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000000015

第15章 辉煌时期(1)

谈到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不能不注意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光辉的时期——唐王朝。而说起唐代茶文化更必须注意一个光辉的人物:陆羽。对陆羽为茶学所作的巨大贡献,人们一直给予很度的评价。民间称他为“茶神”、“茶圣”、“茶仙”,旧时陶瓷业卖茶具附有一些精制的陆羽瓷像,必购成套上等茶具方能请得一个“茶神”的尊象。我国历史上的茶人,无论文人、释道、达官贵胄,乃至皇帝,凡好茶者无不知陆羽之名。就是现代的茶学家也对其成就给以充分肯定。但是,对陆羽在文化学方面所作的贡献却认识得很不够。即使谈到文化,一般只是从茶艺角度加以讨论,对陆羽在构建整个茶文化学,特别是他在茶学中所渗透的理论思想和哲理则研究更少。事实上,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构架是由陆羽所搭设。陆羽的《茶经》一出,中国茶文化的基本轮廓方成定局。我们不能仅从茶叶学或饮茶学问上去理解《茶经》。《茶经》是一种别具心裁的文化创造,它把精神与物质融为一体,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创造了一种自成格局而又清新无比的新的文化形式。

陆羽的茶文化思想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一个光辉的时代创造了他光辉的思想。因此,在我们具体研究陆羽和他的《茶经》之前,不能不首先讨论这些重要的社会条件。

社会原因

唐代,我国茶的生产进一步扩大,饮茶风尚也从南方扩大到不产茶的北方,同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正如《封氏闻见记》所说,中原地区自邹、齐、沧、隶以至京师,无不卖茶、饮茶。但是,仅仅是生产的扩大和饮茶之风的盛行,还不足以形成茶文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整个唐代经济、文化的昌盛、发展相关。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兴盛的时期,尤其是中唐以前,国家富强,天下安宁,造成各种文化发展的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社会出现动乱,经济也出现衰退,但文化事业并未因此而停止发展。唐朝疆域阔大,又注重对外交往,当时的长安不仅是国内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具体说来,茶文化所以在唐代形成,还有以下几个特殊条件及社会原因。

①茶文化的形成与佛教的大发展有关。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逐渐向全国传播开来,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尤其在隋唐之际,由于朝廷的提倡得到特殊发展,使僧居佛刹遍于全国各地。许多寺院不仅是传播佛学思想的地方,也是经济单位,许多高级僧人都是大地主。唐武宗时,由于寺院经济威胁到朝廷和世俗地主的经济利益,大兴灭佛运动,会昌五年(845年)仅还俗僧尼即达二十六万,加上未还俗的自然更多。当年全国户籍统计为四百九十五万户,这就是说,不到二十户就有一个和尚,和尚中的上层人士不仅享受世俗地主高堂锦衣的优裕生活,而且比世俗地主更加闲适。饮茶需要耐心和功夫,把茶变为艺术又需要一定物质条件。寺院常建于名山名水之间,气候常宜植茶,所以唐代许多大寺院都有种茶的习惯。僧人们是专门进行精神修养的,把茶与精神结合,僧道都是最好的人选。

茶文化的兴起与禅宗关系极大。掸宗主张佛在内心,提倡静心、自悟,所以要“坐禅”。坐禅对老和尚来说或许较为容易,年青僧人诸多尘念未绝,既不许吃晚饭,又不让睡觉,便十分困难了。禅宗本来是在南方兴起的,南方多产茶,或许南禅宗早已以茶助功。但正式把饮茶与禅宗功夫联系起来的记载却是在北方。唐人所著《封氏闻见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晚间不食不睡,茶既解渴,又能驱赶睡神,真是帮了僧人们的大忙。正如唐代诗人李咸用《谢僧寄茶》诗所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眼”。茶之成为佛门良友有其内在道理。僧人饮茶既已成风,民间信佛者自然转相效仿。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唐僧人种茶、采茶、饮茶的记载,茶圣陆羽本人就出身佛门,作过十来年的小和尚。他的师傅积公大师也是个茶癖。陆羽的好友、著名诗僧皎然也极爱茶,他曾作诗曰:“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诗中道出了僧人与茶的特殊关系。故唐代名茶多出于佛区大刹。

②茶文化的形成与唐代科举制度有关。

唐朝采取严格的科举制度,以进士科取士,以致非科第出身者不能为宰相。每当会试,不仅应考举子像被关进鸡笼一般困于场屋;就是值班监考的翰林官们亦终日劳乏,疲惫难捱。于是,朝廷特命以茶果送到试场。唐人韩俚所撰《金銮密记》说:“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凤翔退耕传》亦载:“元和时,馆客汤饮待学士者,煎麒麟草。”这里的“麒麟草”也是指以茶送会试举子。举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朝廷一提倡,饮茶之风在士人群中当然传效更快。

③茶文化的形成与唐代诗风大盛有关。

唐代科举把作诗列入主要考试科目。其他科目,如帖经等,被视为等而下之。传说诗人李贺与元稹不投机,元稹来访,李贺说:“元稹不过是明经及第,不见他!”且不论这故事的真假、说明以诗中第确实是士人心中的理想目标。利禄所在,使文人无不攻诗。于是吟咏成风,出现诗歌的极盛时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诗人要激发文思,有提神之物助兴。像李白、李贺那种好喝酒的诗人不少,但茶却适于更多不会酒的诗人。所以卢仝赞茶的好处:“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人们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而卢仝却说三碗茶便有五千卷文字,茶比酒助文兴的功效更大了。饮茶必有好水,好水连着好山,诗人们游历山水,品茶作诗,茶与山水自然、文学艺术自然联系起来,茶之艺术化成为必然。

④与唐代贡茶的兴起有关。

封建皇帝终日生活在花柳粉黛和肥脆甘浓的环境中,难免患昏沉积食之症。为提神,为消食,为治病,每日饮茶,因而向民间广为搜求名茶,各地要定时、定量、定质向朝廷纳贡,称为“贡茶”。如阳羡茶、顾渚茶,都是有名的贡品。王室饮茶比一般僧侣、士人又不同,名茶、名水,还要金玉其器,茶具艺术必然发展。

⑤与中唐以后唐王朝禁酒措施有关。

酒是我国许多人爱好的传统饮料,它的作用主要是兴奋神经。但酒的原料主要是粮食,倘若国无余粮便很难提倡饮酒。唐朝自原贞观初年至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一百一十年间由三百万户增长到八百四十一万余户。而由于安史之乱造成的农民逃亡又使中粮食产量下降。大量造酒与粮食的紧缺形成矛盾。于是,自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开始在长安“禁酒”,规定除朝廷祭祀飨燕外,任何人不得饮酒。这造成长安酒价滕跃高昂。杜甫有“街头有酒常苦贵”的诗句,并说:“经需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有人计算,当时这一“斗”酒的价钱,可买茶叶六斤。民间禁酒,价又极贵,文人无提神之物,茶又有益健康,不好喝茶的也改成喝茶。故《封氏闻见记》说:“按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唐代疆域广大,许多边疆民族都通贡称藩,朝廷以茶待使节,并加以赏赐,从此茶和中原茶文化又传入边疆。

我们看到,唐代饮茶不仅已深入社会各阶层,而且更进一步与文人诗会、僧人修禅、朝廷文事、对外交流联系起来。这一切都成为茶文化正式形成的社会机缘。

茶圣陆羽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人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人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是什么原因使陆羽走上研究茶学的道路而对茶文化有这种创造性的构建精神?为了解这一点,就必须研究陆羽的生平及品格,找到他的思想源流。

1.坎坷的经历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芋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唐代的竟陵是一个河渠纵横、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正如诗人皮日休所写:“处处路旁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开元、天宝号称唐朝盛世,国家富强,域内安宁。但陆羽却一出生便面临着种种不幸。从《新唐书》陆羽传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诲,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据说陵羽离开积公很久之后,积公还深念陆羽所煎茶味,其余再好的茶博士煮的茶都觉得不好,足见陆羽在寺院期间已学会一手好茶艺。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竞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李齐物为淮南王李神通之重孙,系王室后裔,为人正直,多政绩,曾开三门砥柱以通黄河漕运。后遭李林甫陷害由河南府长官贬为竟陵太守。在一宴次会中陆羽随伶人作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天宝十一载(752年),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又因被贬官至竟陵。此时陵羽正精研经史,潜心诗赋。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颅乌犁”(即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这样的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所谓开元、天宝盛世结束,唐朝进入一个动乱不安的时期。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湖州又是名茶产地,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这一时期他结识了著名诗僧皎然。皎然既是诗僧,又是茶僧,对茶有浓厚兴趣,陆羽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熏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著。

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时年陆羽二十八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他还亲自设计了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事铸在鼎上,标明“圣唐灭胡明年造”,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乐为乐的阔大胸怀。大历九年(774年),湖州刺使颜真卿修《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乘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的全部著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茶经》问世,不仅使“世人益知茶”,陆羽之名亦因而传布。以此为朝廷所知,曾召其任“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

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孟郊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云: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

啸竹引清吹,吟花新成篇。

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

武陵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地方,诗人胜赞陆羽把桃源景色在此再现和他高洁的人品。至今上饶有“陆羽井”,人称陆羽所建故居遗址。

陆羽大约卒于贞元二十年冬或次年春,大约活了七十多岁。陆羽逝于何地,史家多有争议,有的说在上饶,有的说在湖州。孟郊有《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陆羽坟》诗,详细描述了湖州杼山陆羽坟的情况,故以逝于湖州为确。

陆羽一生坎坷。然而诚如孟子所言,承担天降大任之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坎坷的经历对陆羽是一种意志与思想的磨炼。无此种种苦艰,也许不可能有《茶经》的出现。

2.友人交往

要想了解陆羽的茶文化精神,仅知其生平还不够,还要从其友人交往中了解其思想脉络。

陆羽为人重友谊。《新唐书》本传说他“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陆羽无心仕宦、富贵,生平不畏权贵,一生所交者多诗人、僧侣、隐士与高贤。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有不解之缘,陆羽与僧人也有不解之缘。他自幼为智积禅师收养,壮年后又与僧人皎然结为好友。皎然不仅是中唐著名学僧,也是著名诗僧,为谢灵运十世孙。死后有文集十卷,宰相于頔为之作序,唐德宗敕写其文集藏之秘阁。陆羽与之相识大约在上元初,常互访或同游。皎然的诗多处提到与陆羽的友谊,并描绘其共同采茶、制茶、品茶的情景。所以,陆羽的茶文化思想吸收了许多佛家原理。

陆羽好友不仅有僧人,还有道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李冶。李冶又名李秀兰,自幼聪慧洒脱,喜琴棋书画诸艺。长成出家,作了女道士。尤擅格律诗,被称为“女中诗豪”。天宝间,玄宗闻其名,曾召入宫中一月。陆羽在苕溪,与皎然、灵澈等曾组织诗社,李秀兰多往与会。秀兰晚年多病,孤居太湖小岛上,陆羽泛舟前去探望,李秀兰还写诗以志,足见其友谊之深。陆羽在《茶经》中,将道家八卦及阴阳五行之说溶于其中,反映了他所受道家影响也不小。

陆羽交往最多的是诗人、学士。其中最著名的有皇甫冉、皇甫曾、刘长卿、卢幼年、张志和、耿湋、孟郊、戴叔伦等。这些人大都是刚正率直并深有抱负和学识的人。一次陆羽问张志和最近与谁人经常往来,志和说:“太虚为室,明月为炫,同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足见其胸襟。其《渔歌子》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陆羽所交诗人大多崇尚自然美,这对陆羽在《茶经》中创造美学意境大有影响。耿湋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曾与陆羽对答联诗,作《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陆三,是诗友们排行送陆羽的别号)。此诗二人联句,长达二十四句,耿湋盛赞陆羽对茶学的贡献:“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茶仙”之名即由此而来,耿湋已断定《茶经》必名垂后世。戴叔伦更是陆羽知音。戴曾遭同僚陷害,后来冤案昭雪,陆羽特与权德与等各作诗三首相庆。由此亦见陆羽之人品。

同类推荐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禁忌是民间为了择吉避凶,禁止同“神圣”或“不洁”的事物接近,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性措施。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 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 《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热门推荐
  • 朱砂泪:倾尽天下

    朱砂泪:倾尽天下

    周帝白炎死在称帝十载后的一个雪夜。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帝不喜奢华,逼宫夺位后便废弃了前朝敬帝所建的华美宫室,而每夜宿在帝宫内的九龙塔,死时亦盘膝在塔顶石室几案前的蒲团上,正对着壁上一幅画像。倘有历过前朝的宫女在,定会认出,那画上艳色无双的女子,正是前朝敬帝所封的最后一位贵妃。原来在倾国的十年之后,白炎终究追随那人而去。他身后并未留下只言片语。于是所有关于周朝开国皇帝的谜团,都与那悬于九重宝塔之上,隐在七重纱幕背后的画像,一并被掩埋进厚重的史书里。
  • 呆萌苏苏,狐仙大人宠入骨

    呆萌苏苏,狐仙大人宠入骨

    出个车祸这就穿越了?没事儿,姐会武功,琴棋书画那是样样精通。有人欺负?哼,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仙侠与武侠结合的大陆,正是本姑娘所向往的。只是,本想一人逍遥世间,有旁边那位美得不像人,本事又那么厉害的帅哥陪着,我呀,还是安安静静的做个美女子吧,哈哈。“寒渊,你抱我去睡觉啊,”“寒渊,你怎么脸红了呀,嘻嘻”“苏苏,你确定你要这样么?”凤苏苏一个压身上去。“寒渊,七夕之日,便是你我成亲之日,不过现在嘛,嘿嘿,先来个么么哒”梦梦:捂住双眼,“羞羞哒,”
  • 滅神图

    滅神图

    挡我路者,管你是天上的仙,还是地上的妖,一并铸成材料!岑风望着自己的躯体,黏成一块,就如一根巨大的棍子长出一个脑袋,心道: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变回正常的手脚,总不能一直这样做根人棍吧!
  • 快穿之男神约不约

    快穿之男神约不约

    最有意思的穿越,最特别的穿越,最搞笑的穿越,爆笑√中二√分分钟笑成表情帝。你尽管看,不笑算我输。第一次写文,文笔难免会渣,喜欢的就加入书架,不喜欢的我也不强求,陪我走过这漫长的填坑之路!
  • 孤独的吟唱

    孤独的吟唱

    被神遗弃,落入凡尘,天煞孤星的她饱受着生与死的无尽轮回。十年过去,终于重拾生的....期望
  • 朔月天魔

    朔月天魔

    这是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却不是一个人的旅程
  • 高冷小姐的爱情之路

    高冷小姐的爱情之路

    第一次见面,他便拒绝了与她的婚约,只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腹黑少女……家族之争,权利倾倒,他依旧执迷不悟,为了他所谓的“幸福”,放弃了他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却没想到是一场骗局……
  • 妙女佳遇:相公别傲娇

    妙女佳遇:相公别傲娇

    “阿初可真是越来越得本宫的心了。”太子,小时候的事我真的不记得了!!!“阿初,听说府上为你相了不少亲,你觉得在下如何?”柳公子,求放过,我怕被口水淹死。“阿初,你如此性格怎么立于朝廷,不如早些抽身。”恩公亲人,抽身后你养我吗?因为旁人的一句话转变了方景初一生的命运,一位来自现代女孩改写了她的生命轨迹,让本该在闺阁之中静默长大的闺秀却意外的参与了朝堂斗争。
  • 等下一个青春

    等下一个青春

    三个女孩一段青春,但终究是三段不同的道路。在世界的另一端也同样有三个性格不同的男孩但爱上的都是同一个女孩,多少年后的她们还会像当初一样无所顾忌的在一起欢笑吗?嫉妒会不会成为一道伤口?抱怨会不会毁掉未来的希望?敬请期待
  • 圣者往事

    圣者往事

    雨夜,老人对少女讲起年轻时的故事。从此揭开了一段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