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9600000018

第18章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1)

一、一种智慧叫做“糊涂”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糊涂”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不糊涂的人,非得糊涂不可。郑板桥中进士后,曾任山东潍县知县。他为人磊落正直,不容邪恶,廉洁奉公,关心民众,这就与当时污浊腐败的官场之风格格不入。郑板桥又是个艺术家,工诗善画。论诗提倡“真气、真意、真趣”,就这一个“真”字,便使他忍受不了现实中的浊气、腐气和邪气。尽管他的诗作对现实多有揭露,但以他一个“七品”小官的力量,用几首诗、几篇文章,是改变不了世间风气的。面对世间许许多多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郑板桥无力改变,只得无奈接受.只好想办法让清醒的自己糊涂一些,免得遭受更大的精神痛苦。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许多“磕磕碰碰”的事,总会做下令自己遗憾的事,之所以会这样,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把握不好自己的弱点或缺点,而“难得糊涂”的人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却是一点不糊涂,反而用“糊涂”来装饰、掩盖自己的弱点—因此,这种“糊涂”还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表现。

“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做给他人看的一种“假糊涂”,还装得“像煞有其事”,因此嘴里说的虽是“糊涂话”,脸上反映的也是“糊涂的表情”,做的却是“明白事”。因此,“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反映的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慧”,是人类精明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人类适应社会的一种“高级的、巧妙的方式”。

“糊涂”之所以“难得”,还在于它是一种超越。这里的“糊涂”已不再是词语意义上的糊涂了。它是超越了无奈、痛苦、世俗、功利之后,所达到的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它是一种难得的朴拙和真纯,也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糊涂”就是“拙”,“难得糊涂”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超越境界。

聪明装糊涂可以假装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示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优势展露出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成竹在胸。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平常生活中,人们借助“难得糊涂”,可以尽情地保护自己,恰当地表现自身的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心胸之宽广、气宇之不凡,凡是世上能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难得糊涂”这番功底的。但是,“难得糊涂”又是一种比较深奥的人生哲学,能不能实践并不是靠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它所需要的是一个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复杂的人际技巧,因此对希望自己实践“难得糊涂”的人来说,就有一个怎样“糊涂”的问题。关键是在于对“难得糊涂”中的,“难得”这两个字的理解和应用上。

那么,生活当中怎样应用“难得糊涂”呢?我们可以具体地分析一下:

第一:经常性的糊涂。“难得糊涂”的“糊涂”贵在“难得”二字上,指的是一个人在说话、办事、处理关系上是异常精明的,即使是“糊涂”,也是难得的、偶尔发生的,是做给他人看的。但是,有的人却不是这样想,来一个反其道而用之,不是“难得”糊涂,而是“老是”糊涂,“经常”糊涂,一发生问题就总往后躲,一发生难题,就总往里缩。对这类人来说,已不是“假糊涂”,而是货真价实的“真糊涂”了。

第二:对象颠倒的糊涂。“难得糊涂”的另一个含意是:人在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而在不该“糊涂”的时候是决不能“糊涂”的。然而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人的做法却往往使人哭笑不得,他们往往在不该糊涂的时候居然糊涂起来,而在该糊涂的时候却又不糊涂了。因为他们经常将“糊涂”的对象搞颠倒了,往往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第三:重大问题上的糊涂。“难得糊涂”中的“难得”,一定是指这些人在一些“重大的、关键的、原则的问题”上是丝毫不糊涂的,决不后退的,他们的“糊涂”则是表现在一些细小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而有的人恰恰相反,小事上“精明”得要死,大事上却“糊涂”得要命,对这些人来说,是一辈子都学不好“难得糊涂”的。

第四:永远不会明白的糊涂。“难得糊涂”中的“糊涂”,指的是人们在处理“糊涂”和“理智”之间关系上的“难得”。这种“糊涂”是以“清醒的、健全的理智”为基础的,是属于“大智惹愚”性的“糊涂”。这种“糊涂”是“糊涂中的明白”,也是“明白中的糊涂”,现在的“糊涂”就是为了以后的“明白”,而只有有了“现在的糊涂”,才会有以后更好的“明白”。而对有的人来说,根本不懂这个人生的真谛,现在是糊涂,以后也是不会明白的。

第五:手段、方法异常拙劣的糊涂。“难得糊涂”中的“糊涂”,是一种“假装”,然而这种“假装”却需要一种高度的技巧,装得合情合理,自然,得体,掌握火候,不做作,有的人可以做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人可以“觉察”出你是在“装糊涂”,然而想说却始终说不出口来,这种“技术”的确是“难得”的。然而有的人的“难得糊涂”却作得很拙劣,愚笨,方法简单,虚情假意,漏洞百出,让人感到绝对的不自然。的确,“难得糊涂”是一门学问,不是附庸风雅,奥妙无穷.“难得糊涂”也绝不是一件“装饰品”。聪明难,糊涂也难,由聪明转入糊涂就更难了。郑板桥先生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话的学问,是极其深奥的。

立身处世,学会“难得糊涂”,你的聪明和智慧才得以体现。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做人绝招:

聪明装糊涂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示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优势展露出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二、高而不显,贵而不露

在儒家思想中,没有任何东西比炫耀漂亮、熟巧,更遭批评的了。高而不显,贵而不露,能把自己的非凡能力渗透在如愚如拙、如钝如鲁的表面看似平淡的行为中,才是真正的智者。而且,人们认为一种令人钦佩的“愚”,是真正自发创造行为产生的自然的结果,是比“聪明”更难得的品质。“机巧”是损害纯白之心的一种污染剂。要变得聪明并非是一件多难的事,而变成一个远非聪明所能企及的“愚者”,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人学历比以往的人学历都要高很多,所以无论是在聪明的程度上,还是在伶俐的程度上,也都超过以前的人,然而,他们的生活,却未必比以前的那些没有学力历的人幸福。

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这位博士奔波多日,四处碰壁,一无所获。万般无奈,他来到一家职业介绍所,没出示任何学位证件,以最低的身份做了登记。

不久,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是他很珍惜这份工作,因而干得很投入、很认真。不久、老板发现这个小伙子能察觉出程序中不易察觉的问题,其能力非一般程序输人员可比。此时,他亮出了学士证书,老板给他换了相应的职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觉这位小伙子能提出许多有独特见解的建议。其本领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此时,他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立刻提拔了他。又过去了半年,老板发觉他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于是决意邀他晚上去家中喝酒。一直到酒席桌上,在老板再三盘问下,他才承认自己是计算机博士,因为工作难找,就把博士学位瞒了下来。第二天一上班,他还没来得及出示博士证书,老板已宣布他就任公司副总裁。这位计算机博士可谓深谙欲扬先抑的真谛。人若能效仿雪松柔韧的品格,适时适度地低一下头,躬一下腰,抖落多余的沉重,便能走出屋檐而步入华堂,避开逼仄而迈向辽阔。适时的隐藏自己的才能,扮傲庸人。这样的醉拳才会招招直逼人心。这样的弯曲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弹性势能。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吃亏时要甘愿吃亏,该聪明时就要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循良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七十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龚遂轻车简从来上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户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茭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头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持刀带剑的人,他劝道:为什么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务点正业?”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这儿来,我有话要对他说!”一副醉汉狂徒的模样,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这位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加官晋爵。

可见藏起利剑远比露出锋芒更为重要。

做人绝招: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吃亏时要甘愿吃亏,该聪明时就要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三、心里明白装糊涂

做人切忌恃才自傲,现代社会使人各个都聪明起来,工于心计,人际关系最难处。人们把心思都用于这种功利之争上,但实际上这种聪明对人并不是十分好的,必要的时候要学会装“愚”。

春秋末期,越国大夫文仲向越王勾践举荐了才华横溢的范蠡,两人共同辅佐勾践。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越国终于消灭了吴国,越国成了春秋时期的一方霸主。范蠡追随勾践多年,越国的军机大事多由范蠡裁决,范蠡为越国亡吴称霸立下了汗马功劳,官封大将军。范蠡卓识远见,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深深懂得功高盖主的道理。

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范蠡见群臣皆乐,独勾践郁郁寡欢,立即看出勾践的想法了。原来,勾践在称霸天下时依赖于群臣,而今大事已定,他就不想再将功劳归于臣下了。范蠡认为自己名声太显赫、功劳太大,不宜在越国久留。更何况他也深知勾践的为人,只能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于是,范蠡决定归隐。他给勾践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我听说主上心忧,臣子就该劳累分忧;主上受侮辱,臣子就该受过。以前,君主在会稽受侮辱,我之所以没有死,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在已报仇雪耻,我请求追究使君主受会稽之辱的罪过,贬为庶民。”勾践流着泪说:“你一走,叫我倚靠谁呢?你若留下,我将与你共分越国。”范蠡对官海沉浮早已看破,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于是不辞而别,乘一叶小舟,入三江,泛五湖。范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多年的文仲,便给文仲写了一封信,道:“凡物盛极必衰,只有通达的人才能知道进退存亡之道,而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眼狠步,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先生何不速速离去?”起初文仲对范蠡之举困惑不解,但当他接到范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了,但为时已晚。不久便有人诬告文仲企图谋反,尽管文仲反复解释也无济于事。勾践赐文仲一把剑,说:“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了其中三术就把吴国灭掉了。还有四术深藏于先生心中,就请追随先生去吧。”再看所赐之剑,乃是吴王夫差当年命伍子胥自刎之剑,这真是历史的莫大嘲弄啊!文仲一腔悲愤,仰天长叹:“后世贤臣,一定要以我为鉴啊!”然后引剑自刎而亡。知道进退方略的范蠡可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大智者啊!“大智若愚,就是说聪明的人往往表面上装愚,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在“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其实有时候糊涂一点,比耍小聪明好。三国的杨修够聪明了吧,可他喜欢接领导的话茬,领导的隐私也被他猜透,所以曹操很恼火,在“鸡肋事件”中把他杀了。

同类推荐
  • 好好活着:珍爱一生的心灵法则

    好好活着:珍爱一生的心灵法则

    本书内容包括:好好活着是一种态度、好好活着是一种心情、好好活着是一种状态、好好活着是一种选择、好好活着是一种生活方式等。
  • 这样办事更周全

    这样办事更周全

    本书以办事为基本内容,主要介绍有关把事办得更周全的技巧和方法。
  • 职工和谐相处手册

    职工和谐相处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低调做人密码

    低调做人密码

    本书介绍了低调做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包括别把自己太当回事、示弱也是一种智慧、耻笑讥讽来不得、有本事也不要自卖自夸、将钱看得淡一些、每天淘汰你自己等多方面的思想哲学。
  •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一个人的修养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更是一种优质的自我投资。本书从培养沟通能力、鉴赏能力、社交能力、个性与智慧、选择和阅读、内在与仪表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地讲解了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价值,对提升个人能力修养有着诸多启发和指导。语言朴实,富含哲理。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妨阅读本书,定会有很多收获。
热门推荐
  • 童生术:雪满梅

    童生术:雪满梅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破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 贪婚乱嫁之老公太腹黑

    贪婚乱嫁之老公太腹黑

    他是袁家家主,尊贵的家世注定万人追逐。她是代嫁新娘,一场错乱的婚嫁,让她成了他的妻子。他温润腹黑,本想慢慢捕获她的心,可当一波又一波的男二号、男三号闯入她眼前的时候,他急红了眼,再不拆骨入腹老婆就得跟人跑了。
  • 诛武大陆

    诛武大陆

    诛武大陆,以战会天下,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万族林立。神武战帝,紫眸冰瞳,一柄白龙枪,单挑天下群雄。辰炎灵帝,三千辰炎,执掌天辰炎境,坐拥万里江山。.....北荒之界,葬虎之谷,寻紫晶炎神虎。都州之地,焚天之墓,传承金帝神脉,造就灵帝之上位。.....布衣少年自阳城而出,重塑昊天麒麟甲,手持青蛰,收源火,纳异魄,控魔兽,战天地,汇集天下豪杰。一枚戒指,挑起腥风血雨,在孤寂的强者之路上.....
  • 一见钟情之恋上权志龙

    一见钟情之恋上权志龙

    在韩歌意23那年,在韩国明洞巧遇权志龙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认出来,之后他们因为一本书结缘。
  • 重生之蠢丫头的幸福生活

    重生之蠢丫头的幸福生活

    上辈子安七迷迷糊糊的过完了自己二十五岁的生日,结果一出门就被一辆破旧的车子给撞飞了,尼玛,也许上天认为她命不该绝,于是……重生到了六岁,当一切重新开始,她是否会遇到自己的男神呢?
  • 茶余饭后(民间幽默笑话集)

    茶余饭后(民间幽默笑话集)

    笑话在古今民间文学中都大量存在。为了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并使之读后内心发笑、精神受益、心灵得到陶冶,编者从古今笑话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根据现代人口味作适当修改,并根据国内外笑话分类学的方法,主要从便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类。
  • 能按套路出牌吗

    能按套路出牌吗

    是你说的要分手,分手就分手,余情未了也就罢了,还要弄个意外坠楼,灵魂互换干什么?他一个小小法医反应力怎么能比得上你一个刑侦大队长,要死不死还非得给他扔到各种枪林弹雨的危险场景。法医闹心,队长也闹心,天天看着一堆断手断脚,屎尿呕吐物,简直要抓狂,他宁可挨枪子。
  • 散户制胜宝典

    散户制胜宝典

    作者翻阅了《散户制胜宝典》一书。李飞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和体会,从投资理念、投资心态和实战技巧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讲解。理论深入浅出,例子生动易解,技法具体易学,对新股民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对老股民则是一本能再提高的参考书,相信对大家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值得细细地学习和阅读。
  • 霸宠六界:狂妃傲天下

    霸宠六界:狂妃傲天下

    拥有两世灵魂的她穿越到了玄冥大陆第一废柴的她身上,她指天怒骂:“两世的背叛,这一世我定要逆天,成为这天下唯一的王!”从此,废材狂傲逆天。契洪荒兽;练圣主级丹、器;召亡灵;踹渣男;灭渣女;领着兽兽们亡灵们打天下……玩的不亦乐乎。某个腹黑妖孽拥她入怀:“别太累,这一世你有我!”某便宜师父摸着她的脑袋:“别太累,这一世为师为你撑腰!”某兽兽和亡灵们:“这一世,吾助吾主天下称王,终生不弃!”某女倾城一笑:“这一世我有你们,足矣。”
  • 素冠

    素冠

    若死而知,而忘尘事,惟忧或福?或托之人私愿之欺,可将成?人生非事事可破,而有因果,亦可以灭,人生无再遇,此相逢,他对或错?一个人为寻因果而经历时间情苦之多,不是她的情却是她的果。人如果纠缠于因果而久困于世,不一定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