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300000038

第38章 王廷相:兼有“致知”“履事”,必须“知行并举”

一、王廷相简介

王廷相(1474-1544年):中国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衡,号浚川,又号平厓,河南仪封(今兰考)人。

王廷相是弘治年间进士出身,做过几任地方官,曾三督学政,在京畿、四川、山东总领过学校职务,对地方教育尤多贡献;1509年诏为御史,巡抚陕西。后升为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最高做过兵部尚书。他富有正义感,不畏权势,敢于批评时政,疏斥严嵩、张瓒等人贪污奔竞之风,曾两次受宦官的迫害。1541年受牵连被罢官,翌年返里,闭门读书。他的主要著作有《慎言》、《雅述》和《王氏家藏集》等。其文有英气,诗赋雅畅,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徐祯卿、边贡并称为“前七子”。

王廷相对经术很有研究,对一些经学家特别是对理学家的论点提出了许多批评,发表了他的独立见解。他对自然科学也很有研究,对天文学、地理学(即舆图)也都曾有贡献。他对农学方面有所论列,对音律学也有著述。

王廷相是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宗张载“气一元”论,他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源,“气”是不灭的,有了“气”才有“理”。他所说的“气”就是物质,这与宋儒“天地之先只有此理”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他反对神秘和迷信,反对神权,强调“人定胜天”思想。

王廷相认为“离气无性”,有生便有性,否定有些儒家所臆造的在气以外有所谓“本然之性”,也不赞成“性善”和“性恶”的先验论。他拥护孔丘“性相近,习相远”的见解,而主张“性成于习”之说,因此,他主张应当使儿童在童蒙时期便开始养成好习惯,不要把儿童禁闭在家里,让他们接触社会实际,增广“见闻”。

王廷相重视“见闻之知”,极力反对宋儒所谓的“德性之知”,反对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他认为知识是“思”与“见闻”相结合的产物。要求在实践中练习,这才是“真知”,反对书房中空虚的无实用的讲读。他要求“学”与“思”不能偏废,要求“讲学”和“力行”并举,“学以济世”,反对“泛讲以求知”。他不但要求“思”和“学”相结合,还要求“思”和“行”相结合。所以,他把“思”放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地位。

他认为学的方法有二,即“致知”和“履事”,二者兼有才是上等,必须“知行并举”才能达到目的。

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王廷相根据其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了反对偏重内省静养的方法,主张内外交养,动静结合,心虚气和,因时制宜等方法。他把那种死抱着旧学成见,不通时变、不达事理的人叫做“迂腐”,把那种眼光短浅的人叫做“浅陋”,把那种只会阿谀、不顾国家大计的人叫做“卑鄙”,这类人都不堪委任。

他主张要从克己寡欲开始,逐渐做到无欲无己,便能实现“大同”。此外要经常补过徙义,使自己日新。要使万物各得其所,才算是“仁”。

二、王廷相的教育思想

王廷相一生好著述,无论是仕宦途中,还是罢官在家,始终著述不辍,因此,著作宏丰。在《王氏家藏集》里,王廷相论述了教育问题方面,对于判剖宋明诸儒学派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得失,很有启发人们思考的积极意义。该书中的许多论述与书信,如《慎言》、《雅述》、《石龙书院学辩》、《答薛君采论性书》、《横渠理气辩》、《与薛君采二首之二》、《送王维贤督学陕西序》等,都是影响一时的教育名著或名篇。

1《慎言》

《慎言》是王廷相长期积累的读书笔记汇编,全书分为13篇(后编为13卷),体例仿效《论语》,将此13篇编辑名为《慎言》,是取义于《论语》“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表明他本人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与探索。

在《慎言》中,阐述的理论问题有关于人性论、道体论、理气论、修养论等方面。在人性论方面,《问成性篇》指出:“性者缘乎生者也。”人性是根据生理而派生的,所以对于所有人来说,人性的本质是一致的,只要是生理健康的人,其人性相近。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性的发展变化都一样,因为人性的好坏善恶等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教育内容。凡后天顺性而施的教育,而且教育内容是积极健康的,则人性归于善,否则就会变坏变恶。这种观点基本上是承绪儒家传统人性论的。这在明代理学将人性划分为“天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时,王廷相恢复先儒人性论,旨在否定理学家的人性论观点,突出教育对人性改造的作用,尤其是教育内容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王廷相指出:“未形之前,不可得而言矣,谓之至善,何所据而论?既形之后,方有所谓性矣,谓恶非性具,何所从而来?”“性者缘乎生者也,道者缘乎性者也,教者缘乎道者也。圣人缘生民而为治,修其性之善者以立教。名教立而善恶准焉。是故敦于教者,人之善者也;戾于教者,人之恶者也。为恶之才能,善者亦具之;为善之才能,恶者亦具之。然而不为者,一习于名教,一习于情欲也。”肯定教育决定人性发展的方向,并以为只有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是在“心静未感物之时”来对人性的善恶作判断。所以王廷相主张“动”的教育,而不是闭门静心养性的道学家修养。

所谓道体论,实指理气问题,《慎言》坚持理在气中和道在器中的观点,对理气、道器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唯物观解释,否定了程朱理学家“理生气”的“离气而论理”观点。《道体篇》指出:“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道寓其中矣。有形,生气也;无形,元气也。元气无息,故道亦无息。”这些唯物主义哲学观,作为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为其事功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及教学观等的确立做了必要的准备。

如在《见闻篇》云:“见闻梏其识者多矣,其大有三:怪诞梏中正之识,牵合傅会梏至诚之识,笃守先哲梏自得之识,三识梏而圣人之道离矣。故君子之学,游心于造化之上,体究乎万物之实,求中正至诚之理而执之,闻也,见也,先哲也,参伍之而已矣”。在《潜心篇》亦曰:“潜心积虑以求精微,随事体察以验会通,优游涵养以致自得。苦急则不相契入,旷荡则过高而无实,学者之大病”。

这些观点在理论上强调了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都必须以“道在器中”为基本前提,不能脱离事物,“欲弃人事之实,谬矣。”

总之,《慎言》以气一元论的哲学观,阐述了“理在气中”的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问题和人性论问题,为强调“实学”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石。

2《雅述》

它是王廷相为抵制佛老和批判宋儒理学的缺陷以求恢复《六经》中“正谆雅之道”而写的。该书也是他“积久成卷”的,非写于一时,内容大多是笔记式的心得,各段之间互不关联,上下篇也没有各自的中心论题,但从通体来看,其理论体系是清楚的,可以作为《慎言》的姊妹篇,在教育理论方面有关知行关系问题上有新颖独到的见解。

在《雅述》中,以“元气即道体”和“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的观点,批驳了宋儒的“天地间万形皆有敝,唯理不朽”的思想,提出了“理因时致宜”的命题。“理因时致宜”的观点认为,事物与世道总是在发展与变化的,理在事中,故认识理,必须依据事物本身,而悬空意想有一个所谓千古不变的“天理”永远存在并决定着世上万事万物变化,并且脱离对事物的考察检证,去教育人们悬空冥思所谓的“天理”,是极其荒谬的。

《雅述》指出: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它属于人的精神部分,但有了认识能力必有“在外之资”的见闻及认识对象。“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使婴儿孩提之时,即闭之幽室,不接物焉,长而出之,则日用之物不能辨矣。……夫神性虽灵,必藉见闻思虑而知;积知之久,以类贯通,而上天下地,入于至细至精而无不达矣”。由此观点,《雅述》批判了理学家的先验的“德性之知”命题,指出只有通过接触事物,广博见闻和积虑思考,才能认识事物之理,而宋明理学家提出“思虑见闻为知,不足为知之至”,故别出心裁地提出“德性之知”,即先天所具有的对封建纲常伦理道德的认识能力和获得了“天理”,实属无稽之谈。

《雅述》以婴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所获得的认识能力与知识为例,否定了人具有“德性之知”的说法。他说小孩降生后除视听等感觉本能外,其余的所有知识都是因为受教育,或是亲自接触人与事物,或是在行动中受挫吸取教训,至于道德伦理知识也不例外,都是后天习得的。如果将婴儿出生后交给他人养育,待其长大之后只知道养他的人,对他们有感情,而对不认识的亲生父母则视之如路人,可以侮詈,哪里知道什么亲近孝顺?

所以说,先天的“德性之知”是根本不存在的。“近世儒者务为好高之论,别出德性之知以为知之至,而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知为不足,而不知圣人虽生知,推性善、近道二者而已,其因习、因悟、因过、因疑之知,与人大同,况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得学而后知哉?”虽然在否定先验论方面,《雅述》尚不彻底,未敢否认“圣人生知”,但在理论上对“德性之知”作了无情的批判。

由对“德性之知”的批判与否定,《雅述》提出了有关人事、政治、经济等“实学”教育内容看法。说:“儒者贵识义理,贵识治要。识义理,则父子看君臣之道不亏;识治要,则兴衰成败次之机不迷”。儒者“若不于义理、德性、人事,著实处养之,亦徒然无益于学矣”。

《雅述》所倡导的“实学”,是针对宋明理学家崇尚空谈义理而讲的。说:“古人有身教焉,今人惟恃言语而已矣,学者安望其有得!近世复有以清心、静坐、解悟教人者,求诸义理、德性、人事之实,则茫然不达,此又言语之不知也。”学校教育应当培养治国治世人才,故教育内容要从根本变革,要从空谈义理性命转折到实际政治、经济和人事上来,“学校之礼乐”,官府之刑法,皆圣人修道之具也”,道德修养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可轻忽,然而实际从政办事能力更为重要,学校教育应当重视。

《雅述》同时也认识到科举取士之法变革的必要。它肯定西周时期以德行与道艺养贤取士的做法,以为汉代的察举只重视了德行而轻忽了道艺,故所取之士“虽纯行”而“无推行政事之才”。至于“今之选举,不问人品、德行何如,徒以文章合格而举之,无怪乎其入仕之狼狈也。”有鉴如此,王廷相主张在科举取士法之上再加以铨举法,对入仕者再由上司根据他们的德行才艺进行考察,选其优秀者分别出贤良、孝廉、政事等,以此来促进入仕官吏加强道德修养和实政能力的培养。这种改良科举和提高官吏素养的主张,是其“实学”教育观的反映。

总体说来,王廷相在《雅述》中的“实学”思想有其进步性,亦有局限性,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倡了有别于宋明理学家空谈心性义理的重实德实行的学风,这在当时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3《石龙书院学辩》

这是王廷相关于论述书院教育和学风的代表作。指出当时的学风崇尚空谈,以异端立教,废弃六经之术,以虚静养心,“终日端坐,块然枯守其形而立”,或泛讲以求知,“研究载籍,日从事乎清虚之谈”,而对现实漠不关心。这种学风均属“空寂寡实”,滑入了禅定支离的泥坑。以此等教育为书院之教育,难以培养有用人才,背离了书院教育目的与性质。

为了纠正这种学风,王廷相在文中再次申述了他在《雅述》中的知识来源于实体力行的观点,强调知识书本的学习要与现实的人事政治相联系,“学”与“习”结合起来。如学习治国安民之道,就应当从自己的“身”与“家”进行“实历”,如“学能修其道于身,通其治于家”,则可以会通治国治人之道,因为“事可以类推,智可以旁解”,只有以“实历”作为书院教育原则,就不难养就实用人才。《石龙书院学辩》在当时影响颇大。

4《家藏集》中其他诸篇

在《家藏集》中有《送王维贤督学陕西序》,该文阐述了作为学政官,应当以身作则,在矫正不良学风方面,要身体力行,“使为之父师者,揭道义以启其衷,明圣贤以发其蔀,振其梦之寐而觉焉,指其途之迷而醒焉,则亦未有不返其性真而奋励于道德矣。”指出在科举之法行于世而督学官无法改变制度的情况下,重要的不在革法,而在于要积极的倡导良好的学风,因为“教在得人,不在制法。法者持循之具而已矣”。这篇文章强调了督学官的表率作用,要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改造学风,这一思想是与《石龙书院学辩》中的想法一致的。

《与薛君采二首之二》,也是论述改造空谈无实学风的。该文指出:“近世学者之弊有二:一则徒为泛然讲说,一则务为虚静以守其心,皆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所以放下讲说与静坐,对世事茫然无知。这种空疏无用的教育流弊是来源于宋儒理学教育的推行。“晚宋以来,徒为讲说;近日学者,学好虚静,皆于道有害。”要矫正这种流弊,其有效的方法即以实学代之,“讲得一事,即行一事,”即知即行,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与彭宪长论学书》也是《家藏集》中的一篇重要教育著作。在本篇中,王廷相以返本求真的“弘道”立场,充分肯定了“六经仲尼之道”,而以为殊孔孟之道者皆为“异端”,都应当‘排斥之”。这种要求学术与教育回到先秦原儒的经典上来的意愿,反映了明中叶批判理学流弊和重振儒学的时代思潮。王廷相要求回到原儒,提倡实政实德,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纲常名教,以教育手段改变当时的政治衰败和伦理沦丧现象。

总之,《王氏家藏书》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是富有时代特色的,反映了明中叶“实学”教育观的初步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讲,《王氏家藏集》对程朱理学末流的空疏学风的批判,和对济世实用之学的提倡,开启了明清之际理学批判思潮和实学思潮的先河。其“理在事中”的道体观、人性在教育中改造与发展的人性论、反对守静空谈学风与倡导“身体”、“实践”的重行的观点,在明清之际都得以继承并发挥,成为思想解放的精神武器。《王氏家藏书》中的《慎言》、《雅述》作为该书中的代表作,在近现代仍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并有多种形式的单行本刊刻流布于世。

同类推荐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 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负

    本书是哈耶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不同于以往,在某种程度上,它实际上是“哈耶克对自己毕生所反对‘极权社会主义’的思想努力的总结”。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热门推荐
  • 大自然的困惑(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大自然的困惑(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大自然的困惑》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权力的王冠

    权力的王冠

    象征着权力的魔法王冠重现,黑暗魔君-巫摄王·席卷而来,各王国能否抵抗骷髅与兽族到来的军团?
  • 市途

    市途

    前世本为小商人的胡松岩因为一次意外来到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宋朝,看他如何倚靠自己的才能风生水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逆转命运之轮

    逆转命运之轮

    简要:神龙大陆,这里是神龙主宰的唯一一块位面,神龙手下有那四大帝王,傲世大帝,玄珠大帝,地徒大帝和戮决大帝,神龙是一位神褚,四位大帝是无限接近神褚的存在。其中,傲世大帝的修为,位列诸位神褚的首位。傲世大帝有一位绝色红颜知己,名叫逐梦,此女之样貌,乃是世间罕见!难免其他几位大帝对逐梦有所觊觎,但是一次意外间,戮决大帝终被逐梦的姿色迷得无法控制的时候,对逐梦实施强制性的非礼动作,奈何傲视大帝碰巧撞见,傲世大帝大怒,奈何戮决大帝一把把逐梦拉近了怀里,用手掐住了逐梦的脖子~~
  • 我家徒弟脑子有坑

    我家徒弟脑子有坑

    哈哈,这是一个无节操的宠文,不喜欢看别看就行,作者新人一个~经不起折腾,所以不喜欢的读者不看就好啦
  • EXO之曲终人未散

    EXO之曲终人未散

    如果爱早已悄悄潜入彼此内心,我们还要不要这样折磨。
  • 昨夜风云

    昨夜风云

    昨夜风云,若日我换天下曲,只等有心人,我愿天下安康。
  • 凌傲天穹

    凌傲天穹

    紧邻坞坦荒原的安阳镇,原来维持的利益平衡即将被一位少年妖孽般的表现而打破。面对几大家族的联合威胁和逼迫,少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家族亲人活下去的机会,却没想到因一枚神奇的玄色玉珠而保存住魂魄不灭。可是想要真正逃脱死劫,少年只能修习被所有修行者痛恨和唾弃的禁修法决!如果他修此禁法,家族所面临的危机将更加凶险!是把亲人再次推入生死危机的深渊,还是独自承受慢慢魂飞魄散之痛,他会如何抉择……
  • 最强祭妃,陛下中毒不浅

    最强祭妃,陛下中毒不浅

    那一日,莉言跪在师傅前,三磕头,成为祭司,从此离开了那个住了七年的家。那一日,翁墨规身为六皇子,嚣张跋扈,年少轻狂,被软禁在长安王府,深陷牢笼。然后,两人被迫待在一起,从此鸡飞蛋打,他喊她呆木头,她喊他笨乌龟,上至吵架拌嘴,下至刀剑相向,打得过彼此,闹翻了旁人。直到某天,丞相意图造反,赫王想刺杀皇帝,边境大乱,翁墨规带兄弟二话不说跑去打战,留下莉言守家,结果奴仆不听话,旁人来唾弃,名门娇女上门叫嚣。后来,皇帝病重,满城风雨,翁墨规再度出兵征战,只为他心爱之人一句气话而准备去打下邻国作聘礼。那天莉言站在原地,笑得没心没肺,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