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300000017

第17章 犹太家庭的社交教育课(2)

孩子性格的发育同他的人际关系是相关联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和小伙伴友谊对他影响深远。

《塔木德》说:

如果我不为我而存在,谁为我而存在?

如果我只为自己而存在,我是什么?

父母要明白,孩子性格的发育同他的人际关系是相关联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和小伙伴友谊对他影响深远。

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就开始离开父母寻找玩伴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越来越看重同学与朋友对他的态度。尽管他们的精神与感情食粮要从父母身上汲取,但他们认为能从朋友们身上得到意外的源泉。

一位著名的犹太教育家把孩子的交友过程分为四个互相重叠的阶段:

(1)三到七岁的孩子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把一起玩或住得较近的孩子当成朋友,“最好朋友”则是住得最近的孩子。这时的孩子寻找朋友就是为了有用,对方有他喜欢的玩具或他自己不具备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善于交往,却拙于影响他人。

(2)四到九岁的孩子为自我满足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更多地由需要决定。他们把朋友作为一个人,而不是自我需要而交友,互惠不是目的。因此,他们往往无法同时交上一个以上的朋友。

(3)六到十二岁的孩子是互惠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交友的特点是互惠平等。他们能够考虑双方的观点,非常关心平等问题,因此评判朋友时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比较:谁为谁做了什么,并希望得到回报。正因为互惠的关系,这时有友谊也只局限于一对、小团体或小派别,而且一般多为同性关系。

(4)九到十二岁的孩子是亲密阶段。孩子们在这一阶段能够保持相当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对朋友的表面行为不再注意,转而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许多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视为所有亲密的基础,认为这时候如果不能找到亲密的朋友,那么到年少或成人时代,就永远得不到、也不会找到真正的亲密伙伴。

针对以上孩子的这几个情感阶段,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建立友谊,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与协作精神。

很多教育家认为孩子儿时的友谊影响孩子交友的习惯、自尊心,其程度几乎相当于父母的爱抚和关怀。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失去朋友,或者说是不被同伴所接纳,那么即使是在日后取得很大成功,终生也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满足感。

针对孩子的成长,在不同的阶段,父母为孩子所提供的教育方式应有以下几点:

(1)孩子在自我阶段时,父母要为孩子多设计一些活动,邀请与孩子性格相近的或有共同兴趣的孩子来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孩子如何相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相互在一起。如果孩于比较内向与孤僻,这种活动更为重要。

(2)孩子在满足阶段时,父母要对孩子强化朋友的价值。让孩子看重友谊,鼓励孩子交往。如果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表示出正面的积极情感,即使父母对此有怀疑和担扰,也不要否定或诋毁对方。如果孩子受到他人的取笑和欺侮之后,不要鼓励孩子抱怨对方,这样会强化孩子的孤僻。

(3)孩子在互惠阶段时,父母不要只做一个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友情之中,让孩子感到满足与安全。父母的知识与经验,对帮助孩子交友中出现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父母应该帮孩子形成宽容的品格,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和承受亲密朋友之间的伤害,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负面的情感与经历。在适当的时候,父母教孩子一些交友经验与技巧是有必要的。

(4)孩子在亲密阶段时,父母的作用就是指导。确定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活动,灌输价值观,鼓励孩子个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个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可能会减少,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父母要用宽大的心胸来容纳孩子。

优秀的孩子不是孤独的

犹太雅波尼拉比有个很受欢迎的说法:

我是上帝的创造物,我的邻居也是上帝的创造物。我在城区工作,他在农村工作。我为我的工作而早起,他为他的工作而早起。正如他不擅长我的工作,我也不擅长他的工作。你会说我干的事情了不起,那么他干的事情就很渺小了吗?

不要鄙视任何人,没有什么不可能。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价值。

人不应该在睡着的人群中清醒,也不应该在醒着的人群中睡着。

不要在欢笑的人群中哭泣,也不要在哭泣的人群中欢笑。

不要在别人站着的时候坐下,也不要在别人坐着的时候站着。

总而言之,人不应该从他身边人的行为状态中脱离出来。

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在团队中获得成就的。除非这个人是苦思冥想的思想家与哲学家,远离人群才让他感到精力充沛,才思敏锐。

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团队精神直接影响着他的命运。父母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

孩子在三四岁时,就愿意加入到群体之中。到六七岁之时,孩子们就开始意识到,加入某一个群体使他有精神的归属感,可以增强信心。他们甚至会死心塌地忠诚于这个团体。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最为痛苦的事是被同伴排斥。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同伴或得不到团体的接受,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事,自信心就会受到挫折。

一位犹太教育家认为,通常会有两类孩子遭到伙伴的排斥:

一是出于特殊原因暂时被拒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迁居他处,人生地不熟。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找到他的伙伴,很快被同伴们所接受。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性格所造成的。例如有的孩子性格内向,离群索居,极为害羞。有的孩子性格极为外向,富有侵略性,脾气暴躁。这两种孩子的情况比较让父母担心,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就会变得非常孤僻,容易沉浸于暴力与报复性行为的幻想之中。如果父母不加约束与管教,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

为了避免以上这几种情况的出现,父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不要把孩子死死限制在家中,这样孩子可能会更加封闭。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团体活动,让他们开眼界,长知识。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就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与团体。如果是孩子被某个团体所拒绝,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以某项技能、兴趣爱好、交流指南等为基础的特定的团队。在这些主题团队中,成员在个性、兴趣和社会技能方面更有可能处于同一水平,因而孩子们更容易相处。

如果孩子暂时没有朋友,父母就和孩子站在一起,给孩子一种心灵的安慰,不要让孩子有失败感与无能感。纵然这种安慰是暂时的,却是孩子需要的。

让孩子在家庭中成为主角,比如可以让孩子制定家庭旅游计划,成为旅游的计划者,让孩子安排家庭活动等,这样可以煅炼孩子在社交上的能力与技巧。

父母可以加入某个体团,这样会让孩子得到感染。深厚的家庭传统是重要的资源,它会让孩子受益无穷。

理解别人的痛苦

一个人能否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关心别人。

在犹太王国中,父母从小就让孩子参与抚养小动物,通过这些促进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很多的家长还带孩子去动物领养机构,让孩子领养无家可归的动物。

在他们看来,从关心小动物到关心他人,对孩子来说这中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孩子的同情心却可以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起来。

孩子在一到三岁之间,已经能分辨出自己和他人,同时也能分辨出自己的痛苦与他人的痛苦。在一岁之前的孩子是分不清自我和他人、分不清自己和世界的。自己的痛苦和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人的痛苦和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浑浑沌沌的。所以我们只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哭。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哭泣时,自己也会跟着哭。

孩子到了三岁左右时,就会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出本能的同情了,如表露出关心的表情,同情的关注,甚至用充满同情的肢体接触,抚摸、轻拍,以示安慰。然而,在此阶段,孩子仍然不具备语言的安慰和更为高级的同情、关心行为。

孩子到了五到七岁时,他们就已经具有了对他人的同情认知的反馈能力。也就是说,已经超越了他人哭而我哭,或者说是他人哭我立即跑过去表示“安慰”的阶段,而是能够根据别人的痛苦的情况,决定安慰的时间和关心的形式:是陪别人哭,还是语言安慰,或者说是去叫大人来处理等等。

孩子到十岁左右时,许多孩子已经能够用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弱势或者是劣势的人和事,表现出恰当的同情心和关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同情心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或者是认识的人身上了,他们已经把同情心扩散到任何一个弱势或者是劣势的陌生人和事件上了。

从上面这些孩子的年龄段来分析,培养孩子最佳同情心的最佳时机是从小时候开始。此时一方面孩子已经具备了形成同情心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如果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就能增强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具有天生的同情心,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培育,不要轻易扼杀。当孩子做了好事时,父母要多加鼓励,因为父母的信任感、外界的反馈会促进孩子有更多的行动,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塔木德》中说:

如果一个人知道悔过,别人就不应该对他说:“记住你从前的所为。”

如果他是赎罪者的儿子,他不应该受到奚落:“记住你的父亲做过的事。”

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冷漠心态的滋生与发展。要多带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他人的苦难,理解什么是爱,让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当孩子有热心行为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鼓励。孩子在你的鼓励下,会变得更加有爱心,终将成为播撒幸福的使者。

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就要教育孩子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国式教育应避免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避免的16个问题

    本书提炼出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们常犯的16个问题,提供了规避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结合具体既又生动的事例展开叙述。为使父母与孩子有效的沟通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 培养不娇气的女孩

    培养不娇气的女孩

    身为父母,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是强者,不娇气、不软弱。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和磨练,使孩子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面对危险,养成坚强的品质。“人格教育是根本的,智力训练只是一种装饰”。
  •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长中最重要的37个经验。这些经验具有独到见解,有助于青少年的生存、工作、理财、成功等。本书是关注孩子成长、关注自身发展的广大读者的不错选择。
  • 智力开发篇

    智力开发篇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智力开发篇》分为开发儿童智力的意义;开发儿童智力的必要性;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儿童智力开发的影响因素;儿童智力开发的标准;婴儿智力开发的途径等内容。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智力开发篇》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本书从礼仪、品德、人际、心态、爱心等诸多素质培养入手,对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切实有效的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启示。
热门推荐
  • 万物之道

    万物之道

    只是一闭眼,便衣过去几十载,醒来,却已沧海桑田这重生的双眼看得见万物的心,那些人,那些事,谁能言了匆匆一晃数十载,他们都老了吧,有些人,有些人,总叫人魂牵梦绕
  • CF:热血传奇

    CF:热血传奇

    唐斌、裴政、王科这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想对天怒吼了,毕竟,谁能受得了一天三顿泡面、交不起房租,以及种种困难的苦逼生活?但他们三个有着共同的爱好:CF,当CF和穿越在一起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 别触碰,那是爱情

    别触碰,那是爱情

    给你不一样的小说构思,颠覆你对小说的认识,敢不敢与冷雪暮一起来一场关于“爱情”的冒险呢?
  • 十殿阎君录

    十殿阎君录

    五方鬼帝?十殿阎君?黑白无常?以一位将军的使命抒写着地府的往事!
  • 权倾天下之妖妃传

    权倾天下之妖妃传

    昏暗的房间里,只剩下了两个人的身影交错着……低沉的说话声让这里的氛围变得更加的压抑,只是这一切终在此结束。三十年的光阴荏苒,岁月沉浮,终究在此而终结。这是一个女人一生的沉浮史,是岁月里那纠缠不清的情缘史,是无法摆脱的命运史……且看她云起云落,岁月浮沉?
  • 一宠惊世

    一宠惊世

    身为天下最神秘势力洛神谷继承人的苏沉,千不该万不该爱上他,直到自己国家灭亡,她才知,她与他,咫尺天涯。原本心灰意冷隐居西凉镇,却被人用一张皇榜引蛇出洞,不甘母亲被辱,一朝入宫,调查真相,却无奈与他相遇。背叛,欺骗,陷害,与真相的残忍,她该怎样面对。既然如此,慕云澜,带着你的三千佳丽接招吧……
  • 我是弟控还是花痴

    我是弟控还是花痴

    我花痴,你才花痴呢!我弟控,你才弟控呢!等等!我是弟控还是花痴,心很纠结,俊采真的好可爱,俊海真的好帅。可是,可是,我的心只有他多一点……
  • 花千骨之流年

    花千骨之流年

    花千骨重生,缺失一魄,旷野天叛变,琉夏死而复生,独孤千殇的到来,霓漫天的报复,落十一成魔,白子画归隐山林,东方彧卿跃入轮回,杀阡陌成众矢之的。背后的人,是谁?这一切,是巧合,还是阴谋。“死?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爱她,而她却爱着另一个他。”——杀阡陌“摄人心魄,凄神寒骨,伤情如灭,回过头来,你还在原地。”——花千骨
  • 男儿走尽天涯路

    男儿走尽天涯路

    四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少年。在十一岁那年遵循命运的旨意到了同一个地方。命运开始于漫不经心间展示它翻云覆雨的魔力。当男儿走尽了天涯路,当蓦然回首,他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他们还想抓住什么,还要放弃什么……
  • 阿拉德之魂

    阿拉德之魂

    冒险家,大陆独有的称号,实力与地位的代表。机缘巧合之下为应亲命而走上冒险之路,盛大的世界图卷向他展开,大森,艾尔文防线,格兰之森,天空之城,甚至古之禁忌,诸神领域。平凡为其表,稳重为其心,小人物的成长,波动体的奥秘,雷神的降临。阿拉德之魂,亦为阿拉德的至高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