一生与众不同。ps:请喜欢的务必要收藏,推荐一下下,这样我才会有更大的动力。
  • 僧而为魔

    僧而为魔

    世家子弟季辰,因家族反叛牵连九族之祸,被迫进入大明寺。酒肉和尚为让其忘却前仇,便赐其法号“空见”。一次意外令镇魔碑开,魔气合身季辰,便滋生了魔种。魔种已开,佛法难容,魔法无边,回头是岸。涅槃变身,僧而为魔!
  • 只暧不昧:你的痴狂,我的天堂

    只暧不昧:你的痴狂,我的天堂

    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这本书,零零碎碎不断修改了几个月:小西的疯狂与执念,阿勋的无奈与勇敢,千雪的高贵与原谅,还有最最最最可爱的白少玉堂!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纠缠与爱恋,他们的善良与美好……陪伴我渡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 慕色黄昏

    慕色黄昏

    “你夺走了本王的初吻,你要对我负责。”某王缠到了沐曦的身上死赖着不肯离开。“我那时为了救你。”“我不管你夺了我的初吻,就要永远在我身边”···
  • 至尊妖修

    至尊妖修

    夜黑风高的夜里,妖族横生的千古森林突然降临而来一位刚刚出生不久的人族婴儿!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的命运会怎样?他的身世又是什么?且看《至尊妖修》带你走进他的世界。
  • 贞一斋稿

    贞一斋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后悔爱上你

    不后悔爱上你

    “爱上我你后悔吗”“我不后悔,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爱上你”一年前,她无意间遇见了他,不知不觉中他们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对方,即使她知道他是一个杀手她依旧爱着他,即使他知道自己不能爱上她却还是爱上了她,在他执行一次任务时身受重伤生命危在旦夕,最后他是脱离危险与她幸福的在一起还是永远的离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