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61500000023

第23章 孤独的张居正(4)

张居正的病,其实很常见,就是痔疮。这几乎只能用外科手术才能彻底根除的病,放到现在,最多是一个小手术,几天时间的事情。但是在几百年前,那是要命的病,外科手术根本达不到标准,张居正却仍然让人在他身上动刀子。这跟他的治国理念一样,正确的做法,极难达到的目标,义无反顾的做,这就是张居正,一个积极进取的理想主义者。可以想见,治疗的结果很不美妙,张居正病倒了。

就在张居正生病的期间,万历九年,张居正提出归政不果,接着就开始全面施行一条鞭法,他在要有生之年,赶着把要办的事情办完。在他之前,很多人已经在各地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试行过一条鞭法,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张居正这是全国性的,而且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他并不是对全国都施行同样的规则,而是根据不同的地区,在政策上有所异同。一条鞭法是赋役合并条编,但有的地方着重于役,有的地方则着重于赋。绝大部分地方,都要求征收折色银,但苏、松、杭、嘉等地仍然征收本色粮以供京运。折银征收,使得明朝在货币上,进一步向银本位统一,这符合当时的市场需求,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由于之前有了丈量田亩的基础,一条鞭法一经施和地,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张居正的病情也越发严重了,已经不久于人世。在他最后的日子里,蒙古俺答过世,张居正又力促钟金夫人嫁给继承人扯力克,从而继续巩固明朝的北方安定。临死前几天,朱翊钧号召全国为张先生祈福,还给他加了太师的职务。这个职务,纵观整个明朝,仅此一位。其它的太师要么是死后追谥的,要么是生前就剥夺了。虽然张居正的太师后来也被剥夺,但那是死了以后的事情了。

张居正当国十年,因为考成法,明朝一改往日官僚腐败的作风。两百余年来蒙古一直侵袭北方边界不断,现在蒙古西部俺答封贡了,东部的蒙古被戚继光和李成梁有效的挡住了。原来的倭寇作乱也没有了。西南少数民族,一直是明朝的心病,叛乱不断,此时也被平定了。最大的成就是在经济上,土地经过丈量以后,开始实行一条鞭法,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国家的收入增加了。一直以来都是缺钱的明朝财政,在张居正身后,国库居然有了四百多万两存银,太仓的粮食可供十年之用,明朝彻底摆脱了负债的日子。

张居正死后的朱翊钧,不过虚龄二十岁,一朝亲政,他很想展现自己。朱翊钧是一个很贪财的人,明朝的所有皇帝中,就数他对钱财的最执着,另有一个特点,就是懒。但是现在,他最希望的,是自己也能有张先生那样的具有影响力,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莫过于以他的皇权,搞一点大动静出来。那么,拿谁开刀呢,冯保。

朱翊钧年纪小的时候,很依赖冯保,叫他“大伴”。冯保是太监里的人尖子,学问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很儒雅。朱翊钧还是挺怕他的,跟小太监们嬉闹的时候,听说冯保来了,就不敢继续了。冯保也当着他的面直接教训小太监,指责他们不带着主子学好。到了年纪渐长,心里就开始对冯保咯应了,尤其是张居正的内阁票拟送到宫里来,都是冯保协助批红,这其中有多少能由他自己作主,那是真说不清了。有一次写字的时候,冯保站在身边,朱翊钧突然就莫明其妙的把墨水挥向冯保。现在,张居正不在了,冯保失去了政治上的同盟,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奴才而已。本来呢,冯保想让退休的礼部尚书潘晟继任内阁首辅,由张居正以临终遗疏的方式提出,朱翊钧也答应了。但是,张居正的副手,内阁次辅张四维和大学士申时行不答应。他俩虽是张居正的亲信,却不想再有一个人继续压着他们上头,于是策动言官们揭发潘晟的劣迹。潘晟已经走到半路上了,接到官员的弹劾,照例提出辞职,张四维便票拟同意。张四维,山西蒲州风陵乡(今芮城)人,隆庆年间因为熟悉边防事务,支持与俺答封贡而受到器重的,历官升到内阁大学士,成为张居正的副手。他的舅舅王崇古,从隆庆初年就总督陕、延、宁、甘等镇军务。朝廷的开中法,与俺答的互市,王崇古与张四维一个在朝,一个在边,相互配合可没少捞好处。晋商不知何时源起,但是当时的整个张氏家族,无疑是晋商的代表。潘晟没有复出,次辅张四维便坐上了内阁首辅位子。为了坐稳内阁的位子,张四维和申时行又顺从朱翊钧的意愿,指使官员们弹劾冯保。

冯保要说坏嘛也真是坏,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好坏,是以他有多少来历不明的财富来定的。冯保被抄家的时候,抄出来一百多万两银子,还有数量相当的黄金和其它财宝,甚至包括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一级国宝,不用说,这是从宫里偷来的。但是冯保不象前朝王振、刘谨那种坏,那些家伙只要能捞钱,啥坏事都干,卖官鬻爵甚至图谋篡位,尤其是对国事的破坏毫无底线。冯保的坏事,基本上只限定在宫里的家事上,门下的太监欺负外朝官员是有,作威作福也是有,会影响到朝局的事情,冯保几乎没干过。冯保从嘉靖年间就已经是司礼太监了,隆庆时又是东厂提督,张居正当国这十年,正是国运蒸蒸日上的时期,他又是宫里唯一的管着批红的印把子,太监的头把交椅。太监当到这份上,除了贪污,实在没有别的人生追求了,以明朝的腐败,三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冯保这二十多年下来,捞这么些银子,似乎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他就是想影响朝局,张居正也不同意。张居正告诫他“裁抑其党,毋与六部事”,不让宫里这些党羽跟六部的人唱对台戏。相反的,张居正在改革上的成功,反而要归功于冯保作为内臣的大力支持。冯保被抄了家,并贬到南京去的时候,李太后还跟朱翊钧问起过。但是朱翊钧骗她说,调冯保到外地去办点事,不久就回来了。实际上冯保当然是再也回不来了,儿子亲政了,这个女人也不太管事了。

在政治上挣脱了张居正和冯保两大钳制之后,朱翊钧此时并不关心是否能继续改革,而是如何把权力重新收归已有,如何树立自己的威望。长期受到压制的言官更是毫无顾忌,开始,并且迅速的形成一股抨击张居正政治主张风气。张四维任首辅不久,就回家丁忧了,他可不敢象张居正那样夺情,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了,接下来的就是申时行任首辅。张四维与申时行的政治主张本来就极力想撇开与张居正瓜葛,言官们反对的考成法的时候,申时行坚持也坚持,他坚持的理由是,官员们做事总是要考查的嘛,考成法不就是多了一个工作上的考查程序吗,没必要废除。申时行没有张居正那样的魄力,更谈不上压制这些言官。一个用以钳制言官的体制,变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程序来坚持,那不用说,考成法当然坚持不了多久。大臣们又上疏,声称有些地方的官员因为丈量土地破坏了当地的寺庙、坟墓,这如何显示皇上的爱民之心呢?于是丈量土地也跟着废止了。张居正禁止官员任意使用驿递,这个禁令取消了;张居正裁汰的冗官,被裁汰的一律恢复了;张居正严禁滥广学额,学额也一并从宽了;甚至张居正一直严守嘉靖“外戚封爵不得世袭“遗训,这些外戚也全都重新世袭了。数年来苦心建立起来的体制,一阵风之间就刮的烟消云散。整个朝廷上至皇帝,下到百官,为了各自的利益出发,都不希望有张居正生前的体制存在,任何影响,任何踪迹都要清除。

二百余年以来,明朝已垂垂老矣,身罹各种重病。张居正以其超绝的政治眼光,尤如名医对症下药,且疗效显著。张居正的死,明朝再没有象他这样能够医治国家的国手。泱泱帝国,象拒绝就医的病人,任由各种旧病复发而不顾,最后发展到各种并发症丛生,且愈加严重,终致王朝不治覆亡。【1】

为了震慑百官,朱翊钧决定清算张居正,他觉得,没哪件事能比这更能树立自己的威望了。抄冯保的家得来的大笔财富,就已经狠狠的刺激了朱翊钧。之前辽王因为张居正被废为庶人,庶人妃上疏辩冤,诬称辽王家里金宝万计,都抄到张居正家里去了。官员们也奏称,张居正与冯保勾结多年,如果抄了张居正的家,也会得到跟冯保同样多的财富。

那,抄吧。

为了不让财富被转移,荆州府、江陵县提前将张家封门,等半个月后抄家的队伍到的时候,张家因为没有食物供应,已经饿死了十几个人了。搜检、拷问之下,张居正家里兄弟,子嗣,亲族所有的财富全部搜刮出来,一共抄出来十万两银子,一万两黄金。这个数目,实在无法用来构陷张居正。为了要榨出根本不存在的一百万两银子,拷问不得不从严从重继续进行。张居正的儿子们都是读书人,几曾遭过这等罪,长子张敬修被逼供寄银曾省吾、王篆、作舟三家共银三十万两,然后自杀身亡,临死写下血书控诉这些“追赃”的官员。张懋修投井不死、绝食又不死,总算留住了一条性命。张允修因父死丁忧,也失去了考取功名的机会。

张敬修的死,对朝廷震动很大,内阁和六部都上疏请求宽免。朱翊钧也玩不下去了,下诏留空宅一所,田十顷,赡养居正的母亲。

到了后世,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张献忠派手下请张允修出来做官。张允修不仅没答应,反而在家里自杀了。清兵入关以后,攻下了广州、全州。当时留守桂林的大学士瞿式耜不肯走,全城已经全部逃了,就他一个人坐在家里,部将戚良勋最后请他赶紧上马逃走,反而被骂走。这时候,张居正的曾孙,当时的总督张同敞从灵川来了,瞿式耜说,我是留守的,当与城共存亡,你没有守土的责任,又是来干嘛的?张同敞说,古人耻独为君子,你难道不允许我跟你一起死啊?瞿式耜很高兴,就陪他一起喝酒,到晚上清军定南王孔有德来了,也不生他们的气,说不杀忠臣,让他们投降。他俩当然不从,于是被关在两间小屋子,两屋可以互相说话,两人一起关了四十多天,写了一百多首诗。最后两人一起从容赴死。

其实朱翊钧,也不是天生的懒骨头。至少在张居正之后,他还是很认真的当了几年皇帝的。上朝、经筵也不间断,甚至还格外的进行阅兵,步祷郊祀,勤政得不得了。到了万历十四的秋天,朱翊钧以腿疾为由,就开始请假翘班了。腿病是真的有,朱翊钧之后跟大臣们也多次提到,后来定陵挖出来他的尸骨也证明这一点。腿病跟懒病一起发作,这一罢工,就是长达三十多年的怠政不上朝。

【1】黄仁宇先生曾对张居正写过一个评价,称:“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它正在慢慢地陷于一个‘宪法危机’之中。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机还令人难于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政事的每下愈况,才真相大白,但是恢复正常步伐的机会却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个人觉得这个评语倾向于西方文化的观念,而且并不够精确,所以另外写了一个,不知妥否。

同类推荐
  • 龙佑三国

    龙佑三国

    当毁灭出现的时候,就会有创造横空出世……
  • 莫名和谐的皇室生活

    莫名和谐的皇室生活

    玩游戏穿越了,李方表示很淡定,宅了这么久什么没看过,可是这个皇室生活也太和谐了吧,说好的帝位争夺,官场倾轧,后宫争宠呢。放眼望去,四海生平,举世繁荣,万国来朝,盛世乾坤。于是,李方开始了和谐的皇室生活。。。。
  • 明月儿女情

    明月儿女情

    隋朝年间,军阀王世充害死了袁剑夫妇。十八年后,张泉叫徒弟袁剑的儿子袁白去找王世充报仇。袁白在路上救了被强人打劫的钟明月等人,然后和他们到钟明月舅舅家去。他们去她舅舅家为的是去完成她堂哥钟云与表姐梁芳芳的婚事,哪知梁芳芳却不愿意嫁给钟云,因为她已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解决了梁芳芳的事,袁白等人就去了洛阳,得知王世充在江都,袁白又独自去了江都,多番行刺没有成功。最后又追杀王到洛阳、经过八年的努力,最终杀了王为父母报了仇……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热门推荐
  • 一双鞋子

    一双鞋子

    一个男人,在一个晚上喝酒后回家,脱下脚上的鞋子,把自己的老婆活活打死。在这以前,这个男人发现晚上放在鞋柜里的鞋子,会莫名其妙地转移地方……
  • 小小传说

    小小传说

    小小死了,以一种最让男人觉得没面子的的方式死了。然后小小就走上了轮回重生之路,遇到了女鬼苏七七,苏七七告诉他说他是她第一千个客人,所以他的轮回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否则的话,苏七七会很麻烦。结果真遇到麻烦了——小小误打误撞喝了孟婆汤的解药,脱离了轮回的桎梏。这是大事情,于是小小就只能不停的轮回,而苏七七也只能不停的跟着他轮回……
  • 杂乱而无章

    杂乱而无章

    世界那么大,我那么小,时间那么长,生命却是有限的,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惑所感,不愿白白来世一遭了无痕。
  • 刺客新纪元

    刺客新纪元

    龙魂,十足的富二代,在他16岁的时候,父亲应为一次生意上的变故家道中落,从而朋友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离他而去,他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变成了一个街头混混。然而就在他为自己的生计发愁时,一次网游的变革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在烽火的硝烟中获得了尊重,公会,巨龙,boss们在他的面前颤抖......
  • 女人花偷偷开

    女人花偷偷开

    人生就是这样的,在不经意中演绎着精彩和悲欢离合,一切似乎是早已命中注定——前期通过主人公轻松介绍其在飞机上,回想她的一帮铁哥们的大学生活及毕业后通过微信掌握的点滴现状。再推出高中时的男神、女神及他们的坎坷一生。再解惑和治疗人到中年前后的家庭及事业变化所引发的常见的疾病。第二篇推出家庭、环境和时代对下一代的影响,及造成的心理、人格、价值观和性取向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条件太优越和社会最低层的问题可能最多---越往后越有看点哦!
  • 时间使徒

    时间使徒

    当末日降临,文明还能存活多久。当丧尸横行,人性暴露无遗。有一人却掌控时间,在这末日里杀出一条血路。
  • 炫炎苍穹

    炫炎苍穹

    这里,曾有五名强者。这里,曾有五位统领。时间匆匆,人们已经忘记了,这里,曾经也是一处伟大的战场。
  • 三十七门米法玄术

    三十七门米法玄术

    这本书是奶奶弥留之际交给我的,里面都是一些你们没见过的民间怪术方法,奶奶是山村有名的巫婆,因她擅用罕见的青蚨虫给人治病打鬼,所以大家都叫她青蚨婆婆也正因为这本吓人的怪书,差点没要了我的命,让我这个曾经崇尚科学的人相信了鬼怪之说。这本书叫《三十七门米法玄术》,奶奶说是由青蚨门娥姑汇编,记录各种怪异法术,而且书里的字和画都是人写的和画出来的,不是印刷的!这种法术也是我第一个常识的东西,真的第一次差点吓破了我的胆!如果想看的话,我就开扒这本书的的神秘面纱!
  • 植化末日

    植化末日

    植物,向来都是食物链最低端的生物。绿色,向来都是生机的代表色。谁曾想,有朝一日,植物竟凌驾于万物之上?谁曾想,有朝一日,绿色却带来了毁灭和死亡?植物是绿色的,所以……末日也该是绿色的。………………………风去是一名海归,回国后仅是一名小小的实习教师,只是一身才能无处施展,成天郁郁寡欢。正逢三天暴雨后洗刷的大地,一颗苹果砸到了她的脑袋上,从此开始了异于常人的逃亡生活。当植物变得嗜血,大街上游走的不是丧尸而是植物人,当人类获得果实的能力,她才发现,这种绿色残暴才是真正适合她的世界,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仔细一看,那红竟是鲜血。
  • 晴雨有缘,难相见

    晴雨有缘,难相见

    青梅竹马的两人,都市爱情的绚丽。职场争斗的刀锋,情场纠结的缘分。家族企业的继承,兄弟朋友的猜疑。晴雨有缘,难相见;晴雨相见,终离别。